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李煜诗词

发布时间:2020-05-26
1 南唐后主李煜:毫无治国之才,却在诗词歌赋方面炉火纯青
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简介

说起中国古代诗词上非常有名的几位词人,就不得不提及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人李煜了。在所有非常有名的词人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最高的一位,因为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位主人,南唐的帝王李煜。

帝王李煜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来说,他无疑是非常失败的。甚至他被攻陷之后,屈辱的做了阶下囚,最后甚至被残忍的毒死,他的下场是非常惨烈的,经历了灭国之痛,一个朝代的心衰在他眼里流去,而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他也亲手造就了这个朝代的悲剧。然而作为词人,李煜是非常成功的,他的许多诗词都有着非常大的格局,而反复被后人所鉴赏,更是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由此可见他的诗词地位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悲惨的帝王,天才的词人吧!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李煜此人生性风流极具才情,在历史人物的画像中他更是有着较为奇特的面貌,一目双瞳高耸的额头还有稀松的牙齿,使得他,光是从外貌上就遭到了众多兄弟的弹劾。大家都认为他长着一副奇异外貌,唯恐他会招来祸端。而那时的李煜根本无心权势,而他本人也没有多大的政治才能,在朝中更是孤寡一人无依无靠。所以那时的李煜为了躲避祸端,干脆一人躲起来,沉醉于研究诗词歌赋,从不过问世事,醉心于山水之间,沉迷于诗词歌赋之中。那个时候的李煜可以说无牵无挂的过了一段此生最舒心的日子,就在他以为她可以这样安稳平淡的过一生时,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当朝太子李弘突然病逝了,而拥护李从善的大臣众多,都希望立其为太子。但是这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是非常大的威胁,太子的权力过盛,不仅不会给他带来荣誉,反而会给他招致杀身之祸。所以那些拥护李从善的大臣们都被革职流放,而皇帝转而立李煜为太子,从此朝中也像釜底抽薪般,少了许多忠心耿耿的中流砥柱,这为后来的灭国埋下了伏笔。

后来李煜父皇逝去,李煜不得已也登上了皇上的宝座。然而毫无治国之才的他,对整个国家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而中唐的没落就像一场狂袭而来的龙卷风,早已有些名存实亡之势了。所以后来李煜便亲身经历了灭国这样一件事。在开宝四年宋太祖领人灭南汉,到达汉阳时,李煜极度恐慌,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他只害怕自己生命难以持续,所以他迫切的改了国号,亲自去掉唐号之称,自封为"江南国主"。他的这一举动也是寒了朝中上上下下的人民的心,在危险来临之际,李煜想的并不是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子民,更多的是想着如何逃亡,这对于朝中老将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所以朝中也并没有人再把他放在眼里。朝中大势已去,早已定为定居,他们自然不战而败。后来敌军的铁骑也踏进了李煜的宫殿,无奈之下李煜上表自己愿意臣服于北宋的决心,并且表示愿意接受北宋册封的爵位,以此获得一线生机,然而更令人觉得耻辱的是,他这样委屈求和的方式竟然被拒了。后来首城金陵失守,其守将马承信为保李煜安危更是当场战死,而他自己的亲信陈乔更是在自己身边自杀,从此李煜庇护之所,也预示着南唐的灭亡。

经历了这样人生起...

查看更多
2 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词,两首《相见欢》传唱度都很高,言有尽而意无穷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千古词帝李煜知名度最高的两首相见欢,每一句都让人一唱三叹。

开宝九年正月,李后主被押送到开封城,而且被赵匡胤戏谑性的封了一个具有侮辱性的称号——“违命侯”,从此李煜开始了自己的俘虏生涯。在他居住的宅院中,四处都有军士把守,这实际上是软禁了李煜,当了十几年皇帝的李煜,何曾受到过这样的对待,何曾受到这样的冷眼,又何曾知道了自由的可贵!因此他在这里当真是“每天以泪洗面”。

在这种情况下,李煜写下了一系列记述自己愁苦和软禁生活的词作,而这些词,公认的要远比他前期的词精彩,几乎每一首都受到了后人的推崇,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作。

