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发布时间:2020-07-14
1 王昌龄最出名的七言诗《春宫怨》赏析,这首诗讽刺了什么?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王昌龄是唐代很出名的大诗人,被人称为“诗中天子,七绝圣手”,从这个称号我们就能看出来王昌龄善写七绝诗,堪称七绝诗中之最。小编本文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王昌龄的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不仅无一怨字怨语,而且诗中所描写的都是极尽欢乐的场面,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却是王昌龄最哀怨的诗歌之一。

春宫怨

唐: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乍一看,王昌龄这首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是美好而且欢乐的,这首诗中描写的事件是汉武帝宠幸卫夫子,遗弃陈皇后的历史事件,这样的历史事件以如此美好的方式呈现出来别有用心。这首诗出现的时候正是唐玄宗独宠杨玉环一人只是,整个宫廷荒淫无度。这首诗就是借古讽今,以汉喻唐。

这首诗的主旨是写深宫之中,无情春怨,但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的方向是从背面衬托,用欢乐来衬托真正的春宫之怨。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欢乐,实则是暗中描写旧人失宠后的怨恨,有虚有实,看似无怨无恨,实则是怨恨至深,弦外之音非常明确。

这首诗通篇都是失宠者对“昨夜”的追述之词。昨天晚上春风吹开了露井旁边的桃花,春风和桃花两个意象表明现在的时间节点就是冬天刚过,春天刚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有点寒冷,但是桃花都已经开了。在古诗词中桃花代表着暧昧和女子,这里指的是卫夫子的一夜欢愉。

未央宫之前月亮高挂,月光撒了下来,一片银白。月亮这个意象在古诗中一般代表着凄凉和思念,用在这里其实非常恰当,恰当在这首诗就是以失宠之人的口吻所叙述的,月光的清冽配上自己失宠的哀怨,有情有景,在景色的衬托之下,失宠之人现在在做什么呢?可能是在想象着昔日自己和皇帝的开心时光吧。

第三句说道平阳公主的歌女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歌女表明了受宠之人身份低微,虽然受宠了,但是绝对不会长久,一来是用她和自己作对比,她的地位不高,威胁不大。未央宫就是新人受宠之地,这个地方也是自己这个旧人所不能够接近的地方。最后一句清晨天冷,新宠之人还能让皇上为她披上袍子,此情此景让人心塞。

清代诗人沈德清这么评论:“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这句评论一针见血,正是这首诗真正索要体现出来的内涵。不知道各位朋友们看了小编的介绍喜欢这首是么?


查看更多
2 王昌龄最出名的绝句诗《采莲曲》赏析,在诗中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绝句组诗作品,在这组清新的诗作中,王昌龄为我们描述了江南采莲女子的美貌和活泼,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独特韵味。这组七言绝句只有两首,而后一首显然要比前一首传唱度更高,艺术成就更高,所以今天,我们便来重点分析一下“其二”。

当然,首先还是要简单看一下第一首作品的。第一首描写了江南女子的采莲活动,以水、舟、花、月等事物来衬托这些采莲女子的活动和美貌,给人极大的美感。诗曰:“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下面便让我们来重点赏析一下第二首。这一首,作者以写意的手法,将美丽的采莲少女“藏匿”于艳艳荷花丛中,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少女和荷花,本就是十分美丽的,将这两种极其美好的事物交织在,意境活泼优美,引人遐想,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首诗诗歌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其艺术构思,更可谓是独具匠心,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首二句,便以简单的笔触,十分巧妙的将少女和周围的荷叶、荷花交织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美丽而又和谐的统一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说采莲少女的罗裙就像周边的荷叶一样鲜绿,这个比喻可谓是生动有力,少女置身莲池之中,荷叶与罗裙一色,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显得生动朴素,又充满了青春气息,给人以无限美感。

接着说道“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少女身在莲湖之中,红艳艳的荷花好像正是向着少女的脸庞开放一样。以荷花来比喻少女的脸庞,这并不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此句妙在不单单只是比喻,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种景象,结合上句更能展现:在一片绿叶红荷之中,采莲少女的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之中,采莲少女的脸庞鲜艳如同刚刚盛开的莲花一般,远远看来,很难分辨出何者为人,何者为花。于是,少女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荷花的精灵。

