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读着杜甫的诗长大,除了李白之外,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要说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了解,有些小伙伴还不太清楚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没关系,接下来就和大家说说杜甫的诗以及杜甫史诗的代表作,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杜甫的诗被誉为什么称号?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被称为“诗圣”。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史”是指杜甫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
“善陈时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所写为当时的重大事件或与重大事件有关。
二是“诗史”除了指作品所写的题材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对社会具有比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
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的原因
一是所写为当时的重大事件或与重大事件有关。具体到杜甫的诗歌是指“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所见所闻所感。这就与一般的反映现实区别开来。
由于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杜甫浓墨重彩地描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使得他的诗具有深刻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意义。
二是“诗史”除了指作品所写的题材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对社会具有比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这点在杜甫的于安史之乱前后所写的诗歌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杜甫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一、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
732年,20岁的杜甫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江浙生活。五年之后,他去唐朝首都河南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了。之后杜甫漫游冀鲁豫,在洛阳遇到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到高适,三人同游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济南,分手后又相遇于山东东部,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35岁至44岁:困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在洛阳一心钻营,谋取功名。他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看管武器装备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科级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唐玄宗在751年正月8日至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三、45至48岁:陷贼和为官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陕西黄陵县西南的鄜州,独自去投唐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正处级的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申辩,被贬为副处级的华州司功参军。其后,杜甫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
查看更多今天小编介绍一首杜甫的边塞诗,不读完还真不知道是杜甫写的。
谁能想到,一向老实敦厚的杜甫,杜拾遗,突然间转型写起边塞诗来,还写的那么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呢?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杜甫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每天每天的心里只有皇帝、政治、社会、百姓,一个典型的儒家形象。
只是,杜甫恪守儒家信条,以儒家之政治理想为己任是不假,但他却不是那种腐儒,懂得观察政治现状,从而向皇帝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此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毕竟,拾遗这份工作,干的就是这个,有时候皇帝做的事情太离谱,老杜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会写两首讽谏诗,流传下来的名篇,如《兵车行》等等,都是描述长期战乱下民生的凋敝,田地的荒芜,兵役时间之长,死伤之多。
除此之外,杜甫还写过分前后一共14首《出塞》诗。
杜甫出过塞吗?好像没有。但是他的《出塞》诗,往往也不写边塞的风景,只是针对战乱的残酷而言,表达自己和人民迫切渴望和平的心情,其中也有一些杜甫自己对于军事的想法和论断,比如接下来要讲的这一首《前出塞九首·其六》
不得不说,老杜虽然没有去过边塞,但写出来的边塞诗,还真有边塞那种感觉。
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公元752年,距离盛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还有3年,这段时间的唐朝,在对外战争上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于整个时代而言,也还算处于上升期,只是如安禄山,史思明之类的暗刺,也已经慢慢地显露出来,政治早已不如开元盛世时候的清明富足,百姓在长期战乱的影响下民不聊生。
时年40岁的杜甫就在此背景下,创作了一系列以军事为题材的出塞诗。此时朝廷上下对于政局的估计都还是乐观的,唯有杜甫以及前任宰相张九龄,都对唐玄宗穷兵武的军事路线提出了质疑。
杜甫的质疑,就写在了这首诗歌里。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大家看前四句是不是很熟悉呢?
不看这整首诗,是不是都不敢相信这是老杜写的,怎么老实的读书人还读起兵法了呢?
其实看完分析你就会明白,所谓的兵法,也就是杜甫对于军事的认知,实际上还是出于杜甫所坚守的儒家思想。
《前出塞》九首写的是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其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因为这时候唐朝的边境战争中不止有防御战,还有很多不道德的侵略战,这些战争极大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开篇四句连用句内重复,回环复沓,极大的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但是,从我们读乐府诗的经验来看,越是作者前期铺陈的多,着力描述的东西,往往是作者后文中要否定的东西。
所以弯弓射箭,射人和擒贼,其实都是杜甫所不提倡的举动。这些也并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
在诗歌的后四句里,杜甫提出了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点明了边境战争正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
在杜甫的观点中,这样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杀人杀不多,也占领不了多少国土,想要制止侵略的话,根本的举措...
