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踏莎行

发布时间:2024-02-28
1 踏莎行原文及注释(附翻译)
原文及注释
踏莎行
踏莎行原文

踏莎行是一首梦思情人之词,作者姜夔泊舟金陵梦见合肥恋人,以佳妙的构思,将两地思念交汇于梦境之中,极富浪漫色彩。本次,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踏莎行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让我们能够深入走进词作者的世界当中。

原文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燕燕:与“莺莺”均指所恋女子。

②华胥:梦中。

③争得:怎得。

④冥冥归去:指恋人“逐郎”之“离魂”夜间独自归去。

译文

燕子轻盈,黄莺娇软。你的容貌我看得非常清楚分明,在梦中又一次与你真实地相见。你埋怨我太无情,不理解你在长久以来的相思情意。也不体会你在好春时节独守空房,被相思所缠的悲伤。  分别后你给我的情书我依然留着,我依旧穿着你分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衫。你的身影似乎暗暗随着我,来到了四处。淮南的寒月,万水千山一片寂静,可你只一个人在远方孤苦伶仃地,无人陪伴。

评点

本篇是又一首梦思情人之词。

上片描写深情相见的梦境,声情毕肖,历历如见。“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二句,写情人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莺莺燕燕”也是词人对昔日情人称呼,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北宋时苏东坡听说八十五岁的诗人张先娶妾,便作诗调侃:“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本词借用这种称呼,流露出词人对情人的缠绵情意。下句“分明又向华胥见”,表明前两句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景。《列子》曾有言“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所以词人用“华胥”形容自己的梦境。“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二句写的是梦中情人的自述,她含情脉脉地说:“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抒发了对词人相思之情的体贴和理解。

下片写梦后睹物思人,化用倩女离魂典故,表现深切的恋情。前两句写词人别后睹物思人。“别后书辞”,是指别后情人寄来的书信;“别时针线”,是指情人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此二句虽未直接表达相思,但读来让人思绪万千,更加动人。“离魂暗逐郎行远”承接上片梦中的情景,进一步抒写情人的相思之情。“郎行”是当时的常用语,即情郎身边。意思是说她即使灵魂脱体,也要追随在情郎身边。但魂魄追随情郎来到远方的结果却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末二句写的是词人梦醒后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清冷的月光的照耀下,她的梦魂悠悠归去却无人相伴。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深情,以及强烈的负疚之感,令人感动。  全词结构布局,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浑然天成,境界清冷深远。

题解

此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姜夔从沔州(今汉阳)东去湖州,途经金陵时,梦见远别的恋人,写下这首词。“燕燕、莺莺”即梦中之人,词人不仅在梦中与远方的恋人细诉相思,在梦后重展恋人书信、重抚她的针线,词人还幻想恋人“离魂”千里,相伴身旁,甚至担心魂儿独自归去“淮南浩月冷...

查看更多
2 秦观最凄美的词《踏莎行》,每一句都很是伤感
秦观最有名的诗
秦观最著名的词
秦观的诗

秦观北宋词人,我们都比较熟悉他,在本文中小编要讲的是他的一首最凄美的词《踏莎行》,

提起宋朝的词人,你会想到谁呢?桀骜不驯的苏轼?还是才华横溢的柳永?又或者是一代文宗欧阳修呢?这些大文豪那都是宋朝最了不起的词人,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不过我个人更偏爱秦观,这位词也是才华溢,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不如意,还一度被贬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这一点与苏轼有几分相似,巧合的是他们还是好朋友,也是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民间流传了秦观娶苏轼妹妹的故事,当然这只是后人一种美好的想象,苏轼根本就没有什么妹妹,人们只是爱惜秦观的才华,硬是把他与苏轼联系在一起,从而才有了他娶苏小妹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秦观,一定是长得英俊潇洒,同时也非常的有才华,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苏轼的妹妹。美好的想象,其实也说明了后人一种自身的向往。

秦观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48岁时被贬到湖南的郴州,当时他心灰意冷,于是写下平生凄美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开篇的第一句就伤感,整首词处处充满了忧愁,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是直击人心,道尽了人生的无奈,读来也是令人感慨万千。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北宋著名的词人,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生于江苏高邮,他的词情感细腻,用词也是极为讲究,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在北宋词坛鼎鼎大名,连苏轼都对他都很欣赏。在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中,他正是写下了当时内心的苦闷,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由于一处于党派之争中,秦观也就一直被人视作眼中钉,最终被人弹劾,从而被贬到湖南郴州。

秦观这首词正是写于郴州的一家旅馆里,当时他刚刚到达湖南,身心遭受了打击,这也使得他骨子里就充满了忧愁,所以在开篇的第一句中,便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从而也让这首词立马流露出了感伤之怀,暮霭沉沉,远处的楼台全部都消失在了浓雾之中,到处都是朦朦胧胧的一片,看不到月色,渡口也是看不清楚。望断天涯路,可是寻找不到理想的桃源世界,只能是在人世间受苦。在这么一个春寒料峭季节里,我一个人身处在这旅馆,夕阳西下,还一声声杜鹃的啼叫声。

下片则是直抒胸臆,再次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再也没有了远方友人的音信,这让人很是伤感,有的时候寄来了信,看了之后让人更加的忧愁,正是由于我远离了朋友,离开了熟悉的地方,来到这陌生的地方。郴江的流水啊,你围绕着郴山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这最后一句更是直击人心,写尽了词人当时内心的苦闷。

秦观的词感人肺腑,每一首都充满忧愁,在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中,他正是结合当时的环境,还有骨子里的忧愁,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也就使得这首词处处充满了忧愁,每一句都...

