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将进酒李白

发布时间:2020-06-10
1 将进酒李白经典诗句38句
将进酒李白
将进酒李白诗句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有久久不能忘怀的诗人古诗词吗?经过综合分析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整理出了将进酒李白经典诗句相关内容的一份报告,非常期待大家能够将这个消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

将进酒李白经典诗句(篇1)

1、③“一饮三百杯”一一表现豪饮

2、②“朝如青丝暮如雪”一一极言人生短促

3、作者描绘了一场酒的盛筵,又决不是普通的宴会,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接着,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4、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长愁。

5、喝完了酒,该说点什么了。于是笔调一转,要唱歌了,请你们认真听。这是一个极流畅的过渡句。

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唐代李白《将进酒》

7、空间和时间都有了,接下来就是人了。讲人之前,先赋了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李白的生活哲学。然后才是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实则是高级的倒装句。顺序本来是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先说事,后讲道理。但李白非要先讲道理,后说事。但是味道立马不一样了,先是“须”,后是“莫使”。于是莫使的环节就成了凸出和强调,对须的环节促成了反向拉力。

8、《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格式,到了李白手上,就彻底散发出了夺目彩光。

9、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将进酒是他创作的乐府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李白的《将进酒》就是其疏狂性情淋漓尽致的发抒,其中既有自伤年暮的伤感,又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佯狂,更有追求人生极乐、忘却忧愁的洒脱。结合李白生平遭遇来看,《将进酒》实际上是李白的佯狂、假乐,在极乐欢宴、斗酒买醉的背后,是李白“逝者如斯”的暮年自伤,是李白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抱负未酬的失意人生之嗟,偏偏李白清高自视,故作高调,古装欢颜极乐人生,实则借酒消愁,佯狂吐之。

11、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爱好。他觉得主人应该不在意钱,而是要喝到好酒,和朋友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

12、呼儿将出换美酒,是实写也是虚写。五花马和千金裘,到底有没有真的找人拿出去当了换酒?如果真有,那主人就打脸了。很可能是虚写。但李白要的是这种旷达,语气则是实的。

13、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

查看更多
2 李白喝了多少酒才写出了《将进酒》?
将进酒李白
李白的诗

翻看古诗,写到喝酒往往都是豪饮,动不动就是几百杯、几千石,好像诗人酒量都很好一样。

诗仙兼酒仙的李白,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写“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一石差不多等于一百公斤,这样算来李白一旦发起愁能喝200吨酒?

又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激昂潇洒,充满狂放的气息。至于如何才能“得意尽欢”,李白说“会须一饮三百杯”。难道真要一次性喝300杯酒?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比喻和浪漫想象,将庐山香炉峰的奇伟景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诗向来喜欢夸张,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玉盘珍羞值万钱”等等,所以动辄用几百斗来形容酒量应该只是文学上的夸张手法。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剧中人物大碗喝酒,简直跟喝水没什么两样,有的则拿着酒坛子一饮而尽,武松上景阳冈前,曾经连喝几十碗的酒,然后赤手打死老虎,李白喝完酒照样能写出传世千年的锦绣诗词。

难道古代人的酒量真的是千杯不醉吗?

实际上在古代,人们虽然酒量普遍很大,但他们喝的酒不是蒸馏酒,而是纯手工发酵的酒,这种酒,类似于现在低度米酒和黄酒,酒精度数非常低,只有七八度左右。不仅度数低,酒的味道还很甘甜,口感很好。

据记载,在宋代之前是没有蒸馏酒的,只有发酵酒,这种酿酒的原理就是把米饭蒸熟,放凉,拌上酒曲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米饭就变成了酒糟。

用酒筛过滤后,凡在坛子里密封起来一些时间,打开坛子,成品酒就完成了。这样酿造的米酒比蒸馏白酒的度数要低很多,所以才能多喝。

到了宋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这种酒就是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次,得到度数很高的酒,大致酒精度在50度,基本与现代酒相似了。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唐宋时期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15°之间,少数能达到20°。

大诗人李白平时喝的酒比较杂,有“千杯绿酒何辞醉”这样的民间粗酿,也有“玉碗盛来琥珀光”这样的高档酒,大概也就在7、8度。这样低度数的酒,必须要喝很多才能产生一丝醉意。

当然唐朝也有高端的酒,是用更好些的酒曲酿出来的,所以相对纯净,颜色呈琥珀色,接近现代的黄酒,被视为高档酒,有白居易的诗为证:“世间好物黄醅酒”。

诗仙李白之所以饮酒海量还和当时的诗酒文化盛行有关。

唐代诗人王绩自称“醉吟先生”, 李白人称“酒仙”、“酒圣”, 白居易自称“醉尹”, 皮日休自称“醉士”、“醉民”, 陆龟蒙及其夫人更是酒中伉俪,常对饮,吟诗作文。

可见在唐代文人圈子里诗酒文化的氛围很浓重,不会饮酒的诗人根本融不进圈子里,更称不上好诗人。

李白的真实酒量到底多少?

