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上过中学的朋友,对陶渊明写的一首散文应该都不陌生,那就是有名的《桃花源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而陶渊明的诗,比起他的散文来,也毫不逊色。其中最有名的诗,是他写的一组题为《饮酒》的诗,共计二十首,为大家所熟知的是这组诗的第五首《饮酒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用普通话说就是“盖房子”,在这里是居住的意思。车马喧,原意是人喊马嘶的喧嚣声,在这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迎来送往,客套应酬之类的活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居住在嘈杂的人世间,但是我这里却没有人世间的,不厌其烦的无聊的应酬。“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句话其实是回答上一句话,既然居住在人世间,怎能少得了人来且去的应酬呢?“问君何能尔”,是作者的自问自答,为啥能做到呢?“心远地自偏”,你的志向比一般人高远,自然也就觉得自己住的偏远了。这句话和“心静自然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千古传诵的佳句。内容浅显易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秀丽的景色。最后一句有一定的哲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面对着此情此景,觉得这里边蕴含着某些大道理,可是自己又一时说不上了,好像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说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因此后人也称陶渊明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有名的诗人、文学家。谢灵运的诗,主要以山水为主。几乎在他的每一首诗中,都或明或暗地描写了山、水、石、草等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中极尽描写山水景物,以及园林的美景。把这些景物写得栩栩如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似乎都有了灵气,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
诗中很多佳句被人们所熟知,比如《过始宁墅》中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再如《登江中孤屿》中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以及《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和《过白岸亭》中的“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都是带有“山水诗”特色的佳句。
正因为谢灵运写了那么多优美的“山水诗”,所以后人称之为“一代山水诗的鼻祖”,把他尊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就不足为奇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陶渊明和谢灵运,都写过山水田园诗,而陶渊明侧重写田园诗,而谢灵运侧重山水诗,所以说,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第一人”,而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创始人。
查看更多与“陶渊明代表作《饮酒》赏析,陶渊明和谢灵运各自侧重那种类型的诗?”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但读来甚美,还反映了东晋的社会现象,在一个污浊的世界里,陶渊明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的理想境界,如“世界大同说”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这种思想提前了一点,与后来的“世界大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通过对桃花源地方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本文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他笔下的散文《桃花源记》,也具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全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溪行捕鱼、桃源仙境和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了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计路程远近,又暗示其所行已远。“忽逢”与“甚异”相照应,既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桃花林的绝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的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此地定非寻常去处。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有了些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以及怡然自乐的生活。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了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既明写仙境难寻,又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就不再问津了。
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样的桃源仙境的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他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陶渊明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总而言之,陶渊明的创作在当时背景下,完全反映了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过上一种有秩序生活的向往,正因为生活艰难,秩序缺失,所以这些东西才显得弥足珍贵。陶渊明自己本人也是个农民,生活曾经一度穷困,深知农民的不易与艰难,他的桃花源记实际上是代表底层普通百姓的一种发声。
与“陶渊明著名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相关的文章
东晋的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在古代众多文人中,他算得上是彻底的隐士。年轻时的陶渊明,曾怀雄心壮志,也希望在仕途中有一番作为。但当时东晋的官场黑暗腐朽,这使得陶渊明一时无法适应,也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后来,就因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彻底断绝了他与官场的一切联系。一时间,陶渊明从一介官员变成了彻底的农民,这是他的选择,但他也从未后悔,恬静而优美的田园生活是陶渊明向往已久的。从此他归隐田园,曾被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大多是田园生活题材,表面平淡朴素,实则富含趣味。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陶渊明的佳作。让我们先睹为快!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最近火了一阵,开篇就是“种豆南山下”,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草盛豆苗稀”。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然后有一个网红教授,他是这样解读这首诗的:
“陶渊明这个人呀,写诗很幽默,但是你要认真读,才能读出来他幽默在哪里。他第一句写的很隆重“种豆南山下”,结果后边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这是种了个鬼田?我要是种田种成这样,绝对不写诗!”