比如,下面这两首著名的《相见欢》。

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两首词相信许多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因为它们非常著名,是李煜的招牌词作之一。第一首《相见欢》的大意是:丛林中的花儿凋谢了,春来了又去了,显得那么匆匆,而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早晨的寒雨、晚上的东风。想当时,她的泪水因为我的离别而留下,因为我的离别而沉醉,这样的时光却难再!正如人生的许多恨事,像流水一样东流而去,去而不返,可又年年不息。

第二首词的大意是说:独自上了小楼,看到月儿如钩,寂寂庭院,秋夜梧桐,令人无限叹息。正如离愁,剪不断,理不清,好像心头一种难以描述的滋味。

从字面看,前一首写的是春景,后一首写的是秋景,但是从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看,看到暮春林花凋落、秋天梧桐叶落,再结合自己的心境,其实只不过是抒发自己的一种无限哀愁罢了。这两首词,语言简单易懂,但是所表现的感情,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成为了至今传唱的千古佳作,历朝历代引用极广。


查看更多
3 李煜的词作品赏析,两位皇帝李煜和赵佶的诗相比,文采谁更好?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历史的车轮滚滚,一路向前高歌猛进,但有时候不同时段的事件也会惊人地相似。每到王朝更替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人掌握国家命脉却不思进取,甚至荒淫腐败,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艺术造诣却高的出奇,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比如五代时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他不仅精于书法、擅长绘画、通晓音律,而且非常喜欢写词。可是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君,即使词作流传千古,最后却国破家亡。最后李煜只想做个普通人的心愿都无法实现,宋太祖微笑地对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另一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也是才华横溢,他独创瘦金体,擅长花鸟画,甚至还爱好蹴鞠。赵佶的身上不仅有李煜的影子,还应该是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这位不爱后宫,只喜欢李师师的寻花问柳皇帝,最后却被金人俘虏北去,丢尽了祖宗的颜面。

下面挑选两位皇帝的大作各一首,欣赏之余比较一下他们到底哪一位文采更好。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先看李煜的这首词,这是词人的代表作,可惜也是他的绝命作。新作刚被伶人唱完,宋太宗闻之大怒,就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不知他临死前在想什么?是后悔当初自己不理朝政,滥杀忠臣,不思进取;还是正在回忆与小周皇后朝夕相处,赏花弹琴。

估计更多的是悔恨与无奈,所以李煜才能写出如此深情的作品。“往事知多少”,以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个风流潇洒的皇帝,平时作威作福,如今成为阶下囚,终于知道过往的一切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可挽回,也必然愁情难断。

再看第二首词,这是徽宗皇帝被金兵押送北上的路上所写。当时他在道路两旁看见一簇簇璀璨夺目的杏花,不禁潸然泪下,他觉得自己还不如这自由怒放的鲜花。赵佶正觉得情思郁积,不知又从哪里飞来一只燕子,在他的眼前扑楞着翅膀,赵佶愈发感到伤感,于是含泪写下这首亡国之曲。

上阕的凋零、无情、愁苦、凄凉、春暮,都是词人在悔恨,再也看不见那些艳溢香融的美女,也闻不到蕊珠宫女身上的淡淡清香。此时此刻,徽宗皇帝是否还能想起,当初他穷奢极欲,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搜刮民脂民膏,建造豪华宫殿,不顾百姓疾苦,置其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甚至不自量力地挑衅金国,还打压爱国志士,真是可悲可叹!

下阕中赵佶似乎有些明白过来,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燕子啊,你如果会说话多好,我要到那“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的地方,你可知我的老家在何处,能否为我捎个话? 唉!罢了罢了!“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作品读完了,除了欣赏词...