根据李白的诗词和出土的青铜都来看,“斗”是个特大号的酒杯,一斗也就相当于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与李白的豪迈之气正好相匹配。

无论是《襄阳歌》里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还是《...

查看更多
3 李白的将进酒,仅开头17字便才气千古无双
将进酒李白
李白的将进酒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虽心向往之,却难以翻越。

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大唐。

在他留下的千首诗中,最难以超越的应该是《将进酒》,只是开头17字,便惊艳了千年,后人有人称“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全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写的,全诗洋溢着一种哀而不伤,愤而不怒,洒脱豪迈,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即使再过一千年怕是也无人能及。

诗歌开头两句便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惊涛骇浪,惊艳了世人。

黄河自古便是中华的母亲河,李白以此发端令人倍感亲切。

但他所写的又不是他肉眼所见的,滔滔江水,从天而降,这样一泻千里的场景,是他的想象,这样的幻想有些夸张,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仿佛闭上眼,便能见到这样壮阔的景象。

但是如此势不可挡的景象,最后却是一去不返,归于平静,这一放一收间,便将黄河之水的波澜壮阔、源远流长,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而“高堂明镜”一句更为写实,突出了人生之短暂。

岁月易逝,就像那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短暂,朝丝暮雪,既然如此,何不及时行乐呢?

这是李白所要表达之意,这样的思想前人不是没写过,但却很少像他写的这般大气磅礴,令人不服都不行。

接着的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将李白的那种豪放潇洒、高度自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生”一句便是及时行乐的最佳描写。

李白一生好酒,就像他自己所言“酒肆藏名三十春”,在他看来,人生得意之时,就该尽情享受欢乐,对月当饮,对酒当歌。

但其实,无论得意,失意,他总是酒不离口,他不仅是诗仙,更是酒仙。

他的嗜酒却不令人厌恶,因为就像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诗百篇”。

而“天生”一句则是突出展现了他自信狂放的一面。

他虽然诗途得意,但是仕途却一直十分坎坷。

他在年轻过的时候,曾拜访过名士李邕,却遭冷落,但他却毫不气馁,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接下来的三句描绘的是一场盛宴,在这场盛宴中,他不断劝酒,痛饮高歌。

“烹羊宰牛”一句不仅写出了筵席之盛大,更是突出了李白的豪壮。

不是一盘、一碟菜,而是整整的一只羊,一头牛。

不是一杯、一壶酒,而是三百杯。

虽然看来有些夸张,但是这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令人读了也是豪情万丈。

“岑夫子”一句是他的劝酒语,照应了标题《将进酒》。

岑勋、元丹丘都是李白的好友,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此时便是如此。

一句“与君歌一曲”便将他眼花耳热后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接着的三句算是他的酒后真言了,以古人的...

查看更多
4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贺的将进酒比较,谁的更为出色?
将进酒古诗
将进酒李白

李白和李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鬼”,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历史上,他们像彗星一般掠过长空,惊世骇俗;在诗歌王国里,他们都是盛开的奇葩,光鲜夺目,使无数后人为之赞叹不已。

将进酒,是乐府民歌曲辞,意为劝酒歌。国人自古就有劝酒的习惯,从这个曲牌就可以看出,写出来的必然是饮酒人狂歌纵饮的神态。唐代,这个诗歌鼎盛的年代,李白 、李贺同以《将进酒》为题,恣意高歌,语出惊人,都成为了千古绝唱。

然而,由于时代的差别,个性的不同,使得这两篇《将进酒》风格有明显的差异。

一、李白的《将进酒》是公元752年,诗人在嵩山与岑勋、元丹丘饮酒所作。诗以奔放豪迈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拘、乐观自信的豪情,同时也表现出来怀才不遇的心情以及对现实的种种愤懑。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人称“谪仙人”,终日云游四海,饮酒作诗。但李白一直渴望自己能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家建功立业。因此,在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召李白进京时,他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吟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之音。但入京后,李白发现自己受到权贵排挤,不会被重用时,内心非常失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诗中,开头就气贯长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既描绘出了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又点出了诗人狂放的性格特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则形成了鲜明对比,道出了人生苦短。

年过半百,人生理想却渐行渐远,李白的内心是苦闷的,但是,他又是豁达的,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现在把一切不愉快都抛到脑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杯莫停。”

同时,他又蔑视了权贵,嘲讽了圣贤,“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锦衣玉食的生活我从不稀罕,我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做圣贤是寂寞的,不为人知的,只有饮酒者才能后世留名。接着以陈王曹植为例,对“饮者留其名”做出承接。想想曹植的遭遇,我的这点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最后,”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为什么呢?这就是对“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自信的回应,我的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拿去换美酒,与你们一起狂歌痛饮,主人你还纠结什么呢?结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则气吞古今,将情感推向高潮。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将千年万年的愁苦都一扫而空,用笔夸张,震撼人心。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读起来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比起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的一生则十分落魄。他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怀着一身诗才和壮志,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年仅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神仙和鬼怪,想象力丰富,笔法奇特。

李贺的《将进酒》描写了一个宴会歌舞的场面,作者以其神奇的想象力,瑰丽的笔触,将这场...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