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25
1 张籍的这首诗,是一首写得义正辞严,酣畅淋漓的名作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说到张籍,可能很多人都是从朱庆馀的名作《近试上张籍水部》中所熟悉。其实,张籍除了政治上是“张水部”、“张司业”外,他还是韩愈的大弟子,是唐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张籍便是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至于其乐府诗,则久负盛名,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凉州词》,便是张籍的代表作之一。《凉州词》本为凉州(今武威市)一带的乐府歌曲,唐代诗人多根据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便是此类诗中的名作。

当然,张籍这首《凉州词》也是一首名作。不过与王之涣等人侧重咏边塞戍边之愁苦不同的是,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守边将领长期失职的讽刺。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后,吐蕃族占据了唐西北凉州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张籍便是根据这一现实,写下了这首诗痛骂守边将领。

《凉州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首先,诗的前两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籍主要描写了边地荒凉萧瑟的景象,以及点出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它的意思是说,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在安史之乱前,凤林关以西是唐朝同吐蕃的交界,而随着凤林关的失守,此地一片萧条。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六十秋”,既不是虚写,也不算夸张,而是实写。从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开始,到诗人张籍于公元824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四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所以张籍为凉州失陷60年来的边地灾难,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之语。

也就是这首诗的后两句“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言下之意,便是说守边将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然后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可见其根本原因就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

白居易《西凉伎》:“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包括元稹也曾在《西凉伎》中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它们与张籍这首《凉州词》的共同点,便是都指出了凉州失陷未收的原因,就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

综观张籍的这首诗,寥寥数字,便再现了凉州失地荒凉萧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深切忧患。正如《唐诗笺要》评论此诗“王翰、王之涣二作感喟出以悠扬,是浑然元气。此则全以激昂之意发之,读之毛发为竖,令人自服”。简单来说,就是张籍这首诗唾骂的痛怏。总的来说,张籍的这首诗,是一首写得义正辞严,酣畅淋漓的名作。


查看更多
2 张籍的这首诗《夜到渔家》诗句赏析,最后一句描写生动,不愧为唐人名句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春天里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明媚,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很热,到了晚上又感觉寒气袭人。唐代有一位诗人白天赶路,夕阳西沉时想暂时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主人却久等不至,让他心急火燎,又毫无办法。下面张籍的这首诗《夜到渔家》就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焦急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主人的同情心理。

夜到渔家

唐代: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诗的大意是:渔家住在江口岸边,涨潮时江水就漫过柴门。想在此借宿,主人却迟迟未归。竹林寂寂,村边的小道蜿蜒向前;明月悬空,江上渔船点点。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他们的蓑衣。

诗句赏析: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首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江边萧索而落寞的画面,夜色朦胧、茅舍简陋,潮水上涨、浸湿柴门。诗人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作者虽然并未点明自己来此的原因和目的,但一定是路过这里临时借宿,估计旅途已经非常疲累,想赶紧找个地方歇脚,可是越是心急如焚,却找不到主人。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天色已晚,渔家还未归来,暗喻他们的劳动极其辛苦,为了生机,不得不起早赶晚。一个“犹”字,表达出诗人急迫的心情,也抒发了作者对渔家的同情。正像刘禹锡在诗中描写的那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行业不同,但辛苦的程度相似。

诗人虽然心急,也只好在屋外徘徊等待,并无聊地观看四周环境,“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明月高悬,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逐渐稀少。一个“远”字,写出诗人着急求宿的心境,也能看出诗人确实太累了,不愿再向前继续寻找。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环境凄清、夜色深沉,加上身心疲倦,主人公焦急的心态在此表现到极点。他不停地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作者多么希望那就是期待已久的渔人,诗人开始流露出一点喜悦的表情。

张籍夜泊江边,写下一首诗,抒发焦急心情,这首诗语言浅显流畅,活泼圆转,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春风动草衣”,最后5个字尤为传神。诗人刚开始是处于极度烦躁状态,然而久盼无果,只好耐心等待。最后江面上船只稀少,他又重拾希望,看见春风吹动渔民的蓑衣,他终于感到希望就在不远的地方。这一句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不愧为唐人名句。


查看更多
3 张籍的两首哲理诗,两首诗各体现了什么的人生态度?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下面介绍张籍的两首哲理诗,两首诗各体现了什么的人生态度?

