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3.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鉴赏音乐描写,实现与诗中人物的情感沟通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的方法应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从创作的角度说,诗歌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住诗歌中的感情,按照先“知人”而后“察情”的线索,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经历,进入某种情境,再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完成读者和诗中人物感情的“对接”后,注重启发学生抒发个人感受。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到位。我采用重点段落进行突破,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能更集中地进行“诗中之情”的研读,我将对内容的梳理布置为课前预习作业,堂上检查。将文学常识、语言分析等放在第二个课时。
课前预习题:
1. 读“序”,然后请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2. 读第四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诗人“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3. 读第一段,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
4. 读第三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琵琶女“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5. 读第二段,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一下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
·这是为一位诗人写的悼词,请问这位诗人是谁?他的名作有哪些?流传范围如何?
二、 点明学习目标——体味诗中之情
1. 全班朗读“序”
2. 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琵琶女因情而弹曲,诗人听曲而动情,又因情而写诗。一切皆因“情”而起。
三、 知人(该环节的前两个内容共四个点,分别交给四个小组讨论完成,同步进行)
要“察情”,得先“知人”。情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对人生的体会。只有了解了诗中人物的经历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情”的认识才能更深刻。
(一) 了解诗人
1.根据第四段,概括诗人的经历。
以前:高居朝堂 兼济天下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
现在:谪居僻壤 独善其身 有酒无乐,不闻丝竹
“序”中点明内心的句子:...
查看更多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诗歌的魅力。
2、品味诗歌意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人天涯沦落、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解读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提高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2、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3、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4、题目解说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层次结构
第1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江中自诉身世苦。
第4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5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6、全文分析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
查看更多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经过反复推敲我们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琵琶行教案”,希望本文能够解答您的疑惑让您更加明白!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2)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3)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4)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5)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6)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7)为:做。(8)贾(gǔ)人:商人。
(9)命酒:叫(手下人)摆酒。(10)快:畅快。(11)漂沦:漂泊沦落。
(12)出官:(京官)外调。(13)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4)迁谪(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15)为:创作。(16)长句:指七言诗。
(17)歌:作歌,动词。(18)凡:总共。(19)言:字。(20)命:命名,题名。 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文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为成功:
一是诵读教学落实较成功有齐读、单人朗读、自由读、分段读、全篇读、放声读,初步感知读、强化体验读从字词的读音,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指导具体,其中示范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有对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方法的指导
三是以生为本,平等对话,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新角色定位,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四是使合作学习成为教学常态而非装样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生成学习小组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问题一开始课件视频播不出来;另外,在最后让学生放声自由读时不应播放视频,以免影响学生进入文本体验
二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琵琶行》的篇幅较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赛课时我有意加快了教学速度,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有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未能充...
查看更多《琵琶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原文与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译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
查看更多与“《琵琶行》原文及译文(附作者简介)”相关的文章
《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叙事长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以美丽动人的琵琶曲线,描绘了唐朝时期长安城沦陷后,琵琶女子在艰难境况中展现的情感和坚韧。这篇文章将探索《琵琶行》原文及其翻译,带您领略白居易独特的调子和丰富的意象,感受那段历久弥新的历史凝结。
琵琶行原文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听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翻译
晚上,我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秋风吹拂枫叶与芦荻,发出了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设宴饯别,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
查看更多与“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加注释)”相关的文章
教案课件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材料,而课件内容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和完善。教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和全面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好教案课件呢?在阅读了这篇网络文章后,我们对于“琵琶行教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灵感!
[目的意图]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
查看更多“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是白居易仙逝后,唐宣宗李忱为他写的《吊白居易》,应该算是对白居易诗歌最恰当的评价。
白居易一生作诗3000多首,是唐朝当之无愧的“诗王”。而白居易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琵琶行》吟咏的则是琵琶女的故事。
当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上偶遇本是京城人,后来嫁作商人妇,流落他乡的琵琶女。想到同是天涯沦落人,又为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所折服,于是便写下了家喻户晓的《琵琶行》。
《琵琶行》共有616字,比起一般的绝句、律诗,委实太长。虽然很经典,但一想到全文背诵,还是令很多人头皮发麻。
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的白居易还曾写过一首诗,同样也是听女子演奏后写就。不过这次女子弹奏的是古筝,此诗名为《夜筝》,全诗如下: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这是一首写音乐的小诗,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已经洋洋洒洒地将琵琶演奏的动人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七绝同样绘出了音乐之美。根据诗题我们便知道,诗人是在一个夜晚,听女子弹筝。这首诗不太出名,只有短短4句,但却是浓缩版的《琵琶行》。
诗歌开头一句便描绘了一幅美人月下弹筝图。“紫袖”四字一出,弹奏者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这应该是个受过训练的乐妓,也许是出生秦楼楚馆,也许是某家的歌姬,总之是个美人儿。而“月明”二字则指明了时间,月白风清,良辰美景,如此宴会,怎可无音乐?而这样的时间也和《琵琶行》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相吻合。同样是皓月当空的夜晚,那么故事是否也是如出一辙呢?