第三句说“乱入池中看不见”,这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荷叶罗裙、芙蓉向面,自然和人本就很难分辨了,所以一不留神,采莲少女混入莲湖之中,便很难分辨出来了。这是“外人”很容易产生的一种寻觅感受,更妙的是最后一句接得十分巧妙。

正当望而不见的焦急时刻,“闻歌始觉有人来”,莲湖中曼妙的歌声响起,岸上观看之人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她还在莲湖之中!闻歌方才知有人,可谓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在王昌龄这样的描写之下,不仅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进行了统一,而且将采莲少女们的青春活力和欢乐气氛,全都展现了出来,给人“歌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查看更多
3 一首王昌龄最出名的诗《太湖秋夕》赏析,豪迈的边塞诗人也有温柔的一面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盛唐边塞诗人当中,王昌龄的诗歌很有特点。我们最熟悉的诗句,基本上都是他的七言绝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最精彩的诗句,也是边塞七绝当中的佼佼者。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的写作,后世更是评论为“七绝圣手”,由此可以看得出文学史相对于他的认可。

但是这样一个写边塞风光的诗人,却来到了烟雨江南,写出的诗词更有一种诗情画意。同时这样一个以唐诗七绝为拿手好戏的唐代诗人,来到烟雨江南之后却写出了一首只有六句的五言诗,其中却有说不尽的意境悠悠。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太湖秋夕》,题目当中就能够看出这是一首写太湖秋日美景的诗作,而且写的是秋天的夜晚。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深秋的夜晚,王昌龄住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他能够收获这一片湖光山色的月光。小船在湖州慢慢的移动。夜是如此的安静,夜是由此的静谧,湖水也是如此的平静。

但因为此时已经是秋天,湖面上泛出一片寒气,洞庭山下更是落下了一层霜。

这样的美景自然逃不过诗人的眼睛,他把这一切都写入了诗歌当中。美轮美奂的诗词意境之美,让今天的我们读的如痴如醉。“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在这样美丽的夜景当中,诗人乘坐的小船慢慢地在水面上移动。

他收获了慢船的星光,他收活了整个太湖上的无边的夜色之美。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此时他已经和这里美丽的景色融为一体,他本身和这条小船也成为了景色当中的一部分。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正在此时,他隐隐的感觉到有风吹过,听到远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秋天真的已经来了,虽然是这当中带着阵阵寒意,但并不妨碍我们身临其境进入诗情画意当中。

豪迈的边塞诗人也曾经有如此温柔的诗作,这就是唐诗之美,这就是祖国的壮丽山河之美。


查看更多
4 王昌龄最出名的闺怨诗《西宫秋怨》,同样是写闺怨,与李白的有什么不同?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两首宫怨诗,李白与王昌龄的对决,一样的氛围,不同的感慨

俗话说,文如其人。李白和王昌龄都是盛唐时期超一流的诗人,李白的诗风浪漫夸张,就如他的为人风流潇洒。王昌龄的作品含蓄曲折,也似他的性格深沉随和。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无酒不成诗;王昌龄虽然也喜欢喝酒,却总在清醒时才开始创作。下面欣赏两首宫怨诗,李白与王昌龄的对决,一样的氛围,不同的感慨。

长门怨

唐代: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这首诗着重言情,通篇以“我”观物,缘情写景。诗人一开头就揭出“愁”字,后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首句“桂殿长愁不记春”,揭示出宫人们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使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减这种愁怨。由于愁怨难遣,她们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

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作者含蓄地指出屋内到处都积尘,却写得很美。金屋虽好,却没有人住,所以满屋生尘;又因正逢“萤火流”的季节,所以“起秋尘”。后两句依然写景,却暗表诗人的感叹,“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读者仿佛也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宫中佳人对季节、环境和月光的感受与众不同,“不记春”,表明春天似乎久已不到人间;起秋尘”,好像屋中的尘土只属于秋季,给人以萧瑟的季节感。而明月本来高悬天上,普照众生,这里却说“独照”,仿佛明月也有意制造相思之苦。正所谓无理而妙,伤心人别有怀抱。

西宫秋怨

唐代: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也是描写宫怨的高手,这首诗也是在秋夜,依然是月光皎洁,但诗人描写的角度去有所不同。全诗大意是:芙蓉花虽美,也不及盛装的美人好看。水殿旁和风吹来,珠翠散发的香气四溢。谁正用秋扇遮掩面容,默默哭泣,已是朗月高悬,却还不见君王的到来。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遭受着煎熬,却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即使一年到头见不到君王,也只会掩面而泣。这位佳人也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竟让人人皆夸的芙蓉也不敢与之比美。可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个个都是闭月羞花,岂是谁都能得到宠幸!

