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杜甫的一首名诗《花鸭》赏析,诗人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鸭子?

2020-07-20 杜甫的诗 杜甫的代表作 杜甫的名诗

比喻应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了,小编尤其还记得小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比喻句,“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总是会第一个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其实写比喻句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文采的,比如钱钟书的《围城》中就有很多有意思的比喻,像是“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杜甫竟然把自己比作是花鸭,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我一起去看看吧,原诗附上:

花鸭

唐代:杜甫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这首诗的诗名就直接叫做“花鸭”,大意就是说:这只花鸭的身上十分干净,一点泥渣都没有,并且常常在台阶前面缓步而行。它的羽毛可不同于其他的鸭子,全身上下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黑白分明。正因为它是如此的奇特,所以浑然不觉其他鸭子对它的的猜疑和嫉妒,(你可)千万不要惹得众眼受惊啊。既然吃了主人的稻粱就要知道感恩,千万不要先出声啊。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投奔肃宗,被授为左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后虽官复原职,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而此时的关中地区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安史之乱又使得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于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四十八岁时,他举家由陇入蜀。岁末到达成都,既而卜居浣花溪畔,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这于杜甫的人生和创作都是一个重要转折。此间,杜甫在纵情领略自然、生命之美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遭遇、得失挫败进行冷静的反思,良多感悟。《江头五咏》便是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动物、花草,睹物生情的即兴之作。《花鸭》便是其中最后一首。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仍是写诗人所见。原来“花鸭”毛色不杂,只有“黑”“白”二色,但这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两种对比色。它正象征着花鸭,甚至也是诗人那“黑白分明、的处世态度。可见“花鸭”正是以其特殊的“花”才引起诗人注意、得到诗人赞赏的。这句诗中的“太”字也值得特别玩味,它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赞赏花鸭立身行事,态度特别分明、不容丝毫苟且;其一是饱含着诗人对花鸭处世过于分明会导致祸患的深深忧虑。体会到这一点,在读到后面诗人直接出场呼劝花鸭的诗句时,才不会感到突然。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前一句仍是叙写,但已侧面展现了诗人焦躁和急切的情状,后一句则是直接呼劝了。“不觉”二字,表现出花鸭十分超然的精神,对众鸭的惊猜、嫉妒浑然不觉,或者竟是满不在乎。这是花鸭受诗人赏爱的一个原因,也是花鸭致祸的根源。花鸭自然不明其中的道理,但诗人却已有过类似的教训。回想当初疏救房琯那惨痛的一幕,正是与花鸭此时处境很相似。诗人由己及鸭,不由为花鸭的处境忧心忡忡。诗人动了感情,撇开鸭与人的界限,便要直接呼劝花鸭了。实际上,“不觉”一句已暗含了诗人的劝诫,联系后一句“休牵众眼惊”的明劝,这一句所暗谕的花鸭要“警觉”“群心妒”之意就容易理解了。

尾联“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是进一层劝说。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你花鸭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万不要率先呜叫了,那样会触怒主人,失掉既得的稻粱恩的!但这两句诗还有更深的含义,可以把它看作是诗人反思自己沾受肃宗之恩作左拾遗,最后终因疏救房琯而遭斥一事而发的“自警”之语。杜甫这里的“莫先鸣”,其精义就是要处于“鸣”与不“先鸣”之间,不能不鸣,也不能先鸣。杜甫丢掉谏官,缘于先鸣。以后流离陇蜀,依人为生,不鸣则无从致“稻粱”;当然更不能先鸣,一旦先鸣,既沾之“稻粱”又会失去。杜甫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通过提醒和劝诫花鸭而曲曲传出,读者自然能想象到杜甫当时处境之艰难。

诗的第一句就夸赞了花鸭的与众不同,不像别的鸭子一样脏兮兮的,而别的鸭子在抢吃的同时,花鸭却在台阶前漫步,不屑于他们的抢食行为。正因为自己是如此的特立独行,因此就受到了其他人的猜疑和嫉妒,所以这首诗也是杜甫在告诫自己,不要太过招摇显眼了。其实这是杜甫对于自己上奏疏救房琯却遭到贬斥一事的反思,因而最后一句就是在提醒自己,自己是受了朝廷的恩惠的,发生什么事情了再也不要强行出头了,毕竟,枪打出头鸟,房琯一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由此可见,杜甫也是真的怕了。


上一篇 : 虞姬怎么死的?史书上根本没有虞姬自杀的记载
下一篇 : 真实的李世民虽然是个好皇帝,但他并不是一个正人君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