“哲理诗”一词自西方,起源于古希腊。未创“哲理诗”之名前叫“说理诗”。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它侧重生于人们的生活诗化,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它的写作方式是介于韵散文之间,篇幅有长有短,押韵自由。如《老子 道德经》曹操《龟虽寿》,哲理诗的“理”在情景中而感发,内容幽远奥妙。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节妇吟》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张籍使用代言体的形式,借助女子之口表达了坚守忠贞节操的决心。诗题原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即此诗实际上具有双层内涵,在表层文字上,诗歌主要描写了忠于丈夫的妻子是如何经过思想斗争后,最终拒绝了多情男子的挑逗和追求,坚守了妇道;在深层含义中,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诗歌的尾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言辞婉转,但是态度坚决,反映出作者坚贞的意志,体现着儒家哲学所标榜赞美的“富贵不能淫”的气节。

《闲 居》

唐·张籍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笑睨王侯的不屈之志以及独守清贫的高洁志向。首联描述了权势煊赫者的得意与狂妄。权贵们总是声称自己“无多事”,实际上都在为功名利禄而匆忙奔走。反观作者,他穷达任命、悠游自在,生活得自然而不紧张。他不相信什么“守庚申”之类的清规戒律,在作者看来它们都是形形色色的束缚身心自由的可怕桎梏。作者以颜回自诩,《论语·雍也》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希望过上一种精神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歌描写的虽然是“闲居”的生活,但是我们读不到一点及时行乐、游戏人生之类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所能感受到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追求自由、澹泊寡欲的高洁品格和“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人生态度


查看更多
4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五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看不一样的张籍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这五首诗是张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看不一样的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字文昌,是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张水部,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等。

1、《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的《凉州词》一共有三首,而这首是第一首,在黄昏十分,下着微微细雨,大雁在空中低低的飞着,河边的芦苇刚刚发出嫩芽,将要长齐一般。无数的驼铃声响起,应当是运载丝绸的商队到达了安西。

2、《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在秋风带来的思乡之情中,想要写一封家书,却因为要写的话太多而无从下笔。旧时没有便捷的邮政渠道,书信一般交给别人捎带。因为要赶上行人出发的时间,书信匆匆写成,写完后担心所写没有表达自己的全部心意,因此才会将已经封好的书信重新拆封查看。这个细节描写,突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王安石评价这首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张籍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表示诗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4、《贾客乐》

张籍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每年到处都在东奔西走,姓名已经不在县城的名册之中,农民的赋税是如此的繁中,因此人们宁愿放弃耕田的本业,去做那贩卖珠宝的商人。

5、《杂曲歌辞·别离曲》

张籍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彩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真正的好男儿,应当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怎么可以虚度自己的大好年华呢?还不如跟随着你一同奔赴边疆,宁愿战死,又有谁能够在这空闺中独自老去呢?


查看更多
5 张籍的唱和诗有哪些?张籍唱和韦处厚的十二首诗,可见委婉深挚之致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张籍的唱和诗有哪些?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几首张籍与韦处厚两人的唱和诗。

唱和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诗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诗人以诗为业余生活,表达情感。唱和诗为诗人之间切磋诗艺、争奇斗艳提供了机会;诗人之间但凡有新句,大家都来求义寻思,一往一来,互相切磋,不甘示弱。

韦处厚是中晚唐时时期政治家、也是山水诗人。他先后做过学者翰林讲学士,又在仕途上做官,最高做到宰相。

因为曾经被贬谪开州的经历,被白居易称为“韦开州”。韩愈也曾经评价过韦处厚这次时运,认为将朝中重臣外放去守盛山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盛山十二景诗》是韦处厚从长安贬谪开州时所作,诗歌由于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在开州文坛吹起了了崇文、重师的一阵劲风。他从开州返京城后,将他在开州写的诗送给京中友人,张籍随之对韦处厚的诗进行了唱和 。

张籍与韦处厚是同时期人,他比韦处厚年长7岁,早他6年,也就是在他34岁时考取进士。张籍当时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他原籍苏州,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性格如同大多的江南人一样温和,喜欢在春天去户外踏青赏花,然后作诗和文。从他与韦处厚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的唱和如围棋行子时布阵,似花丛中双花的争艳,令人称绝。

1、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宿云亭》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

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

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2、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梅谿》

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

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3、韦处厚《盛山十二诗·茶岭》

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茶岭》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4、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

将来山太守,莫向习家池。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流杯渠》

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

似知人把处,各向面前来。

5、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盘石磴》

缭绕缘云上,璘玢甃玉联。

高高曾几折,极目瞰秋鸢。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盘石磴》

垒石盘空远,层层势不危。

不知行几匝,得到上头时。

6、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桃坞》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7、韦处厚《盛山十二诗·竹岩》

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

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8、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琵琶台》

褊地堆层叠,因崖遂削成。

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

每当休暇日,...