一句“空悬明月待君王”,饱含了无数宫女的悲愁,也寄托了她们很多的期望。虽然无奈又凄凉,也明知是一种奢望,但对于水深火热中的她们,又能有什么其他办法。

纵观这两首宫怨诗,李白的诗活用《长门赋》中的句子,却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不抱泥于陈皇后的故事,而是展现了深宫中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王昌龄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却只是消极地等待,任凭他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同样是明月下的愁怨宫女,李白希望她们可以早日与家人团聚,摆脱困苦的局面。可见诗仙放浪不羁的性格,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查看更多
5 王昌龄很出名的诗《闺怨》赏析,写了女子的什么心情?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古代的诗人往往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这个原因,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深入人心,也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会有帮助;其实说到底,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精神世界是最重要,所以关注心理的变化,出现了问题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活得更为真实。而唐诗就是关心人的心理,尽管看似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句,可是真正读懂了,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才是生活。

唐诗它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文学的代表,在这一千多年来,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些作品可能看似很普通,但是只要细细品来,则又是会发现别具一格,譬如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那就是一首难得的佳作,而且这首诗意境凄美,写得很是真诚,字里行间也是流露出了无限的忧愁。

《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那么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闺怨诗,对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也都希望自己可以荫妻封子,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当时的女子,也都支持丈夫,所以无数的男子,他们远离故土,去到边塞从军,希望可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而王昌龄这首诗并没有直面描写,而是以另一种表现手法,从而描写了女子的心理变化,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使得此诗充满了忧愁。

大部分的诗人他们是直面描写现实的世界,以及边塞残酷的战争,但是王昌龄并没有这样去描写,而是通过对于贵妇心理变化来描写,从而也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使得我们在这首诗中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一片真诚,还有女子内心的悲痛的世界,正是由于丈夫常年在外,也令这些女子其实是很后悔,不应该让他们出门,美好婚姻是彼此时刻相守在一起。

第一二句则是写出女子天真灿漫的一面,这样的一种描写,也正是为下面的两句做铺垫,“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那生活在深闺中的女子,她们是不可能懂得忧愁,毕竟她们也没有经历过,每当到了春天之后,每个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兴高采烈地登上翠楼春色。这两句看上去写得很一般,可是结合下面的两句,则是会发现充满了诗意。

第三四句又是直入主题,把内心的忧愁之感,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贵妇心中的无奈,“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些女子突然发现那外面柳树枝头,重新生长出了嫩芽,有了浓浓的春意,只是后悔让丈夫从军去了边塞,为得是建功立业,只是现在想要出门在外的丈夫才发现内心其实是很是后悔。

王昌龄的诗也是充满了忧愁,而这首《闺怨》正是描写了贵妇的心理变化,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让人们感受到女子内心最真实的心理变化,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有骨子里所流露出来的一片深情。诗人正是由于给予了那些女子同情,毕竟战争很残酷,很多的人出门征战,可能再也回不来,所以那些女子很明显是后悔了,从而写得很...

查看更多
6 王昌龄很有名的诗《梁苑》,随着时代的变迁,昨日的辉煌再也不见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古诗词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题材也有很多,比如有的写送别、有的写羁旅、有的写山水田园,还有思乡、追悼、爱情思念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而在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诗词一直都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这一类的题材虽然读起来显得有些沉重,但是却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国家、人民以及诗人自身的种种机遇。

穷而后工,在历史中其实很多出名的诗人或词人,他们的人生都是非常坎坷的,因为受到“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的引导,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入仕途,取得一番成就。古时候虽然有科举,但是却远非我们的高考这样公正,这些文人们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却始终考不出什么成绩,就算考上了,想要发展也非易事。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也是有着很多怨言的,但是在那种社会条件之下,他们却不能直白地表达出,于是只好借助一些历史中发生过的事件来隐晦地嘲讽如今。很多著名的诗人都留下了这样的佳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则是王昌龄的一首诗。

