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昌龄的边塞诗两首赏析,王昌龄的写作手法有什么?

2020-07-14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诗集大全 王昌龄的边塞诗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有一种说法“出名要趁早”说的就是王昌龄这种人,在盛唐诗家人才辈出,大诗人层出不穷。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以七绝诗与诗仙李白于当时齐名足见其写作功底之深厚,人格魅力之高尚。一首《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也影响着后人创作边塞题材的诗风。

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宇豪迈,格调雄浑苍凉,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

一、《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写作时间是秋天,地点是今宁夏固原一带。诗人荒凉的战后场景着眼。几声蝉鸣,枯草黄沙,触目惊心。紧接着进行议论,但并没有写“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而是从反面的角度写出“出塞”是他们千年的不归路,“皆共沙尘老”是他们难逃的宿命。最后两句用“莫学,矜夸即自夸”逆用“游侠儿,紫骝马”的原意,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进行讽喻。表达自己的悲悯之心,反战思想。

闻一多《唐诗大系》注:“如杜甫前后出塞。”诗既有法,又无法。本首诗不按常理出牌,没直接对战场镜像,战争场景的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带着调侃,冷嘲热讽的口吻,表现了自己的凄怆、悲悯之情。

“以有法变无法,反其道而行之”此一绝也。

二、《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这一首专写军旅生活和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自古以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把战争写得触目惊心,但是“意气高”却写出了斗志昂扬的意味。看出他是支持保家卫国的正义的战争。

这首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全部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对战争的看法。最后两句没有通过议论抒情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议论说理,手法及其高妙,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以侧写主,以物积情,积蓄力量,震撼人心,此二绝也。


上一篇 : 王昌龄的经典古诗有哪些?王昌龄会被杀害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堪称古今奇作,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