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说的古诗是文天祥的一首经典名诗《南安军》。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523年后,神州陆沉、赤县烽火。华夏土地再次饱受战火焚烧,彼时,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同样也写下一首诗,在诗中化用杜甫春望中的名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
查看更多与“文天祥的一首经典名诗《南安军》,诗中化用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显示出民族正气”相关的文章
公元755年唐肃宗继位之后,杜甫闻讯一个人投奔朝廷。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杜甫的心境,毕竟他一辈子都渴望匡复大唐,渴望扶大厦于将倾。尤其在当时安史之乱的背景之下,杜甫期待个人,或许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杜甫走了没多远,就被扣押的长安城。当时人们对于杜甫并不觉得是个多大的威胁,因为他的官职实在是太小,就是一个在基层机构看管武器库的,哪有多大的权势?他虽然被扣押,但是没有被囚禁,所以只能在长安城内漫无目的的游荡。
但就是这么一游,他就写出了一首精美绝伦的唐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就是唐代的杜甫《春望》,通篇都是在写他看到了什么,“春望”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乃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看到了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记忆当中的长安城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鸟语花香,何等的游人如织,尤其是在这个春天踏青的季节。但现在呈现的杜甫眼前的是什么呢?
到处都是国破,到处都是草木生。人烟稀少,草木杂生。如何不让这个情感细腻的诗人发出感慨?
正是因为诗人有了怨恨的心情表达。所以看到春天的花,看到春天的鸟儿,也觉得他们情绪上都带有说不出的伤感。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这后面的诗句是他对现实状况的直接描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兵荒马乱的岁月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亲人现在何处,也根本没有办法收到家书。杜甫对于这种感触不光是对自己人生的未来担忧,而是对时代背景下所有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感到忧虑。
当然,杜甫在诗歌当中的“望”并不仅限于眼前所看到的场景,而是有内心当中的守望。
虽然“国破”但是山河犹在,虽然“草木深”,但毕竟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所以他守护的这一座长安城,就是为了重整山河待后生。守护也是一种责任,守望更代表了诗人对于唐王朝逐渐变好的殷切盼望。
而且后来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就是期盼着在这个春天国家能够早日回归平静和安宁,百姓们能够更加的安居乐业,能够和家人团聚吗?
看上去满眼悲伤,也确实是“沉郁顿挫”,但同样也充满着希望和般的期盼。
与“杜甫的代表作《春望》,诗歌背后的尴尬”相关的文章
杜甫一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中青年时期
青年时,作为官三代的杜甫并不缺钱,四处游历,与李白、高适唱和、仙游,成为佳话。这个时期杜甫的作品热血豪迈,气势蓬勃。代表作首推《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年时期,他流寓都城谋求功名未果,但是眼界逐渐转入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批判,代表作便是柏梁体古体诗《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诗句语言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讥讽,入木三分。在这段时间,由于父亲的去世,家用短缺了起来,杜甫开始自谋生路,但是并不顺利,不过口里还是很硬气的。
二、贼陷时期
安史之乱,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大军压城,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让他当了左拾遗。后来因言获罪,流贬出京。
这段时期,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最深重的时期,战乱四起,忍饥挨饿,归朝前就是个流民,而被流贬之后沿途看到老百姓深受战火荼毒,也让杜甫的作品沉痛郁结。而他在后期流贬之际的叙事性歌行体“三吏三别”也成为记载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百姓离乱的史诗性作品。我们称其为“诗史”。
困于长安之时的代表作当属《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而成为“诗史”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人的身份,对诗人在乱世中的见闻进行了仔细的记录,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表达了诗人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寓居成都
杜甫辞官后在成都安定了几年,有高适和严武的关照,算是宽松闲适。而这几年的作品,在格律诗技法上日趋成熟老练,意境更加圆熟,不过相对于灾难深重的那几年,作品风格相对轻松,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明显体现出杜甫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文感情相照理论“文章憎命达”。
不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成于这段时间,算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歌行体,不能证明他在格律上的成就,只能说明即使在这段相对轻松的人生里,杜甫的日子依旧不好过而且还是“忧国忧民”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己屋子烂了,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此心真是可比日月昭昭。
同时因为相对轻松的缘故,杜甫在这一时期写了《戏为六绝句》,对格律诗,复古诗风等诗坛乱象做了一个总结,对初唐诗事算是来了个一锤定音。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
查看更多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哪些?杜甫一生有那几个时期”相关的文章
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你更喜欢哪首?