查看更多
6 张籍回复一位考生的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巧妙的进行了鼓励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若隐若现,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含蓄的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没能学会直白,只能委婉地说明,看听者是否留心。很多诗人都擅长言其他,而挑比喻意义东西写,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的确,在中国敏感的政治社会环境之下,如果太过于直白,很有可能就会早日丧命黄泉。今天小编想带大家来的是一首张籍回复一位考生的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巧妙的进行了鼓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考生写给张籍的诗。

《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朱庆馀,他写这首诗是给当时的水部员外张籍看的。张籍是一位好官,同时自身才学也很广博,而这首诗背后的意思也不只是描写新婚女子那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朱庆馀想问明白自己的科举文章风格是否合适。当时临近科举开始,很多考生都会把自己的文章给朝廷官员看,以便于修改自己的风格以适应主考官的口味。一文定成败,于是即便朱庆馀自身文学素养已经很高了,但他也还是会怕落榜。

于是他写了这样一首诗给张籍看,全诗不言文章二字。开头两句点名诗文的写作背景,是一位昨夜刚经历洞房花烛夜的女子,在天色破晓之前,她就起来准备去拜见自己的公公婆婆了。古时候结婚,第二天清晨给公婆奉茶也是老的习俗,而女子必须得体大方,才能得到公婆的欢心。既是如此重要的事情,女子也不敢怠慢。于是一大清早就起来梳洗打扮,等到妆画好了之后,她悄悄地问自己的丈夫,眉毛画得是轻了还是重了,深浅是否合适?

如果是一位没有什么文化的官员看到这首诗,自然会不当作一回事,就是一篇描写小女子的绝句而已。但是张籍读出了弦外之音,诗中的“舅姑”是指不久之后科举的主考官,而所问的“夫婿”则是张籍本人。朱庆馀很想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得主考官的意,而自己能否一举中第,于是来探探张员外的意见。张员外很赏识朱庆馀的才华,于是他也以一个女子的口吻作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首诗巧妙地回答了朱庆馀,让他放宽心,才华肯定不会被埋没的。因为朱庆馀是越州人,而越地美人多,于是张籍写道,越地的美女化了美美的妆容,出现在了当地镜湖的湖心。大家都知道这位美人才貌双全,可她自己因为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却转头低沉思量。前两句是张籍对朱庆馀的才华的肯定,他将朱比作越女,“新妆”对上了朱诗的“妆罢”,暗示朱庆馀的文章已经很好了。

后两句是对朱庆馀的鼓励,希望他自己可以对自己有信心。虽然身边有很多齐地的美人穿着华贵的服饰,可她们再出挑也不如诗中越女采菱时的一曲清歌出众。此时朱庆馀便是唱着菱歌的女子,他虽然没有旁人那么尊贵,可是才华惹眼,他的文章可以抵得上一万金了。虽然诗的表达有些许委婉,可是张籍却与朱庆馀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并未提到过文章评价,可是这样的回复任谁看到,心里都会激动很多。于是,在这样的劝慰之下,朱庆馀满怀着信心去参加科举考试,果然成了进士...

查看更多
7 张籍的一首唐诗《节妇吟》,有精神出轨的苗头该怎么办?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张籍是中唐诗人,一生留下唐诗四百余首,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语言凝练但又通俗易懂。已婚女子被多情男人追求,有精神出轨的苗头该怎么办?诗人张籍创作了一首乐府诗《节妇吟》,处理方式巧妙,其中的一句诗流传千古。

然而我们细细阅读这首《节妇吟》,发现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言情诗,蕴含其中的既有深情,也有说理,如果再结合作者的诗风和写作背景,我们会产生很多疑惑,古时候坚守贞洁的已婚女子有很多,诗人张籍为何对这位精神出轨的妇女大唱赞歌呢?

节妇吟

作者:张籍(唐代)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的题目是吟诵节妇,可见作者把诗中描绘的已婚妇女的所作所为秉持赞扬的态度。诗中的妇女已经成婚,但却精神出轨,又接受了另一个多情男子的追求,居然把对方送给她的珠子系在衣襟上。

那男子明明知道对方已是有婚之人,却又情意绵绵,以日月之心执着追求。女子也深知他的深情厚谊,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以至于感动得留下了热泪,这位已婚妇女也动了真感情。

这是在一千年前的唐代,纵使社会再开放,对于婚外情也是深恶痛绝的。然而唐朝的礼教已经非常开明,发乎于情暴露的是已婚女子的自然人性,只要止乎于礼,就没有僭越礼教。诗中描述的女子没有抛弃丈夫,也没有与其他男人私奔或者改嫁,这个女子也可以算是一位节妇,没有必要对她求全责备。