查看更多
4 李煜的词作品与李白杜甫相比,同时描写捣衣声,谁更胜一筹?
李煜诗词
李白
杜甫

李白、杜甫、李煜3大高手,都写同一个意象,论水平这次诗圣垫底。

咱们平日里提到古典诗词,总是把唐诗、宋词当成文坛双璧。但事实上,在唐宋之间的李煜,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李煜后期的词中作中,继承了晚唐婉约派的风格,其作品中的美感不输情诗圣手李商隐。而这种传承,直接影响了两宋词风,让宋词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婉约之美。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唐代的一个很经典的意象:捣衣声。什么是捣衣声呢?其实就是古代的一种家务活,在宋元以前棉花还没普及,当时民间百姓穿的多为葛麻等织品,比较粗糙。所以大家在穿之前,会把它们捣柔软、弄平整,这就是一个捣衣的过程。这个意象,李白、杜甫、李煜这3大高手,都是写过的。至于水平如何,我们一起瞧瞧。

一、我们先来看李白的作品: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这首诗,写得确实是很有水平的。一般文人用捣衣写相思,基本上都婉约有余,少了一份大气。但李白这首诗不一样,它写的不是小景,而是长安城月光下的万户捣衣声,冲着这一点,李白就已经写出了新意。此外,李白此诗用捣衣开篇写情,而后再由听觉到秋风吹来的感觉,一笔勾勒,把捣衣这一意象用活了。

二、我们再来看杜甫:

《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这是一首五律,写得也很有意思。与李白诗不一样,杜甫把这首诗名字就取为捣衣,全文通篇都围绕着捣衣这一行为来写。首联是轻拭出砧板准备捣衣;次联和颈联是女子的心理活动,寄托她的一片相思;而尾联则是移情的写法,由妻子写到在外的丈夫。

这首诗和李白诗一样,同样引入了月光这一意象,但在意境上比李白诗少了些美感。当然这是咱们完全能理解的,杜甫最擅长的就是写实,而李白诗风浪漫,这种写月下相思的诗作,杜甫确实并不是很擅长。

三、最后我们来看李煜的词: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同样是写砧上捣衣,个人认为李煜这首词,论意境是完全可以和诗仙李白相提并论的。这次李煜是从听捣衣声的角度来写的,词的一开篇就把这一幕放入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中。“静”字和“空”字,一笔勾勒,用笔之细是胜于李白、杜甫的。接下来写捣衣的声音,用的是“断续”二字,一声声带着乐律的捣衣声,让月下清风也断断续续了。连用两个“断续”,令人眼前一亮。接下来写情,由捣衣声写到自己。本就难眠的自己,看着帘子外面的月色,听着阵阵捣衣声,更难以入睡。

李白诗勾勒的是一个大景,他的视角是放眼长安城。杜甫诗写的是小景,诗中仅有女子一人。而李煜词中之景,显然要丰富的多。既有相思的女子,又有睡不着的词人,还有一轮月、一席帘和阵阵清风,在篇幅上字数还比李白、杜甫要少。更难得的是,李煜通篇都没有点破这个“情”字,这就让全词更有韵味。

就这三首作品来看,这3大高手的水平,个人觉得其实...

查看更多
5 李煜著名的词有什么?《子夜歌》以愁恨开始,以梦结尾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李后主的诗词造诣极高,特别是他亡国之后的作品令人不忍卒读,这些作品又大都是追忆故国的诗词,所以,这次,我想出一个系列,挑选他的一些著名的思念故国的诗词来进行比较和赏析。我要解读的第一首是《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何能:什么时候能够。销魂:经过离开了肉体的状态,这里指哀愁到了极点。独我:只有我一人。何限:无限。这句词的意思是说人生中的各种离愁别恨何时才能免除?只有我泛起无限的哀情与愁怨。

李煜的“仇恨”是什么?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被赵匡胤收入囊中;是曾经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有朝一日归为臣虏;是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园长途跋涉来到汴京被囚禁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为什么不能像刘禅一样当个安乐公享受呢?李煜对于享乐是没有节制的,同样对于悲哀也是没有节制的。他当皇帝时风光无限,醉心享乐,不理朝事,在宫中演奏起失而复得的《霓裳羽衣曲》。在国破家亡后,他内心才懊悔不已。从他这两个阶段所写的诗的主题发生了明显变化可以得知,他将对故国的思念摆在明面上,以追悼逝去的时光,思念破灭的山河。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晚上梦回故国,走到了曾经那座“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皇宫,遇到了大周后在向他招手,看到了宫人忙来忙去的身影,看到了歌舞升平的场面。昔日的荣光一一在面前展开,在梦里,他看到了过去的欢乐,享受了过去的荣华。

