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维的送别诗

发布时间:2020-07-16
1 王维与高适的两首经典送别诗,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高适的诗
高适的诗有哪些
高适著名的诗

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往往一别就是多年,甚至终身不能再见。杜甫曾这样描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别离似乎是人生最令人心碎的事情。南北朝的江淹也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很多离别诗都写得很悲切。然而也有一些诗人将这种伤感情绪深埋于心,字里行间却显出豪迈的气概。

王维与高适都是盛唐诗坛很有影响力的名家,也都写过很多边塞诗和抒情诗,他们的作品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下面要介绍的是王维与高适的两首经典送别诗,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诗人剪裁下临别的一瞬,将其定格为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千言万语无从说起,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都已融进了一杯酒中。

前两句抒写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雨绵绵、空气清新,客舍青青、杨柳多情。诗人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也烘托了一种温馨的送别氛围,为后两句蓄势。

友人远去阳关,比玉门关还要远,王之涣都曾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阳关的荒凉与遥远也就可想而知。宴席摆上、美酒斟好,离别的话儿却说不够,最后不如举杯痛饮,一醉忘忧。

路途万里、孤雁单飞;独行穷荒、艰辛寂寞,所以要“劝君更尽一杯酒”,此后山高路远,再也无人为君把盏。这一杯酒其实更是一种象征意义,也浸透了诗人浓郁的惜别和担忧之情。玉液虽好,也没有诗人的感情琼浆醇厚。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玄宗天宝六年的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这一年的冬天,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诗人就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别董大》。真诚的友谊、坚强的信念都蕴含在短短的4句话中。

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短暂相聚,又要各奔前程。前两句描绘送别时的自然景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黄云蔽天、绵延千里,雪花飘舞、征雁南飞。北国的雪天,境界阔远渺茫,短短的14个字,积聚了黄云、白日,北风、归雁,以及白雪皑皑的意象,景物描写虽然比较客观,但也显示着送别的情调。日暮天寒,心绪惆怅,朋友间执手依恋,更觉凄苦寒凉。

但是高适却气度恢弘、以理驭情,写出了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庭兰是一位著名的琴师,天下传扬,诗人描写出一种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诗境,给人一种信心和力量,从而让朴素无华的语言,铸造出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纵观这两首送别诗,都堪称唐人七绝中的精品,如奇葩竟放、千姿百态,又如奇峰并峙、各呈异彩。它们题材相同、布局安排大体相似,也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结尾含蓄,更有奇警佳句。但王维的诗采用反衬手法,说得那么坦率,把离别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而高适的作品却是正面衬托,显出诗人的豁达乐观...

查看更多
2 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和李白的送别诗,你更钟意哪首?
李白的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李白字太白,雅号“诗仙”,王维字摩诘,雅号“诗佛”。他们二人留下了太多华美的诗篇,都是盛唐时期牛逼轰轰的诗人,也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顶级诗人。两人都是属于喜欢交朋友的类型,他们对朋友的感情都是炽烈的,即使是送别友人时,也往往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李白为孟浩然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场面;王维为元二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谆谆嘱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七言名篇。我们再看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用五言绝句来写送别诗,李白和王维又是怎样呢?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写五言绝句最厉害的两大高手就是李白和王维了,当他们二人同时用五言绝句写同一题材时,就显得特别有意思了。

先看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我们再看看王维这首《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李白和王维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语言非常简单明了。两人都是前两句点明送别这个主题,李白的送别处是在劳劳亭(劳劳亭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三国吴国所建);而王维是在山中送别。李白和王维都写到了春天最典型的两个意象,李白将“春风”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春风知道离别是很伤感的,所以它也不忍心让这柳条变得青翠;李白暗用了“折柳”的典故。

而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一句很有意思,通篇来看,友人已经远去,王维黄昏时候驻足在柴扉之前,他问“王孙归不归”,这不是在问友人,更多的是在问天,希望友人能够外出平安,暗含了对朋友的祝福之意。其实王维也用了一个典故,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

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极言离别之苦,可以说开篇就来个高潮,接下来并没有延续这种感情,只是选择了一个点“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别出心裁,让人意想不到;而王维的写法是没有描写送别的场面是多么凄楚,用看似平淡的四句话,通过自身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情。

可以说李白和王维这两首送别诗都很有新意,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诗仙和诗佛用典故那都是信手拈来,笔随意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五言绝句双子星的水平,短短20字,已经让其他诗人难以企及。大家对李白和王维的送别诗怎么看?大家对李白和王维的五言绝句又怎么看?