一
公元765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小船而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荡。这一年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的职务。同年4月,他的好友严武在成都病逝。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他觉得孤凄无依,以至于他决定离开四川,沿江东下。在他乘船东下的这一期间,他写了著名的5律《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一联写的是,在江船上的所见。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正是小船旁边的夜晚环境。岸上细弱的小草,倾斜的樯杆,给人什么感觉呢?孤弱无助。
然后第二联写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写的是晚上江上的夜空,气象宏大,雄浑壮丽,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这4句写景诗,寄寓了诗人什么感情呢?小编认同前人的评论,这是以乐景写哀伤。开阔的平原,浩浩长江,星辉灿烂,月华满江。正所谓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
接下来,颈联转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出句写的是反话,其实 ,老杜的名声还真的是以诗文著称四海,虽然有宏大的政治抱负,但却没有机遇,也没有见他做出什么特殊的或者是杰出的贡献。以前,小编认为,我就只是想当个官,也就是说他是个爱当官的人。后来渐渐明白,都不是这样的人。还是有士子情怀的,他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思困济危,忠君报国,关注民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这里老杜把野草换成了沙鸥。真正体现了杜子美,暮年孤独无依,凄凄惨惨的生活境况。
王夫之《姜斋诗话》里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意思就是说,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是相互掺合的。这首《旅夜抒怀》就是一个范例。
二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写的。当时太白刚从家乡四川东下,想去楚国故地游览,途经荊门山。荆门山在湖北宜都县的长江南岸,与北岸的虎牙山相对,地势险要,自古是楚蜀咽喉。李太白第一次离开故乡,出巴渝,下三峡,出峡见到广袤的大平原时,心情感到极为新鲜兴奋。之前李白在四川的戴天山道教学校学习。后来隐沦青城山。对家乡蜀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初次离开故乡,自然是恋恋不舍,1十分的想念故乡。面对滚滚长江流水,坐着也能强烈的感受到,从家乡流过来的水,仿佛是在为他送行。如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那么诗的第一联,点明了地点,已经到达荆门山附近。第2联,山水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属对自然,流畅。描绘荆门山,江汉平原,和长江水 ,具有强烈的流动感和空间感。那时候防护,读者就可以置身于是顺水而下的船上。因为长江水到荆门的时候,水势比较缓慢,视野也逐步的拉开。荒漠辽远的平原,现在辽阔高远。这个入字用得十分的贴切。饱含了诗人,兴奋开朗的心情,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这一年可以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经典名诗《旅夜书怀》赏析,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你更喜欢哪首?”相关的文章
山川湖海原本并没有生命,但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却又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古人们的生活本就朴素简单,在游历祖国的山河湖海时,常常会引起他们非常深的感慨。而文人们的心境不一样,写出来的诗句自然也就有这不一样的感情。例如杜甫就是一位非常典型的诗人了,他一生曾写下三首《望岳》的诗,但每一首流露出来的感情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巧合的是青年、中年、老年分别写的,也代表了当时不同的心绪。
第一首:登泰山而写《望岳》代表的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开元24年(736),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时杜甫的父亲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之游 。
这首《望岳》就是杜甫在漫游齐鲁时所作。
谁在少年不轻狂?或“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或者“鲜衣怒马戏人间”,或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等。杜甫同样不能免俗,时杜甫正当风华正茂时,杜甫从小家境优越,一方面曾祖是官员,不需要服瑶役,不需要纳粮纳税。这让他年轻时有资本可以纵情于山水之间,732年其20岁到江南漫游,直到735年才准备科举,736年进士落第。但是并没有对他造成打击,其父亲也是当时中国大州之一兖州的司马,相当于第三把手。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19-30岁这是杜甫一生最为快乐和潇洒的日子。他这段时间在山东和河北等地漫游,并在736年25岁写下了这首诗。
“会当凌绝机,一览众山小”,虽然落第但是却不改初心,充分体现其当时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还有那种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第二首:登华山而做得《望岳》,这时他失意、彷徨,心理上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有厌倦官场的情绪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做这首诗前杜甫备受打击和屈辱,报国无门,被排挤不受赏识,在(758)六月。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首诗就是做这个时候。
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心情十分郁闷,他经常眺望西岳华山,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诗中流露...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著名诗歌《望岳》三首赏析,心境不同,诗境便有不同”相关的文章
