如果说“诗圣”杜甫写诗有遗传基因的话,那么,这个优质的基因应该来自于他爷爷杜审言。杜审言在初唐诗坛可谓声名显赫,其五言律诗成就极高,影响极大,被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甫也毫不客气地点赞爷爷说:“吾祖诗冠古”。杜审言为人孤傲,诗风浑厚明净,在气质上与杜甫的诗有几分相似。
以下五首诗,是杜审言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他的诗歌风格。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是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被明朝诗评家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亦是千古名句。
(2)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人南窜”与“水北流”形成鲜明对比,直言“人不如水”,真的令人悲,令“花鸟愁”。
(3)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对着洛阳的景观大道说:等明年春天再相聚时,请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天吧!
(4)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这首诗写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感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在气质上有交汇,可谓家族血脉传承。
(5)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这首诗的“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句,直接启迪了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足见杜审言的影响力。
与“杜审言的五首诗代表作赏析,杜甫写诗源自于他爷爷”相关的文章
公元755年唐肃宗继位之后,杜甫闻讯一个人投奔朝廷。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杜甫的心境,毕竟他一辈子都渴望匡复大唐,渴望扶大厦于将倾。尤其在当时安史之乱的背景之下,杜甫期待个人,或许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杜甫走了没多远,就被扣押的长安城。当时人们对于杜甫并不觉得是个多大的威胁,因为他的官职实在是太小,就是一个在基层机构看管武器库的,哪有多大的权势?他虽然被扣押,但是没有被囚禁,所以只能在长安城内漫无目的的游荡。
但就是这么一游,他就写出了一首精美绝伦的唐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就是唐代的杜甫《春望》,通篇都是在写他看到了什么,“春望”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乃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看到了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记忆当中的长安城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鸟语花香,何等的游人如织,尤其是在这个春天踏青的季节。但现在呈现的杜甫眼前的是什么呢?
到处都是国破,到处都是草木生。人烟稀少,草木杂生。如何不让这个情感细腻的诗人发出感慨?
正是因为诗人有了怨恨的心情表达。所以看到春天的花,看到春天的鸟儿,也觉得他们情绪上都带有说不出的伤感。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这后面的诗句是他对现实状况的直接描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兵荒马乱的岁月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亲人现在何处,也根本没有办法收到家书。杜甫对于这种感触不光是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担忧,而是对时代背景下所有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感到忧虑。
当然,杜甫在诗歌当中的“望”并不仅限于眼前所看到的场景,而是有内心当中的守望。
虽然“国破”但是山河犹在,虽然“草木深”,但毕竟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所以他守护的这一座长安城,就是为了重整山河待后生。守护也是一种责任,守望更代表了诗人对于唐王朝逐渐变好的殷切盼望。
而且后来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就是期盼着在这个春天国家能够早日回归平静和安宁,百姓们能够更加的安居乐业,能够和家人团聚吗?
看上去满眼悲伤,也确实是“沉郁顿挫”,但同样也充满着希望和般的期盼。
与“杜甫的代表作《春望》,诗歌背后的尴尬”相关的文章
杜甫一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中青年时期
青年时,作为官三代的杜甫并不缺钱,四处游历,与李白、高适唱和、仙游,成为佳话。这个时期杜甫的作品热血豪迈,气势蓬勃。代表作首推《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年时期,他流寓都城谋求功名未果,但是眼界逐渐转入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批判,代表作便是柏梁体古体诗《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诗句语言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讥讽,入木三分。在这段时间,由于父亲的去世,家用短缺了起来,杜甫开始自谋生路,但是并不顺利,不过口里还是很硬气的。
二、贼陷时期
安史之乱,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大军压城,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让他当了左拾遗。后来因言获罪,流贬出京。
