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维最有名的诗

发布时间:2020-07-17
1 王维的一首经典长诗《老将行》原文,从多个角度,完美地刻画出了老将的形象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中年以后潜心于佛道,所作诗歌天趣自然,哲理深刻。不过,青壮年时代的王维也曾有过远大的政治抱负,写过一些抒化政治理想的诗歌。《老将行》就是其中一首十分著名的七言古诗。

《老将行》全诗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公元737年,王维奉旨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的帐下做节度判官,于此度过了一年的军旅生活。这一年之中,王维和将校及士兵为伍,发现军队之中存在许多不公平的地方。王维有感于此便写下此诗。

《老将行》共30句,大体上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1-10句,写了老将在青年时期勇猛无比,屡立战功。第二部分是11-20句,主要描写了老将被遗弃之后寂寥悲苦的生活。第三部分是21-30句,描述了边塞战事未息,老将仍然一腔热血,欲为国再度杀敌建功的情怀。

第一部分中写道老将青年时期人称“黄须儿”,有飞将军李广的智勇双全。他勇猛无比,曾徒手射杀山中的白额猛虎。他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威名赫赫。诗中以一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高度概括了老将青年时代的英武形象。可恨的是,老将如李广一般,虽然智勇非凡,却被朝廷遗弃,一切化作前尘遗梦。

第二部分之中,详细描写了老将被遗弃之后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可用诗中的“衰朽”二字高度概括。老将被遗弃当然心情不好,时光匆促,头发都愁白了。老将昔日武艺非凡,如今却生疏了,神射的技艺早已不复存在。而且生活清苦,自耕自种,将自种的瓜拿到集市上去卖钱讨生活。世态炎凉,老将被遗弃后,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但是老将并未因此彻底沉沦,他不像汉将灌夫一般,解除军职后,便醉酒大骂,以泄怨气。

第三部分重点描述了老将虽已暮年,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边塞战事紧张,连连告急,大量征兵。此时的老将意气英发,“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他将昔日作战的铠甲磨得雪亮,而且练起了武功。老将希望在暮年之际,能为国为民再立奇功,以偿夙愿!

该诗章法严谨,用典颇多,从多个角度,完美地刻画出了老将的形象,主题明确,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查看更多
2 王维最有名的两句诗被人化用,有了不同的意境?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两句深得人们喜爱,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殊不知,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临江仙》词中,也有相似的两句:“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当然晁补之是化用了王维的诗句。王维诗句的意思是: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飘游。“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示出来了。近代学者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正因为如此,后世文人墨客也多将这两句以不同的方式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王安石就在《春山》诗中就直接引用“行到水穷处”一句,而晁补之在《临江仙》一词中的化用,就显得别出心裁了,不但词序有了变化,而且在意境上也发生了改变。我们来看晁补之的词。

临江仙信州作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这首词的大意是: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几个年迈的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水源在我到达的地方穷尽了,白云在我闲坐远眺时涌了起来。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颇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与才干,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因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从著作佐郎降职为应天府通判,到贬所不久,改差亳州通判(今安徽亳州)。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受新旧党之争牵连,再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盐酒税。元符二年(公元1098年),改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晁补之接连受到打击,心中苦闷压抑之情可想而知。这首写于信州任上的作品,表现了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向往故里的情感。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开篇交代全词的政治背景,并为全词定下悲苦、压抑的基调。“江城”点明信州,“无屋买”表明信州的偏僻荒凉,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残僧野寺”一句。这里“残僧”画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野寺”画出了寺庙的荒僻陋小。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松间药臼竹间衣”,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生活的艰辛劳顿。身处荒僻之地,栖身破寺之中,一切生活起居只能靠自己,并在劳动中努力寻求生存的乐趣。于是,在松竹的掩映下,我们看到了词人捣药晾衣时的忙碌身影。这里“一臼”、“一衣”,由于意象的典型性,取得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这里化用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虽然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略作了调整...