梁苑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诗题所说的“梁苑”其实是西汉梁国的都城睢城内一处宏大的皇家园林,是梁孝王刘武所建。梁孝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在爆发七国之乱时,他负责率兵抵抗吴楚联军,死死地守住了睢城。后来因为野心的膨胀,他企图夺得汉景帝之位,但是不久却因病离世。

当时他在建造梁苑之时,用尽了能工巧匠,在那里,各种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山水陵园,应有尽有。不仅如此,他还在那里招揽了当时天下的诸多人才,并且形成了影响非常大的文学群体,比如司马相如就曾经在此做过宾客并写了了很多精彩篇章。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也都慕名前来此地,李白还曾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写过一首《梁园吟》。

王昌龄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在这里住很长时间,但是他的文采也是非常非凡的,对于历史也非常熟悉,很了解当时的这段典故。最主要的是他虽然生于盛唐,但是却对未来隐隐有些担忧,于是在这个曾经非常繁华的地方,他灵感突发,便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诗人主要是描绘这里的环境与氛围,毕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在这里还是有着很多的遗址的,曾经的繁华现在都已烟消云散,浮现于眼前的唯有沧桑。所以诗人用了“秋”“竹”“烟”“悲”这几个字,突出了自己心中的那种伤感,千百年过去,如今宏达繁华的良缘,也只剩下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感,在诗中这种今昔对比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在诗文的后两句中,诗人则是想到了这里往日的辉煌,毕竟梁孝王当初也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在他的名下有各种各样的将军将领,也有当时著名的文豪。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昨日的辉煌再也不见。

不得不说,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果然非凡,仅凭短短28个字,就引人无限遐想,实在是一首绝妙之作。


查看更多
7 王昌龄最出名的一首诗《听流人水调子》,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迁客愁?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无论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离人愁,还是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中的羁旅愁,亦或是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家国愁,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后扣人心弦。“愁”,似乎也成为了我国古典诗词里最普遍的思想感情。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听流人水调子》,来共同体会古典诗词里的“愁”。与一般写“愁”诗所不同的是,王昌龄这首诗通篇无一愁字,却句句是在写愁,即含蓄地将诗人内心的愁表达了出来。据记载,这首诗大约是王昌龄晚年遭贬赴龙标贬所(今湖南黔阳)途中,偶听流人筝乐有感而发。因此这首诗主要表达的就是迁客愁。

《听流人水调子》是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它只有短短4句,但毫无疑问,它是一首扣人心弦、令人断肠的写愁佳作。在具体看王昌龄是如何表达这种迁客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特定词的含义。题中所说的“流人”,也就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至于迁客,便是王昌龄这样遭遇贬谪的人。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首句“孤舟微月对枫林”,即月下有一叶孤舟正独自面对枫林。这里的孤舟、微月、枫林意象,无疑构成了一个极为凄清的意境。在古典诗词里,通常江月多写羁旅愁,如王昌龄在另一首诗《卢溪主人》中的“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这里便是有着突出诗人及流人羁旅愁的意味。但同时它也为下文写流人演奏筝曲安排了一个典型的环境。

即此情此景,对于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流人来说,他的愁怀唯有音乐才能排遣,因此王昌龄紧接着便说“分付鸣筝与客心”。它的意思是说,演奏的筝曲声分别排遣了流人和诗人的心。我们知道流人注重的肯定是流落江湖、漂泊无定的羁旅愁,而诗人所注重的是遭遇贬谪的迁客愁。但这里从“分付”和“与”来看,这两种不同的愁,却在筝曲声下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境共鸣。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即山岭笼罩在万千重雨雾中,弹断了的弦则好像要将这万千重雨雾收作泪痕。我们说诗的首句写景,次句写筝曲,而这两句诗却不仅写了景色,也兼顾形容了筝声。也就是说,诗人在“孤舟微月”的景色下,又体会到了天气的多变,看到了岭色在雨雾中的迷蒙。同时也可以指诗人所遇到的流人,所弹奏的筝曲声,具有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

因此“岭色千重万重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它所起到的艺术作用,便是暗示了弹筝人内心复杂的愁绪。所以弹筝人弹着弹着,愁绪到达一个顶点后,竟然把筝弦弹断了。而作为听筝者的诗人,因为有共鸣,于是情绪激动后,留下了断肠的泪。泪水之多,竟然是筝弦收集岭上的万千重雨化成。这便是诗的最后一句“断弦收与泪痕深”。

我们再回到王昌龄写这首诗的背景,即晚年遭贬赴龙标贬所(今湖南黔阳)途中,偶听流人...