这段时期,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最深重的时期,战乱四起,忍饥挨饿,归朝前就是个流民,而被流贬之后沿途看到老百姓深受战火荼毒,也让杜甫的作品沉痛郁结。而他在后期流贬之际的叙事性歌行体“三吏三别”也成为记载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百姓离乱的史诗性作品。我们称其为“诗史”。
困于长安之时的代表作当属《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而成为“诗史”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人的身份,对诗人在乱世中的见闻进行了仔细的记录,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表达了诗人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寓居成都
杜甫辞官后在成都安定了几年,有高适和严武的关照,算是宽松闲适。而这几年的作品,在格律诗技法上日趋成熟老练,意境更加圆熟,不过相对于灾难深重的那几年,作品风格相对轻松,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明显体现出杜甫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文感情相照理论“文章憎命达”。
不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成于这段时间,算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歌行体,不能证明他在格律上的成就,只能说明即使在这段相对轻松的人生里,杜甫的日子依旧不好过而且还是“忧国忧民”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己屋子烂了,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此心真是可比日月昭昭。
同时因为相对轻松的缘故,杜甫在这一时期写了《戏为六绝句》,对格律诗,复古诗风等诗坛乱象做了一个总结,对初唐诗事算是来了个一锤定音。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
查看更多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哪些?杜甫一生有那几个时期”相关的文章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现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刘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当上了西汉王朝开国皇帝。项羽的军事才能虽然远高于刘邦,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却自刎乌江,成为后人心目中一个失败的英雄。
项羽“喑呜叱咤,千人皆废”,横扫千军如卷席,军事实力在秦末群雄中首屈一指,一度被各路诸侯封为盟主,为何没能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一是因为他的对手刘邦技高一筹,另一方面,项羽自身也存在很多重大缺陷和失误,使得他功亏一篑。杜甫曾写过一首诗,指出了项羽的错误所在。
这要从长平之战说起。长平之战,是秦朝崛起时期的关键一战。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遣大将白起带兵进攻赵国,赵国组织重兵抵御秦军,双方在长平相遇。
赵国主帅赵括,盲目进攻,结果被白起团团包围,最终全军崩溃,四十万赵国士兵解甲归降。白起认为赵国降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杀会留下后患,于是把四十多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酿成一起历史悲剧。秦国此举虽然重创赵国,但也落下“虎狼之国”的恶名,丧尽人心。
然而,秦国人做梦也没想到,相同的厄运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五十多年后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项羽为首的诸侯军同盟,杀得秦军七零八落。公元前206年,秦二世派遣大将章邯,组织20余万人马进击项羽,双方在彰水之南相遇。
章邯是秦朝当时硕果仅存的名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手下兵力又十分雄厚,本来是项羽的劲敌。但当时秦朝大厦将倾,土崩瓦解之势以难以挽回,章邯和秦军将士们也已心不在焉,各怀心事,士气十分低落,与项羽几次交锋,连遭挫败。
昏庸的秦二世认为章邯消极避战,非常生气,屡次派使者前来威胁催促章邯。章邯走投无路,欲战不能欲退不敢,思之再三,认为继续跟着秦二世毫无前途,于是干脆带领全军就此投降项羽。项羽大喜过望,封章邯为雍王。
项羽部下将士中,很多人都为秦朝服过徭役,饱受秦军的苛待凌辱,对秦军怨恨极深。他们如今以牙还牙,对投降的秦军将士百般折辱。项羽对这种情况也不闻不问。
秦军降兵非常不满,人心浮动,纷纷在私下议论:“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既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认为章邯欺骗了他们,如果不能击灭秦朝,他们这些降兵的妻子家属都在秦国,必定会被秦二世诛杀殆尽。
项羽听到了这些传言,担心这二十万秦军人数众多难以控制,一旦出现大规模武装叛乱后果严重,决定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处置方法:把这20多万降兵全部坑杀。于是在新安城外,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这也是继长平之战后,又一次惨痛的大规模杀降事件。
项羽坑杀20万秦军的地方,被后世称为“楚坑”遗址。900多年后的唐朝,“楚坑”遗址犹在,大诗人杜甫曾经到那里参观过,为眼前的惨状震惊,当场写下一首诗怒斥项羽:
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
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竟使皇天弃,应输赤帝争。
临亡犹自嗟,颈血污苍精。
杜甫认为,项羽为人太过于凶暴残忍,残暴嗜杀,违背天意人心,败给刘邦是咎由自取,...
