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杜甫的诗歌名作《春望》主题是什么?

2020-07-22 杜甫的诗歌 杜甫的古诗 杜甫的作品

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忠君爱国、爱民忧民,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底层劳动百姓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担忧。

他的诗作《春望》就是他爱国忧民之心的真实写照。

一、《春望》诗歌的主题之争

杜诗专家傅庚生先生认为这首诗的主题只是抒发“恨别”的情感,而不是以往学者认为的爱国忧民的“感时”之作。

他认为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互文的诗句中,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书往往是偏重在后者, 因而得出此诗的主题是“恨别”,“感时”只是陪衬的结论。

然而香港学者周锡韛先生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既不是“感时”,也不是“恨别”,而是写诗人希望冲破叛军包围、投奔肃宗皇帝以报效国家、亲人团聚的心愿。

就像这首诗的题目《春望》一样,周先生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企望并追寻春天的温暖”。

二、诗歌及创作背景

到底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我们还是来从诗中寻找答案吧。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亡四川。次年七月,肃宗于灵武继位。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 杜甫在长安待了半年多时间 , 至德2年从长安逃出,在凤翔见到肃宗,任左拾遗。

这首诗就是杜甫被困于长安时所作。

含义丰富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首诗以“国破”开头,既奠定了诗的感情基调,也点明了诗作的时间——安史之乱爆发后。这标志着唐王朝太平盛世的结束,烽火绵延时期的开始。

诗为矛盾语。国家已“破”,山河依旧“在”。这是表层的语义矛盾,却也表达了一种似非而是的真实——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被叛军攻破,而自然的山川河流却依然矗立奔流。

人力多么渺小,诗人多么无奈!

而春天依然自顾自的来了。长安城里春光弥漫,杂草和灌木肆意生长,大自然充满生机。望见这一片春光的,是国破家亡后的诗人。

“深”字可作多重理解。它可从表面上来理解,指草木长得茂盛;也可指草木肆意疯长。草木茂盛和肆意疯长两个意象交叠融合,使这句诗给人以春深而无人照管的苍凉之感。

缘情于景的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溅泪”、“鸟惊心”是一种“移情”手段。“移情”这种诗歌常用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诗人赋予“花”“鸟”自然之生灵以人性、人情。因为诗人感怀国家时局,看到花上的露珠,仿佛觉得花也在哭泣;因为诗人长恨家人分别,看到鸟儿翻飞,仿佛觉得鸟儿也因分离而心神惊扰。

颔联在这首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看到花不由溅泪,闻听鸟总是惊心,这是承接上句“城春草木深”而来。

“感时”是感家国残破之时,“恨别”是恨妻离子散之别,也是恨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之别。“感时”、“恨别”二词,承接“国破”,既痛心于国破,又忧思于家室,使得家国命运在此实现了统一。

用词精准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此联中的“连三月”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是这么解释的: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音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也有书中将“连三月”解释为“连逢两个三月”。

但是悟空认为,这两种“三”的解释都未免有点太“实”了。这里的“三”,应该和“家书抵万金”中的“万”字一样,都是虚指。“三月”这里用来指代一段不短的战乱时间。

“烽火”既可引申为战争,也可以仅仅从字面意思——烽火台燃烧的火焰。这样,“连”字就既有了时间上战争的持续不断,也有了空间上烽火千里的绵延不绝。

这一联也是诗意的转折。从上两联诗人看到的春景,转移到诗人在这春景里想到的国之战争、家之音书。也为尾联诗人发出的感慨提供感情基础。

引发争论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如看山喜不平,诗也一样。一首诗如果流于直白,其价值便要大打折扣。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的尾联有种现身说教式的直白,破坏了诗歌整体感和统一感,是诗中最大的败笔。

小编不同意这种看法。尾联关系到这首诗的主题,我们还是得从诗歌主题来分析。

如果还是按照历来对此诗的理解诠释, 只着眼于杜甫忧国的“感时”,或者怀家的“恨别”,那么尾联只是增强了这种凄怆伤痛之感,确实是失之于直白了。

然而从“春望”中蕴含的企望之情来看,我们可以把“搔白头”当作诗人为冲破罗网、探求出路而苦思良策之举,把“不胜簪”当作无计可施、愁肠难遣而独自伤怀之态。那么尾联不但不是败笔,更可以与“白发三千丈”相媲美。

结语

这首诗格律严整、构思精巧。诗人通过自己的痛苦,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国家的灾难。选材以小见大,布局新颖得当。

然而,所有的技法都是细枝末节,只有诗中传递的感情才是真正打动读者的地方。这也正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一种儒家圣人所具有的仁者恻隐之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恻隐之心,让诗人为国破感时,为家书恨别,为花溅泪,为鸟惊心,更为深深春光中流离失所的人民怆痛,也为冲破罗网报效国家而搔断白发三千丈。


上一篇 : 黄巾之乱是由谁发起的?最后这场乱战被镇压了吗
下一篇 : 黄巾之乱的首领是谁?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