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他的边塞诗,多能体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同时因为战争不断,也让百姓不堪重负,所以他个别诗中也会流露出渴望和平的愿望。
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他表达出早日平息边塞战争,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中“龙城飞将”自古就争议不断,有人认为指的是“飞将军”李广,也有人认为指的是奇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更有人将龙城和飞将分开解读,认为龙城指的是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抵抗外敌侵入的名将。
李广出身于军人世家,少年时即从军抗击匈奴。他善于骑射,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决定对匈奴进行反击,汉军分四路出击,卫青率军出上谷,李广率军出雁门。卫青率领骑兵,一夕纵横八百里,奇袭直捣龙城,取得胜利。
李广则因当时名气最大,所以受到匈奴人的特别照顾,在数倍敌人的包围之下,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受伤被俘。在押解的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兵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李广展现出来的骑射技术让匈奴人印象深刻,在匈奴军中赢得“飞将军”的称号。后来汉武帝用李广防守右北平,让匈奴人不敢进犯。
王昌龄的这首诗起句很是不凡,明月还是那轮曾照过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那秦汉时的关塞,“秦时月”、“汉时关”乃互文见义,显出时间之悠远,有极为厚重的历史感,仿佛一股雄浑苍凉之气扑面而来。
而万里出征,军劳力竭而功未成,未能归还故乡,“万里”,见出空间之寥廓。边月关山,千古而不变,而历史变化,征战依然不断,在时空流转中展开雄阔苍茫的画面。
后两句发出深沉感慨,希望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一举平息胡乱,不让胡马偷渡阴山,“但使”、“不教”为因果关系,从假设之语中可见出其言语未尽之深意。全诗由写景披入,气势流畅,语意雄浑高昂,明人李攀龙将它推举为唐代七绝压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