查看更多与“杜甫的边塞诗,不读完还真不知道是杜甫写的”相关的文章
古代许多文人,才华绝伦却仕途失意,文学造诣高深,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甚至科举考试也名列前茅,但为官之路充满坎坷,最后郁郁而终,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想要加官进爵,受到朝廷器重,才华只是一方面,还需要运气、贵人相助等诸多因素。有没有人不仅才学过人,同时官运亨通呢?张九龄就是如此。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因此又被称为“张曲江”,开元年间著名宰相,政治才能卓绝,人品也无可挑剔,唐玄宗对他高度称赞:“中书令张九龄,维岳降神,济川作相,开元之际,寅亮成功。谠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永怀贤弼,可谓大臣。”唐代宰相多如牛毛,青史留名者并不多,张九龄是其中一位。
史书记载,张九龄“七岁能属文”,名副其实的神童,十三岁给广州刺史写了一封书信,刺史看后惊叹道:“是必致远。”预言张九龄日后必成大器,后来果然应验。公元702年,二十四岁的张九龄进士及第,授予校书郎官职,从此踏入仕途,宰相张说看过张九龄的文章赞不绝口,在心底记住了他的名字。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况且张九龄确实有能力,在张说的举荐下,仕途一片光明,晋升为右拾遗,唐玄宗登基后,又提拔他为左拾遗。不管是右拾遗还是左拾遗,都是古代的监察进谏部门,官衔虽然不高,权力却不容小觑。张九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指出宰相姚崇的过失,从而得罪了姚崇,两人结下梁子。
既然工作不顺心,不如暂时离职休养,张九龄辞官回到岭南,好好调整心态,忘却官场纷争。一年多后,张九龄奉旨入京,重新被启用,尽管比以前更加成熟,但他初心不改,仿佛还是从前的少年,张说对他的赏识也没有改变。此后,张九龄平步青云,从左补阙到司勋员外郎,而后又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在大是大非面前,张九龄不改谏官本色,对奸臣李林甫和居心叵测的安禄山,更是痛斥不已,并且竭尽全力与之斗争。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九龄多次向玄宗进谏,劝他居安思危,看破安禄山的本性,曾对同僚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另外,安禄山触犯军法,张九龄说:“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只可惜,唐玄宗太过自信,被安禄山的花言巧语蒙蔽,竟然把他无罪释放,无异于放虎归山,若非如此,不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自古忠奸不两立,李林甫把张九龄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幸好皇帝对张九龄比较信任,加上张说临死前大力举荐,张九龄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并担任尚书右丞相。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处心积虑的李林甫,想方设法排挤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贬到荆州做长史。官场失意,且远离故乡,使得他感慨万千,对仕途的迷茫,对人生的感叹,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化悲痛为力量,激发写作灵感,于是写下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誉为五律中的《离骚》。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的大意为:...
查看更多与“张九龄被罢相后写下的一首诗,有人说超越了杜甫的《望月》”相关的文章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名叫“人日”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旧历正月初七。为什么这一天被叫做“人日”?这就关系到一段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了。据说天地初开的时候,不知名的造物主在正月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分别造作了羊、猪、牛、马,直到第七日才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
“人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更像是人类的生日。所以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人们还会剪彩为花、登高赋诗。更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人日的诗文句子。其中,唐代著名大诗人高适的这一首诗,最为动人。接下来一起欣赏一下高适写给诗圣杜甫的这首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首诗可以说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据说杜甫看到这首诗后,竟然“泪洒行间,读终篇末”,可见这首诗不简单。大约十年后,高适已经离世,杜甫还写下了一首《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怀念两人的友谊。
回到这首诗本身,此诗为什么能够令杜甫那么感动呢?不仅仅是因为二人的友谊。更是因为在诗中,高适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有思乡怀友之情,也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悲怆。想必杜甫读过此诗,对高适的情绪非常理解,才会那样动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诗:在人日这一天,我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里怀念你,也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春天到了,柳枝发芽,梅花绽放,本该是令人愉悦的。可像我这样漂泊异地的人,却唤起了思乡之情。当时国家遭遇困难,我却身在南藩无法建功立业。徒有心中的万千忧愁。
今年“人日”我只能在这思念你,不能见面,明年人日又不知道在哪里。生活虽困顿,但也算是闲散自适。哪里会知道自己会老于宦途的风尘中?我此时已经是年老体衰,还做着刺史,国家多难我却帮不上忙,内心有愧于四处漂泊的朋友你啊。
杜甫在成都时,高适与之交情甚深。写下此诗也是真情流露,没有华丽的语言,像是对着友人缓缓而谈,淳朴自然、发人深省。这首诗安慰故人思乡之情、感叹世事难料、遗憾无所作为。这三种情感结合在一起,怎能不令人动容?