查看更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总结出“诗穷而后工”的规律,或许略显片面,但大多数著名诗人、词人,都符合这个规律,比如闻名天下的杜甫。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杜甫,早年过得比较幸福,不必为生计发愁,爷爷杜审言非常不简单,被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虽然官职不高,却足以让全家衣食无忧。
世人皆知诗仙李白放荡不起,其实杜甫年轻的时候,也追求无拘无束的快意人生,仗剑走天涯,在许多名山大川留下足迹,还曾追随偶像李白,到处寻仙问道。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杜甫的心态开始改变,毕竟他读的是儒家经典,从心底认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杜甫本想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入朝为官的理想,结果天不遂人愿,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科举之路走不通,杜甫就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大臣身上,到处投递简历,拜谒过不少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然而人微言轻,没有人给他面子。
杜甫在长安城漂泊十年,连个九品官都没当上,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精神上备受打击,生活也窘迫不堪,他自己写道:“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因为没来得及逃走,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同时被俘的还有王维。杜甫比王维幸运,因官职太小直接被释放,简直开心到飞起。
后来,杜甫终于逃出长安,直奔凤翔而去,只因唐肃宗在那里。沿途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杜甫悲痛不已,创作了代表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经过多日奔波,杜甫抵达凤翔,唐肃宗觉得他挺不容易,授他左拾遗。
左拾遗听起来很拉风,也是杜甫当过的最大的官,其实只是七八品官衔。杜甫一生做官的年数很短,后半生居无定所,从长安到凤翔,然后又到华州、成都、夔州、渝州、忠州等地,不是在搬家,就是准备搬家,不是他喜欢这种状态,而是现实所迫,杜甫没得选择。
艰苦的日子,激发出杜甫的创作灵感,大量诗歌在此期间完成,奠定诗圣的地位,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历三年,五十七岁的杜甫思乡心切,从江陵出发,打算返回家乡,初冬之际漂泊到岳阳,在此停留一段时间。期间写下三首诗,其中一首为《泊岳阳城下》。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首联与颔联是对所看到景象的描写,浩瀚的江河之地绵延千里,城墙巍峨高大,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夜晚风浪涌起,而且飘起雪花,诗人在小舟上冻得瑟瑟发抖。另一首作品《登岳阳楼》里写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说明诗人杜甫年老多病,亲戚朋友都音信全无,孤独之感不言而喻。
颈联“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滞留在异乡,心怀报国之志,朝廷却不给机会。即便如此,杜甫依旧非常乐观,“气益增”三个字太精妙,表达出诗人的积极心态,面对困境不认命,与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杜甫认为未来可期,同...
查看更多与“杜甫晚年写下的名诗《泊岳阳城下》,消极失落的时候,不妨多读几遍”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丝绸是唐代百姓的奢侈品,那么诗歌一定是他们的必需品。唐诗宋词,中国文化里最美的四个字,锦绣山河,烟青云色,全部被一支笔按进那诗意蓬勃的字里行间,任何不堪在它面前都将变得绚烂,任何尖锐在它面前都将变得柔软,而我们则只有徜徉其中,为自己假设上一份梦笔浴花的人生。
多少意气书生都陨落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李杜才是真猛者,于中流激浪,溅起的水花都是荣耀的颜色。李杜通常是并列而称的,也经常被拿来作比较,然而二者可以拿来比较的东西却不太多,因为他们几乎是完全相反的风格。不过,岳阳楼却为此提供了一次诗意的契机。
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跟错了队伍,导致叛乱平息后被逮捕,幸而遇到大赦,捡回一条命的他决定即刻启程,纵游山水。途径江夏洞庭湖,李白登上著名风景名胜岳阳楼,顿时诗兴大发,写下名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篇承接了诗仙一贯的洒脱浪漫,气势壮阔,大开大合,体现了他遇赦后的旷达情怀。全诗皆无直接描写岳阳楼之高,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陪衬、夸张、烘托等手法,以各种不同的望楼角度形容楼宇之高,为原本就名动天下的岳阳楼又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普通人登楼也能看到大雁和山月,但对于刚刚逃离鬼门关的李白来说,此刻他一扫内心的忧戚烦闷,眼睛所视也全是舒畅开怀的景色。
“引”、“衔”二字尤为精妙,这看似是实实在在的动作,其实却是李白幻想下的虚写,是李白为景物添加的主观感受,情趣盎然,动感十足,堪称一绝。同时,这也再次体现出了李白那浓烈的仙气。紧接着,李白直接上天了!在云间落榻,于天上饮酒,一阵雄风过,天宫的仙女便来为他舞蹈助兴。要不说这李白狂呢,狂得精彩,狂出个性,搁其他人倒是写不出这样人间无章的诗句!
