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有“虞美人”之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虞美人优秀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虞美人》的词意,赏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李煜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命运和家国情怀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词的内涵,赏析其艺术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难点:把握李煜以“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自然景物抒发深沉哀愁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他借“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情境,寓言式地表达亡国之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李煜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出《虞美人》这首词。
2、整体感知:学生集体朗读全词,初步感受词的音韵美和画面美。
3、分析解读:分句解析词意,探讨艺术手法(如比兴、象征、情景交融等),深入挖掘词中的`情感内蕴。
4、深化理解:结合李煜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在词中的情感寄托和家国情怀。
5、小组讨论:围绕词的主旨、情感和艺术特色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虞美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史上的地位。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虞美人》,进一步体会其语言美和情感深度。
2、写一篇短文,从个人角度解读自己对《虞美人》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3、自主阅读,提高审美情绪,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最美丽也是最绝望的词——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板课题)
二、简介词人——李煜
(多媒体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三、听、读:
1、听:
现在让我们随着《虞美人》一词,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请大家认真听录音朗读,用心感受词人通过词传达出来的情感。(放录音朗读)
2、问:同学们通过听了诵读能不能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
(幽怨、悲伤、无奈、悔恨)
同学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读这首词,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读一个听,并且互相点评,结束之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诵读,好不好?
(学生听、评,教师巡视指点)
3、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哪一位同学能为我们诵读这首词?(由一位学生读)
四、感:
通过听、读的环节我们基本把握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是幽怨...
查看更多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虞美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 体悟本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悟本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将诗与北方的燕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弃,极易写景抒情的新的韵文文体——词。晚唐温庭筠、五代的李煜等一批词人的出现,使词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步确立。而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二、 作者介绍
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974年十一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南唐灭亡,李后主投降,被俘到汴京,辱封违命侯,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活。978年七月七日,在他四十二岁生日之夜被宋太宗赐毒酒毒死。
在政治上,他是颓唐的,是无能的,以致国破家亡。但他在文艺上,却是经史诗文样样精通,擅长书画,对音律有着独特的感悟,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香艳缠绵,后期词充满亡国之恨。他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前人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三、 初步感知:
1 听录音,正字正音
2 指名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3 再听朗读。思考:这首词抒发什么情感?请用文中的词语句子回答。
4 品味语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夸张。
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四、 研习探讨:“愁”的具体内容,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实写。“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然而,从后主处境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对“春花秋月”的吟咏歌唱,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但论起悲凉深沉,则莫过于李煜。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
查看更多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艺术风格,并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关于李煜的历史故事、优秀词作。指导学生诵读,并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这首词,充分把握文本差异这个切入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与情韵;了解本词体现的人生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艺术手法,对重点句子的深入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词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讲述与启发有效结合
学法:诵读法、分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文件:邓丽君的《几多愁》,通过音乐旋律让学生们整体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
(二)知人论世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因为李煜一个眼睛中有两个瞳子,历史上的项羽也是双瞳子的。古代迷信说法相貌不凡的人一定是帝王之相。因此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李煜的哥哥李弘冀对他是颇为忌惮的。为了避嫌,也为了韬光养晦,李煜采取了避世的.生活态度,整天花前月下、饮酒赋闲,所以号钟隐、莲峰居士。)他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前期的词风感染了明显的轻靡绮丽色彩;后期的词风呈现出苍凉沉郁的格调。词风的变化源于词人生活环境、人生遭遇的改变。975年,宋朝军队攻占金陵,俘虏了后主。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亡国之后的阶下囚生活,让他的词转向对思乡之苦、离家之痛、亡国之恨的书写。
987年的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他写下了《虞美人》这首词,并命令乐工进行演唱。当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并赐“牵机药”(牵机药乃是古来帝王要将近臣和妃子赐死时所用的毒药)毒死了李煜。因此《虞美人》就成为李煜的绝命词。因此有人就说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此时,我们不禁要问:一首普普通通的词怎么会要了李煜的身家性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再走近李煜、走近他的作品吧。
(三)诵读指导
诗歌教学应该重点强调诵读,让学生读出诗味才是教学的关键。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抑或者是今天的新课程理念都将朗诵定格为诗歌教学的重心。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排除字词读音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播放名家诗朗诵片段,朗诵能力好的教师也可以亲自示范,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这门艺术的语言魅力。然后进行具体的诵读指导:
1.把握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凄楚哀怨
2.整首词的高潮部分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几多”、“一江”要进行重读,进而将心中怒不可遏的愁怨喷涌出来。“愁”与“春水”需要轻度。“向东流”需要将声音延长,进而体现出愁绪的绵延不绝。
(四)分析品鉴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有的版本将“春花秋月”写作“春花秋叶”,你认为哪一种好?
明确:认为“春花秋月”好的。理由是:钟嵘《诗品序》:“春风春鸟,秋月秋蝉。”这些自然风物的变化是能够感动人心的。古代人是习惯使用“春花秋月”来象征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然而此时的诗人已经...