查看更多
3 王维最有禅意的诗两首,苏轼也附上两首,你更喜欢哪首?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在浪漫的诗人笔下,往往会有很多富有哲理和智慧的佳句。他们借用禅理,反映自己悟道修行的生活,或是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性和心境。这类诗被称作禅理诗,读来富有情趣灵动之感,更能从中读到诗人淡泊、出世的情怀。其中代表当然是唐朝诗人王维了,他不仅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还参禅悟道,他的诗画中充满禅意,故又被称为“诗佛”。由唐至宋,又出了个苏东坡,更是全才。东坡一生飘零,自然会生出许多感慨,加之他的才干,稍一润色,就形成了具有东坡特色的禅理诗。

他还曾盛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这俩人如果生活在同一时代,一定会有惺惺相惜之感吧。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描写王维退隐山林后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

说自己中年以后,因为厌恶俗世而信佛,一个“颇”字,就足以体现出其虔诚的心态。

山林中的生活惬意无比,每当兴致来临,就独自在山中闲游,那种快意只有诗人自己能够体会。

一个“独”、一个“空”,读来隐约有些孤单落寞,但这又何尝不是王维所追求的情致呢?

不知不觉中,王维走到了水的尽头,已无路可走。那便不如在水边坐下,看天上的云起云涌。

山林、流水、白云,都是王维兴致的源泉。

路既然尽了,那就要有坦然面对的坦荡,白云变幻无穷、飘忽不定又绵绵不绝,只有坐看云起,才能体会最悠闲自在的境界。

在一行、一坐、一看之际,王维已经悟道。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跟《终南别业》大概创作于同一时期,都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怡然自得。

大概是因为山中树木繁盛,掩盖了人们的活动痕迹,所以王维说这是空山,倒别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味道,在初秋傍晚的世外桃源中,新雨初霁、万物一新,真是绝妙。

此时天气已晚,一轮明月照耀在青松之间,清澈的山泉潺潺流于山石之上,一幅幽静清明的自然美景突现眼前。想必这月下的屹立的青松和石上清洁的泉水,就是王维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吧。

竹林里传来了姑娘们洗完衣服归来的阵阵欢笑,顺水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在青松、清泉、翠竹、莲叶中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也反映出了王维厌恶官场、追求安静生活的理想。

山林生活自然要比朝堂中的争斗来得纯洁,所以才会在最后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东坡这首诗讲了一个绝妙的道理:

如果琴声发自于琴本身,那么把琴放在亲匣里为什么听不到声音?

如果亲声发自于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在手指上听到声音?

这首诗写得活泼有趣,是苏东坡讲道理的方法——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触及到难以言喻的哲理,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一问一答间,说明演奏乐器,仅靠绝世好琴或高明技巧是不行的。

犹如世间的一切,都是客观和主观条件相辅相成的。

《和子由渑池怀...

查看更多
4 王维的诗经典一首《送李员外贤郎》,诗中的少年是一个什么形象?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送李员外贤郎》

唐:王维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铜梁,山名。如今的重庆市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铜梁金堂,火井龙湫。”。

阿戎指西晋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童子郎是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唐以后科举特设童子举。唐制十岁以下能通经者、宋制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皆可应试,及第后予以出身并授以官职。

鱼笺即鱼子笺,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蜀 地,唐代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广管罗州,多栈香树……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笺。”。唐王勃《七夕赋》:“握犀管,展鱼笺。”。

橦布是指用橦花做的布。橦花即木橦花,木棉花,南方特产,古人在棉布流行以前,多用木棉花做布取暖。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薏苡是一种植物名。为禾本科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须根黄白色,海绵质,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成束,花药桔黄色;颖果卵形,淡褐色;花果期6-12月,主产我国南方地区。

薏苡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最迟在汉代就有栽培。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味甘、淡,性微寒名,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功能。