李白之岳阳楼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但杜甫曾步其之后登上岳阳楼,也写下一首诗,比较而言,高下立判。那是在公元767年,相隔八年之后,老病缠身的杜甫亦登楼望远,这是他神往已久的圣地,也是他的偶像李白曾经到过的地方。人生的坎坷,晚年的孤独,江楼的浩荡,一齐涌上心头,杜甫挥笔写下此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细细品来,两首诗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其时,杜甫已经年迈老病,患肺病和痛风,左手偏瘫,右耳失聪,脑袋也不太灵光了,只能靠药维持生命。然而,杜甫对于诗歌的热爱却远不是这些痛苦所能阻止的!
这首诗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杜甫那高超的写作技巧,更在于即便到了如此田地,身体已经快要崩塌,他还是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去看待一切。诗的前四句是描写岳阳楼,磅礴大气,意境开阔,与李白之句不相上下;第三联是杜甫自况之语;第四联则是他牵挂大唐命运的真实映照。
后人评语:“气压百代,为...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千古名诗《登岳阳楼》,李白之前也有首诗作,各有特色”相关的文章
诗圣杜甫诗艺精湛,其诗格律严谨,抑扬顿挫,乃是律诗之正宗,后辈纷纷效仿,却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杜甫一生多磨多难,忧国忧民,他的诗歌大抵是反映社会的现状,故而被后人誉为“诗史”。
杜甫一生之中作诗甚丰,很多诗歌中都有秋天的意象。秋天的意象比较特殊,秋气萧萧,万类凋零,显得一片荒凉;这种景象与杜甫悲于家国而抒怀的心境,甚为贴合。在杜甫专门写秋的诗歌中,有一组《秋兴》诗,其中的第1首可谓艺术和思想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
《秋兴·其一》全诗如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露侵蚀枫树林,使之凋伤零落,巫山巫峡的水气宏大阴森。江面激起千层波浪冲击天际,塞外风云变幻笼罩大地。菊花已经两度开落,我只能望之落泪;孤舟仍然系在岸旁,我心中只念着故乡。秋尽冬来,寒风萧萧,又到了做冬衣的时候;白帝城千刃高墙之内,到处都是制冬衣的捣衣声。
唐代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诗人,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秋天的诗歌。杜甫写秋诗最突出的特点,即是气象上的博大,秉承了其一贯“写大”的风格。在“写大”的艺术上,自古及今,无人能接近杜甫的境界。
该诗中,最能突出杜甫大气象风格的诗句,就是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此句写波浪,写风云;江上的波浪翻滚,力道巨大,飞击的浪花直冲天空,几乎贴近天际;赛外风云变幻莫测,游于天穹,笼罩四野,遮蔽太阳,使大地阴冷无光。
这当然是夸张的手法,杜甫的高明之处,即是运用夸张而使人不觉夸张,反而认为真实无比。大巧无工,杜甫以臻于化境的艺术功力,极其成功地勾勒出翻滚的江波、塞上的风云,表现了秋天浩大、落寞、阴冷的氛围,具有非凡的艺术生命力。
杜甫的诗歌中,以大气象描写景物之后,通常会在下面的诗句中进一步抒情。颈联和尾联都是抒情之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对于国家的深切关怀之情。
杜甫的这首《秋兴·其一》诗,是《秋兴八首》的开篇之作,为点睛之笔。
与“杜甫最有名的代表作《秋兴》,最能突出杜甫大气象风格的诗句是哪句?”相关的文章
“诗圣”杜甫有一首经典七律《登高》,久负盛名。公元767年秋,五十六岁的杜甫辗转流离于夔州,年华老去,身体又多疾病,天涯漂泊,早已心生厌倦。谁成想,此种抑郁心情又时值重阳佳节,诗人无法排解心中烦闷,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
一首浑灏流转的七律《登高》于是喷薄而出,该诗无论在意境构造还是情感张力上,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一联全在写景,紧扣秋声、秋色。在这居中总共有6个镜头,风,天,猿,渚,沙,鸟。诗人登高远眺,此时年老,双眼已经浑浊,满眼的秋景,高台之上多悲风,秋风烈烈最切肌肤,天高肃杀最逼双眸,猿鸣之声最断人肠。
秋天江水水位下降,岸边沙石最苍白,诗人用一“清”一“白”,冰冷之感油然而生。成群的飞鸟盘旋而落,寻找自己的家园,成为诗人无所归依的折射。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联承接上联,采用全景构图,画面更加阔大雄浑。诗人环顾群山,无边无际的落叶随风飘零,这里呼应了首联的“风急”,只有风急,才显出万山落叶声势之浩大,落叶的“萧萧”之声,加快了落叶的速度,突出秋天的肃杀之气。
