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理趣诗便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所谓理趣诗,是指含有一定哲理,又具备诗的审美趣味的诗歌作品。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有源头活水来”等。这些理趣诗无不饱含深意,能够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值得反复细读。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放言五首·其三》,便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很经典的一首理趣诗。它是白居易组诗作品《放言五首》中的第三首,也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我们都知道古代文人大都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人生阅历极其丰富。白居易这首诗便是他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就事物的真伪优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那么白居易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呢?主要是为了表明他对当时唐王朝社会政治的态度,以及告诫世人要注意判断事物的真伪优劣,不良成不必要的错误。而对于白居易这首诗的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表现普遍规律,以达到让读者从小中见大,发人深思的目的。总之,白居易这首很有理趣的诗,每一句都饱含深意,建议细细品读。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首联“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即我告诉你一个解决狐疑的方法,不需要钻龟,也不需要祝蓍(sh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君”指的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样被贬通州司马的元稹闻讯后写下了深情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得知后感慨万千,便写下了《放言五首》奉和。
至于钻龟、祝蓍则是古代迷信活动,即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因此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便是白居易为了排解元稹因政治上遭到打击,所造成的心情动荡,也就是狐疑。这也就说明了元稹因为此事开始多疑,十分担心最后会遇到不好的结果。那么白居易告诉元稹能够解决狐疑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
颔联“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便是白居易所说的那个解决狐疑的方法。它的意思是说,鉴定玉的真假要烧三日三夜,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这里白居易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淮南子·俶真训》中记载的“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其二是《正义》中记载的“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由此可见,白居易所说的那个解决狐疑的方法,就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也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才会呈现出来。因此白居易是在告诉元稹,身为一个坚贞之士,就必须要经受长期挫折的磨练,即使是一个栋梁之材,他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结合白居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他与元稹其实都是因得罪了权贵,被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只不过两人对待此事的态度不一样,元稹显然陷入到了情绪低落到困境中,而白居易则坚信时间能够让人们看清此事的真伪。因此为了继续论证这个观点,白居易在颈联“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中,继续列举了两个例子。即周公当年铺佐成王的时候,有流言蜚语说他有篡权的野心,但时间证明他是忠心耿耿。而王莽在还没有代汉的时候,一直很谦恭,但时间证明他迷惑了很多人。
最后,尾联“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则紧承颈联,意思是说假如他们当初就死去了,那么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显然,这两句诗进一步说明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去考验,那么就容易被事物的一时表象所蒙蔽,以至于不能分辨真伪,冤屈好人。其实我们从白居易的经历上就可以明白其中饱含的深意。
因此我们品读白居易这首诗的时候,就要明白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要花时间去考验,才能准确的判断事物的真伪优劣,这点可以说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人的好坏,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判断,而是要花时间去接触,自然能够明了。总的来说,白居易这首诗,每一句都饱含深意,值得反复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