但梦中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孤独和愁闷。就像他在《虞美人》中写的一样:“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为何不堪回首,因为往日荣光与今时孤苦的对比让他喘不过气来,所以才会感慨万千,泪流满面。“觉来双泪流”写出了李煜现实中的孤苦无依,梦境与现实,往日与今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巨大,李煜的情绪也更加复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如今,谁能与我登高望远,一览故国之景,回忆起往昔,在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与群臣登高望远。“谁与上”点名词人的孤独心情,似“无言独上西楼”的感觉,李煜想登高眺望故国,追忆故乡。但山高水远,群山所阻,故园不可见。即使看到了,也不是曾经的故园了。到这里,词人只能将这种空虚之感寄托在“秋晴望”上,往事不堪回首,词人仍然没有获得那种厚实感。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如今,再不管往事再难以忘怀,都已经变成一场空了,却仿佛还在一场梦中。词人已经知道往事成空了,但这冰冷的现实是他难以接受的,所以他希望这只是一场梦。李煜不愿意在清醒,他想假装迷惘,这其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了。

整首词以思念故国为主题,以愁恨开始,以梦结尾,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苦的。“独我”、“谁与上”写出李煜的孤苦伶仃,“梦重归”、“一梦中”,一个写李煜梦到美好的昨日,反衬出他现实的孤独心情;一个写李煜希望现实才是一场梦,表现出他在现实中的痛苦心情。整首词,没有实感,...

查看更多
6 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词?这十句经典句子知道几句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千古词帝”李煜十句经典诗词,写尽人生的悲欢愁苦!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出自南唐·李煜《清平乐》。以比喻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离恨”与具体可感的“春草”联系搭挂在一起,从而以“春草日日长”的形象写出“离恨日日生”的意蕴。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感极强,让人由草及情,思味无穷。

2、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出自南唐·李煜《渔父》。前句写船行水上激起的浪花很高,就像千里相随的雪花;后句写两岸桃李成行,就像列队的景象。

3、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出自南唐·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一片芳心,千万缕的愁绪,人间竟然没有一处可以安置。现今多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少女的多情、善感,一颗寂寞的芳心,不知如何安置。

4、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出自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在梦中,不知感觉到有多少恨意!作者追怀往事,感叹早已逝去的往日欢乐,真是恨意无穷,尽入梦中。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出自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美意不留,芳华难驻,人生有太多的恨事。长恨无穷,就像那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总是长流不尽。作者描写自己对人生感到无奈,对太多痛苦感到无力承担的凄凉心境。此句常用来感叹一个人对世事的伤心失意与对人生的无奈。

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出自南唐·李煜《相见欢》。诗句描写寒雨晚风使林花凋谢的惆怅之情。

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南唐·李煜《浪淘沙令》。表面写春光逝去的惆怅,实则是借春去写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悲哀。“天上人间”,将昔日帝王的奢华生活与今日沦为阶下囚的生活作了概括的对比,寄寓了对往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意与对今天现实的无限感叹。

8、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出自南唐·李煜《渔父》。带着一壶好酒,拿着一枝钓竿,一个人独自在河边,一边喝酒,一边钓鱼,世上像我这样自在逍遥的人,能有多少呢?这首词是描写在江边独钓的人,远离了尘俗的干扰,独自拥有一片宁静的天地,那种逍遥与闲适的情怀,又哪里是俗人所能体会的呢

9、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出自南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人生的愁恨,要怎样才能避免呢?为何离情别恨,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深长无限呢?作者描写自己身在异乡,怀念故国,感叹人生愁恨虽然无可避免,可是自己的愁恨却是特别的深长,难受。

10、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

出自南唐·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醉乡的路最安稳平坦,应该常常去,此外其他的路都是不可行的。李煜人在沦落中,国破家亡,终日以酒消愁,以醉解闷。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困危与无奈,因此失意的人常常喜欢借酒消愁,盼望一醉能忘千愁。


