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发布时间:2020-07-03
1 王安石最经典的名诗《泊船瓜洲》中,“绿”字用得最妙,是神来之笔
王安石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王安石的诗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歌赋中,关于描写心情大悦或狂喜的诗歌也不少,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等。

但我却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情有独钟。他的这二句诗,不仅写出了狂喜的心情,还写出了芳草碧连天的绿意与生机。

他在诗歌上更是独创了“王荆公体”,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盛赞他的诗作,“公绝句最高,其得意处,高出苏、黄、陈之上,而与唐人尚隔一关”。

论诗歌,成就最高的一定是唐朝,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宋朝虽然是词的天下,但也有不少诗作流传。苏轼就不用多说,他的很多诗歌同样脍炙人口,而以黄庭坚、陈师道等人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两宋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这三人在诗歌上都颇有成就,但是严羽却认为王安石更胜一筹。且不论这个观点是否完全正确,但是足以证明王安石在诗歌一道上的成就绝对不低。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他最经典的那首《泊船瓜洲》,全诗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于是开始推行变法,但由于旧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1075二月,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这是一首抒情小诗,写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之情,以及想即刻回到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行船飞快顷刻抵达。

这让我想起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第一次罢相后择居江宁钟山,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如今即将离去,忍不住回首眺望。

“只隔”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本来山遥水阔的,却说成钟山近在咫尺,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依恋之情。

山水相傍,有山原则上就有水,望着江岸,诗人思绪万千。王微言:“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来了,万物吐绿,芳草茵茵,莺歌燕舞,蝶蜂狂闹,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了江南旖旎的风光,抒发了诗人飞扬的心情。

用“绿”字描写春风的,古典诗词歌赋中也不少。如:李白的“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温庭筠的“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纶野水天”、高观国的“春风吹绿湖边草,春光依旧湖边道”等,但总感觉不如王安石的最神韵兼备。

这首诗中,“绿”字用得最妙,是神来之笔,因而成了千古佳句。

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不少作品是一句之美,或一词之妙的。

如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春意盎然的繁荣。

如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和“弄”用了拟人句,写风吹开云层月亮露出来,花儿也在婆娑弄影,把作者乍见到后的惊喜写活了。

再如蒋捷的词:“流光容易把人...

查看更多
2 王安石这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这情越演越烈,困扰游子
思乡的古诗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王安石的诗歌比他的散文成就高,他的一些抒情写景小 诗,尤为出色,感情丰满、形象鲜明、意境新颖、语言精炼。《泊船瓜洲》是这类小诗中的代表作。

《泊船瓜洲》全诗紧扣念家思归而写。写该诗时,诗人 行船在长江上,船临时停在瓜洲。瓜洲居长江北岸,和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隔江相望。当时诗人家住南京钟山 (今南京紫金山),虽然离瓜洲并不很远,但因出游在外,不能随便回家。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全诗共四句。前二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泊船瓜洲,瓜洲与南岸的京口仅一江之限,而京口和住家相距也仅几重山,距离甚近,诗人念家的情绪朦胧地萌发了。思家的感情对于出游在外的人来说更为强烈,无时无处不萦绕心际,一旦游子见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时,就会触景生情,而这情会越演越烈,困扰游子。

“—水间”“只隔数重山”,一言回家的路程很短,又言归家路途水隔山阻,探家也并不容易,更何况诗人此时还不能回家。可想而知,诗人念家的感情虽很热切炽烈,但又蒙上一层无可奈何的低沉的情绪。读者似能见到诗人伫立船头、举目远望、愁思满面的情状;同时又似能听见诗人喃喃的喁语之声。这两句诗写得平实,把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绪写得淋漓尽致,意境清新开阔。

前二句诗重在写思家,后二句重在写思归,三四句“春风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又来了,春风又吹遍了江南,江南一片片绿色,那月亮高高地悬照着,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前一句诗人把江南描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一描绘是何等的欢快明畅、舒展自若,仿佛给美丽的江南着了一层绿色、喜色,净明透亮。后一句诗人将自己欲归家的心情描绘得愁绪万端、感叹万分。时值春天,诗人探家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恨不得能插翅飞回家,而这一切又完全不可能。诗人欲归不得归,只能将自己归思的一往之情,寄托于明月。

古往今来很多诗人作家往往把自己的乡思之情托付于明月。大诗人李白《静夜思》有句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也有句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也不例外,他将明月作为思归的象征。

这二句诗乍一读,似很不协调,意境有分裂之嫌,前一句诗人心情高兴万分,对春风洋溢着喜悦之情,而后一句诗人的心情刹然凄凉, 对明月充塞哀叹之气,显得不和谐。实则不然,细细一体味,这样写恰恰是诗人的髙明之处,用乐景写哀情,使哀更哀,如 此用乐句衬哀句,着意仍在哀句。

读罢王安石这首短诗,深感诗人于诗中流露的念家思归的感情,实是王安石晚年退居南京,放情山水的写照。王安石 参予政事,被两次罢相,到暮年与政无涉,写一些抒情写景小 诗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这种精工巧丽的诗篇具有观察细致、修辞巧妙、意境清新的特点,所以一直为后人爱读。陆游说:“卧听儿诵半山诗”,杨万里说:“半山绝句当朝餐”。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