查看更多
3 王维的两首经典送别诗赏析,王维对朋友也是情深意长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不仅动静交替、虚实结合,而且诗中有画,更富于音乐之美。诗人号称诗佛,经常以禅入诗,在不知不觉间就将读者引入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中,感受一种浓浓的禅意。同时王维对朋友也是情深意长,下面这两首送别诗就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真挚的友谊。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朋友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迭”。这首诗后来纳入乐府,成为久唱不衰的歌曲。唐人习俗,亲友远行,送行者要陪送一天的行程。老友即将远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作者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唯有多劝一杯酒,所有的别情、关怀与祝福便都融进其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开篇展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渭城客舍、柳色青青,折柳相送、别情依依,没有悲愁的场景,却见明媚的阳光,丝丝小雨更是“浥轻尘”,天宇澄清,心情舒畅,一切都冲淡了离别的愁情。

王维不是不懈于写愁情,但他的笔端确实找不到王昌龄“青山一带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那样的悲愁氛围;王维也不是没有离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看似朴实的语言,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意味深长而又言简意赅。

阳关在河西走廊的尽头,与玉门关遥遥相望,既是蛮荒之地,也是必经之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无法推诿的理由,也在深情满满地告诉对方要多多保重!作者剪取了真情难述的瞬间,却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代: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在开元年间曾在襄阳任职,这首诗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整首诗意韵悠长,绵邈蕴藉,同时又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

“杨柳渡头行客稀”,开篇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只是烘托送别的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杨柳的茂密与渡头的人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展示了临别的惆怅。

第二句“罟师荡桨向临圻”,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本意是渔夫,这里借指船夫,罟师荡桨,友人自然也在船中。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很快就消失在视线之外。诗人心中怅惘,此时大江两岸,桃红柳绿,芳草萋萋,无限依恋之情就像眼前这无边的春色,令人立刻想起李后主的名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诗人也浮想联翩,随手拈来两句诗,“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忘情地在心中念叨,你在江上慢慢地走,让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也让我的牵挂时刻陪你一路前行。诗人即景寓情,将春色比作心中的情谊,妙合无间,表露自然。

王维的两首送别诗,前者好似环佩相扣,后者仿佛诗中有画。王维不愧多才多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轻柔明快,富有音乐美,而且善于用诗意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场景,即使行文自然朴素,也有大巧若...

查看更多
4 王维的送别诗是怎样的?送别诗的主题类别有什么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从小读诗和背诗,可以说,诗的美,诗的情,诗的意早已融进我们的内心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所以,我们爱诗,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虽然我们背了很多诗,但是我们对诗的分类却不是很熟,那么今天我们就分享诗的送别诗的题材。

一、送别诗的主题类别

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是重团聚、怨别离,所以,每逢佳节,除了倍思亲外,我们更愿回家团聚,哪怕相隔千里之远,而短聚之后,由于工作或求学,我们又不得不别离,于是,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所以“别离”自然成为古典诗歌中重要的内容。

所以,我们惜别之时,就会有离别赠言,而写成诗就成了送别诗。

送别诗,顾名思义就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这些诗有的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有的表达勉励或叮咛之意;也有的借送别言志。

(一)不舍之情

友人离别时,心中难免不起伤感之意,有时还会执手相看泪眼,你将离开,我该说什么呢,我知道,此情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就是离别时的情感,很深,很浓,纵使有千言要说,此刻不懂表达,所以,李白在《送友人》写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

李白意为:就让天空那一抹白云,随风漂浮,你到哪,云就跟到哪吧!