这种风格的解读被戏称为“泥石流”风格,不过我个人还是非常这种解读呢,他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古诗文变得接地气了,少了距离感,就好学的多。
这首诗我们平常的分析,都是有着很深刻的思想内容,少不了还要夸一下陶渊明躬耕劳动,亲力亲为的勤奋。
戴建业教授的解读,并没有错过这些精华,却换用了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调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这一句讲自己的能干,太阳还没亮,我就起床去地里除草了,到了晚上月亮升上来,才扛着锄头从地里回家。
农业社会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陶渊明这里就成了“起的比猪早,睡得比狗晚”,可见还是足够勤奋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第四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亮点来了,陶渊明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志向,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衣服打湿了就打湿了,无所谓,只要不让我违背自己的愿望就可以了。
语气很淡,但其中的气魄和勇气足够惊世骇俗。在真理和现实之间,陶渊明选择了执着的追求真理和美,也就意味着在制度森严的古代,在伦理能“杀人”的封建王朝,他选择了与社会决裂。
正是这样的气魄,使陶渊明这个名字,在后世逐渐神化,成为一段名为“出走”的传奇故事。
这是陶渊明用自嘲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他豁达情怀。豆苗稀疏无所谓,明天也一样。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从“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得出来,微笑着把代表积极心态的“月亮”带回来家。尤其是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一种俏皮的说法,...
查看更多与“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诗句解读,陶渊明的幽默在哪里?”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诗人,而且他也是后世众多文人的偶像,即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李白和杜甫,以及苏轼和王安石等人,那对于推崇至极。其实除了他的诗作好之外,还有就是他身上的那一种精神,作为一位原本普通的诗人,可是他身上有一种值得人尊敬的品格,他一生清心寡欲,不与人同流合污,更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么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应当说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怀念人这位潇洒不羁的隐者,也喜欢他的不羁情怀,更赞赏其乐而忘忧时留下的经典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虽然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很大的动乱,可是诗人却依旧悲愤不已,他并没有担任过什么高级的职务,也只不过是做了一百多天的彭泽县令,由于他看不惯当时的社会风气,于是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开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而他的这种隐居的生活,也是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也只有像陶渊明这种对人生看得深刻的人,才会有如此悠然的心态。
《杂诗》是陶渊明组诗作品《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杂感诗,正如李善注《文选》所说:“不拘流例,遇物即言”。又如明人黄文焕《陶诗析义》所说:“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见这首诗主要内容便是慨叹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杂诗
魏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文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四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即人生在世就像是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也没有根柢,又好像是路上的尘土,风一吹就四处飘散,而经受了种种无常的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的内蕴出自《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也就是慨叹人生之无常。
虽然说在我们今天看来,它多少有点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对于古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它却是整个古代的典型音调。譬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北宋词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等,所抒发的都是人生之无常的慨叹。
陶渊明慨叹人生无常,感喟生命短暂,接下来两句又加强了这种感觉,“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指经久不变之身。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变幻着各种手段改变着人,经过一次次风雨的洗礼,遭遇了一次次的打击,不是变得圆滑就是喜欢沉默,如今的自己早已没有最初的模样。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与后来的俗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似。人的命运也相似,四海之内落地即可认做是亲人、朋友吧,既而有缘相聚,又能一块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此意气相投,不是“兄弟”又是什么?...
查看更多与“陶渊明的古诗代表作《杂诗》赏析,最美好的人和事就在眼前”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在他身上流传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他在隐居的生活中,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诗文作品。今日国学大讲堂为大家整理出了陶渊明十句经典诗词,我们不妨一起欣赏一下。
1、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闲情赋》,这是一首以描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辞赋。其中,“偕”是一起的意思,而景则是光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夕阳带着余晖一起落下了山,而明月却早已在云端显现出了自己的光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饮酒》二十首之五。这是陶渊明(潜)的代表作之一。这两句诗的在南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之间,偶一抬头,见到了南山。写他的无所羁绊、怡然自得之态,见出诗人超尘脱俗,清高恬淡的生活情趣。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云朵无心飘出山来,鸟儿飞累了就回家。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五柳先生传》。不会因为贫困而感到忧虑而悲伤,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去奔忙。是不在贫穷中丧失斗志,不在富贵中沾沾自喜。表明了自己坚决与官场决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独立自主地做人与生活的人生态度。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园田居·其三》。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只要我的心愿没有背离,这样就足够了。
6、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杂诗其一》。回忆起我年少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一些快乐的事情,心中也会充满着快乐。
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但将来的事还可以补正。虽然误入歧途,所幸现在有所醒悟,迷途知返为时不晚。此乃诗人自道误入仕途的后悔之意和对今日退出官场的欣慰之情,于一悔一喜之中,表现了其回归自然、远离俗世的高洁志向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移居二首》之一。这两句诗的如果有奇妙的文章,就拿出来共同欣赏;在某些地方产生疑难,就共同进行研究分析。这是作者写他与朋友交往,经常在一起谈论诗文、交流见解之乐。
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指写得比较得意的文章。疑义,指未明的道理。析,剖析、分析。此写与同好切磋文章的快乐之情。
10、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醒悟到过去了的是挽回不了了,也知道未来的还是可以补救的。幸好迷途得还不是太远,醒悟到今天辞官的决定是对的,而以前为官求禄的决定是错了。
与“陶渊明十句经典诗词欣赏,你喜欢哪一句?”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人称之为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诗句。据悉,陶渊明的后人陶勇祥在喜马拉雅fm上做有声主播,拥有370多万粉丝,靠讲故事月入百万,可见也继承了陶渊明诗意风范。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很是值得吟诵与传承,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陶渊明的经典诗句,品一品其中的意蕴。
(01)、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02)、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03)、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0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06)、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07)、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08)、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0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0)、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11)、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12)、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13)、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6)、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9)、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20)、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21)、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3)、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24)、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25)、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26)、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27)、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28)、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0)、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与“陶渊明三十句经典诗句,每一句都是瑰宝”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有饮酒、归园田居等。名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陶渊明的哪些诗负有盛名,让人向往生活美好”相关的文章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大诗人,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归隐”。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其中有一首诗最经典、最受后世欢迎,此诗境界很高,第一句就点破了人生真谛,而且还写出了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心境!
