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影响了无数人,他把寂寞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哪首?对柳宗元影响最大的就是谢灵运。
很多古代文人通过自然山水的赏玩或个人的睿智,能够把精神上的困顿消除掉,如陶渊明、苏轼、欧阳修,他们属于这一类中的佼佼者;但也有很多人是不能的,如曹植、李白、杜甫、李煜,谢灵运、柳宗元等。
这是一种由个性所决定的解决人生思想上的矛盾的能力,外在的环境所起的作用是很微弱的,包括政治地位、经济能力,以上所提到的一些人,未必真的经济上很窘迫或毫无政治地位,但现实政治却与他原本的政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巨大的思想矛盾。
谢灵运一生虽不得志,但家族累积下来的经济实力却还是可以保他丰衣足食的,在政治上也并非毫无希望。
巨大的思想矛盾常常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流露出来,正如白居易《读谢灵运诗 》中所说的:“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陆游也在《澹斋居士诗序》评论谢灵运“激于不能自已”,可见其心中有多“幽愤”,而“幽愤”无法消除、无处可诉后所产生的则是深深的寂寞感。
谢灵运曾在《斋中读书诗》中写道:“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浪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诗句直白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寂寞。谢灵运作为一个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山水诗的发展中都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的诗人,曾引发后代无数读者的共鸣。有模仿他的山水诗的,有为他诗中的那份天才的寂寞所震撼的。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第二十首:“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佛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元好问认为,古今对柳宗元影响最大的是谢灵运,柳宗元在模仿谢灵运所描写的外表风容的山水诗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谢灵运诗中的寂寞心所产生的共鸣。
“寂寞心”是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了解他们这样的一份心,没有一个共鸣的心,在宇宙之间找不到一个知道你、了解你的人。在中国古代,这个寂寞还包含不得任用的意思。
两人的山水诗是“心迹双寂寞”时抒发情感的山水诗。这些诗作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对于诗人来说是异常痛苦而又无法解决的。
谢灵运是一个有才华、有大志的人,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的灵魂始终在权利的追逐中游荡。当他被权力的中心推到边缘,甚至完全被推在外面的时候,他的灵魂极度地躁动不安,这让他感到万分的孤独寂寞,他需要排遣。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做永嘉太守时所写的名作: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床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淮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开头两句就提到了两种特别的物象,虬是古人心中的神物,鸿则是横绝千里的象征,以潜虬、飞鸿的形象起兴而兼自比,怀抱自是不言而喻。
“进德”两句表现出诗人进退不得的尴尬处境,“徇禄”两句表现的是追求之心的强烈。
“初景”四句,写得轻松、自然,...
查看更多与“谢灵运把寂寞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哪首?对柳宗元影响最大”相关的文章
柳宗元20岁时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士,他的散文与韩愈齐名,诗歌和韦应物并称。其作品多抒写迁谪之思、幽怨凄绝。苏轼曾评价说,“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惟韦应物、柳子厚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之所及也。”下面介绍柳宗元的一首绝句,物来动情,情往感物,句句发自肺腑。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代: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永贞元年,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从北方贬谪到荒僻的柳州,由于他对异地气候特别敏感,心情愁闷之时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当时遭到贬谪的愤怒和不满。
《文心雕龙》上记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季节推移、寒暑变化,人的心情也会起着相应的变化。或喜或悲,常因人而异。柳宗元从20岁进入仕途,但永州一贬长达11年。
当他奉诏归来,行至灞亭,也是在二月里,曾有诗云:“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如今又是二月,但这次却被贬谪更远,是到了“百越文身地”。所以诗人晨起后伫立庭院中,望着百花落尽、格叶满庭时,便不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首句径直抒情,“宦情羁思共凄凄”,柳宗元参加革新,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宦,跋扈之强藩。可是这位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和支持,但好景不长,为时不足九个月,以后过的却是壮志难酬、一贬再贬的穷荒生活。
特别是到柳州后,诗人疾病缠身,虽然才四十多岁,已有垂垂老矣之感。唐代的柳州十分荒僻,人烟稀少,“城上高楼接大荒”,郊外是未开发的亚热带林莽,诗人总是感慨,“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所以说“共凄凄”三个字,说出了十分真实的心里话。