这是离别中,表示不舍,表示依恋的感情。

(二)勉励和叮咛之语

今夜之后,明天即将别离,这是一种痛,通的令人肝肠寸断,但如果伤感的离别,会让

人更伤感,于是,让这别离之感化作奋斗之力量。

于是,高适与董大作别了,高适不能伤感,而要勉励董大前行,因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管他是千里黄云还是雪纷纷。

所以,高适把离别的伤感化作希望的慰藉,并在慰藉中对董大充满信心和力量。

清晨起来,朝雨打湿了旅馆门前的灰尘,从旅舍窗外望出,柳条枝细嫩和鲜绿,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然而,元二却要走了,他要出使安西。

王维该说什么呢?

此时,王维在想:纵使有千言万语都流露在这杯酒里吧!

来,阿二,端起酒杯,干了吧!

因为朋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的送别,他把担心和叮咛全部寄语于酒杯之中。

(三)送别言志

离别的感情,往往会激发人们更多的感触,而这感触又往往与身世际遇有关。

雨夜,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我就要送走你,这次,你回到洛阳,如

果那边的亲朋好友问起关于我的一切信息,请你为我如实转达:“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让好友辛渐给洛阳亲友的口信,这不是平安或其他祝福语,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以上三种是送别诗的主题类别,接下来,谈谈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二、送别诗的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那么以下这几个意象是送别诗的主体。

1、杨柳:“柳”者,“...

查看更多
5 王维不一样的送别诗《送祢郎中》赏析,送别诗也能写出山水画?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通篇没有一个离别词眼,却极好的表达了老友情

唐诗里面的送别诗占据了整个唐诗的一大部分,它比起宋代的诗歌写送别的更加多一些,因为唐朝社会开放,科举盛行,所以很多文人要奔赴各地前去科考,这就造成了老友面临送别,亲人面临分离,送别诗中常常充满着真情实意,每每读之,往往联想到别离的意境,常常让人泪目。

在众多的送别诗中,大多以五言或者绝句为主,这样的格式通常个人能够容易寄托情感,构建诗歌的内容除了描写景物之外,有一半都是在表达自我情感,从而充满了离别时候的感触,后世的评论家对于送别诗一般持称赞的态度,这一类别作品是古人常经历的人生画面,也是今天许多人要面临的场景。

诗人王维通常以写山水诗被称颂,这首《送祢郎中》非常巧妙地借助山水,两岸的各种景象、物象去临摹送别友人时的种种情思,这种写作方法常被称赞为更高一级的写作手法,它于细节之处现真情实感,更容易打动人心。

《送祢郎中》

唐:王维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本诗的开篇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东郊的春色,春天是一个百花齐放,充满希冀的时间点,驱赶马车送别即将远行的友人,带着这春天的美好寄语,正是诗人要对老友言说的话。第二联“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远望那山川之外,两岸的湘水缓缓流淌,两岸边上的猿鸣声缓缓传来,在这山水之间,诗人即将要送别友人,就连岸上的猿猴都传来阵阵名鸣叫,仿佛也是在为“我”感伤。

而这时候你将要向远方行驶,追求自己的人生,考取功名,实现理想和价值,但是自古做官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你这一去路途是凶是吉,并没有人知道,但是作为老友我是支持的你的理想,并且祝愿你取得一番不菲的成绩,这里诗人对于友人是一种祝愿,并且附有一种美好的寄托。

最后两联依旧是在写景,提到了“孤莺”、“野杏”,实则是把老友离开故地,将要去往一个新的地方,比作在那边他就像孤莺和野杏一般,也暗示到了新的地方要好好照顾自己,“我”这个老友会在精神上陪伴着你,等到你归来的那一天,我们再把酒言欢,共同高歌。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王维通篇没有写到一个有关于离别的词眼,反而借助山水,自然景物来句句抒怀,送别诗也能写出山水画,真不愧为“山水诗人”王维。


