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韩愈最著名的诗代表作《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比起苏轼,他的晚年要幸运些

2020-07-11 韩愈的诗 韩愈的作品 韩愈最著名的诗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朝泰山北斗式的大文豪。我们都知道,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有名的诗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说他们是诗坛的泰山北斗。可见当时韩愈在文坛的地位有多崇高,后来的苏轼甚至称赞他是“文起八代之衰”,他所提出的“气盛言宜”、“文从句顺”等创作理念,至今仍有深刻意义。

韩愈更多的成就是在散文上,一篇《进学解》,就有几十个成语,文学造诣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但其实他的诗歌也很有特色,有比较清新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有比较忧伤的,“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其中最具代表的应该是被贬潮州时创作的那首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道尽了他一生凄凉,以及前途未卜伤感,读后催人泪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一共有四个版本,区别主要在潮州(潮阳),欲为(本为),圣明(圣朝),肯将(敢将),弊事(弊政)。这几个词,其实意思差不多,平仄也是不影响,只是让人傻傻分不清。

不过教科书一般还是用上面的那种版本。这是韩愈被贬谪时所写,充满了一种前途未卜的伤感。唐朝本是崇尚道教,可是晚唐的几个皇帝却是笃信佛教。

当时的皇帝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供养三日,许多深受儒学熏陶的文人自是看不过去。作为文人代表的韩愈,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一一列举历代帝王因迷信佛教,而使“国祚不长”的例子,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差点被处死。幸得好友裴度等人求情,改为贬谪至潮州出任刺史。潮州位于广东,属于岭南地区,在唐宋算是蛮荒之地。此时的韩愈已经50多岁了,半生仕途坎坷,临老又遭此横祸,心情自是抑郁不得抒。

诗题中的“侄孙湘”,是韩愈侄子韩老成的儿子韩湘。曾经以为他就是“韩湘子”的原型,后来才知道真正的“韩湘子”应该是韩愈的另一个族孙,因为两人年龄相近,所以被人误解。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都是讲自己被贬谪之事。

首联说的是被贬的原因。早晨刚将一篇谏文上奏朝廷,晚上就被贬到了离京万里的潮州。“朝”“夕”极言时间之短暂,当然现实中不可能这么快就被定罪,韩愈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加深自己的愤慨之情。但他首联就如此直抒胸臆,表明了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这便是古代很多文人的傲骨,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改其志。

颔联进一步描写自己为了正义而义无反顾的那种大无畏精神,虽然有自夸之嫌,却不令人反感。他不因衰老就吝惜自己的生命,就算会被严惩,也要为皇帝除去有害之事。韩愈这两句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演绎到了极致。

他何尝不知“谏迎佛骨”会让他遭受怎样的处罚?可他依然义无反顾,就像陆游、辛弃疾,他们何尝不知“主和”才是迎合皇帝之道,可是无论怎样被排挤,依然坚定地“主战”。

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敬佩。

颈联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尤其是“横”和“拥”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回首望长安,看到的只是被阴云笼罩的群山峻岭,家在何方?立马蓝关,前路已被大雪阻塞,马儿也踟蹰无法前进。这里写的不仅是眼前的实景,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云横”一句表面写崎岖险恶的关山,实际暗指渺茫的前途,而“雪拥”一句不仅写出了天气的恶劣,同时也是晚唐朝廷昏暗的真实写照。这两句一语双关,将英雄陌路的悲伤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伤感。

尾联是对侄孙韩湘交代后事。代表家人远道而来的韩湘应该是知道韩愈此去凶多吉少,所以韩愈才会让他为其“收尸”。岭南对于中原地区而言,不仅地处偏远,天气更是恶劣不堪,尤其是瘴疠之气横行,正如《史记》所言“岭南卑湿,丈夫早夭”。

韩愈此去是抱着必死之心的,这样的心情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悲壮,就像俞陛云所言: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仅有。

韩愈被贬时是正月,到达潮州已是春季,幸好他当年九月便被赦免,冬季返回京城。

比起后半生都在贬谪生涯中度过的苏轼,他也算是幸运了。


上一篇 : 历史上的董卓进京是什么时候?难怪说董卓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
下一篇 : 韩愈一首最著名的古诗《题木居士》,用物寓言形式想要表达什么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