连绵不尽的长江水奔流而来的磅礴气势,更加突出了“不尽”的长度。万山之下是滚滚长江,落叶之声交织江水之声,情感更加深沉。
诗人孤身立于这个画面之中,个人的感伤上升到了由自然宇宙无穷与永恒反观生命短暂与渺小的悲慨。正因如此,此联被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为何是“万里”悲秋呢?诗人一生辗转漂泊路途之长,不比万里更短,只有更长。“悲秋”一词点明了时节与情感,对前两联写景所触发的情感进行了高度概括。
为何“常”作客呢?“常”字说明羁旅漂泊之频繁,诗人从滞留长安到避乱入蜀,再到买舟南下,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居无定所,潦倒不堪,甚是凄凉。
为何“百年”多病呢?已到人生暮年,岁月蹉跎百事无成,悲叹良多。为何“独”登台呢?诗人独自一人登高,无所依靠,理想无法实现,加上知交半零落,孤独之感让人唏嘘。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是安史之乱后的国运之艰和命运之艰,“难”是理想之难和回乡之难,“苦”是谋生之苦和漂泊之苦,“恨”是伤时之恨和虚度之恨。
“繁霜鬓”是垂垂老矣内心焦灼,“潦倒”是穷极至此对一生的总结。
诗人顾念自身境况,酒已无法消愁解忧了,为此诗人“新停浊酒杯”啊!尾联寥寥数字,就渲染出深切而悲凉的意蕴,这是对前面几联所写意境的概括,也是对全诗的精要总结。
杜甫自称“晚节渐于诗律细”,将沉郁顿挫的诗风发挥得淋漓尽致。一首《登高》,让我们得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深度。胡应麟在《杜诗详注》里称“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
与“杜甫最经典的名诗《登高》诗句赏析,给人以深深的震撼”相关的文章
诗圣杜甫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圣”,因为他有圣人一般悲天悯人的胸怀。杜甫的一生是豪壮的,也是悲情的。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像杜甫这样,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心忧天下情系万民;历史上也从没有一个诗人像杜甫这样,一辈子受人冷落死后却光焰万丈。他把生命给了自己深爱的国家,他用一支笔为天下苍生呐喊。
安史之乱,是大唐国运的转折点,也是杜甫人生命运的一次改变。正是因为看到了战乱中的人间疾苦,才成就了他杜甫写出一代史诗,成全他成为一代诗圣。他心中有怜悯,他见密网网鱼,心有不忍,“物微限通塞,侧隐仁者心”;他见阴雨连绵,担心农民,“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他心中有大爱,狂风吹破屋,他不担忧自己的生活,反而心念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甘愿自己受苦淋雨,也想换来百姓的安宁。杜甫这种胸怀,让他的人和他的诗都笼罩一种圣人的光环,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诗,也有悲天悯人的大爱。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看似是一首朴实无华的诗,实际上这首诗中同样蕴含着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
关于这首诗也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后,辗转来到了蘷州。在蘷州地方官的照顾下,杜甫在这里还算可以保证生活。他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制止。后来,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地方去住,就让一位姓吴的亲戚搬进了草堂。这位吴姓亲戚来了以后,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禁止旁人打枣。这位寡妇十分无奈,于是找杜甫诉苦,这就是杜甫写作此诗的背景,这里的吴郎就是杜甫的这位吴姓亲戚。一个孤苦无依的穷妇,只能依靠一些枣来冲击,怎奈就连这些微不足道的枣都不能摘到了,这怎能不令人难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开篇第一句就交代了这个妇人的状况,这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穷人,为了生存,只能到邻居家“扑枣”维持生活。自古贫穷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她的遭遇,她的悲苦,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是千千万万底层百姓当时苦难生活的一个缩影。