查看更多
6 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沈子归江东》赏析,诗人用什么比喻相思之情?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读王维的诗,就如嗅茶的芬芳,很容易被它清新自然的余韵所陶醉。这和王维多年与山水相伴的隐逸生活不无关系。他写的送别诗,婉转含蓄,意境高远,将宏大的场景巧妙而贴切的与挚真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代: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这首《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的写作时间是从王维的经历中分析出的,应该是他740年前后在长江上游送好友沈子福所作,而沈子福何人,无以考证。

题目中的“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过九江之后向东北方向流去,所以长江中下游被称作江东地区。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这两句中的渡头,就是渡口。行客,指来往的旅客。罟师,指的是船夫,划船的人。临圻,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圻,指曲岸。

杨柳一词,点明了诗人送友的季节,杨柳依依,柳絮飘飞,渡口行人稀少,船夫摇着船桨一直划向了临沂的方向。诗人站在岸边,一直眺望着船行的方向,直至船行河流拐弯处不见踪迹。诗人还原了送别的现场,只字没有提及内心的惜别之情,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的黯然神伤。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相思,在这里指对友人的思念。江,指大江,今天指长江。

这两句是全诗最独特的地方。意指,友人行走的水路两岸,山花烂漫,春光明媚,对好友的思念有若两岸无边的春色,一直陪伴着他回到江东。诗人把自己对朋友的难舍之情,非常巧妙的比作袅袅不绝的春色,可谓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送别诗中的思念,总会带有一丝惆怅与伤感,谁人能不动真情,而以王维的这种方式来比喻这种相思之情,却是并不多见,长至无际的江岸,两侧是浓浓的春色,这便是诗人对友人的真挚之情,自然贴切,又别有新意。


查看更多
7 王维的一首经典送别诗《送梓州李使君》,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起笔古文手法,“万壑”“千山”相对应,到处都是参天的古树,随时都能听到杜鹃的啼声,一句话直接就把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打开了,使人仿若置身这古树之间,气象阔大!

“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这一句先描绘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诗人在远处观望,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以画家视角观察景物,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使画面富于立体感。

“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

“送别”题材的诗词当数不胜数,一方面反应了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人,对情谊的诉求和向往。在人的一生之中,友情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王维的这首“送别”诗,颇具特色。有人从眼前的景色写起,也有人从回忆去写作,而王维却石破天惊从“劝勉”上作文章。“十里长亭短亭相送”,虽为惜别,立意却着重在勉励李使君。王维在意他未来的所作所为,希望他能像先贤一般,做利民利国的功业。

格律诗篇式、句式有固定的格式,音韵也遵循一定规则。格律诗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怎样去写一首诗,却没有一定模式。怎样写一首诗,要看诗人的构思。就算是同一诗题,写同一事,不同的诗人所作的诗也大不相同。针对特定的某一物,某一事,写一首诗,切入点却有千千万万。就拿送别诗来说,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写下无数首送别首,却也没有两首是相同的,甚至非常接近的都没有,当然抄袭的排除在外。

王维这首《送梓州李使君》诗,是为李使君赴任梓州送行所作。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送行诗,切入点别开生面,构思非常独特。诗中没有写送别时的场景,离别之情也没有丝毫显露。诗中前四句的景色描写,不是送行时的眼前之景,而是李使君将去的蜀地的风景,全都是出于想象。

想象中的蜀地风景,非常壮观。不是一时一处之景,而是王维脑中存有的对蜀地的浓烈印象。首联从大处下笔,如站在极高处俯瞰,则蜀地的山川林木都收在眼底。三四句,则是一处特写,描写雨后,雨水从树梢上地下的场景。读之,使人跟着诗人的想象而想象蜀地风景,宛如观看一部关于蜀地山水美的读纪录片,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更妙的是语出天然,声气极壮,而又有宏大的气势。

诗的后四句,则陡然转变,不再描写风景,而是细数蜀民的风气,并提到汉朝时贤明的蜀郡太守文翁曾在蜀地兴办学校,施行教化,使得蜀民开化,并沿袭...