已婚女子精神出轨,面对另一位多情男人的追求,该如何妥善处理?坦然接受的僭越不是节妇的选择,利言呵斥和艰拒也不是节妇的品性,这首诗中的节妇采取了很巧妙地处理方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首先她以理服人。她告诉对方,她已是有夫之妇,丈夫在皇宫当差,她们家在皇家花园居住(不知道是否有震慑的意思)。她们夫妻二人同患难共甘苦,永世不分离。言外之意,对方没有任何机会。

其次她以情动人。对方送给她明珠,她没有果断拒绝,而是暂时接受并系在衣襟上。之后她要把明珠还给对方,她同时告诉对方,缠绵的情谊她懂,也为之感动流泪,但是两人不会有结果,要怪就怪相见太晚吧。

阅读这首诗很多人觉得奇怪,当时诗人张继已过知天命的年龄,为何会写出这样一首乐府诗,为节妇大唱赞歌?这要从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背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这其实是一首明志诗。

张籍的作品善于用素描的手法来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他喜欢用通俗自然的语言简简单单叙述事实,但却不轻易做出结论。可能也是因为文人胆小,加上他的官位不高,生怕惹出事端,他在诗中从来不会去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我们再联想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的题目尚有一个附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者当时在朝中做官,而节度使李师道百般拉拢,诗人借《节妇吟》表达的是效忠当今圣上的严正立场。

阅读一首好诗,其中往往蕴含着多层含义。就像这首《节妇吟》,如果认为它是一首言情诗,可以感受到节妇那情意绵绵的忠贞;如果认为它是一首处世...

查看更多
8 张籍很经典的一首思乡诗《秋思》,王安石是如何评价的?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秋思》,便是张籍很经典的一首思乡诗。

在古代,诗人往往因为谋求仕途、探亲访友、游历山河等原因,不得不寄居他乡。于是便有了一首首经典的思乡诗,以抒发诗人绵绵的乡愁,以及对亲人无尽的思念。无论是柳宗元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还是白居易的“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亦或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无不具有令人动容的艺术力量。

张籍,字文昌,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是韩愈的大弟子,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又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秋思》是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张籍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了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色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

作为一首题材很普遍的思乡诗,要想写出自己的特色实属不容易。张籍却在这首诗中做到了,虽然它前三句看起来平淡无味,但是最后一句却出神入化,达到了表达乡愁的高超境界,读后令人叫绝。《碛砂唐诗》说:古人一倍笔墨便写出十倍精采,只此结句类是也。如《晋史》传殷浩竟达空函,令人发笑;而读此结句,令人可泣。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意思是说,张籍客居在洛阳城中,又见到了飒飒的秋风。从这句诗的意思来看,它只是平平叙事,没有进行任何渲染。但是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让人联想到的便是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的凄凉摇落之景。而这种景色最容易勾起客居异乡的孤孑凄寂的情怀,从而产生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所有张籍在次句中便说“欲作家书意万重”,即想要写一封家信,却又变得思绪万千了起来。这句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张籍准备写家信的时候,心里忽然涌起了很多想法,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处写起,所以就显得意万重了。这种情景其实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会出现。譬如,在发微信、打电话等方式表达情感的时候。

第三句“复恐匆匆说不尽”,则描写了张籍寄信时的行动细节。它紧承了上句中的意万重,意思是说,张籍在写完家信后,又唯恐心中想说的话没有说完。所以他赶紧叫住了准备上路的信差,即“行人临发又开封”,打开信封仔细观看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这么一个寄信时的行动细节,正说明了张籍对这封家信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而最后7字之所以出神入化,还离不开它特定的背景,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因为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具有这种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的情感基础。它只有在人“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这种高妙的境界。所以前三句的平淡无味,也是为了促成最后一句的出神入化。

王安石是如何评价的?