关于薏苡的典故大多和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有关。《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在南征交阯的时候,常食用薏仁,因为当地的薏仁果实硕大,马援班师回京时,就拉了满满一车,准备用来做种子。当时人见马援拉了一车东西,以为肯定是南方出产的珍贵稀有之物。于是权贵们都希望能分一点,分不到便纷纷议论,说马援的坏话。但马援那时正受刘秀宠信,所以没人敢跟皇帝说。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说马援曾搜刮了一车珍珠文犀运回。后来还是妻子和侄儿马严到朝廷谢罪才知道被梁松诬告,后来六次伸冤才被光武帝允许安葬。直到马援的女儿做了皇后始得平反。

马援因薏苡被谤,后来文人墨客关于薏苡的诗词典故多出于此,杜甫有“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苏轼有“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司马光有“如何马伏波,坐取丘山谤。”等等,古代关于薏苡的诗词多大几百首。

王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

查看更多
5 王维的这首诗有两个标题,并互相矛盾?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我们平时说起王维,大多都说他是唐代山水派代表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确实冠绝盛唐,但他也不止于山水,王维边塞诗方面也成就斐然,其早期所作的《出塞作》、《使至塞上》等等都是边塞诗中的名作,尤其是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谓千古绝唱!

不过王维晚年崇佛,所作的诗多含佛家禅意。下面这首便是其中一例:

秋夜独坐 / 冬夜书怀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看到标题大家一定很奇怪,王维的这首诗有两个标题,一个是《秋夜独坐》,一个是《冬夜书怀》,一秋一冬着实很矛盾。但诗的内容很显然是写秋夜之事,但何以会有《冬夜书怀》的别名,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这诗题曰“秋夜独坐”,就像僧徒坐禅。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后二联便是写觉悟和学佛。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的虚妄,而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而后半篇则纯属说教,归纳推理,枯燥无味,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佛教讲灭寂,也就是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称为"无生"!此刻的诗人认为只有信奉佛法,才能从生老病死的人生悲哀中求得精神的解脱!

王维这首诗全篇从抒“悲”情写起,由...

查看更多
6 王维有名的一首诗《汉江临眺》赏析,非常值得欣赏的文字艺术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在唐诗中,寥寥几字,便可让人感受到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便可让人感受到令人感慨万千的情感。汉字最精妙的表现力,都在唐诗里。

今天小编要精读的的王维的《汉江临眺》,他的这首诗中,亦充分体现了汉字精妙的表现力。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一作《汉江临泛》。汉江,即汉水。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途经襄阳时所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楚塞,楚国边塞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战国时是楚国地区。

三湘,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总称三湘;一说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荆门山,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这里指江西九江。

三湘的水,在楚地与汉水相接连,长江的九条支流,在荆门与汉水相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有无中,山色翠淡,水气蒸腾,远望似若有若无。

江水奔流,直到天地之外,水气蒸腾,远出的山若有若无。

这一联是此诗中的经典名句,常被后以化用,欧阳修《朝中措》词“平山拦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更是全中王维此句,可见影响深远。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郡邑,指沿江的城市。

浦,水边之地。

沿江的城市在水边浮动,远处的天空,在波澜中动摇。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好风日,好风光。

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这样好的风光,我就应该效仿山简,在襄阳城里长醉不归。

《唐诗意》评王维此诗:胸中有一段浩然广大之致,适于泛江写出,可风亦可雅。

《汉江临眺》的气象之大,可比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过王维此诗,自有自己的风致。

李白的诗,汪洋恣意,蕴含着奋发向上,永不停息的斗志,杜甫的诗则多了一点悲天悯人的感情。

王维此诗,则在宏大中多了一种虚无玄远的意境。

江流在天地之外,山色在有无之中,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城市在江水中浮动,天空在波澜中动摇。最后一句中的“醉”,不仅是指醉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指迷醉在这水天茫茫的好风光之中。“醉”是一种在这虚无玄远的水天之间形神俱忘,与造物者游的精神状态。

王维此诗中的高超的用字炼句,也非常值得欣赏的文字艺术。

首联中,“接”字,有收的感觉,“通”字,有放的感觉,收而复放,引出颔联天水茫茫的大境界,这两个字不仅写出荆门南接三湘,北展九派的地理形势,更将诗的气势展到千里之外,笔力雄健而意态舒远。

颈联中的“浮”“动”二字,将长江的烟波浩渺写得如在目前,当你水天相映,水气蒸腾的景象之后,就会知道非此二字不能表达。

“江流天地外,山...