查看更多
8 王维的送别诗有什么?人生一途中,一定要有一二知己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唐朝诗人王维,工诗善画,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是点出了王维作品的高妙之处。王维曾写下一首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从标题能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这位朋友科举落榜,不难猜想,王维少不得对朋友一番安慰鼓励,这首诗也表达了王维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厚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代: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盛世没有了隐者,贤才都归附了朝廷。让那些像谢安一样的山林隐士,也不再留恋山林。你参加科举考试没能高中,谁会说是我们的主张不对?江淮此时正是寒食节,京城里正在缝制春衣。我在长安城外备好酒宴,与知己送别。你要就乘船归去,不久就能回到家里。远处的山林就要把你的身影遮住了,这座孤城也将蒙上一层夕阳的余晖。我们的谋略暂时不被重用,不要以为这世上就没有了知音。

开头两句,表明了王维的观点。这个时代正是太平盛世,贤才都归附朝廷,施展抱负,无须再归隐山林蹉跎岁月。“圣代”一词,可见王维对当时朝廷充满了希望,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尽来归”让天下贤才都能经世致用,实现人生价值。这两句,不仅表达了王维的对时局的观点,更是对朋友綦毋潜的鼓励和规劝。

接下来,王维开始安慰友人。你此番科举不中,并不是这条路不对。你应该坚持下去,不要因此丧志气馁。这次还乡暂别京城,我在城外与你相送。“置酒”、“同心”可见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与情深。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沮丧落魄之时,肯给你一份温暖的人。

即将与友人分别,王维关切地遥想,友人归乡途中景象,以及友人回到家中的情形。更是将对朋友的这一份真挚感情,展露得淋漓尽致。只有真心的关切,才会如此珍视对方的一切。整首诗,写到最后一句,仍不忘再劝友人一句:“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就像临行前,依依不舍中,仍不忘谆谆劝解,你此番未能科举高中,只是暂且得不得主考官的赏识,千万不要因此而沮丧消沉,认为这世间缺少赏识贤才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处处都在安慰鼓励友人,可见人生一途中,偶有不顺时,身边一定要有一二知己。不为花前月下,把酒言欢,只为风雨中能送一把伞,寒雪里能送一份炭火。这样的朋友,你想到了谁?


查看更多
9 王维送别诗中的名篇《送沈子福归江东》赏析,为什么说他想象奇妙?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而送别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题材之一。无论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是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亦或是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首首流传至今的送别名篇,无一不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送沈子福归江东》,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笔下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顾名思义,王维这首诗是他为送别好友沈子福归江东之作。与其他送别诗一样,这首诗的内容主要也是写好友离去后,诗人目送的情景及当时的感受。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扣人心弦,是送别诗中的一首名篇。

当然,它不如王维的另一首送别诗《渭城曲》那样有名,但是这首诗的最后14字“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却历来以想象奇妙,令人拍案叫绝。正如唐汝询《唐诗解》所说:“盖相思无不通之地,春色无不到之乡,想象及此,语亦神矣”。那么它想象的奇妙,究竟表现在何处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维的这首《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首先,诗的前两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即杨柳依依的渡口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船桨向临圻驶去。“罟(gǔ)师”,本意是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qí)”,本意是临近曲岸的地方,这里借指王维好友的目的地。《万首唐人绝句》曾将“临圻”作“临沂”,为东晋侨置的县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也就是题中所说的“江东”。

我们说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以表示不忍离别之意。很显然,王维这里把对景色的描写重点放在杨柳上,就是为了表达他对好友沈子福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杨柳与行客稀相结合,也说明了送别环境的凄清。唯有王维独自一人在渡口目送好友的船只顺水而下,慢慢远去。其意境颇似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只不过李白选取的角度是远景,而王维这里选的则是近景,着重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也就是此诗想象奇妙的两句,“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即只有相思之情像那无边无际的春色,不论你是到江南还是江北,都会跟随着你归去。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我对你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伴着一同远去。

