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谜语诗,谜面很俗,谜底却很高雅

2020-07-03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

王安石写下一首谜诗,当时无能人解,千年后却被新加坡学者所破

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最跳脱的文人,身边的亲朋好友几乎没有不被他调侃的。

他的好友陈季常怕老婆,他就作诗调侃“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另一朋友邀他参加儿子的满月宴,他也写词戏之,“多谢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言外之意,就是无功不受禄,人家喜获麟儿,他若有功,不得被打死?

关于苏轼的“段子”,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估计也说不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轼传说中的对手王安石也是个段子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王安石是个刻板固执之人,甚至有人说连菩萨也无法劝服他,所以都称他为“拗相公”。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拗”脾气的文人,却曾写下一首很有趣的谜诗,当时无人能解,千年后却被新加坡学者所破。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这首诗乍一看很俗,甚至有些艳,当时很多人不明白王安石这首诗是何意。毕竟就连常年流连秦楼楚馆的柳永也不会写这么露骨的词句。有人觉得这应该是是个谜诗,但却依然没人猜出谜底一直到了民国才有人给出了为大众所接受的答案.

此人便是新加坡籍华裔汉语大师郑子瑜。那么这首诗的谜底到底是什么呢?郑子瑜认为王安石这里写的应该是四个诗人。

第一句“佳人佯醉索人扶”,首先佳人是“佯醉”,就是假装喝醉,而她又要人扶,那么说明她应该是东倒西歪,连起来就是说她“假倒”,那么谜底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

贾岛人称“诗奴”,是中晚唐著名的“苦吟派”的代表诗人,他和另一苦逼诗人“寒酸夫子”孟郊被后人誉为“郊寒岛瘦”。他们都是出生底层的贫苦诗人,这四字不仅是指他们困苦的生活,也是对他们诗词的概括。和许多苦吟诗人一样,贾岛的日常状态便是徘徊吟哦,殚精竭虑地对每个字词进行锤炼。

有一次他因“推”“敲”二字难以决断,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最后还是韩愈为他定下了“敲”字,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僧敲月下门”。他曾经还因两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琢磨便是三年,“三年两句得,一吟泪双流”。如此较真的贾岛,唐朝最刻骨的诗人舍他其谁?

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这一句写的有些露骨,但其实谜底却很有“仙气”。古人尤其是女子都包裹的严严实实,而王安石这里却说“露出”,说明是脱了外衣,才露出里面的“白”,那么翻译过来就是“李白(里白)”。李白,不用多说,是唐朝最出名的诗人,绣口一吐便是半个大唐,后世称之为“诗仙”。

关于他的出生众说纷纭,有说他是唐朝宗室之后,也有说他是吉尔吉斯坦人,总之就是个“谜”。他在20多岁的时候离开成长的故乡四川,从此开始了他浪漫如仙的一生。他一路远游,结交了不少好友,诸如孟浩然、元丹丘(《将进酒》中的丹丘生)等等。一直到了40多岁,才在贺知章、玉真公主的引荐下,得到皇帝唐玄宗的赏识,混了个翰林待诏。可是不久,放荡不羁的他便被同僚嫉恨,失宠于唐玄宗,最后被“赐金放还”。

安史之乱后,他投靠了当时的永王李璘,为他的东征事业摇旗呐喊。没想到最后李璘被逼为“反贼”,而李白也因为身为其幕僚而被下了大牢,最后流放夜郎。当他走到白帝城时,传来了大赦天下的消息,他当即登上小舟,“千里江陵一日还”。关于李白的结局也是莫衷一是,流传最广的便是“水中捞月”。纵观李白的一生,无论是出身还是死亡,亦或是他的诗歌,都极具浪漫色彩,无愧“诗仙”之名。

第三句“走入帐中寻不见”,这一句就很好理解了,为何佳人都不见了呢?因为她隐藏起来了,而古代的“帐”常常与“帷帐”、“罗帐”连用, 所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罗隐。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便是出自他的笔下,从这句诗不难看出他的抑郁不得志。和温庭筠一样,罗隐也是有名的丑男,关键他还出身贫寒。原本这些也不算什么,只要有才,通过科举考试,照样能翻身。可是罗隐出身的晚唐却是个科举考试舞弊成风的时代,原本就是“五十少进士”,再加上舞弊,对于罗隐这样的穷苦读书人,想要科举中第简直难如登天。传说他考了10次,都铩羽而归,人称“十上不第”。因为屡试不中,他甚至被歌女嘲笑,虽然最后他写下一首反讽是,但是其中的“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道尽了多少读书人的心酸苦楚。

而关于罗隐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传说,便是“圣贤嘴”,说啥都灵验。有一地主喜得金孙,满月宴时便请来罗隐。他给罗隐单独准备了一桌各种“酸”菜,就希望罗隐吃了,来句“酸(孙)多”。没想到罗隐张嘴就道“酸(孙)死了”,结果没过久,地主的孙子果然夭折了。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也侧面说明罗隐言辞之犀利辛辣,否则不会有这样的传言。

第四句“任他风水满江湖”,这一句就比较有争议了,“水满江湖”说明波浪之汹涌,而在字典中“潘”又有“满”之意,再加上又有“潘才如江”的说法,所以这一句所指的诗人便是北宋的著名隐士——潘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说法,但目前也没有人得出更令人信服的谜底,所以暂且还是以此为准。潘阆应该算是这首诗中最令人陌生的诗人了,他活跃于北宋初年,号“逍遥”,曾有人脑补认为金庸《天龙八部》中的“逍遥子”的原型便是他。他和林逋、王禹偁、寇准等人都有诗歌唱和,而他流传下来的诗词仅剩《酒泉子》十首。

这十首《酒泉子》写的都是杭州美景,传说苏轼家的屏风山所题的便是他的《酒泉子》,“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苏轼我们也知道,他曾两度任职杭州,对于杭州的美景向来是青睐有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他会如此喜爱潘阆的《酒泉子》,除了对杭州的那份难以言说的感情外,想来对于潘阆为人以及他的词作也是颇为欣赏的吧。能得大文豪青眼相待,潘阆之才也是不容小觑。

这便是王安石的诗谜了,谜面很俗,谜底却很高雅,令人回味无穷,你猜出来了吗?


上一篇 : 及时雨宋江的故事,宋江的忠义其实是盲目的愚昧的
下一篇 : 王安石的一首诗《北山》,历过无数大风浪之后,才得来的平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