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元朝有科举制吗

发布时间:2020-07-09
1 元朝有科举制吗?看看科举在元朝中断几十年的原因
元朝
元朝有科举制吗

科举制度自隋代创立以后,逐渐成为国家选拨人才的主要渠道,其后的唐、宋、金、辽等朝皆大力推广,并结合统治需要,建立了完备的科举体系,对后世科举取士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到了元初时,科举却突然中断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托雷的先后带领下,蒙古军队对金、欧洲东部诸国、西亚诸国、南宋等的征伐,控制了辽阔的领土面积。忽必烈登上汗位以后,效仿中原的典章制度,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作为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蒙古贵族“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特点并未完全改变,仍然倚重蒙古贵族的军功吏才,统治阶层和儒臣对是否采行科举取士存在很大的分歧。经过许多儒臣的竭力提议,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宣布“行科举”,此时距元世祖攻灭南宋已经有三十四年之久,这是自科举创立以来中断时间最长的一次。

元朝关于实行科举的讨论在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时期最为激烈。元朝建立之后,随着统治的版图在中原地区迅速扩展,元世祖忽必烈及部分蒙古贵族对中原文化的认知程度明显加深,科举作为影响中原地区士子的重要制度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有不少大臣提出应当以科举取士,并且说明科举取士的重要性。元世祖也认为科举是良法,准备下令实行科举,并且要求中书省和翰林学士议定科举程式,然而诏令并未被付诸实施。尽管如此,通过多次讨论,基本确立了元朝科举考试内容,即重经义,轻诗赋。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忽必烈时期关于采行科举的争论可以看作是元朝实行科举的酝酿。

元成宗即位之初,即将实行科举制度提上日程,即位诏书就要求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王恽是力主实行科举取士的儒臣,他在给刚刚登基的元成宗上奏《守成事鉴》中列有“选士”一条,建议尽快恢复科举取士制度。

尽管王恽请求朝廷迅速恢复科举,但他并不主张草率实行科举,他认为实行科举的前提是恢复和发展官学教育,以便使科举选拨的人才具有真才实学,他甚至认为需要将官学教育与科举制度直接关联起来,这不但能选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官学教育的发展,这适合元初需要大力发展官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然而,王恽等人的呼吁并未让科举得以恢复,科举取士仍然停留在讨论阶段。

元初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实行科举取士,原因是多方面的,蒙古贵族对于科举取士制度的抵制是其内在原因。正如翰林集贤直学士程钜夫在《吏治五事》之四《学校》所言:“盖尝有旨行贡举,求好秀才,上意非不谆切,而妄人辄阴沮之,应故事而集议,凡几作辍矣。然则无怪乎选任之非才,政治之不理也。”

在程钜夫看来,尽管皇帝下圣旨要恢复科举,皇帝非常迫切地希望通过选拨有才能的人任官,但是总有一些奸佞之人背地里阻止,导致每次的讨论都是无果而终。而“阴沮”之人主要是部分蒙古贵族。

蒙古贵族之所以会如此抗拒科举取士,主要是担心通过科举制度选拨的儒臣会危机本民族的专制统治,以及个人私利。蒙古贵族在长期的征伐过程中,任命了大量的蒙古贵族为官员,...

查看更多
2 元朝有科举制吗?看看宋朝科举和元朝科举有哪些不同
元朝
元朝有科举制吗
宋朝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也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此外还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由于参加礼部省试的举人不断增加,太宗以后,礼部省试录取的也相应扩大,每次至少要有百名左右。但有的考生多次省试通过后却在殿试中被黜落,不免产生怨恨之心,还有当时逗留在京师开封的科举落第举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国家有事不能正常进行科考时,他们就可能耽搁数十年找不到出路,有时便酿成考生闹事事件,这对统治者都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宋仁宗于嘉佑二年(1057年)决定,此后殿试一律全都录取。录取名额可多达五、六百人。与唐朝不同,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考在前等的很快就可以获得。

宋朝科举制度的这些变化、发展,表明了封建统治者在极力笼络中小地主和下层知识分子,有助于巩固其政权。

元朝是公元1271年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政权。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当时把全国分为四种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四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国家的重要官职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上层分子担任,因此科举考试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各级考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都与汉人、南人分开考。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而汉人和南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四种人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和南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蒙古人、色目人的题目比较容易,而汉人、南人的题目比较难。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意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取中后授予的官职可以提高一等。

这些规定都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在科举制度中推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

查看更多
3 元朝有科举制吗?为什么说在元朝中举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元朝
元朝有科举制吗

元代科举始于元太宗窝阔台时期,窝阔台采纳谋臣耶律楚材“用儒术选士”的建议,于1238年举行了“戊戌选试”,共录取4030人,但不久后即中止。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朝廷围绕科举兴废问题展开反复讨论,虽然王鹗等人主张恢复科举,许衡也制定了“选举之制”,但科举制度始终没有实行。