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对她亲切。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人设身处地,体恤底层百姓挣扎的痛苦,对弱者伸出温暖的手,这正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落到“劝”吴郎身上。“防”的主语是妇人。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表意委婉,似乎是埋怨吴郎多事,也是在劝告多多帮助老妇人。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的顶点也是升华。杜甫借妇人的诉苦,指出了...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名诗《又呈吴郎》赏析,这首诗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当初次乘上小舟,如陶渊明发现桃花源般第一次进入唐诗的瑰魅世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必定是潇洒不羁的李白,你会被他的诗酒年华倾倒,会被他的青莲剑歌迷醉,长久地沉浸在日光之下。可是,当你继续乘舟前行,便会发现一片迷人的夜色,在那灯火阑珊处,孤独游吟的正是杜甫。
李白、杜甫虽然并称在一起,但二人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就拿讽刺题材的作品来说吧,李白一旦看不惯谁,便会以笔为戎,把刀剑明晃晃地摆在世人面前,仿佛在说:我骂的就是他!而杜甫则不然,他的讽刺多属于暗讽,不那么明显,可伤人程度却是极度犀利。
李白生活于盛唐,一片欣欣向荣,作品多写昂扬的气质;而以沉郁著称的杜甫感受生活则大多在安史之乱以后,朝政的腐败、割据的藩镇、流离的百姓,都成为勒紧杜甫心灵的绳子,所以在创作后期,杜甫的诗里满是辛酸。
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距离杜甫去世仅有八年,这时杜甫的笔风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尤其是写讽刺诗,那更是“杀人于无形之中”,骂人于赞美之外。是时,杜甫正居于四川草堂,而当时镇守川蜀的唐将叫花敬定,杜甫便写了一首《赠花卿》,堪称骂人界的神来之笔,让我们明白什么叫水平!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非常有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尤其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可少有人知的却是,其实这两句大有深意。整首诗表面来看句句是赞美,杜甫“赞”道:啊,那美妙的音乐环绕在锦城上空,轻轻地飘荡进江风里,又缥缈地钻入白云之间,这种曲子只有天宫才有的啊,人间哪能听到几次呢?
杜甫好像是在夸奖演奏曲子的表演家技艺之高超,就像李贺之《李凭箜篌引》,又如白居易之《琵琶行》,皆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真相却是杜甫在变着法儿的骂花敬定!下面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上元二年,看看这花厮究竟做了什么恶心的事。
花敬定,是原成都崔光远的部将,安史之乱后,藩镇各自为势、叛乱不断,上元二年,梓州刺使段子璋叛乱,花敬定奉命平叛,顺利完成任务,并斩杀了段子璋,可谓功劳卓越。可是,花敬定却居功自傲,目无王法,竟然放纵部队大肆掠夺百姓,为了敛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更嚣张的是,花敬定大逆不道、目无朝廷,逐渐有了谋反之心。在礼乐制度十分严格的唐朝,他公然僭用天子音乐,使用只有皇帝才可享用的音乐,这便是杜甫诗中所说的“只应天上有”的曲子。天上有而人间无,这话说得已经比较透彻,只可惜花敬定没听进去,最终又被叛军所杀。
杜甫身在成都,为了自身安全,当然不能直接劈头盖脸地对花敬定提出批评,但作为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种事不说又憋在心里难受,只能通过这种暗度陈仓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诫。
所以说,这是《赠花卿》是一首迷惑味十足的千古名篇,看不懂的人觉得句句是赞美,还经常用“此曲只应天上有”来形容歌曲,可一旦了解了故事背景,看懂了杜甫的深意,才知道这首诗句句都是讽刺!
与“杜甫的一首讽刺名诗《赠花卿》,骂人界的神来之笔”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