与“高适写给诗圣杜甫的这首诗,为什么能令杜甫这么感动呢?”相关的文章
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体现在哪?开元盛世,在唐朝开国前期有能力的皇帝很多,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他们都采取了很多项措施提升国力。。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唐朝内外都发展的非常稳定。使得大唐天下大同,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书记载,那一时期与大唐交往的国家达到了两百多个,日本曾派遣使臣到达长安十五次,东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到长安七次,阿拉伯帝国三十六次派出使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和睦相处,各种宗教信仰在长安并存, 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在因为种族的不同而互相讨伐攻击,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当异教徒的血染红欧洲大地的时候,大唐却不分族别,不分贵贱,包容着各个国家的人。在古代文明史上,只有大唐才达到了这样的状况。
大唐的直辖州三百二十一个,边疆州达到了八百多个。
大诗人杜甫的诗《忆昔》是这一时期最好的写照
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意思是说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百姓的农业丰收,粮食充足,储存粮食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好,百姓生活富裕充足。
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使臣,商人等汇聚在一起。
每逢正月十五大唐的长安城都要举行盛大的上元节,上元节的灯火通明,数千人在街上踏歌而行。三天三夜不停歇。
直到今天,海外华人聚集地都以唐人街命名,中华民族以唐人命名,都是起源于大唐盛世。
燕归来说:大唐盛世之所以繁荣我想是因为它的包容,开放政策。想想很多国家派出使臣来到中国,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汇集,国土辽阔,开放包容的经济文化,强大的军队,这一切造就了强大的盛唐,这是体现大唐盛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查看更多与“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体现在哪?杜甫这首诗就能体现出来”相关的文章
李白作诗的风格是豪放飘逸,狂放不羁。素有诗仙之称。诗如其人,李白本人也是一个狂放不羁的狂士。唐玄宗要李白给杨贵妃作诗,李白的条件是要贵妃研磨,高力士为他脱靴。李白不光诗作的好,而且酒量还好,素有斗酒诗百篇一说。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历史上李白还是一个剑士,而且剑法不俗。
李白作诗如同吐露人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都通过诗来表达。其名作更是数不胜数。《将进酒》一诗表露李白狂放不羁;《望天门山》一诗更是表现李白豪放飘逸;而《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将李白的高洁傲岸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白作诗作大多都是飘逸豪放,具有很浓的浪漫色彩。而下面这首佳作却不一样,这与一下狂放不羁的诗仙风格相距甚远。甚至还有些许幽默趣味。
《戏赠杜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李白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着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末两句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李白与杜甫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二人合称李杜。李白生于盛唐时期,所以李白的诗大多都是豪放飘逸的。而杜甫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在历经安史之乱后,杜甫变得忧国忧民,其诗沉郁顿挫。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二人出生所处的时代虽有些差别,但其后二人也是挚友。二人常以诗表达相思之苦。
虽然在年龄上,李白与杜甫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李白的这首《戏赠杜甫》,引起过前人的误解,都出在这个“戏”字上。郭沫若对此有过精辟的辨析。自从唐人孟棨解说为李白讥笑杜甫作诗拘束之后,似乎成了定论。郭沫若不然其说,是高明的见解。郭对诗的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信增亲切,不失为一说。其实,“戏”字并不都是讥笑的含义,也可以解作“开玩笑”。古人写诗题为“戏赠”,并不都是嘲弄,有许多都表示善意的玩笑语,而玩笑语之中,往往是些真情实话,倍觉亲切可爱。
李白的这首诗就是在李白与杜甫最后一次相见之时所作。此诗通俗易懂,在风格上接近于白居易的风格。其意为:在饭颗山上与老友杜甫相逢,杜甫当时头戴着斗笠,正好到了中午,李白问杜甫,为什么这次相见比上次消瘦了许多。应该是之前写诗给累的吧?
