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诗人,而且他也是后世众多文人的偶像,即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李白和杜甫,以及苏轼和王安石等人,那对于推崇至极。其实除了他的诗作好之外,还有就是他身上的那一种精神,作为一位原本普通的诗人,可是他身上有一种值得人尊敬的品格,他一生清心寡欲,不与人同流合污,更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么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应当说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怀念人这位潇洒不羁的隐者,也喜欢他的不羁情怀,更赞赏其乐而忘忧时留下的经典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虽然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很大的动乱,可是诗人却依旧悲愤不已,他并没有担任过什么高级的职务,也只不过是做了一百多天的彭泽县令,由于他看不惯当时的社会风气,于是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开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而他的这种隐居的生活,也是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也只有像陶渊明这种对人生看得深刻的人,才会有如此悠然的心态。
《杂诗》是陶渊明组诗作品《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杂感诗,正如李善注《文选》所说:“不拘流例,遇物即言”。又如明人黄文焕《陶诗析义》所说:“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见这首诗主要内容便是慨叹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杂诗
魏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文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四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即人生在世就像是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也没有根柢,又好像是路上的尘土,风一吹就四处飘散,而经受了种种无常的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的内蕴出自《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也就是慨叹人生之无常。
虽然说在我们今天看来,它多少有点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对于古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它却是整个古代的典型音调。譬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北宋词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等,所抒发的都是人生之无常的慨叹。
陶渊明慨叹人生无常,感喟生命短暂,接下来两句又加强了这种感觉,“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指经久不变之身。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变幻着各种手段改变着人,经过一次次风雨的洗礼,遭遇了一次次的打击,不是变得圆滑就是喜欢沉默,如今的自己早已没有最初的模样。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与后来的俗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似。人的命运也相似,四海之内落地即可认做是亲人、朋友吧,既而有缘相聚,又能一块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此意气相投,不是“兄弟”又是什么?这种生活确实惬意而自在,也让陶渊明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试想,以他那倔辈的性子和清高的风骨,他怎么可能会谄媚于达官显贵,屈服于权势名利呢?还不如混迹于乡间野径,相熟于山野村夫来得逍遥自在、真实可信呢!就如庄子在面对楚国使者时所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四句奉劝大家不要陷入忧愁,而要寻找快乐。不必在乎彼此是否为骨肉之亲、血缘之情,来到这个世界,大家应该成为兄弟。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快乐;有美酒时,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陶渊明认为,大家经历了各种是非曲折和人间冷暖,就应该懂得放下和舍得,而不要在意得失和名利。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最后四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它的意思是说,既然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政治黑暗,欢乐难得,不如抓住生活中能够寻得的那一点欢乐,尽情的享受它。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是陶渊明在那个时代的产物,而放到现在,它便告诉了我们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才能有更多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
其实古人早就说过,“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陶潜的这首杂诗,除继续吟咏传统的主题外,还加进了邀集邻朋同乐、共度田园生活的内容,使人感到人间友情的温暖。
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启迪后人,不要太专注于前途和未来,其实最美好的人和事就在眼前。
综观陶渊明的这首诗,虽然不及《饮酒》知名,但陶渊明能够在人生无常、政治黑暗中,及时找到生活中的友爱和欢乐,及时找到适合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路,这是为人之振奋的。因为它启迪着我们去寻找自我价值实现最适合的那条路。所以说陶渊明的这首诗并不知名,内蕴却极其丰富,看完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