查看更多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
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丢了山河,没了权利、地位的昔日帝王,在他人政权之下苟且偷活,日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过的。而作为李煜的女人,小周后也一样隐忍侮辱,并且,在丈夫被奉为违命侯之后,做了令人感到耻辱的郑国夫人。
不仅如此,宋太宗早就窥于小周后的美貌,对其垂涎欲滴,更多次伺机侮辱。李煜在975年被俘,宋太宗从978年开始强行召见小周后,并对其施暴,从元宵节到七夕,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这期间,虽然,每次被侮小周后都是极力反抗,回到家中也都是痛哭流涕,诉说委屈,但是,李煜除了心中苦闷,痛苦自责之外,也别无他法。因为,自己作为亡国之人,已经没有能力谈及尊严,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女人。
最终,在悲愤、绝望、痛苦、屈辱之下,李煜写下了他人生的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首诗中,李煜将自己掩饰已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和盘托出,一书胸中郁闷之后,却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宋太宗听闻此诗之后,认为李煜是人心不死,复辟之欲仍在,故,赐给了李煜一杯“牵机药”,让其自杀而亡。
李煜死后,小周后终日神不守舍,魂不附体,无心梳妆,更是茶饭不思,伊人憔悴之容令人生怜。而此时,贼心不死的宋太宗,还贪恋芳泽,假意召见小周后,实则想借机侮辱。而此时的小周后,失去了心爱的丈夫,痛不欲生,更是了无牵挂。所以,她对于赵光义的要求,誓死反抗,以死相抵,从此,拒绝再入宫,终日守护在丈夫的灵位前,不愿离开。
数月之后,昔日闭月羞花的小周后,已然变成了弱不经风,骨瘦如柴的凄凉女子。面对丈夫的死,面对亡国的痛,她觉得自己生无可恋,最后,选择了自杀,随丈夫而去了,这也足见其对李煜的痴心与深情。
就这样,又一位美人也香消玉殒了。
两位绝世美女,一个含怨病逝,一个心痛自缢,皆是世人艳羡的红颜,也是为情薄命的苦难之人。一世天子爱,一代帝王情,死于非命,是很多丧权灭国的帝王都会面临的下场。而对于他们身边的女人,也多逃不过凄惨的命运。
也许,有人会觉得李煜无能,认为他不配做皇帝,更不配拥有两位绝世美女,甚至,还为其穷尽一生,死而后已。但奈何,这就是爱情,也许众人眼中的不堪之人,在情人眼里却是那般特别,令人着迷,哪怕是用尽一生,也愿意为之付出。
当年,褒姒一笑倾城,曾经,杨贵妃一曲诱乱。如若不是李煜不爱江山,爱美人,一心留恋温柔乡,贪念大周后的...
查看更多与“李煜经典诗词十八首中的绝唱《虞美人》,李煜亡国的原因就在这首词中”相关的文章
李煜的另外一首“神品”《虞美人》,很少有人读过!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以亡国之君作词,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之作,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这首《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平实道来,却写尽古今愁痛,虽是抒发亡国之痛,但用之个人之愁、爱情之愁、漂泊之愁,皆无不可。正如王国维所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有如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成就最高的词作,同时也是他的绝命词,以朴实无华之语道尽千古愁恨,以绝望之心抒写最美丽的篇章,。也正因此,这首词成为李煜最为人所熟知的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李煜还有另外一首《虞美人》,风格却大相庭径: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春花秋月何时了”早已脍炙人口,而这一篇《虞美人》虽稍逊一筹,但在含蓄深婉处却更胜之。这首词应是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上阕写春日之景,东风回、小院绿意盎然,柳条如睡眼睁开,春色撩人。而词人却凭栏无言,一句“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透露出深深的怀念旧国旧时的寂寥。
下阕则写词人而今现在的生活,虽被幽禁,却也有笙歌娱乐,也有美酒樽前!“池面冰初解”既说春回大地,也仿佛自嘲自己的处境,笙歌美酒,似乎也是“解冻”了。然而实际上是“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身被幽禁,徒有笙歌美酒,依然思念故国,这亡国之痛即便鬓发如霜如雪都难以承受。
这首《虞美人》相比他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却是逊色一些,但却更为含蓄委婉,以景写情,缠绵悱恻。李煜擅直赋铺陈而少有比兴,这首词却大相庭径,也算是李煜词中的异类。
与“李煜著名诗词《虞美人》都背过,但另一首却很少人知道”相关的文章
李煜,前半生以“帝王”的身份过着骄奢声色的生活,政治上毫无建树,却写了不少旖旎柔情的诗词。后半生以“囚徒”的身份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写了不少追忆往事,怀念故国的诗词。
公元976年,南唐灭亡,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宋太祖赵匡胤为显示“仁慈”,不杀李煜,并封其为违命侯。在被赵匡胤幽禁期间,李煜的生活还算平静。但不久赵匡胤病故,他的弟弟赵匡义登基。赵匡义没有其哥哥那样的胸怀,对李煜的态度反复无常,李煜在担惊受怕中对自己的前景消沉悲观,这就更触发了对“帝王时期”生活的怀念。
公元978年的七夕,这一天正是李煜的生日,回首往事,写下了《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春花秋月”,词人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心中的愁绪就如一江春水那样,绵绵不绝。
多愁善感本就是文人的天性,但赵匡义不是文人,也不愿意去理解这份愁绪。所以当他看到这首词的时候,非常气愤,词中的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他面露杀机。因为在他看来,这句话明显有复国的念头。只有杀掉李煜,才能免除后患。但又不能违背赵匡胤不杀李煜的旨意,于是偷偷派人送了一壶慢性毒酒为李煜祝寿,夜间李煜毒发身亡。
《虞美人》是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词,也是他生前写的最后一首词。《虞美人》写在七夕这一天,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上天似乎安排的恰到好处,《虞美人》成了李煜一生的总结,也为后人留下无尽感慨。
与“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堪称绝世之作,却也导致了李煜的死亡”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