接着的一句写的是弹筝女子的情态。她的一双秀手在红弦上轻轻地拨弄着,美妙的乐音便倾泻而出。只是她仿佛对听琴者不甚在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乐曲中。两个“自”字将女子全神贯注弹筝的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诗题一作“听夜筝”),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有“自感”,才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乐妓大多都有一本心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未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仅“闇低容”(闇:àn,黯淡)三字,已能使读者想象无穷。
她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沉浸在乐声中,这样高绝的境界,常人难以企及。也许她也有不为人知的一段伤心往事,虽然作者没有明言,但是“暗低容”,这三字,便说明了这是个有故事的女子。就像琵琶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她们都将心中的无限愁苦,融入乐声中,所以才能那样动人心弦。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琴声戛然而止的情景,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忽然,女子柔指一顿,弦声凝绝,可那无声的宁静却仿佛胜过千言万语,万重深情油然而生。可能是一曲毕...
查看更多与“白居易一首不太出名的诗词《夜筝》赏析,为什么说他是《琵琶行》的浓缩?”相关的文章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近四千首,其中有很多名篇和佳句脍炙人口,千年传诵。而写于秋天的乐府诗《琵琶行》是一首同病相怜的绝唱,不仅是白居易呕心沥血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诗,闻着无不动容,暗自垂泪。
白居易的诗歌有三千余首,为什么说乐府诗《琵琶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诗呢?首先白居易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其次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艺术特点;更重要的是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的精神境界,堪称呕心沥血之作。
文如其人,一首《琵琶行》反映的是白居易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在写这首《琵琶行》时作者正处于人生的拐点。当时作者43岁,属于不惑之年,锐气尚在,退隐思想萌生,这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尚处于出世还是入世的矛盾之中,而左右为难的思想最为真实。
在事业上,作者也出现了拐点,此前在朝中任职,在写这首诗时,他被贬为江州司马,仕途开始走下坡路,作者此时应是看透了朝廷的虚伪、奸诈和险恶,特别是被构陷罪名,对他的身心打击颇大,思想由“兼济”转化为以“闲适”,这首《琵琶行》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这首乐府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的第二年秋天,当时枫叶和芦花随风摇曳,已有些许深秋刺骨的寒意。作者去到江边去送好友,偶遇长安歌女,那铮铮锵锵的京都流行声韵勾人心魄,令作者回想起了在京都长安的旧事,于是他们在船上偶遇长谈。
诗与歌本是一体,诗歌谱曲就能弹唱,白居易与琵琶女因为才艺相互吸引,歌女弹奏琵琶曲技艺精湛,令作者沉浸在余音缭绕的艺术境界之中。之后作者与琵琶女聊起各自的身世,二人顿时有惺惺相惜的感叹。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文章,就是一篇情节曲折的小小说。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叙事诗,但是故事情节简单,作者重在景色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达作者的感慨之情。阅读这首诗,读者对情节的发展并十分不在意,仿佛随着琵琶的弹奏,沉浸在浓郁的音乐剧中,心情也随着曲调的变化而波动。
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是诗歌的基础,最终达到意境美的效果。这首《琵琶行》是一首七言乐府诗,语言生动,韵律自然,属于脍炙人口之作,极易背诵。而作者营造的意境又是一幅流动的江月秋景图,琵琶声中,那种情景交融的画面就是一曲绝妙的实景音乐剧。
当时作者在江边送好友,又是秋风瑟瑟的季节,离别的凄凉之情无以言表。这时候,一位琵琶女陈述自己的悲惨身世。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极为成功,用的是如怨又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谱写的是天涯歌女扣人心弦的悲歌,艺人的悲惨命运令人动容。
而诗的第四部分,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他回想起了赏花坠井的母亲,想起了因写赏花诗而被构陷的屈辱,想起了朝中的蝇营狗苟,想起了被贬的凄凉,他再联系琵琶女的遭遇,同病相怜之情油然而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作者同情底层民众的情怀。
白居易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集中明确,而这一首乐府诗《琵琶行》作于他人生的拐点之时,通过对...