次句“春半如秋意转迷”,再补足上句的凄楚之意。“意转迷”,显示出诗人惘然若失的神态,却不完全由于“春半如秋”的季候。作者触景生情,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而有异。
后二句看似写景,却意蕴更深,“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雨过花尽,落叶满庭,莺声不绝于耳。其实柳州气温较高,四季如春,一般不会出现“百花尽”的场景。榕树老叶脱落,又会长出新叶来。
莺啼鸟啭,诗人若是心情闲适,必然感觉非常悦耳,但此时的柳宗元却觉得它是在“乱啼”。而这恰好表达出了这种“共凄凄”,“意转迷”的心情。
纵观柳宗元的这首诗,句句言情,而且发自肺腑。首句直抒胸臆,点明凄凄羁旅愁情;次句诉说春半如秋,令人不觉心动。转句描写雨后花尽,更显氛围凄楚悲凉;最后又有让诗人有些心烦的莺啼,更将这种愁情渲染到了极致。可见诗人面对柳州二月,早已情动于衷,而非出之于“偶题”了。
与“柳宗元的绝句代表作品赏析,将愁情渲染到了极致”相关的文章
思念始终是古代文人笔下难以割舍的旋律,在那些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所以离别之后想要再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古代文人大都走仕途,要经常换地方,这也导致他们的相思愁苦比起普通人来说要多许多。于是古代文人,就会给对方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既有李白写给王昌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有黄庭坚写给黄几复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写给友人的怀念诗,不过比起其他只是写给一个人的思念诗,这首诗是同时写给4位天各一方的朋友的,这就是来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是一首水平很高的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后一句让人百感交集,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了解一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登上柳州城楼的高处,举目眺望,远方连接的无尽的荒原,像大海和天空一样广阔的愁思正茫茫然自心中升起。狂风骤起吹起了水中的荷花,密集的暴雨斜斜拍打着墙上的薜荔。山重重,其上还有广袤的树木,遮挡了远望的视线,蜿蜒的的柳江九转千回,更让人心中烦乱。我和同伴一起来到这岭南的荒芜之地,想要联系你们但是音讯和书信都滞留在这里,怎么也联系不上你们。
这首诗是柳宗元写给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的,只因为他们都曾经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谪,这样的同病相怜也让柳宗元在被贬柳州之后,时常想起这几位朋友,在元和十年的时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高处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希望送往朋友们所在的漳汀封连四洲,但最终却没能寄到朋友手上。
这首诗首联开篇就落笔不凡,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描写的是诗人一到达柳州就迫不及待登高远望,他望的是什么?是几位同样遭遇贬谪的友人的贬所,但是海天茫茫,又怎么能够望得见,无尽的愁思充盈在广阔的天地间,不由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境界和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描写的景象由远及近,水中荷花被吹起,墙上薜荔被风雨拍打,这里的“荷花”和“薜荔”其实暗喻的是诗人和友人高洁的品格,而风雨就是他们所遭受的挫折,读及此句,让读者不由思绪翻腾,感受到诗人绵绵的愁思。
颈联又描写远景,诗人念及此时自己所处的场景,不由也想念友人们现在近况如何,但是俯仰之间只能看到绵延的乱山和九转千回的流水,而这也让诗人的心绪如同水流和乱山一样,愁肠百转,愁思绵延。尾联读及可谓是百感交集,“共来”本来是一同被贬,已然是让人心中痛苦难当,“犹自”又点出几人被贬之地天各一方,就算是书信都难以到达,这样的境遇又怎能不让人痛心,虽然此诗由此而结,但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读之余韵悠长。
对于柳宗元写给4位友人的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
与“柳宗元这首有名的诗送给了哪些人?”相关的文章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8月的一天,一批宦官拥立当时的李纯为太子,被逼迫软弱无力的唐顺宗禅让,当时的改革派的领军人物王叔文正在家里服丧,此时传来令他震惊不已,于是连夜回到长安,但是一切早已尘埃落定。当时的李纯(后来的唐宪宗)立即下令逮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原本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就此宣告失败。这场改革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天,此后王叔文被处死,另外的成品全部被贬外地,这其中就包括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人柳宗元。
唐宪宗无非是顺应了那个时代,再加上他打击改革派,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位是杀一儆百。正好改革派又触及了既得利益集团,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柳宗元是其中的一分子,首当其冲受到了打击,他被贬到了偏远的湖南永州,当时的湖南不像今天属于鱼米之乡,那个时候是属于蛮荒之地。
