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杜甫的这首名诗,一针见血指出了项羽失败的根源

2020-07-21 杜甫的诗 杜甫的代表作 杜甫的名诗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现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刘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当上了西汉王朝开国皇帝。项羽的军事才能虽然远高于刘邦,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却自刎乌江,成为后人心目中一个失败的英雄。

项羽“喑呜叱咤,千人皆废”,横扫千军如卷席,军事实力在秦末群雄中首屈一指,一度被各路诸侯封为盟主,为何没能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一是因为他的对手刘邦技高一筹,另一方面,项羽自身也存在很多重大缺陷和失误,使得他功亏一篑。杜甫曾写过一首诗,指出了项羽的错误所在。

这要从长平之战说起。长平之战,是秦朝崛起时期的关键一战。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遣大将白起带兵进攻赵国,赵国组织重兵抵御秦军,双方在长平相遇。

赵国主帅赵括,盲目进攻,结果被白起团团包围,最终全军崩溃,四十万赵国士兵解甲归降。白起认为赵国降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杀会留下后患,于是把四十多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酿成一起历史悲剧。秦国此举虽然重创赵国,但也落下“虎狼之国”的恶名,丧尽人心。

然而,秦国人做梦也没想到,相同的厄运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五十多年后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项羽为首的诸侯军同盟,杀得秦军七零八落。公元前206年,秦二世派遣大将章邯,组织20余万人马进击项羽,双方在彰水之南相遇。

章邯是秦朝当时硕果仅存的名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手下兵力又十分雄厚,本来是项羽的劲敌。但当时秦朝大厦将倾,土崩瓦解之势以难以挽回,章邯和秦军将士们也已心不在焉,各怀心事,士气十分低落,与项羽几次交锋,连遭挫败。

昏庸的秦二世认为章邯消极避战,非常生气,屡次派使者前来威胁催促章邯。章邯走投无路,欲战不能欲退不敢,思之再三,认为继续跟着秦二世毫无前途,于是干脆带领全军就此投降项羽。项羽大喜过望,封章邯为雍王。

项羽部下将士中,很多人都为秦朝服过徭役,饱受秦军的苛待凌辱,对秦军怨恨极深。他们如今以牙还牙,对投降的秦军将士百般折辱。项羽对这种情况也不闻不问。

秦军降兵非常不满,人心浮动,纷纷在私下议论:“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既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认为章邯欺骗了他们,如果不能击灭秦朝,他们这些降兵的妻子家属都在秦国,必定会被秦二世诛杀殆尽。

项羽听到了这些传言,担心这二十万秦军人数众多难以控制,一旦出现大规模武装叛乱后果严重,决定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处置方法:把这20多万降兵全部坑杀。于是在新安城外,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这也是继长平之战后,又一次惨痛的大规模杀降事件。

项羽坑杀20万秦军的地方,被后世称为“楚坑”遗址。900多年后的唐朝,“楚坑”遗址犹在,大诗人杜甫曾经到那里参观过,为眼前的惨状震惊,当场写下一首诗怒斥项羽:

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

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竟使皇天弃,应输赤帝争。

临亡犹自嗟,颈血污苍精。

杜甫认为,项羽为人太过于凶暴残忍,残暴嗜杀,违背天意人心,败给刘邦是咎由自取,再正常不过。杜甫的诗一针见血指出了项羽失败的根源所在。


上一篇 : 杜甫晚年写下的名诗《泊岳阳城下》,消极失落的时候,不妨多读几遍
下一篇 : 杜甫游历齐州写的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背后的故事,仿佛一语成谶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