诗只有四句,内容通俗易懂,虽在艺术风格上无法与其那些闻名于世的佳作相提并论。但诗意却引人深思,这短短的一篇打油诗却在通过另一个层面告诉我们李白与杜甫二人的深厚友谊。同时后两句也与杜甫晚年的穷困潦倒相照应。杜甫晚年因身体不好不能...
查看更多与“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戏赠杜甫》赏析,这首诗就是在李白与杜甫最后一次相见之时所作”相关的文章
诗圣杜甫身逢安史之乱,经历了大唐最黑暗的时期,杜甫看到了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悲愤不已,对广大灾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许多伟大的诗作中,都强烈的反映出这种心情。不过,诗圣杜甫也有浪漫的一面,作了一些浪漫的诗歌。其实,试问哪个诗人没有浪漫情怀呢?杜甫的忧国忧民,也是时势促之使然。
以下5首杜诗,颇具浪漫意境,让我们看到诗圣杜甫浪漫的一面。
1.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是杜甫写给离散的妻子,寄托了对于妻子及小儿女的无尽思念之情。此诗并不是按照常规的套路写如何思念妻子,而是借助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闺中只独看),来反衬出自己也是如何妻子。这种艺术手法,收效还是非常好的。此诗语言平实,饱含深情,动人肺腑。
2.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看此诗的名称就知道了,杜甫是独自去江边寻找美丽的花朵。后来找到了黄四娘家,这里几乎是花的世界,惹来了无数粉蝶,同时许多娇莺无比欢快的歌唱。杜甫描绘的黄四娘家花的世界,真是美极了,惬意极了!
3.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大自然是无限神奇的,其神奇元素之一就是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词客,对于极富诗情的雨有过深深的遐想。杜甫这首诗中,正是对于春天夜雨的描绘。这里,杜甫不单是描写了雨的美丽和作用,更礼赞了雨“润物细无声”的崇高品格。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听说军官收复了河南河北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诗中首先从正面写自己的的激动之情,其后写妻子“喜欲狂”从侧面强调这种气氛。最后写纵酒放歌,飞速还乡,无不表现了欢快之情。
5.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此诗生动的描绘了唐代八大饮中豪杰的饮酒憨态。贺知章醉酒骑马,落入井中而眠。李白狂饮后便有佳作,常常在酒家深眠;即使天子来招,也不理会,自称是酒中仙。张旭饮酒后狂放不羁,不把王公贵族放在眼里,一纸草书,惊艳盛唐。
与“杜甫另类的诗有哪些?看诗圣杜甫浪漫的一面”相关的文章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甫与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算得上是远亲。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风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青年时代,杜甫曾经有过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后踏入政坛渴望能够施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然而,杜甫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后来又遭逢安史之乱,颠沛漂泊,各处投靠。但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之中,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正所谓板荡识诚臣,在国家丧乱之中,杜甫的思想与人格更显得可贵可敬。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更为深刻地了解到百姓的疾苦,更加深刻地将自己个人的生命感怀与对国家前途和黎民苍生的牵挂、担忧紧密结合起来,创作了大量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成就甚高的诗歌杰作。大历五年,减价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泽,但行到未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才得救。后来杜甫由未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本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世时并未获得与之成就相符的应有的重视,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共有约一千五百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大多被集于《杜工部集》。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魏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蛟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的诗作素来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为人所知。然而,这首《饮中八仙歌》则向人们展现出了杜甫诗作中少有的、轻快谐谑的一面,也从一个局部使后人得以一窥唐人的日常生活面貌。
这首诗为天宝五年前后,诗人初到长安时所作。诗人所称的“饮中八仙”为当时生活在长安的,以嗜酒善饮、豪放旷达著称的八位知名人物。其中“知章”即曾经写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
查看更多与“杜甫最经典的一首古诗《饮中八仙歌》赏析,饮中八仙,人物身份地位各有不同”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诗圣”杜甫写诗有遗传基因的话,那么,这个优质的基因应该来自于他爷爷杜审言。杜审言在初唐诗坛可谓声名显赫,其五言律诗成就极高,影响极大,被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甫也毫不客气地点赞爷爷说:“吾祖诗冠古”。杜审言为人孤傲,诗风浑厚明净,在气质上与杜甫的诗有几分相似。
以下五首诗,是杜审言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他的诗歌风格。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是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被明朝诗评家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亦是千古名句。
(2)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人南窜”与“水北流”形成鲜明对比,直言“人不如水”,真的令人悲,令“花鸟愁”。
(3)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对着洛阳的景观大道说:等明年春天再相聚时,请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天吧!