《杜诗详注》引朱瀚语说:“少陵对锦江水而袖手,青莲对黄鹤楼而搁笔”,可见像李白杜甫这样的绝世诗人也有文思不继的时候。关于青莲搁笔一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后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那么,少陵袖手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杜甫在晚年流落四川成都后,寄居浣花溪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写下一首看似文不对题的千古名作《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清代学者纪昀说:“此诗究不称题”。真的如此吗?其实正如李白到黄鹤楼只是暂时搁笔一样,杜甫袖手也并非真的袖手,而是避实击虚,意在题中。下面我们来看杜甫的这首诗。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首诗字面意思是: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人老了,诗写得不怎么经心了,对着春天的花鸟,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怎么才能找到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文高手,让他们与我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题目《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说正逢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这么壮观奇伟的景色,真的令人感慨万端,但又不知道写些什么,姑且写这么几句吧。既然题目明确了“值水如海势”而触景生情,那么正文是不是应该围绕滚滚江水来写呢?但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读杜心解》引吴论云语说:水如海势,见此奇景,偶无奇句,不能长吟,聊为短述,题意在下三字。愚按:此论得旨。通篇只述诗思之拙,水势只带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意思的是,正文开篇不是写江水,而是写自己的创作态度。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当然是诗人自谦的话。耽(dān):爱好,沉迷。惊人:指的是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诗人自谓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至死也不肯罢休。其实这正是诗人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的写照,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达到了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和后人努力追求的境界。从首联来看,诗人面对滔滔江水,心潮澎湃,想到的是自己的创作生涯和写作态度,写到的是胸中之海。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浑:完全,简直。漫兴: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莫:没有。颔联意思是...
查看更多与“杜甫一首看似文不对题的名诗,题目的意思究竟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天才固然可贵,但毕竟沧海一粟,更多的是芸芸众生。多少人的一生,都浓缩在这8首诗里!
0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曾经,我们都觉得自己能成为最了不起的人。
但当触到复杂的社会,融进困顿的现实,才发现:其实啊,成为一个普通人、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已实属不易。
02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人生中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朋友,同悲欢,共喜乐,能举杯畅饮,也能静坐抒怀,不问世俗,只问真心。
无论日后风云怎样变幻,无论多年后身在何方,总有一人,让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
03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如果苦难不可避免,那就改变自己面对苦难的态度,不卑不亢,不折不挠,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
04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我们知道痛苦是什么,从而努力避免别人再经受同样的痛苦。
将自己的悲愤,化为关爱别人的力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
05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茫茫天地间,有这样一个人与你同欢喜、共悲欢,江河皆可渡,山海也可平。
0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经历过战乱,方知和平的可贵。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愿世间再无战火,愿和平永驻人间。
07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活一场,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喜乐,这样人生太狭隘,能为他人做些什么,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才不枉此生。
漫漫红尘中的我们,虽然如蝼蚁般渺小平凡,但我们的灵魂可以俊美如神。
0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岁月能带走的只是皮相,带不走骨子里的优雅,带不走灵魂中的芬芳。
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在人生的后半场,留给自己一份从容,留给世界一抹美丽。
与“杜甫的经典名诗有哪些?多少人的一生,都在诗里”相关的文章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现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刘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当上了西汉王朝开国皇帝。项羽的军事才能虽然远高于刘邦,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却自刎乌江,成为后人心目中一个失败的英雄。