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悲痛不已,写过很多凄美的诗作,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江雪》,这首诗意境凄美,每一句都很孤独,被称为是唐诗里最孤独的一首诗。其实除了这一首之外,他在这一时期写过很多的凄美之作,譬如这首《早梅》,同样写得很伤感,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忧愁。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被贬之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而且那个地方山高皇帝远,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仕途都完了,人生也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的柳宗元悲痛万分,在这首诗中,他正是借用梅花来表达人生的悲痛之苦,同时也有写下了美好的人生愿望,那就是希望可以回到故乡,所以这首诗情感细腻,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读来让人拍案叫绝。
首联便是直接描写了早春时节的梅花,这一时期开出来的梅花芳香扑鼻,早梅在那高高的树枝上尽情地绽放,远远地就映照着广阔的天空。这两句完全是在写景,也立马点明了主题,让这首诗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写得很唯美,其实正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理变化。
颔联又是写了梅花在风中的情形,这样使得此时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的伤感,夜晚的北风送来了阵阵清香,在那漆黑的夜空中也增添了一丝白洁,看了让人惊艳不已。这两句依旧还是在写景,同样还是通过梅花来传递,也是为了与前面的两句形成对应。
颈联突然又是笔锋一转,借用梅花来表达相思之苦,由于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泊,那份艰辛一般人是很难理解,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够感受到无助与孤独;所以这个时候柳宗元思念故乡,我真想要折下一枝梅花,然后寄赠到万里之外的故乡,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让人只能是望洋兴叹。
尾联其实又是表达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尽管身处在蛮荒之地,但是诗人还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到故乡,所以此时他写了梅花凋谢的样子,眼看那梅花马上就要凋谢了,我将用什么来慰问远方的亲人呢?最后这一句反问,让这首诗更具有诗意,同时也更加的孤独。
柳宗元后期的作品每一首都别具一格,每一句都感人肺腑,在这首《早梅》一诗中,他正是写尽了人生的无奈,还有感伤之怀,毕竟是身处外地,他自己也不知...
查看更多说起唐宋八大家就不得不说柳宗元,他文章的成就比诗更盛,但他的那句“独钓寒江雪”却流传甚广,同为一个时期的刘禹锡虽然没有被后世人列入八大家之一,也因其自身的文学天赋被冠以诗豪的称呼。
他们友谊的小船结识与公元793年,在这一年的恩科榜中一同中进士,年龄相差一岁,九年以后刘禹锡在任职的过程中结识了韩愈与柳宗元,这是唐朝三大文坛风云人物的首次聚会,因为惺惺相惜结为好友。
唐顺宗继位以后,柳宗元与刘禹锡又站在了一同阵线上,当时朝廷正值改革除弊的风口浪尖中,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干了一番不小的实事,但也触犯了官宦集团的利益,这场改革风波仅仅坚持了半年就被保守党派扑灭,二人因是改革先驱者被一同外贬,柳宗元柳州、刘禹锡被贬远州,二人仕途失意后就以山水花鸟为伴。
写诗寄信成了他们业余爱好,也是在这个时候柳宗元想起了自己从入仕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年了,每当想起曾经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总是那么激情澎湃,在联想到以后的日子估计也只有这样过了,就写了一首诗赠给刘禹锡,想邀请他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如住在一起同为邻居。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在官场经历了这么多年,从最开始我们的相识,到今天这样分别两地,你到东,我到西,不知何时何地再能相见。如果皇恩浩荡可以让我们同时告老还乡,晚年的时候不如做个邻居,到老了也能像曾经那样。
试问人生在世能有几多知己,相信柳宗元作这首诗的时候心是诚恳的,没有半点随意,他们因同朝为官,也因才华相识,到老了也想互为邻居,我们不知道刘禹锡看到这首诗他的内心想法是什么,但从他们的友谊看来,如果真有那一天也许会像这首诗中写的那样吧
可惜柳宗元还未等到自己斑斑白发就已先行归去,朝廷在召回柳宗元时,此时的柳宗元因为病痛不幸离世,结束了他47岁的生命,而刘禹锡活到了71岁。岁月催人老,多情总被无情伤,柳宗元死的时候恰逢刘禹锡母亲病故,刘禹锡也因此得以离开被贬的地方。
不知道刘禹锡有没有去柳宗元的墓碑前看过,柳宗元的墓碑应该做的十分简单,不知哪年秋天泛黄的落叶飘零在他的坟头上时,刘禹锡是否会记起当年健在的柳宗元写给他的这首诗,是那么的向往。
与“柳宗元最著名的作品《重别梦得》,赠给刘禹锡的佳作,写了什么?”相关的文章
每当说到的古诗,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唐朝,在那段时间,诗文化可以说是走上了巅峰,诞生出了无数的优秀诗人,让后是之人望尘莫及,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相比于这些留下了无数经典诗作的"高产"诗人,柳宗元为我们留下的作品实在是太少,只有100多首,只不过诗文虽少,但是却不乏经典,单凭首无人不知的《江雪》,就足以美名流传。
他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虽然身世显赫但是却用心刻苦,在13岁那年便凭一首诗得到皇帝的称赞,从此成为人人皆知的神童,在21岁那年又高中进士,33岁那年便任职为礼部员外郎。只是命运很喜欢开玩笑,政治上的变故让之前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他被贬在外十年。十年后他被召回了京城,可却再次被贬到了柳州,到了柳州之后,他写下了一首诗,赠送给了他的4位好友,这4人与他一样被贬,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是他寄给身处于漳、汀、封、连四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他们有着相同的际遇,因为同一件事情被贬,他将这首诗送给4位身处不同地方的朋友,用来抒发自己不能与朋友相见的思念,表达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这首诗的首联两句中,诗人写到在他到了柳州之后,他登楼远眺时所见到的场景。除夕古诗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对于古代人们来说,灯笼其实是用来排遣内心苦闷的一种象征,比如说对人的思念等等,而在这首诗中,作者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在这首诗中,他在灯楼看到那无边无际的景象之时,他内心的愁思不但没能得到舒缓,反而变得更加汹涌起来。