查看更多
7 李煜的这首诗词为儿子所写,充斥着遗憾,谴责和后悔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诗词

儿子逝世,李煜这首《悼诗》每一个句子都用尽了悲伤的字眼。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嚐嚐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南唐·李煜《谢新恩》

死亡总会伴随着深深的遗憾,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不能规避这种遗憾,所以后主李煜也不能例外。当他亲眼见证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子悄然离世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斥着遗憾、谴责和后悔。此刻他发如枯槁,瘦若干柴一般。他细心整理娥皇的遗物时,那些陈旧美好的回忆,几乎让他痛不欲生。

其实在娥皇病逝前的几日,她的病情在众多御医的治疗下有所好转,甚至能正常进食行走,按照常理来讲,只要娥皇安心养病,再加上皇宫中所需应有尽有,最后一定会痊愈。但实际上,娥皇在清醒的那几日里,非但没有静心调养,反而在内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李煜与小周后的事情尽管做得极为隐蔽,每次约会的时候,李煜甚至连一个侍卫都不带在身边,但就算是这样,也未能瞒过冰雪聪明的娥皇。毕竟娥皇要大自己这个妹妹十几岁,又是在皇宫中生活了很久,懂得的人情世故、尔虞我诈都不是小周后能够相比的。所以娥皇在疑心的驱使下,几经询问便将事情的原委了解了个大概。

娥皇心里十分清楚,自古帝王多薄情,甚至有的昏庸淫乱的帝王都要有后宫佳丽三千。像李煜这等才貌无双的君王,能够自始至终地爱着一个女人,娥皇本应该是幸福的,但越是这样的“宠房专嬖”,越是让娥皇的占有欲变得强烈。

在小周后之前,娥皇也曾担心过这等事情发生,根据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记李煜的宫女名有:黄保仪、流珠、乔氏、庆奴、薛九、宜爱、意可、窅娘、秋水、小花蕊。在这些宫女中,有“容态华丽,冠绝当世”之称的黄保仪最得李煜恩宠。李煜所写所作的书画全部都交给黄保仪来保管,足以看出李煜对她的信任。但就算是这等奇女子,最后也不过是得到“保仪”这样的封号。

娥皇自始至终都相信着李煜,也相信着自己,但是小周后不同于别人的是,她有着与娥皇一样的绝世容貌,一样的冰雪聪明,一样的多才多艺,细心如李煜,只要和小周后多加接触,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与娥皇如出一辙的气息,这是娥皇所猜忌的原因,同样也是李煜陷入爱河的原因。

娥皇百般讨好,一心一意地照顾爱护着李煜,最后反倒要成全自己的妹妹,这是每个女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所以那刻所有的委屈、愤怒、失望、报复混杂到了一起,让本就脆弱的娥皇,又一次被病魔缠身。俗语中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在娥皇病情恶化的时候,又传来她年仅四岁的儿子仲宣天折的噩耗。

二十九岁的娥皇,与后主李煜育有两子,长子仲寓,次子仲宣,两个孩子都有过于常人的聪颖,尤其是次子仲宣。仲宣三岁能熟背《孝经》,且能够达到一字不落的程度,在礼数方面也是周到得体,如同成人一般,深得李煜和娥皇的爱护,娥皇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呵护着仲宣。直到娥皇病重,幼小的仲宣因为受到了父亲礼佛敬佛的感染,独自一人跑到了佛堂中为母亲祈...