查看更多
7 王维很有名的一首诗《息夫人》,讲诉了两个什么故事?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因为信奉佛教,后人又称他为“诗佛”。他留存于后世的诗有400多首,形式多样,既有边塞诗,又有山水诗。宋代学士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王维,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这首《息夫人》是王维流传下来的诗中,少有的一首“叙事诗”。说起这首诗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唐明皇李隆基有一个哥哥,宁王李宪。家里妻妾成群,各个貌美如花。可是这位宁王仍然不满足,总觉得“家花不如野花香”。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卖烧饼的少妇,长得眉清目秀,身段婀娜多姿。宁王被她的美色迷住了,可是人家毕竟是有夫之妇,不想落一个强抢民女的骂名。于是就派人找这位卖烧饼的丈夫,花重金从她丈夫手中买了过来。

宁王对她宠爱有加,一年后,宁王为了试探一下她是否还挂念自己的前夫。于是就把他前夫招进王府,宁王以为自己的“诚心”能够感动天地,何况一个山野村妇,自己一年来锦衣玉食,从来没有亏待过她,以为她早已把自己的前夫忘得一干二净了。

没想到,二人相见,四目相对,未语泪先流。夫妻俩始终都在思念着对方,当初只是迫于王爷的淫威,才被迫分离的。当时宁王府有很多名人雅士都在场,对这对恩爱夫妻的遭遇,都唏嘘不已。王维当时也在场,宁王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了破解尴尬,就对王维说:“王右丞一定感触颇多吧?何不赋诗一首?”

王维于是写下了这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其实这首诗说的是2600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国叫“息国”,被当时的大国“楚国”给灭亡了。息国的王后“息夫人”,被楚王掠到宫中,陪着楚王过了两年,虽然被迫给楚王生了两个孩子,但是息夫人一直怀念自己的故国。所以就像后来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整天不和楚王说一句话。只是在自己独自赏花时,才偷偷抹眼泪。

息夫人就是用这种“无声的反抗”,终日跟楚王打“冷战”。楚王为了彻底俘获息夫人的芳心,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银,修建了一座“紫金山”,知道息夫人喜欢桃花,又修了一个桃花洞,亭台楼榭,溪水潺潺,景色优美。但是息夫人就是不为之所动,这意思就是明摆着,你虽然占有了我的身,但是你永远占据不了我的心。

王维用这个典故,委婉地劝谏宁王。意思是你看这位“烧饼西施”明摆着就是另一个“息夫人”,你何必强人所难呢?这位宁王爷,用现代的眼光看,也算得上一位“识时务”的王爷了。自己一年来,用尽了心事,就差给她“倒洗脚水”了,也没能感化她,她还是旧情难忘,“身在曹营心在汉”。自己府上美女如云,何必留下这个冷似冰霜的女人在身边呢?于是当着满座宾朋的面,把这个“烧饼西施”送还给了他的前夫。

王维用一首诗,仅仅20字,写了两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他用妙笔生花的语言,感情真挚的故事,感化了宁王,拯救了一个家庭,既歌颂了两个相差一千多年的女人,不为金钱所动,对纯真爱情念念不忘的坚守。同时也成就了宁王李宪的美名。


查看更多
8 王维最出名的一首诗《鹿柴》,有故事说它能治病?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宗师,晚年信奉禅理,因此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清幽悠远、古淡静穆,写物状景极富语言功力。他晚年在辋川隐居时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环境的空寂幽静,却不见一个“静”字,手法之高超,后世很难找到第二首,据说这首诗还能治病。