项羽“喑呜叱咤,千人皆废”,横扫千军如卷席,军事实力在秦末群雄中首屈一指,一度被各路诸侯封为盟主,为何没能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一是因为他的对手刘邦技高一筹,另一方面,项羽自身也存在很多重大缺陷和失误,使得他功亏一篑。杜甫曾写过一首诗,指出了项羽的错误所在。
这要从长平之战说起。长平之战,是秦朝崛起时期的关键一战。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遣大将白起带兵进攻赵国,赵国组织重兵抵御秦军,双方在长平相遇。
赵国主帅赵括,盲目进攻,结果被白起团团包围,最终全军崩溃,四十万赵国士兵解甲归降。白起认为赵国降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杀会留下后患,于是把四十多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酿成一起历史悲剧。秦国此举虽然重创赵国,但也落下“虎狼之国”的恶名,丧尽人心。
然而,秦国人做梦也没想到,相同的厄运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五十多年后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项羽为首的诸侯军同盟,杀得秦军七零八落。公元前206年,秦二世派遣大将章邯,组织20余万人马进击项羽,双方在彰水之南相遇。
章邯是秦朝当时硕果仅存的名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手下兵力又十分雄厚,本来是项羽的劲敌。但当时秦朝大厦将倾,土崩瓦解之势以难以挽回,章邯和秦军将士们也已心不在焉,各怀心事,士气十分低落,与项羽几次交锋,连遭挫败。
昏庸的秦二世认为章邯消极避战,非常生气,屡次派使者前来威胁催促章邯。章邯走投无路,欲战不能欲退不敢,思之再三,认为继续跟着秦二世毫无前途,于是干脆带领全军就此投降项羽。项羽大喜过望,封章邯为雍王。
项羽部下将士中,很多人都为秦朝服过徭役,饱受秦军的苛待凌辱,对秦军怨恨极深。他们如今以牙还牙,对投降的秦军将士百般折辱。项羽对这种情况也不闻不问。
秦军降兵非常不满,人心浮动,纷纷在私下议论:“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既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认为章邯欺骗了他们,如果不能击灭秦朝,他们这些降兵的妻子家属都在秦国,必定会被秦二世诛杀殆尽。
项羽听到了这些传言,担心这二十万秦军人数众多难以控制,一旦出现大规模武装叛乱后果严重,决定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处置方法:把这20多万降兵全部坑杀。于是在新安城外,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这也是继长平之战后,又一次惨痛的大规模杀降事件。
项羽坑杀20万秦军的地方,被后世称为“楚坑”遗址。900多年后的唐朝,“楚坑”遗址犹在,大诗人杜甫曾经到那里参观过,为眼前的惨状震惊,当场写下一首诗怒斥项羽:
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
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竟使皇天弃,应输赤帝争。
临亡犹自嗟,颈血污苍精。
杜甫认为,项羽为人太过于凶暴残忍,残暴嗜杀,违背天意人心,败给刘邦是咎由自取,...
查看更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总结出“诗穷而后工”的规律,或许略显片面,但大多数著名诗人、词人,都符合这个规律,比如闻名天下的杜甫。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杜甫,早年过得比较幸福,不必为生计发愁,爷爷杜审言非常不简单,被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虽然官职不高,却足以让全家衣食无忧。
世人皆知诗仙李白放荡不起,其实杜甫年轻的时候,也追求无拘无束的快意人生,仗剑走天涯,在许多名山大川留下足迹,还曾追随偶像李白,到处寻仙问道。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杜甫的心态开始改变,毕竟他读的是儒家经典,从心底认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杜甫本想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入朝为官的理想,结果天不遂人愿,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科举之路走不通,杜甫就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大臣身上,到处投递简历,拜谒过不少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然而人微言轻,没有人给他面子。
杜甫在长安城漂泊十年,连个九品官都没当上,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精神上备受打击,生活也窘迫不堪,他自己写道:“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因为没来得及逃走,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同时被俘的还有王维。杜甫比王维幸运,因官职太小直接被释放,简直开心到飞起。
后来,杜甫终于逃出长安,直奔凤翔而去,只因唐肃宗在那里。沿途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杜甫悲痛不已,创作了代表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经过多日奔波,杜甫抵达凤翔,唐肃宗觉得他挺不容易,授他左拾遗。
左拾遗听起来很拉风,也是杜甫当过的最大的官,其实只是七八品官衔。杜甫一生做官的年数很短,后半生居无定所,从长安到凤翔,然后又到华州、成都、夔州、渝州、忠州等地,不是在搬家,就是准备搬家,不是他喜欢这种状态,而是现实所迫,杜甫没得选择。
艰苦的日子,激发出杜甫的创作灵感,大量诗歌在此期间完成,奠定诗圣的地位,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历三年,五十七岁的杜甫思乡心切,从江陵出发,打算返回家乡,初冬之际漂泊到岳阳,在此停留一段时间。期间写下三首诗,其中一首为《泊岳阳城下》。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首联与颔联是对所看到景象的描写,浩瀚的江河之地绵延千里,城墙巍峨高大,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夜晚风浪涌起,而且飘起雪花,诗人在小舟上冻得瑟瑟发抖。另一首作品《登岳阳楼》里写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说明诗人杜甫年老多病,亲戚朋友都音信全无,孤独之感不言而喻。
颈联“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滞留在异乡,心怀报国之志,朝廷却不给机会。即便如此,杜甫依旧非常乐观,“气益增”三个字太精妙,表达出诗人的积极心态,面对困境不认命,与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杜甫认为未来可期,同...
