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他用词向世人展示了不甘忍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操。他的词被誉为“词中之龙”,他更是一个伟大的将领,他是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报国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一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一直以年轻杀贼为目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与励志抗金收复失地的宗泽老将军相提并论。
辛弃疾的这首词豪放中又带点悲哀,对国家、对民族的守望,对故土的思念,对物是人非的惆怅,都体现在诗词中。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于公元1175年。当时的辛弃疾35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辛弃疾在边关领兵主导抗金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也一直怀着收复北方失地故土的渴望,而这种情感在他的这首诗词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这首宋词的一开篇是词人所看到的滚滚流水。郁孤台在今天的江西赣州,郁孤台下的流水就是著名的清江,辛弃疾以清江水起兴,抒发了当时的南宋人民对于北方失地的眷恋之情。一句中间多少行人泪写出了多少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写出了对于当时战争中烧杀抢掠的控诉,写出了多少对于软弱的南宋政权的不满。
词人想到这里,就在郁孤台上向北望去。但是他所看到的西北不见长安,只能看到无数的青山连绵。不过在这里的长安并非指的是唐朝时的都城西安,而是指的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早已早就已经灭亡,但是身处南宋的词人。依然心怀着收复故土的渴望。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惜的是,曾经北宋的都城繁花似锦,如今早就已经沦为他国之土。
下片一开始其实是对于上片后两句的进一步解读,也凸显出了辛弃疾内心的豪迈。境界自然而然也得到进一步扩大。虽然北望长安有无数的青山阻隔,但纵然青山连绵,依然挡不住清江水的一去东流。就算是北宋汴京在他人之手,但是只要南宋王朝下定决心,只要全体军民齐心协力,收复故土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当然是词人对于他现在做从事事业的美好想象,也是他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自信的展现。正当他遐想之时,听到了山间鹧鸪声声。这鸟叫声一下子又把他拉回到了现实。是啊,虽然我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有着高远的志向,但是软弱的南宋政权并不会真心实意的想要收复故土啊。
这是当时的辛弃疾面临的最大悲哀,而且这种悲哀一直延续到南宋政权的灭亡。
整体来看,辛弃疾在这首精彩的爱国主义宋词当中表达出了对于国家的高尚情感,但是其中的悲凉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一是对于故土、对于故人的悲伤之情;其二则是对于当前软弱南宋王朝的失望。在这两层让他感觉到非常失落事件的影响下,也对应了他写出在这首宋词当中的“江晚正愁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