查看更多与“白居易一首很重要的代表作《琵琶行》,作于他人生的拐点之时”相关的文章
《琵琶行》里的江州司马是白居易吗?白居易为何自称江州司马呢?《琵琶行》里的江州司马就是白居易自称。
《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两首艺术成就极高的歌行,分别是他在年轻时期和被贬之后的代表作品。《长恨歌》是结合历史、民间故事、作者想象的虚构作品,情节曲折动人,修辞浪漫热烈。而《琵琶行》正好相反,是他被贬江州时期的作品。
年轻的白居易也是冲动、针砭时弊、不留情面的。他在年轻时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就因为直面社会弊病得罪了不少权贵。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他母亲因看花而坠井去世,他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其实他被贬谪的主因,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和诗歌作品却逐渐浅淡、圆滑,更像一个成熟的政治官僚。
《琵琶行》很长,我们大体分析一下。整个诗的结构分为四段,第一段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一段交代写诗记事的时间、地点、事由并进行环境描写、作情感的渲染。因为是离别,景色又很萧瑟,主客相送都感觉很凄惨的样子,就希望有音乐来冲淡一下。正好听到水上有琵琶声,两人走的不走,送的不回,一起去找这琵琶声的来处。
原来是有人在旁边船上清弹。两船相靠,再三邀请,女子终于移步上船,“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一段写琵琶女演奏过程,真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手笔。以诗词详写乐器演奏音乐之美,大概在白居易这里到达了顶峰。从定调——起手——渐入佳境——高潮迭起——低沉抑郁——银瓶乍破——裂帛收声——江心月白,一气呵成,有起有落,有慢有快,将琵琶的音色之美、琵琶曲的曲折奔放、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写得淋漓尽致。
如果这首长诗到这里完结了,同样是不得了的精品大作。但是于整体长诗的结构来说,这一段的盛况华笔不过是整体“起承转合”中的“承”罢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在后面。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
查看更多与“白居易被贬时期的代表作《琵琶行》赏析,诗文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的什么?”相关的文章
诗仙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世人称绝,而晚唐诗人李贺的想象力也是丰富至极,且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被世人称为诗鬼。在李贺短暂的27岁生涯中,历经了仕途之曲折和生活之艰辛,这也导致他的诗风充满了凄艳诡谲之感。
在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李贺在长安官奉礼郎,也就是一个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这一年,他结识了李凭,李凭在晚唐时期是有名的演奏箜篌的梨园艺人,他精湛的琴艺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李贺也不例外,在听了李凭的演奏之后,写下了这首《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深秋时节,李凭弹奏起精美的箜篌,当时制作箜篌的琴弦是用江浙产的蚕丝制成,蜀桐是用四川产的梧桐木制成。在李凭弹奏箜篌的时候,天空上的白云似乎都在低垂着头不再飘动,一动不动的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这美妙而凄美的乐声,湘水女神听了都悲伤哭泣,传说中擅弹瑟的神女听了也满腔忧愁。诗中的湘女,指的便是舜帝的两个妃子曰湘夫人,在舜帝驾崩的时候,妃子以泪挥竹,竹子上长满了斑点,遂作湘妃竹。这乐声时而清脆,如同昆仑山美玉击碎的声音,又如凤凰在清脆的鸣叫;时而感觉芙蓉花在露水中饮泣,兰花在开怀欢笑。
同是对音乐的描写,李贺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作风格明显所不同。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们似乎顺着诗意便能感受和想象出琵琶女在弹琵琶时的场景。
而李贺笔下的箜篌之乐,我们似乎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我们既没有听过昆仑山美玉击碎的声音,更没有听见过凤凰鸣的声音。但这就是李贺诗的玄妙之处,我们只能闭上双眼,凭借想象理解其中的韵味。
清脆的乐声,将白云驱散,明月捧出,这二十三根弦丝在李凭的拨动下,惊动了天帝。这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使得当年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天际都被击破,漏了一个大窟窿,下起了绵绵而无尽的秋雨。
在这美轮美奂的音乐中,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仙境,老鱼兴奋的在水中跳跃,瘦蛟翩翩起舞其乐无穷。月宫中吴刚被这音乐声吸引,忘记了伐桂,彻夜不眠地在桂树下听箜篌之乐。桂树下的玉兔也竖起耳朵伫立聆听,全然不顾月宫上的寒冷。
这首《李凭箜篌引》是李贺诗集的第一篇,也是他的得意之作,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借用各种神话典故,为我们重现了李凭演奏箜篌时的精彩场面,也赞扬了李凭神奇高超的琴艺才能。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堪称经典,其中的一句更是成了千古名言。
与“李贺的著名诗词代表作《李凭箜篌引》赏析,与李白的《琵琶行》有何不同?”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