查看更多
8 李煜经典诗词十八首中的绝唱《虞美人》,李煜亡国的原因就在这首词中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

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丢了山河,没了权利、地位的昔日帝王,在他人政权之下苟且偷活,日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过的。而作为李煜的女人,小周后也一样隐忍侮辱,并且,在丈夫被奉为违命侯之后,做了令人感到耻辱的郑国夫人。

不仅如此,宋太宗早就窥于小周后的美貌,对其垂涎欲滴,更多次伺机侮辱。李煜在975年被俘,宋太宗从978年开始强行召见小周后,并对其施暴,从元宵节到七夕,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这期间,虽然,每次被侮小周后都是极力反抗,回到家中也都是痛哭流涕,诉说委屈,但是,李煜除了心中苦闷,痛苦自责之外,也别无他法。因为,自己作为亡国之人,已经没有能力谈及尊严,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女人。

最终,在悲愤、绝望、痛苦、屈辱之下,李煜写下了他人生的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首诗中,李煜将自己掩饰已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和盘托出,一书胸中郁闷之后,却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宋太宗听闻此诗之后,认为李煜是人心不死,复辟之欲仍在,故,赐给了李煜一杯“牵机药”,让其自杀而亡。

李煜死后,小周后终日神不守舍,魂不附体,无心梳妆,更是茶饭不思,伊人憔悴之容令人生怜。而此时,贼心不死的宋太宗,还贪恋芳泽,假意召见小周后,实则想借机侮辱。而此时的小周后,失去了心爱的丈夫,痛不欲生,更是了无牵挂。所以,她对于赵光义的要求,誓死反抗,以死相抵,从此,拒绝再入宫,终日守护在丈夫的灵位前,不愿离开。

数月之后,昔日闭月羞花的小周后,已然变成了弱不经风,骨瘦如柴的凄凉女子。面对丈夫的死,面对亡国的痛,她觉得自己生无可恋,最后,选择了自杀,随丈夫而去了,这也足见其对李煜的痴心与深情。

就这样,又一位美人也香消玉殒了。

两位绝世美女,一个含怨病逝,一个心痛自缢,皆是世人艳羡的红颜,也是为情薄命的苦难之人。一世天子爱,一代帝王情,死于非命,是很多丧权灭国的帝王都会面临的下场。而对于他们身边的女人,也多逃不过凄惨的命运。

也许,有人会觉得李煜无能,认为他不配做皇帝,更不配拥有两位绝世美女,甚至,还为其穷尽一生,死而后已。但奈何,这就是爱情,也许众人眼中的不堪之人,在情人眼里却是那般特别,令人着迷,哪怕是用尽一生,也愿意为之付出。

当年,褒姒一笑倾城,曾经,杨贵妃一曲诱乱。如若不是李煜不爱江山,爱美人,一心留恋温柔乡,贪念大周后的...

查看更多
9 读李煜的诗词,李煜与大周后小周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
李煜诗词

与李煜诗作同样出名的,当属他个人的感情生活:与大、小周后的儿女情长、情感纠葛、恩怨情仇。

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又是何等的情感与不舍,才能让李煜写出如此荡气回肠,酸楚悲痛的诗句来呢?

大周后,名周蔷,小名娥皇,是南唐开国元老周宗的长女。娥皇相貌出众,她拥有明亮的双眸,雪白的肌肤,姣好的容貌。此外,娥皇才艺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如此,她还对诗词歌赋,历史古籍等极为擅长,是名副其实的美女加才女。

加之,李煜精诗词、会诗画、懂音律,艺术天赋尤为突出。李煜与娥皇可以说是有着相同的兴趣和追求,二人情投意合,相处更是非常融洽。他们二位曾经一起将原本残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合作完成,琴瑟和鸣,配合的十分默契,真是一段令人羡慕的佳话。

李煜与娥皇成婚之时,李煜十八岁,娥皇十九岁,二人感情甚好,可谓佳偶天成。对于妻子之美,李煜也是溢于言表的,更在《一斛珠·晓妆初过》中,将妻子娇滴滴的神情,以及二人的闺房之乐,业余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可以说,在李煜的眼中,妻子哪怕只上一点点淡妆,唇边抹上一缕嫣红,便已经是樱桃小口一点点,婀娜婉约之态尽显了。而妻子的歌声,更宛如莺鸟啼鸣,清脆婉转。一颦一笑如花蕾绽放,轻衣罗衫如仙女下凡。

夫妻二人更是经常在月下缠绵,娥皇的琵琶,配以李煜的新曲,弹指间,韵律优美,起舞时,春心荡漾。身着白衣的大周后,轻歌曼舞,如云烟缥缈,琵琶声声,似天上人间,良辰美景,醉倒了伊人,也迷乱了圣上的眼。