颔联的描写则是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景象写到眼前的景象。一阵风雨过后,池塘里的荷花早已被狂风吹乱,而暴雨则是洗刷清洗着爬满薜荔的墙,在这里所提到的"芙蓉"与"薜荔"其实是坐着用来形容人的高洁的品格的一种象征,是指自己的那四位好友,而"暴风雨"则是再说政坛上的动荡。
在颈联中,诗人再一次将景物拉远,他举目远望,可是视线却被那层峦叠嶂的群山所遮挡,所以他只能俯首向下望去,看到的是那蜿蜒辗转的柳江,由此可见他内心的愁绪之身。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无论他是向眼望去还是向下望去,都看不见朋友的身影,于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悲伤。
而在最后一联中,诗人则是将自己对于有人的那份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心中,他认为如果朋友之间离得很遥远,没有办法通讯的话,那还可以理解,可是现如今我们一起来到了这荒凉的地方,却还是没有办法互通音讯,这实在是太悲伤了。
纵观整首诗,情景交融,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更是令人感到动容,也让人不禁为他们那份深厚的友谊而感到感动。
与“柳宗元著名的作品赏析,一首诗送给四个人?”相关的文章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也就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这场原本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当时参与变法的王叔文被处死,然而柳宗元与其他人则是被贬到外地,最初他是被贬到湖南,在那里他生活了十年,其间回到过京城长安,但是由于刘禹锡写了一首《游玄都观》,被人抓住了把柄讽刺朝廷,众人再次贬,柳宗元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广西柳州。
柳宗元是一个比较伤感的人,刚刚到达柳州时,他就悲痛不已,知道此生是再也不可能回到京城长安,所以在柳州期间写下了很多伤感的诗作,其中的这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那就是最伤感的一首诗,通篇写得极为忧愁,短短的几句,写尽了内心的无奈,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代: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属于南方温热地带,农历二月间气温已经很高了,处处繁花似锦,所有的树枝都开出了花朵,百花盛开,春色满园,可是突然来了一场雨,使得那榕树的叶子全部落尽了,柳宗元正是看到了落叶全部掉落了,这也令他更加伤感,于是他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把自己现实中的无奈,还有骨子里的悲痛之苦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了忧愁,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古代的文人被贬虽然苦了很多人,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无疑让这些有文化的人去到偏远的地区,至少是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也让人们融入更快。当然对于文人们自身来说,那至少是一个悲剧,毕竟他们十年的寒窗苦读,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可以实现人生理想。
那柳宗元这首诗每一句都很伤感,仅仅是开篇的两句,便是点有了主题,把内心的悲痛之苦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整首诗意境凄美,“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现在官场上的失意,还有客居他乡的孤独,全部都涌上了心头,即使是阳春二月,可是依旧还犹如寒冬一样,让人心意凄迷。在这两句中诗人直抒胸臆,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还有悲痛之苦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又是描写了雨后的场景,同时也令这首诗更具有张力,“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山城下过了一场雨后,百花凋谢,榕树的叶子落了一地,整个院子到处都是凋谢的叶子,黄莺鸟啼叫的声音让人听了也很心烦。在这两句中柳宗元正是直抒胸臆,再次描写了内心的忧愁,也就令这首诗更加的悲痛,这也正是他作品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看似很普通,可是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柳宗元作为那个时代著名的诗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处处不如意,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写得更加深刻,也更具有感染力,在这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他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不仅写到了二月里的天气,还有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通篇只有那么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可是却写尽了人生的无奈,使得我们读了之后,也是立马能够感受到他的悲痛之苦,一个人客居他乡,那自然是会...