这首诗就是《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饮酒·结庐在人境》,内容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大家是不是对这首诗很熟悉,而且大多数人都能说出该诗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正是由于这首的心境和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心境符合,再加上它特别经典,所以今天我再和大家讲一讲!
我们现在看看作者陶渊明身处什么朝代,他创造这首诗的背景!
陶渊明是东晋人,而东晋是个乱世,同时期还有五胡十六国,所以老百姓日子并不好过。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学而优则仕,成为了东晋官员,但最大的官职只是个小县令,显然,陶渊明有点怀才不遇和郁郁不得志!
由于在官场过得很憋屈,陶渊明做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惊人举动,直接辞官回乡了。这首《饮酒·结庐在人境》就是在陶渊明归隐后的第12年创作的,此时正是东晋朝廷灭亡的前夕。陶渊明看到了朝廷的昏庸和腐败,以及士族大家把持朝廷的不利局面,于是做《饮酒》抒发自己的情怀!
说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再来细分析一下诗句!
第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一下子把作者归隐的境界拔得很高,因为作者归隐不是一个人独居在大山,而是和家乡老百姓打成一片,说明陶渊明并不是因为另类才辞官,而是为了追求自由、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就是这个道理!
哪怕居住在闹市,陶渊明心中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烦心,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这种境界和我们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很相似,我们都身处喧闹的大城市,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还是自己,我们懂自己,更有心中的梦想和牵挂,并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奋斗。
为什么陶渊明能够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第二句就说明了原因——“心远地自偏”!这里的”心远“对于陶渊明来说是远离朝廷、远离政治,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是——“淡泊无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人生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在城市打拼,也是非常需要这种“淡泊”和“宁静”,付出和努力达到了,该来总会来的!
接着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借助归隐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陶渊明内心的恬静和平和,一个“悠然”将作者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下的我们生活节奏快,是不是也该抽时间体会一下美景和那份“悠然”呢?
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进一步升华了作者的感情,因为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陶渊明想用预言表达,但不知道怎样表达了。真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了!
最...
查看更多与“陶渊明的一首诗意境之高,读过的人终身受益”相关的文章
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篇《桃花源记》家喻户晓,他就是陶渊明,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能称得上“伟大”二字的诗人,屈指可数,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是一个率真洒脱之人,做官不开心了就辞去,与朋友喝酒,若先醉了,会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一生有三大爱好,喝酒、读书和赏菊。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去彭泽做官,会有一块公田,可以种植粮食,用来酿酒,足见其对酒的喜爱之深。在中国文学史上,酒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忧愁了喝酒,高兴了也喝酒,送别时喝酒,相聚时喝酒。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酒的独到描写,如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欧阳修的“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等。
今日想与大家分享陶渊明的六首好诗,首首经典。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诗的开头四句很耐人回味,身处闹市,却没有被车马的喧嚣所打扰,这是因为“心远”,内心的宁静,有着出世的念想,这不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它写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热爱自然的情趣,尤其是这个“见”字凸显了诗人无意之举,无意间,山入眼帘,苏轼对此句曾说道:“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的《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哲学性。诗的前四句感叹人生之无常,像是路上的尘土,随风飘转,透露着无奈,这种心境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战乱频繁,人们流离失所,生命无常。 中间四句写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欢乐。 最后四句我们常常用来做格言,勉励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子,可却是草盛豆苗稀,日出而作,月出而归,尽管劳作很辛苦,但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心情很是愉快。
《形影神三首》
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查看更多与“陶渊明的六首田园诗,超脱世俗的意境”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