查看更多
8 王昌龄一首最出名的诗《春宫曲》描写了什么?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艳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古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借古讽今,其实这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了前人的历史,一定要把握当下。而在众多的唐诗中,尤其以王昌龄的诗最具有讽刺意味,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写得很深刻,无论是对于性的探讨,还是对于现实讽刺,那都是令人震撼,特别是这首经典的《春宫曲》,所描写得正是汉朝卫子夫,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歌女变成了皇后,最后又是下场很凄惨的故事。

卫子夫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但是由于长得漂亮,最后被汉武帝刘彻看中,被带入到宫中,从此成为了皇后,当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这样的人生经历,也是令人羡慕,不过她后来的下场,其实是很悲惨,儿子在叛乱中被处死,自己也最终落得下场凄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虽然没有描写她后来的遭遇,只是写了她与汉武帝相遇的故事,但是很显然,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描写,从而告诉了世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艳。

《春宫曲》

唐代: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也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样也是才华横溢,在这首《春宫曲》中,他虽然是描写了卫子夫的故事,可是通过对于他的描写,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告诉了世人,他原本是有着过人的才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是处处不如意。这也正是此诗最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而我们通过这么一首小诗,也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骨子里的悲痛之苦。

卫子夫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正由于她是女子,所以可以有更为快捷的路可走,这对于诗人来说,他是很羡慕,所以在这首诗中,他写得很具有讽刺意味,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虽然这首诗也是属于宫怨诗,但是却没有写一个怨字,整首诗则是以另一个视角来描写。

第一二句则是在写景,这也是为了衬托出故事的背景,也令这整首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昨夜突然起了一阵风,这是最早的春风,春风来了之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开出来的花朵也是艳丽无比,让人看了赞叹不已。后面的一句依旧还是在写景,此时此刻未央宫前的一轮明月,正高高地挂在天上。

第三四句又是重点描写了平阳公主府中卫子夫,她是如何与汉武帝相遇的故事,这样也使得这整首诗更具有张力,”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平阳公主歌女,最近刚刚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因为此时外面还很寒冷,所以他获得了赏赐锦袍,可见汉武帝对他宠爱有加。最后这两句正是借卫子夫的故事,以此来告诉世人,女子是容易获得宠爱,可是对于一位有才华的男子来说,那是极为困难。

王昌龄的诗自成一派,也是写得很深刻,大部分的作品都充满了讽刺意味,在这首《春宫曲》中,他正是描写了卫子夫如何得宠,而自己一身的才华,却又是没有用武之地,这也使得他很是伤感,所以写得也是极为深刻。我们从这么一首诗中,也是最能够体会到封建时代的残酷,毕竟对于很多有才华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多少的机会,最终他们的才华都将被淹没,这也就是为什么...

查看更多
9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送魏二》赏析,诗人客中送客,更显苍凉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与李白齐名的大作家。他的诗风委婉曲折,意境深远,经常以慷慨激昂的深情打动读者。

比如他的边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等等,无不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体现了语言的力量和气势之美。下面介绍王昌龄水平高超的诗作,刻画细腻,七绝圣手果然不凡。

送魏二

唐代: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玄宗天宝后期,王昌龄被贬龙标尉,一个清秋之日,作者送别友人,在宴会上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诗的大意是:橘柚飘香的清秋时节,江楼上醉饮话别,江风寒凉,细雨飘进船舱。潇湘月明,君将独自远行,梦中猿啼悲鸣,更令人满怀愁情。

魏二即将远行,诗人和几个朋友特地来为他饯行。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交代时间地点。深秋时节,大家相约来到临江的一家小酒楼,窗外橘柚飘香,屋内美酒斟满,大家稍微寒暄几句,就端起酒杯先敬魏二。“醉别”二字,表明大家要尽醉而别,既说明友情深厚,又因为离怀之苦。