综观这首诗,诚如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无疑这是一首出神入化,读后令人叫绝的千古名作。而诗中绵绵的乡愁,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更多
9 张籍的一首咏物诗《春别曲》,写得很唯美,整首诗意境高远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今天要说的这首诗是张籍的一首咏物诗《春别曲》,写得很唯美,整首诗意境高远。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并且位列唐宋八大家,以他为首的韩孟诗派对于后世也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他的对于后辈的提携,那也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张籍和贾岛,更是深得他的真传。那么说起这两位诗人与韩愈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尤其是张籍与韩愈可谓是亦师亦友,两个人经常是一起诗词唱和,留下了诸多流传各度很广泛的作品。虽然张籍是韩愈的弟子,可是他在文学的造诣同样很高,一些经典的作品,那也是脍炙人口,例如《秋思》、《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酬朱庆馀》等等,那都是难得的名篇佳作。

张籍,字文昌,唐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他的诗通俗易懂,写得又是极为唯美,往往可能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也正是他作品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除了前面所介绍的那几首之外,还有这首《春别曲》,同样写得很唯美,整首诗意境高远,尽管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每一句都很经典,把春色美景描绘的生动有趣,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

《春别曲》

唐代: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唐朝的诗人身上普遍都有一种自信,而这种自信也是来自于强大的唐朝,张籍身上的那种个性,那也是很令人感动,他在这首《春别曲》中,其实并没有任何什么高超的技巧,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却是同样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如果不够热爱的话,那自然是写不出这么有趣的作品。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咏物诗,通篇以长江两岸的春水为切入点,以此丝徐徐展开,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把春天的美景,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活灵活现;另外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而这样的作品也最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第一二句诗人便是描写了所见之物,并且写得极为生动有趣,长江里的水一到了春天,那就变得更加绿,在这第一句中便是写到了长江的碧绿的春水,这样的一种描写,也立马使得此诗更具有感染力;紧接着又是写到了水中的荷花,由于是春天,那水中的荷花还没有完全绽放,刚刚从水面升展出来的荷花,它只有铜钱大小,看上去甚是可爱。只是这么信手拈来,却是令这两句显得别具一格。

最后两句又是突出了暮春之色,也使得此诗更加的唯美,自己刚刚在江的那一头种下橘树,不过还很小,并没有长成,结出成熟的果实,自然是无法系住远行的船只。在这两句中诗人正是通过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把江南美景,还有内心的一种美好的愿望,通过一种极为抒情的笔触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此诗很是唯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从而营造出了一种不一样的春色美景。

张籍在这首《春别曲》中,正是借景抒情,以景入情,描写了长江两岸的春色,同时也写到了自己对于春色美景的留恋。古人大多是喜欢悲春伤秋,但是很显然张籍在这首诗中,更多的还是抒情了一种情感,描写了长...

查看更多
10 张籍的这首经典名诗《节妇吟》,一语双关,教我们如何委婉的拒绝别人
张籍写的诗有哪些
张籍最著名的诗
张籍的诗

中国人一向以委婉含蓄著称,写诗亦是如此。有的时候,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张籍的这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便是如此,此诗就教会了我们如何委婉的拒绝别人。

张籍是韩愈的弟子,也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文人,而李师道是唐朝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自中唐以来,藩镇割据的现象愈演愈烈,很多地方节度使企图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高官厚禄来拉拢文人和朝廷官员。

一些文人和官员禁不住诱惑和劝谏依附这些节度使,而张籍作为一名中央朝廷官员,他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大唐。

面对李师道的邀请,张籍不为所动,想拒绝他的请求,但又不想得罪李师道,于是喜来想去,写下了这首婉转而又坚决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会以为这是一首女子婉转拒绝男子的诗。

张籍在诗中自比女子,对男子说道,你既然知道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偏送我明珠,我非常感谢你的深情厚谊,于是把它系在我的红罗短衫上。

实际上诗中的“丈夫”,指的便是大唐朝廷,他忠于大唐,热爱大唐,而“明珠”则是李师道给张籍的高官厚禄。

我家的高楼连着皇家花园,我的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通过这句诗,让我们联想到《陌上桑》中主人公秦罗敷夸赞自己的丈夫是“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面对旁人提出的无理要求,机智地将其讽刺并回绝。

诗中又写道这位女子虽然知道男子是真心实意地对她,但是她已经有了丈夫,并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就像比翼鸟一样永不分开。因此她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其他的男人。

女子泪眼婆娑地拒绝了男子的请求,归还了明珠,心中充满遗憾,在出嫁之前没有遇到你。

女子还给男子明珠,表明了张籍拒绝了这份请求,从字面看女子内心充满遗憾和不舍,实际上从骨子里透露了张籍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态度。

据说李师道在看了张籍的这首诗后,也被诗中的陈情恳切所打动,于是不再勉强张籍。

张籍的这首经典名诗《节妇吟》可以说是一语双关,既没有得罪李师道,有表明了他的态度,这首婉转而动人的诗挽救了张籍,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在我们的人生中,如果想拒绝他人的好意,不妨学学张籍,既不会让他人难堪,也让自己保持着本性。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