查看更多与“杜甫晚年写下的名诗《泊岳阳城下》,消极失落的时候,不妨多读几遍”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丝绸是唐代百姓的奢侈品,那么诗歌一定是他们的必需品。唐诗宋词,中国文化里最美的四个字,锦绣山河,烟青云色,全部被一支笔按进那诗意蓬勃的字里行间,任何不堪在它面前都将变得绚烂,任何尖锐在它面前都将变得柔软,而我们则只有徜徉其中,为自己假设上一份梦笔浴花的人生。
多少意气书生都陨落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李杜才是真猛者,于中流激浪,溅起的水花都是荣耀的颜色。李杜通常是并列而称的,也经常被拿来作比较,然而二者可以拿来比较的东西却不太多,因为他们几乎是完全相反的风格。不过,岳阳楼却为此提供了一次诗意的契机。
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跟错了队伍,导致叛乱平息后被逮捕,幸而遇到大赦,捡回一条命的他决定即刻启程,纵游山水。途径江夏洞庭湖,李白登上著名风景名胜岳阳楼,顿时诗兴大发,写下名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篇承接了诗仙一贯的洒脱浪漫,气势壮阔,大开大合,体现了他遇赦后的旷达情怀。全诗皆无直接描写岳阳楼之高,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陪衬、夸张、烘托等手法,以各种不同的望楼角度形容楼宇之高,为原本就名动天下的岳阳楼又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普通人登楼也能看到大雁和山月,但对于刚刚逃离鬼门关的李白来说,此刻他一扫内心的忧戚烦闷,眼睛所视也全是舒畅开怀的景色。
“引”、“衔”二字尤为精妙,这看似是实实在在的动作,其实却是李白幻想下的虚写,是李白为景物添加的主观感受,情趣盎然,动感十足,堪称一绝。同时,这也再次体现出了李白那浓烈的仙气。紧接着,李白直接上天了!在云间落榻,于天上饮酒,一阵雄风过,天宫的仙女便来为他舞蹈助兴。要不说这李白狂呢,狂得精彩,狂出个性,搁其他人倒是写不出这样人间无章的诗句!
李白之岳阳楼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但杜甫曾步其之后登上岳阳楼,也写下一首诗,比较而言,高下立判。那是在公元767年,相隔八年之后,老病缠身的杜甫亦登楼望远,这是他神往已久的圣地,也是他的偶像李白曾经到过的地方。人生的坎坷,晚年的孤独,江楼的浩荡,一齐涌上心头,杜甫挥笔写下此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细细品来,两首诗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其时,杜甫已经年迈老病,患肺病和痛风,左手偏瘫,右耳失聪,脑袋也不太灵光了,只能靠药维持生命。然而,杜甫对于诗歌的热爱却远不是这些痛苦所能阻止的!
这首诗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杜甫那高超的写作技巧,更在于即便到了如此田地,身体已经快要崩塌,他还是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去看待一切。诗的前四句是描写岳阳楼,磅礴大气,意境开阔,与李白之句不相上下;第三联是杜甫自况之语;第四联则是他牵挂大唐命运的真实映照。
后人评语:“气压百代,为...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千古名诗《登岳阳楼》,李白之前也有首诗作,各有特色”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