直至元仁宗延祐年间,才“斟酌旧制而行之”。1315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这时距离元朝建立已达半个世纪了。此后,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步进行。

元代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四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

举行科举考试时,元代制定的政策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不仅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开考,而且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而汉人和南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四种人都考试策问一道,但只要求蒙古人和色目人在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和南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另外,在考试内容上也有分别,出给蒙古人、色目人的题目比较容易做,出给汉人、南人的题目比较难做。放榜时,蒙古人、色目人列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另列一榜,称为“左榜”,两榜各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品秩为从六品;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为正七品;第三甲同进士出身,为正八品。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意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录取后的待遇可提高一等。

乡试科场全国共设17处。八月二十二日为第一场,二十三日为第二场,二十六日为第三场。第一场蒙古人、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试明经二问,经义一道。第二场蒙古人、色目人试策一道;汉人、南人试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汉人、南人试策一道。

会试于乡试次年二月举行,从赴试者中选合格者300人到大都会试。二月初一试第一场,初三试第二场,初五试第三场,第一场蒙古人、色目人试经问五条,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以朱熹《四书集注》作答题标准;汉人、南人试明经二问,同样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并参以己意作答,要求三百字以上。另试经义一道,《诗经》以朱熹注为标准,《周易》以程颐、朱熹注为标准,《尚书》以蔡沈注为标准,要求五百字以上。第二场蒙古人、色目人试策一道,以时务出题,要求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试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场汉人、南人试策一道,在经史时务内出题,要求一千字以上。

从考试内容和答题要求可知,元代开始把程朱理学定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立论依据。从此,《四书集注》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要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但要背诵《四书》正文,还要背诵一部分朱熹的注释。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以程朱理学作为科举取士标准维持了将近600年。

元代科举...

查看更多
4 元朝有科举制吗?从元代科举制度剖析元朝为什么持续了不足百年
元朝
元朝有科举制吗

中国历史一脉相承,其中元朝是中国历代中疆域最大的,但是元朝同时也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掌权的大一统王朝。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施行了许多种族不平等的政策,这从古时候人才选拔的基本途径——科举制中变可见一斑。

科举制度士人的打压及地位的初步恢复

科举制度自隋唐一代开设以来,一直是选拔士人进入官场的重要手段,但是元朝初年,蒙古人并不重视传统士人的价值,将他们与普通的农民同等看待,身份低下,生活十分悲惨。

据《元史通略》记载:“亡金之大夫,混于杂役,堕于屠沽,去为黄冠者,皆尚称旧官。王宣抚家有推车数人,呼运使,呼侍郎。长春宫多有亡金朝士,既免跋焦,免赋役,又得衣食,最令人惨伤也。”

直到稍通汉学的官员解释之后才稍稍得到些许尊重,元初重臣耶律楚材曾经向元太宗进言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此番进言之后,元朝终于开始重视儒生在政治中的作用,允许他们进入官场。

据史料记载:“世祖以廉为京兆宣抚使,国制为士者无奴隶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希宪至,悉令着籍为儒。”

科举制度的两面性

虽然元朝开设了科举制度,但是有元期间,真正凭借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儒生寥寥无几,以至于很多儒生甚至“不屑而自甘没溺与山林之间”,彻底放弃了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元代开设科举的时间极短,因此科举的次数极少。元代的科举制度在仁宗皇庆二年时定制,而在延祐二年才首次开科取士,着距离南宋亡国以及过去了四十年,之后到了元顺帝至元元年的时候便被废止,前后不过二十年,其中每三年一次,这样的科举次数在历代间都是最短的。

其二,即便中举,能够真正踏上仕途的人也不多。在仁宗在位期间,“由进士入官者百之一,由吏致显要者十之九。”可见科举的录取率实在低的吓人,除了刚刚开设科举的仁宗年间,即使到了元顺帝时期,官场中的官员们也极少是出身于科举的儒生,这样低的录取率难免会让读书人失望。

据《续通典》记载:“通事、知印等,天下凡三千三百余名,今岁自四月至九月,白身补官受宣者七十三人,而科举一岁仅三十余人。”

其三,在录取率如此地的情况下,由于科举分为两榜,因此真正招收的汉人其实更少,而录用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许多是通过舞弊中举,其能力与学识均十分不堪,着进一步打击了汉人的参试热情,最终终令科举废止。

据史料记载:“今蒙古、色目人为文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者官至一品者,得旨则用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

中央行政中的不平等

元代的中央行政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直接领导六部的工作,而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行使监察的职能。在三省六部之外,设有丞相统领中央行政的日常事务。在整个元朝期间,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相等职位,汉人是不能担任的,参政知事这样的工作,在元中叶之后,汉人也逐渐变少。

在丞相位置上,即使色目人也几乎不被启用,整个元朝,只有三名丞相不是蒙古...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