查看更多
3 欧阳修最著名的诗词《踏莎行》赏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欧阳修最著名的诗词
欧阳修的经典作品
欧阳修的诗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我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指的便是欧阳修在散文上的突出成就。而在诗的创作上,欧阳修扭转了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并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至于词,则促使它朝通俗化方向发展,使其更接近普通市民的审美趣味。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踏莎行·候馆梅残》,便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欧阳修早年行役江南时创作的一首词,主要表现了游子和思妇之间的离愁。虽然整首词只有短短58字,但由于欧阳修巧妙地运用了以乐写愁、虚实结合、更进一层等艺术手法,却把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词的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历来为人所称道。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首先,词的上片主要写的是游子在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篇三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所勾勒的便是一幅充满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它的意思是说,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的细柳正轻垂,春风送暖,芳草香气侵袭,远行的人跃马扬鞭。由此可见,这里欧阳修是以实景来烘托离别。

所以紧接着的两句,欧阳修便从离别之景转到描写离别之情上。“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即这离愁啊,它随着分别时间的越来越久,相隔距离的越来越远,而越积越多,就像眼前的这迢迢不断的溪中春水。从艺术手法看,这两句是即景设喻,以水喻愁,将离愁表现的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然后,词的下片则主要是写闺中思妇对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起始两句“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便直接点明思妇怀人之情。即因为对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她不得不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可见思妇思绪的缠绵深切。随后的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意思是说,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唐代诗人温庭筠曾有词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说的便是思妇在家中苦苦等待、深切思念却望而不得的愁肠寸断。由此可见,欧阳修这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既是外出游子对闺中思妇的深情嘱咐,也是闺中思妇希望登楼远眺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痛苦挣扎。

最后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则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说,展现在思妇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重重春山,她所深切思念的人,却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渺无踪迹。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穿过重重阻隔,伴随着外出的游子渐行渐远。

同时,结合“楼高莫近危阑倚”的语气,思妇的凝望和想象,又是外出游子所想象的闺中人登楼远望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如此一来,这两句便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读来更觉耐人寻味...

查看更多
4 晏几道很有名的词《踏莎行》赏析,最后两句让人读之回味无穷
晏殊代表作
晏殊的词
晏殊的词集

相信说起晏殊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更是被人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句,就像《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还有《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等。

笔者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词正是来自晏殊,是他入选《宋词三百首》的作品,曾被名家点评这首词“足抵一篇《别赋》”。《别赋》是南朝江淹的作品,是一篇抒情小赋,全文洋洋洒洒写了800多字,是后世眼中最经典的离别作品之一。而晏殊这水平很高的词,只有4句58个字,却言有尽而意无穷,最后两句更是惊艳之句,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

《踏莎行》

北宋: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这首词的白话译文如下:饯行的宴会上唱完离别的悲歌,送别之地离别的宴会已然散去,离人依旧在频频回首,但彼此之间却隔着荡起的烟尘遮挡了视线。送别之人的马匹隔着树林嘶吼,离去的人的船已然随着江水渐渐远去。在画阁上黯然销魂,倚在高楼上凭栏远望,却怎么也看不见离人,只看见夕阳下无边无际的江波。这无穷无尽的是离别愁绪,我的心已飞到天涯海角,定要将他寻个遍。

这首词上阕开篇描写出饯别酒宴上的依依不舍之情,分离后还是一步三回头,哪怕香尘阻隔着眼前的视线,但依旧忍不住频频回首,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居者和行者之间深厚的情谊,不忍离去。接下来两句,一句描写居者,一句描写行者,两两对照,从居者的马匹嘶吼侧面反映出居者的心绪和不舍,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而行者去棹也表达出不舍离去的愁绪,令人读之怅然。

下阕开篇描写居者登高远望,但是只能看到落日下空荡无边际的江波,行者早已远去不见影踪,这样的场景让居者黯然魂销,心中不由充满离愁别恨。词人这句看似上楼继续目送行舟,其实只是为了抒发无尽的怅惘和不舍离情。而居者登高楼也不见得就是在送完行者之后,可能这是在送完行者后的常态,思念行者便登高远望,以此排遣自己的思念。

最后两句则是抒情,词人放飞自己的想象,从眼前无边无际的江波自然而然地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而居者将这离愁放飞,随着无尽的江波去到天涯海角,去到行者的身旁,让他感受到这种相思。而最后这两句也将相思相望的情绪趋于极致,让人读之回味无穷。对于晏殊的这首离别词作,大家有什么看法?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