三杯下肚,大家却默坐无语,心里都在回忆着曾经的美好。想当初,他们一起泛舟江上,听江水激荡、观鸥鹭飞翔;还曾经共同在早春踏青,不顾风寒露冷,却无比开心。相聚的日子如此难忘,可是幸福的时光却总是短暂,诗人思前想后,更为朋友的前途担忧。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王昌龄赶紧站起身来,到窗前假装眺望江景。此时江风吹来,细雨入怀,也打湿了诗人的脸庞,他顺便擦干眼角的泪水。“江风引雨入舟凉”,这一句表面是写天气状况,江风飒飒、秋雨飘飘,但它与身遭贬谪之人的心绪十分合拍。

一个“引”字和一个“入”字,显得很自然,如水流无痕地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和《芙蓉楼送辛渐》里“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连、入”二字相同。只是这里多了一个“凉”字,便蕴含了人的感情。首二句敷陈其事,却巧妙地寄寓着离情。

后二句是送别后的想象,“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分手后,魏二将在潇湘上航行,即使朦胧入睡,那两岸凄厉的猿声,也会使他难以成梦,更会愁绪满怀。首二句实写进行铺垫,后二句虚拟地把送别的心情,刻画得很细腻。

柳永《雨霖铃》中有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悬想的手法虽然在诗词中很常见,但王昌龄的用笔却更简练,设想对方此去凄清孤寂,正表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益见友情的深笃。

纵观王昌龄的这首绝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充分表现了七绝圣手的文学才华。首句写景如画、又饱含深情;次句炼字精准、选材恰当,很好地传达了羁旅的苦闷,诗人客中送客,更显苍凉。后两句更是想象丰富,潇湘月、清猿啼,营造了一份凄凉的意境氛围,更拓展了表现空间。


查看更多
10 王昌龄一首出名的古诗《初日》,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官员被贬谪又被称为左迁,左迁对于一个充满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自己政治之路的阶段性失败。唐代的刘禹锡,柳宗元,宋代的苏轼都有着被贬谪的经历,有些人重新走了出来,有些人则永远地留在了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被贬官,也往往意味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身份,遇见不同的人。因为京官被贬谪,大部分是贬谪到地方去,不再在中央任职,对于他们来说,就可以接触到一种新鲜的文化风貌地方特色,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履历和写作素材。当然,获得这种好处的前提,是你能够经受住贬谪的打击,坚持自己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盛唐有一位很著名的边塞诗人,经历了一次很著名的贬谪。著名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诗仙李白为此写了一首诗送给他。诗的名字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最后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直被人称道,连带的王昌龄左迁龙标这件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非常高。

王昌龄贬谪的原因,史书上记载比较模糊,大概是因为诗人的不拘小节,不顾细谨。而他被贬谪的地方,也正如李白所说“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也是个地方名,居住此地的少数民族被当时称为“蛮族”。王昌龄被派去龙标,其职务也就是管理这些“未开化”的蛮族人。

出乎意料的是,王昌龄不仅是个好诗人,还是一位好的父母官,自从他到了龙标之后,汉蛮之间的争斗消失殆尽,没有了日常的争吵,更没有了大动干戈。在充分了解当地民情的基础上,王昌龄秉持着无为而治的作风,丝毫不为自己出风头,默默地守护着龙标的安定和平。

然而有一天,在王昌龄的府衙之中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一位漂亮得出奇的蛮族少女长跪遮道,挡住了王昌龄的路。王昌龄在位多年,对于当地的民风民俗已经是了然在胸,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礼节规矩。于是走上前去,想要问清究竟,原来,这位少女跪在这里是为了索要一首诗。

为什么要索要这首诗,在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还没有给大家透露具体的创作背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诗的内容其实是在描述初生的太阳照进一位女子的闺房这样一个场景。

太阳照进闺阁,给其中的一切染上了金色,最引人注意的,自然是被晒得明艳而暖和的大床。斜斜的光线照进落幕,映射在房间中的乐器上,愈发显露出主人的文艺与高贵。清晨起来整理头发,还没有理齐呢,一阵风吹进来,带来了满房的杨花。

就是这样一首即兴之作,是王昌龄参观蛮族公主闺房之后的即兴作品,也是这位少女此时此刻跪在这里的原因。

与阿朵交谈之后,王昌龄知道阿朵是索要自己的这首诗稿,是出于对王昌龄的欣赏爱慕,还是女儿家的害羞之情,这就不得而知了。我的私心里自然是想要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然而青史无情,这些微妙的情愫都被掩埋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

前日之因导致了今...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