这首诗就是《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歌大意:空阔的山林中不见一个人,却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太阳的余晖照进幽深的树林,在林间的青苔上落下斑驳的倒影。

鹿柴(通“寨”)是王维四十多岁后,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建造的别墅,从此他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与山为伴,与僧为友,王维的艺术灵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空山不见人”,诗人来到大山山谷里面,山林空阔,四处观望,看不到一个人影。这第一句是对空寂环境的整体描写,也是诗人的第一观感,即眼中所看到的景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讲究“留白”,王维同时也是画家,深谙其技巧。一个“空”字,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空”,只是诗人眼前没有人影,心中没有了纷繁世俗杂物,但绝对不是写大山的不长草木的“空”,相反,结合后面的句子,可知大山林清幽深远,不仅有参天古木,也有杂草苔藓,甚至也有流泉飞瀑。这样的山林才是吸引诗人前来游玩的山林。

“但闻人语响”,写诗人的所闻。空谷中传来人说话的声音,这是侧面描写。空阔的山林中连人们说话的声音都能听见,更加体现了山林的无比空灵寂静。南朝王籍曾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王维本诗中以静衬动的艺术造诣远超王籍。另外,王维《鸟鸣涧》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属于此类境界。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写了傍晚山林的景色。承接前面的远景和听觉,诗人把目光收回到近处。傍晚时分,深山密林中投进斑驳的落日余晖,树林深处的黑暗和千万条夕阳的金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树林千姿百态的影子又倒影在青苔上,显得色彩缤纷,形成一幅生动美丽的林间晚照图。这幅图有远有近、有光有色、疏密有致、对比强烈,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如果说前两句表现的是山林的“幽静”的话,后两句表现的就是山林的“幽美”。全诗不见一个“静”字,却写出了山谷无比的空寂幽静,堪称最“静”的一首唐诗,后世少有人能超越。

有趣的是,据说这首诗还能治病。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在《书辋川图后》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他在汝南时精神不畅,患病不愈,朋友来探视,给他欣赏王维的《辋川集》画卷。秦观看了后感觉身临其境,同时又诵读《鹿柴》等诗,久治不愈的病竟然不知不觉地好了。虽然这件事真假难辨,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查看更多
9 王维最著名的一首诗《寄荆州张丞相》赏析,开头有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人在遭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朋友的关怀和问候。因为真挚的友情可以让人在逆境中获得温暖,在黑暗中展望光明。不同于当今网络上所盛传的塑料情感,真正的友情是不离不弃的。当一帆风顺的时候,朋友只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当风起浪涌的时候,朋友则会站到你的身前,与你携手共渡难关。唐朝的两位大诗人张九龄和王维就是这样的好朋友。

寄荆州张丞相

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在这一年里,开元名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从而远离庙堂,谪居江湖。因为张九龄此次遭贬,即是君王旨意,背后又有奸相李林甫的指使。一时之间满朝文武全都缄口不言,不敢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更遑论出言安慰张九龄了。只有王维,不顾自身安危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诗歌开头直入主題,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到底在哪里?诗人把一个疑问句放在诗歌的开头,这样写作的好处就在于突出自己强烈的情感。开头有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使读者感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被诗歌深深地吸引住。

上联有问,下联必然会回答。诗人用“望”字,即代表了故人远去,从此两地分离的境况;又暗示了山河万里,难以相见的事实。在“望”这个动作前面,加上“怅”字,则表达了诗人此刻惆怅、伤感的心情,借此展示了张、王二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荆门,指的是荆州的门户--荆门山。从长安远望荆门,已经是万里之遥,而好朋友却身居在荆门的深处,用一个“深”字加重了距离感。诗人通过距离的遥远,来突显自己内心的痛苦,再借内心的痛苦来肯定两人之间真挚的友谊。而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接下来的颔联承接上一联,诗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展开了对故人的追思。