虽说,君王后宫佳丽颇多,但是,李煜对于大周后的爱却丝毫不减,足见得对她的深情和厚爱。

二人恩爱十载,大周后更是为李煜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李仲寓,小儿子李仲宣。中主李璟还特意把自己心爱的“烧槽琵琶”赐予大周后,以示嘉奖。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人们都以为这二人会如此恩爱,长久厮守下去之时,娥皇突然身染重病。

从公元964年开始,大周后便一病不起。

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被病痛折磨地不成样子,日渐衰败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爱妻心切的李煜,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能让妻子快些康复,李煜请来御医为妻子诊病,各种名药、补品,也是一律用上,但是,娥皇的病情却依然不见好转。

除了名医名药,李煜更是虔诚的祈求佛祖,以期望保佑妻子尽快康复。为了哄得病榻上的娥皇开心,希望她能早日战胜病魔,李煜还特意写了一首《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来给予妻子鼓励: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然而,多情男子,亦是风流成性的,帝王之爱,又怎可能专情,独享?昔日,唐玄宗别情杨玉环,让梅妃独守空房,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李煜与大周后之间。然而,插足他们之间爱情的,竟然是大周后的胞妹,不觉得让人对娥皇心生...

查看更多
10 李煜著名诗词《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雨,与苏轼杜甫的雨哪一个深得你心?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诗词

同样是写雨的诗词,李煜的伤怀,苏轼的无畏,而杜甫这个雨厉害了

说起下雨,有和风细雨,也有狂风骤雨,雨能滋润万物,也能摧毁万物。雨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词里,诗人词人总会透过雨,写出无尽的悲欢离合。接下来,我们来品味一下关于雨的这三首诗词,同样是写雨,作者的心境与情怀却不尽相同,李煜笔下的雨“伤怀”,苏轼笔下的雨“不是事儿”,杜甫写的这个雨就厉害了。

李煜的“伤怀雨”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写这首词时正被囚于汴京,一个凄凉的晚上,突然下起了雨,雨声潺潺,看来雨不是特别大,却泛滥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感伤情怀。眼看着春意衰微,被子一点也不御寒,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被囚的事实,寻求片刻欢乐。他不敢在楼上凭栏望远,曾属于自己的那无限江山,离别容易,再见已难。往昔的君王生活就如同这随流水落花而去的春意一样,当时和现在的境遇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首词从头到尾,都能听见李煜的心声-–“宝宝心里委屈”,倘若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李煜的角度上想想,一位亡国之君,曾是堂堂帝王,如今沦为他乡囚徒,此时面对着这一派春意阑珊之景,他的心里只剩感伤,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些许欢愉。潺潺雨声,流水落花,于他来说是哀景,实则就他此刻的心境来说,一切皆是一派荒凉。有人说李煜本就不是为帝王而生,他是为诗词而生的,但这一切却又是相辅相成的,“文章憎命达”,正是有了这般“天上人间”的遭遇,才有了这般凄美绝伦的佳作!

苏轼的“无畏雨”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苏东坡写的这个雨,就没有李后主那么哀婉凄绝了,众所周知苏轼是位豪放派词人。即使是淋雨,他仍能别具一格的豪放。那“穿林打叶声”算得了什么?哼着小曲儿向前慢慢走就是了,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就轻快地胜过马儿,这点雨又有什么可怕?一件蓑衣,任凭这一生风吹雨打,我想这里的风雨,更多的是指他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他是甚至是怀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心态去迎接他的风雨的。春寒料峭,把东坡的一股醉意也吹没了,有些微微冷,山头的太阳却迎面照来了光,虽说是淋了一场雨,回去之后,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他总能用一种超脱的心态来看待他自己的遭遇。没有伤春悲秋,也没有自暴自弃,他始终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风雨无阻,一句“谁怕”,道出了他的豁达洒脱和满腔豪情,他这种精神,在我们遭遇人生困境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杜甫的“苍生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可就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