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端午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05
1 2024端午节有意义的句子
端午节有意义的句子

很多人都不陌生于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单句和复句。句子的类型多种多样,你对此都了解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句子(精选144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许多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请把这小小短信收下,让我的祝福就通过手机来传达:不管最近发生什么,未来会更美好,记得端午节快乐。

2、端午节我端着五件礼物送给你:吃粽子,运气一纵再纵;挂葫芦,福禄尽收集;系五彩绳,生活五彩缤纷;喝雄黄酒,事业辉煌长久;戴香包,香甜将你抱。

3、有一种快乐漂漂洒洒,有一种自在平平淡淡,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有一种拥有实实在在,有一种友谊长长久久,有一个你,我天天祝福,祝端午节快乐!

4、用一缕东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装进无数祝福送给你,愿端午节好运!

5、端午节到,愿你身体健康、安康快乐。

6、我的祝福不求最早,不求最好,但求最诚;我的祝福不求最美,不求最全,但求最灵。祝您及家端午节快乐!幸福安康!

7、端午节,祝你和家人安康顺遂,快乐幸福,生活美满。

8、端午节到了,悄悄的一条短信,带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谊,一份如意,一份温馨,一份守望,一份牵挂,一份安康都给你。

9、端午节祝君:家庭像粽子一样圆满,生活同粽枣一样甜蜜,爱情似粽米一样粘恋,威名像粽叶一样芳香远扬,事业如赛龙舟一样突飞猛进。心情像抛粽祭屈原一样畅快。

10、祝您端午节快乐,万事如意,幸福美满!

11、红枣的心是快乐的,雄黄的每一滴都是吉祥的。

12、愿您端午节平安快乐,事业有成!

13、愿粽子叶圆圆,友情事业长久;祝你端午节佳节快乐!

14、端午节,煮个鸡蛋,快乐圆圆满满;五月节,包个粽子,成就林林总总;重五节,划条龙船,幸福热热闹闹;接收我,一个心意,佳节锦上添花!节日快乐!

15、端午节到了,祝福我的公安战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喜庆幸福。

16、端午到,赛龙舟,锣鼓响,赛出事业创辉煌。

17、鄙人提醒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笑倾国、二笑倾城、三笑倾心、美貌无双、心地善良、可爱至极、晕倒一片的你,端午节到了,要安康啊!

18、在这个喜庆的端午佳节里,让我们向默默守护平安的公安同志致以敬意!

19、轻轻龙粽香,飘来一阵温柔;浓浓赛舟意,比出一场激情;深深敬佩情,话过一生忠孝;乐乐假期到,玩出一番新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来临,愿你小长假快乐!

20、收到这条短信,你就是粽经理;阅读,你就是粽督;保存,你就是粽管;转发,你就是粽裁;删除,你就是粽统。粽之,端午快乐!

21、端午节的问候传递我的思念,愿你有一个美好的节日。

22、端午粽子的味道,却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23、粽叶让粽子更香,蛋糕让小嘴更甜。

24、生活里寻一丝幸福的味道,工作中找一股拼搏的味道,亲情里觅一缕挂念的味道,祝福里享一份友谊的...

查看更多
2 端午起源于民间巫术,它的习俗都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起源

直到今天,在中国民间仍流行着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除夕、元旦、社日、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些节日大多萌芽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基本定型。同时,秦汉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也对这些节日习俗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称谓较多。古代“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又因两五相重,故又有“重午”或“重五”之称。由于古时人们常于此日以兰草汤沐浴,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道教称五月五日为“地腊节”,后代又有“天中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称法。历来对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初可能萌芽于民间的巫术和巫医活动。端午时节,盛夏即将来临,阳气上升,疾病容易流行。所以早在先秦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瘟的日子。战国时,人们也视五月五日为恶日。东汉王充的《论衡·四讳》中还提到正月、五月生子杀父母的事。

秦汉时,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祛病禳灾而展开。据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要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荆楚岁时记》也说,汉时,在五月五日,人们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古人认为五色丝缕能驱邪避恶。此外,还有五色桃符,即“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直到今天农村许多地方每逢五月初五,姑娘媳妇还喜欢用五色绣花线扎成大小不等的精致五彩粽子,用红线串起来,讨个吉利。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将艾叶“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端午剪艾虎与年节在门上挂桃符、画虎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借助虎的威力以驱邪避鬼。这天,人们还要挂菖蒲饮菖蒲酒。菖蒲对人体有开窍、止痛、祛风湿等作用,用它泡酒可以防病健身。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这一习俗与端午节始于夏至有关。《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又《周处风土记》也说:“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粽子用菰叶或箸叶包裹,用水煮熟,色香味俱全,是暑热到来之时的时令佳品。后来,由于人们将端午节与纪念屈原之死相联系,粽子也就被视为祭品。

在南方汉族及傣、苗等少数民族地区,端午节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龙舟竞渡最初可能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龙与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舟竞渡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汉末魏晋以后,一般以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有一种说法是,东汉光武帝时,有一长沙人叫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每年人们投于水中的祭品多为蛟龙所食,今后若有惠祭,当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缠之,此两物均为蛟龙所害怕。

欧回依从其言,从此五月五日做粽子用楝叶并缠五彩丝便成为习俗。又据《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所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不过,汉代端午节各地所纪念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屈原,如山西为介子推,吴越两地为伍子胥与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为曹娥。只是到后来,人们...

查看更多
3 端午节与屈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附庸者”?
屈原与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独特传统魅力的一个中华民族节日,同时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它也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初步形成的端午节是源于古人对自然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给与当时节俗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传承,但是由于魏晋时期的原始信仰和之前相比淡化许多,所以导致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消弱,但是由于在当时的端午节下形成的习俗并不十分重视家庭成员的团聚以及对祖先的祭祀,这也就导致了端午节习俗文化与儒家文化并不十分契合,因而在魏晋以后儒学占据主流的时代出现了传承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传承力不足的这个问题,这时人们加入了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通过纪念历史名人,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到了近现代,端午节仍旧没有被重点对待保护,直到2004年、2005年发生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引起了中央政府以及民间群众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中国全体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最终中国端午节在2009年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中,端午节虽然是最不引人注目的节日,但却是唯一一个进入该名录的,由此可见,端午节其实是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5261节、4102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1653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但是由于此时的端午节还处在发展的雏形期,节日活动并不多。

汉代端午节成功的沿袭了战国时代的节日格局进行了传承、发展。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都记载了在汉朝时关于人们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将危害父母、要尽早将之遗弃的习俗。应劭《风俗通义》还记载:五月五日,人们会把早早准备好的彩色丝带系在大人和小孩子的手臂上,这样做寓意着人们不仅可以躲避兵役和驱逐鬼魅,同时还能预防疾病和瘟疫。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不仅是端午节趋于定型的时期,而且吃粽子和划龙舟的这两个流传至今的习俗也在此时同时出现。“端午”一词也第一次出现在西晋名士周处所做的《风土记》书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这里是书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端午”一词,但是这时人们过此节却已经不是在午月午日,而是在五月五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汉代以后人们已更多地使用数字来纪月纪日。

自唐代以后,端午节就主要按着...

查看更多
4 赛龙舟:端午节竞渡之习的意义是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的意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