张九龄作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除了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外,最被世人所称道的就是他的诗才和乐于提拔后进的事迹。而王维就是因为被张九龄赏识,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成为了名满天下的诗人。所以说张九龄对王维而言,不仅是知己好友,还是有知遇之恩的恩人。而这个恩情,王维也写进了诗歌。

当年全天下有谁认识,我这么一个无名小辈!只有您不嫌我学识浅薄,一力推荐,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此大恩我终生难忘。

诗人先用了“举世”这个空间词汇,彰显张九龄的独具慧眼。当全世界都说“不”的时候,只有张九龄能坚持正确的见解,不随波逐流。与“举世”相对应,诗人以“终身”这个时间词汇来表达自己不忘旧恩,心系故人的真挚情感。举世之大,终身之久,仅仅用了两个词,诗人就使自己和故友的情深意重跃然纸上,堪称妙笔。

前两联描写的都是现在和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在第三联里,诗人对遥远的未来展开了想象。希望将来能和你一块归老田园,做一对无忧无虑的邻居。“方将”就是将来、未来的意思。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诗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了辞官归去的想法。但在古代辞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刚被贬谪的时候...

查看更多
10 王维最出名的诗《少年行》赏析,短短几句,就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北大教授陈平原曾经在书中提到过,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特别是其中的"游侠",更是备受人们的向往,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这两个字代表着年轻健康的身体,逍遥自在的生活,不羁的性格,正义的心。而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是与此有关的。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很多朋友可能会对这个题材感到非常熟悉,在我国历史上的诸多诗词中,以"少年行"为名的诗词有太多了,不过其中最出名的还是王维的这首《少年行》。新丰出产的美酒价值不菲,而出没于长安的游侠也多是少年。他们因意气相投,畅饮好酒时,马就拴在楼下的柳树边。

新丰在现今陕西临潼东北,据说当时是刘邦为了一解父亲的思乡之情,于是就依照故乡的样子而建,在汉朝开始就以美酒而出名。在古时候有很多诗人都曾写诗为其赞美,梁元帝、李白、储光羲等人都有写过。这里的美酒十分名贵,而作者用到"斗酒十千"这个数目词,正是为下文的"游侠"做铺垫。

咸阳是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在秦朝之时他曾做国都,不过在这首诗中,诗人其实是用它在代指唐朝的国都长安。而游侠大家一定都了解,是那种能在危急关头救人于难,重情重义的人。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游侠都是英雄,值得大家去尊敬与赞扬。

这点在作者的另一首诗中有体现,那首诗里作者写道:"纵死犹闻侠骨香",意思是说就算游侠死去,但是他的骨头也是香的,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游侠的尊崇。而在诗句中,作者特地说明少年二字,意思是说这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而这些少年在美酒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的潇洒不羁。

当这些同样年轻肆意的少年游侠撞到一起时,彼此无为,对方的义气所吸引,都愿意为对方喝上一杯。"意气"这个词所包含的意思极为广泛,在水浒传中也经常出现这个词,它既是仗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重情重义,包含的意思太多,但确实侠客豪杰们都最为重视的。

而在这里就将饮酒的含义重点圈了出来,这些少年游侠不是为了取乐,而是为了彼此的"意气"干杯。明明不是熟人也不是聚会,只因偶然相逢便愿意花重金买酒,互相劝勉。短短几句诗就将这些少年侠客的精神世界完美的表达出来,令人心悦诚服。

而在最后一句中,同他们将自己的马匹翻到柳树边就能看出他们已经走上了酒楼,不仅是描写周遭的景物,也是对人物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首诗集有浪漫主义色彩,用了很多美好的词汇美酒,游侠,骏马等等,读起来就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积极向上而又潇洒的精神。

王维不愧是诗中上人,短短几句,就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在你们的心中游侠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