很显然,这是极富有想象力的诗句。并且,相思本是无形之情,但王维这里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是相思之情,就把无形之情化为了有形之情,可谓令人拍案叫绝。毕竟,自然界的春色何其多,一草一木皆是情啊。由此可见,王维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而春色总是美好的,所以这首送别诗写离情别绪反而显得哀而不伤。

综上所述,虽然王维这首诗写的不过是普遍性的离别,但是它最后14字“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却将春色比作心中对朋友的相思情谊,可谓想象奇妙,令人拍案叫绝。


查看更多
10 王维的送别诗《送杨少府贬郴州》赏析,让好友时而忧伤、时而欣喜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文学家,他与孟浩然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自幼就聪慧勤奋,而且为人朴实,很多诗人都与他是至交好友。虽然王维身在长安,却并非皇帝身边的宠臣,所以很多朋友有困难,他也实在爱莫能助,最多只能写几句诗安慰他们。

俗话说,朋友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拿到王维这里,实在是太准确了。孟浩然仕途落魄,向他告别,王维说,“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朋友元二要去西北边塞,王维也拿不出像样的纪念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却一辈子珍藏这首诗。

时间是友谊的最大敌人,朋友之间也许曾患难与共,也许是莫逆之交,但是时隔久远,彼此间追求的人生价值就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于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而能始终如一地保持纯净友谊之人,虽非圣人,也是值得钦佩!下面介绍的是王维送友远行,一首赠诗如同一篇精彩的演讲稿,令人悲喜交加。

送杨少府贬郴州

唐代: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近,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杨少府是王维的一位好友,他原来在长安任职,后来被贬到湖南郴州担任县尉之职。此去山高路远,长途跋涉,其中辛苦不言自明。临别之际,王维特地赶来相送,虽然没有谆谆嘱咐,也不见杨柳依依,短短的56个字,却依然令人感动。

作者先描写贬谪之路的愁苦,并想象对方在路途中的艰难。王维好像实地考察过一样,他耐心地对朋友讲述:明天你就要到达衡山与洞庭一带,却怎么忍听秋月下夜猿的悲啼?

悲切的猿声,本来就让人心碎;而秋月的意象,更让人思念家乡和亲友。大雁飞到洞庭湖都要停下脚步,朋友羁旅孤独,更会倍感煎熬!

如此凄冷的氛围,足够让朋友伤心,诗人却觉得还不够,颔联又继续煽情。到了郴州后,你看到通往京都的水路很近,反而感到发愁;再见到可以扬帆的巨大南风,也立刻就会厌烦。

诗人深知朋友的心理,刚被贬谪,必然十分挂念一家老小,可是又不能违抗君命,所以这种矛盾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无法直面,就只好躲避,甚至希望眼前的归乡之路立刻消失。

说到这里,诗人估计朋友已经快要崩溃了,于是王维赶紧转换话题,后四句是安慰之辞,并对未来寄予了希望。颈联悬想对方在明年早春时节,走在回乡的路上,你必定被朝廷起用,客船将会穿过夏口、湓城而北归。

作者用“青草瘴时、白头浪里”,描绘了一幅初春时客船随波荡漾的美好画面,与首联中的“秋月、猿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朋友读到这里也会稍感慰藉。

最后王维表达了自己的感想,西汉才子贾谊虽曾贬谪长沙,但时间不是很久。所以你不必像贾谊被贬时那样凭吊屈原,借以自伤。

纵览王维的这首七律,全篇都是设想之词。诗人就像一位卓越的演说家,让对方时而忧伤、时而欣喜。前四句细致入微地描写朋友到贬所后的愁苦,充分表现了诗人的一份同情,为后面的安慰之辞打好铺垫。

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同时也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所以先叙悲愁、再写希望。而且诗人不因朋友遭难而疏远对...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