查看更多与“柳宗元伤感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内心充满了无奈,对未来无尽的担忧”相关的文章
柳宗元最被人们熟知的诗可能要数他那首《江雪》,白雪皑皑的江面上,一位垂钓的渔翁与天地相融合,显得格外孤独,但是这种孤独却又是令人向往的、与世无争的孤独,这幅干净的画面诠释着干净纯粹的灵魂,永远刻在了读者的脑海里。今天在这里我们要欣赏的是柳宗元的另外一首“孤独境界”的时,它有“中唐七律魁首”的称号,与《江雪》相比有着不同的韵味,句句语言精妙,读来令人叫绝。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参加了政治革新失败后所写。当时作者一心想着通过革新去打击宦官势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在半年时间内就以失败告终,而更可悲的是作者因此被流放到偏远地区。当心中的抱负化作泡影后,柳宗元极度沮丧,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孤独界的名篇。
首联以景色入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色彩,一个“愁”字道出了作者内心感受。眼前的高楼和荒漠连接,那茫茫无际的海天正如“我”的愁绪一样。从这两句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是被调到了极其偏远的地方,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且物资匮乏,这句实写随后才引出了“愁”的虚写,海天一片空阔,作者便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悲从中来。
颔联是两句对仗工整的景联,风吹皱了荷花盛开的水面,细雨敲打着薜荔丛生的围墙。正因为作者的心情是诗意惆怅的,所以眼前看到的任何风景都是凄凉无比。但是这样的景色虽然显得很凄凉,却掩饰不住它的美丽,作者对画面的描写生动而形象,充分体现出了动感和色彩。这里的荷花和薜荔墙都如同作者本身一样,正经受着风雨的无情摧残;这两句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再次把愁思烘托的更加浓郁。
颈联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做了跳转,重重叠叠的树木遮住了望眼,那曲曲折折的江水又恰似作者的愁肠。柳宗元在偏远地区任职,内心对故土的思念可想而知,因为他渴望回归故土,所以才有了颈联的“眺望”。作者自己也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回到长安城,这种心情完全是一种煎熬,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叹息。所以看到江水的时候也自然同内心的愁绪结合在一起,有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人效果。
尾联是对颈联的补充,说他虽然和自己的同党来到这个地方,但是却也是相互被阻隔,没有音信。由此可知,当时不光是柳宗元被贬,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当然还有他的一些同党,但是被贬后的他们并没有在聚同一个地方。这就把作者心中的孤独又延伸了一步,使得全篇的孤独感达到了高潮,而且从其中渗透出来的还有悲伤、愤慨的成分。
柳宗元这首诗从前到后紧紧相扣,把凄凉和悲愤,伤感与无奈体现得淋漓尽致,成就了一首孤独界的名篇,不愧是七律中的魁首。
与“柳宗元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首孤独界的名篇是什么时候写的”相关的文章
众所周知,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呈现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方面都涌出了大量的名家,说到唐朝的名家就不得不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河东先生柳宗元。他的诗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都多有所托,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有《江雪》一诗。
1醉酒写诗头
唐顺宗时,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遭株连,被贬官到柳州任刺史。此时,柳宗元整日闭门谢客,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他便教十二三岁的小书童柳植写字作诗。经柳宗元悉心调教,柳植不但能吟诗作对,字也写得挺好,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那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居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柳州知府很高兴,在南郊鱼峰山上的望江亭里摆上火锅,请来文人墨客吃狗肉赏雪。
酒后,知府要在座每个客人做一首赏雪诗助兴,并规定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个“雪”字,在坐的文人墨客都是摇头晃脑,吹嘘知府的德政,获得阵阵喝彩,唯独柳宗元不愿趋炎附势,同流合污,他不动声色的默默喝酒。轮到他写时,他已大醉,他信手在宣纸上写下了“千山孤独”四个大字后,便伏在案上烂醉如泥。知府原是希望柳宗元写些歌功颂德的诗,一看他只写了四个字,心中不悦,卷起宣纸打道回府。
2书童柳植急中成诗
柳植知道自家主人得罪了知府,弄不好会被人家诬陷为被贬后对朝廷的不满,柳植想到这些便不顾一切的追上知府的轿子,“启禀知府大人,我家老爷现在酒醒了,他命小的来取回那首尚未完成的诗稿,让他继续写。”,知府不悦地诗稿给了柳植,“叫他快点儿写,我在半山腰等候。”