(4)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这首诗写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感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在气质上有交汇,可谓家族血脉传承。
(5)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这首诗的“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句,直接启迪了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足见杜审言的影响力。
与“杜审言的五首诗代表作赏析,杜甫写诗源自于他爷爷”相关的文章
宝应元年秋天,杜甫的儿子宗武过生日,诗圣写了首《宗武生日》送给他。在诗中他写道:“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意思是说这写诗的本事是我们老杜家的家传,咱可千古不能丢了!这话看起来有吹牛的嫌疑,但却是大实话。杜甫出身书香名门,爷爷杜审言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为人豪爽任性,他的五言律诗在当时是一绝,不但工整严谨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杜甫在律诗上的造诣,很大程度是受爷爷的影响,所以这“诗是吾家事”确实说得有道理。
开元二十四年,年少的杜甫至山东看望在兖州任司马的父亲杜闲。父子同游时一起登上了兖州城楼,调皮的杜甫突然诗兴大发,模仿爷爷的口吻写了首《登兖州城楼》。全诗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写完后他问父亲自己和爷爷哪个写得更好,却让老父亲犯了难。这段趣事被记录在明代文人周珽编撰的《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我们将杜审言的原诗和诗圣的作品放在一起来读一读:
《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两首诗都是属于五律,不管是意境还是遣词来看,杜甫诗都和爷爷的作品都如出一版。这是杜甫首次尝试写五律,所以模仿爷爷的名作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先品杜甫的诗。首联写自己是来东郡看望父亲,初次登上城南的楼台。次联是全诗最妙的部分,短短10个字就将浮云、泰山、大海、平野融为了一体。浮云连绵与海相接,平野伸展入青州徐州两地,而中间的泰山则巍峨不动,这样的气势磅礴一看就是大家之笔。
后两联是借景怀古。孤峰中秦碑仍在,荒野中鲁殿仍留,但却早已物是人非,这让杜甫陷入了沉思。落笔处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落到了“临眺独踌躇”5个字上,一个“独”字令全诗意境大开。对于杜甫这首诗,后世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文人李梦阳评此诗:“唐法律甚严惟杜,变化莫测亦惟杜”,所言非虚。
而杜审言的《登襄阳城》,则是他在流放途中所写,杜老爷子一生狂傲,哪怕沦落至此也一样能写出如此大气之作,当真是令人佩服。首联点明此时已是9月,自己客居他乡,在襄阳城远眺,心中的郁闷被一扫而空。次联和杜甫诗一样写景,水天相接,山云相联,着力点全在“出”和“回”二字上,意境全出。
颈联一样是怀古,汉时的冠盖、春秋时的章台都和从前大不相同了,这两句对仗工整,十分厚重。最后一联的落笔,诗人以“归路满尘埃”烘托心境,物非人也非,风景早就不再清幽,独立于城楼许久,诗人眼中已是满目尘埃,心中更是万般无奈。
在这场杜甫和杜审言的祖孙对决中,二人各自登上城楼写首诗,对比起来会发现杜甫诗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学的爷爷,只是换了地方、换了心境。两首诗都格调悠远,大开大合,虽长期被拿来比较,却千年难分高下。大家更喜欢哪首呢?
与“杜甫和杜审言祖孙各一首登楼诗,杜甫学爷爷写诗”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