柳植回到望江亭,对柳宗元千呼万唤,揪耳朵捏鼻子的,就是叫不醒自家主人,柳植急得大哭,这时,江边停泊着一只扁舟,一个老渔翁披着蓑衣独自在那里垂钓。柳植触景生情,诗性勃发,勇敢地拿起狼毫笔,在“千山孤独”那四个字下添上诗句,又写上诗题《江雪》。柳植兴高采烈的拿着诗跑去送给知府,知府看到潇洒俊逸的字后,颇为高兴的下山去了。
3获得称赞
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过来。柳植将刚才情况告诉他,并将诗句吟给他听。
柳宗元听了高兴地说:“柳植,你写地不错哇,这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从此,《江雪》一诗便成为我国诗坛的千古绝句。
《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诗,写出了他那清高孤傲的情怀,以一片静寂的景致、一个清峻的身影、一种孤傲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在后世广为流传。
与“柳宗元的著名代表作《江雪》,是在酒后写的?发生了什么故事”相关的文章
在唐诗300首当中,柳宗元的诗作不算很多,但是他留下来作品却足够经典。比如《江雪》可谓妇孺皆知。除此之外,他的《捕蛇者说》,对于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批评,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不过在唐诗300首当中收入的柳宗元的唯一一首七律,却写出了他接连被贬之后,所感受到的人生艰难,仕途艰难,读来让人感受到情深义重,满腹愁怨。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题目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写于柳宗元被贬柳州之时。柳宗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进士及第,本来拥有大好的前程,后来随着职位的提高,逐渐感受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以及腐朽,所以也促成了他后期参与的改革。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他参与的这一场改革仅仅持续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宣告失败,而柳宗元更遭遇接连被贬。这首古诗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极为哀怨的一面,而且这种哀怨直接影响到了他生命的终结,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首诗的前两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交代了柳宗元登高望远的心理基础。从城上的高楼远眺外面空旷的旷野,天地间茫茫一片,却也带动了心中那无限的哀愁。毕竟柳宗元是被贬到此地的,在他乡就要慢慢的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还是戴罪之身,下一次被启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对于此时的柳宗元来说,内心极为的彷徨失措!
接下来两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当时的一种环境。本来柳宗元愁绪满怀,而后登高望远,却又遭遇暴风雨。看到那些水中的荷花在暴风雨中东倒西歪,又看到荔枝树被风吹雨打,心情断然更不会好。虽然此时看到的是荷花是荔枝,它们在暴风雨吹打之下,岂不就相当于在朝政当中被漩涡吞没的自己吗?这两句古诗,可谓托物言志。写的是荷花,但是所要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处境。
接下来的两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表达了柳宗元思念自己朋友的一种思想感情。如今我在这里经历暴风雨,感悟自己彷徨失措的人生,而那些我们在一起志向远大的朋友们呢,他们今天的遭遇又是如何?
这两句写柳宗元被山上的树挡住了视线,而江流的水被山川挡住了去处,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朋友们的思念被路途遥远而阻隔。虽然不在一处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也有着对彼此担心的友谊。
最后两句“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还是来表达,柳宗元对于朋友们的思念之情。虽然他们都在百越这个地方,但是此地依然山高路远,音信都已经被阻隔,无法取得联系,更无法安慰彼此。
人生艰难,仕途不顺。不管是在柳宗元的时代还是在今天,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大大小小的各种波折。人生艰难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一颗积极的心来对待。毕竟光阴短暂,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在这首诗写完之后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柳宗元就去世了,虽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但是很遗憾柳宗元就这样度过了他的一生,而这一首古...
查看更多与“柳宗元的诗代表作是什么?唯一一首七律,读来满腹愁怨”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