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在中国民间仍流行着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除夕、元旦、社日、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些节日大多萌芽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基本定型。同时,秦汉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也对这些节日习俗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称谓较多。古代“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又因两五相重,故又有“重午”或“重五”之称。由于古时人们常于此日以兰草汤沐浴,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道教称五月五日为“地腊节”,后代又有“天中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称法。历来对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初可能萌芽于民间的巫术和巫医活动。端午时节,盛夏即将来临,阳气上升,疾病容易流行。所以早在先秦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瘟的日子。战国时,人们也视五月五日为恶日。东汉王充的《论衡·四讳》中还提到正月、五月生子杀父母的事。
秦汉时,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祛病禳灾而展开。据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要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荆楚岁时记》也说,汉时,在五月五日,人们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古人认为五色丝缕能驱邪避恶。此外,还有五色桃符,即“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直到今天农村许多地方每逢五月初五,姑娘媳妇还喜欢用五色绣花线扎成大小不等的精致五彩粽子,用红线串起来,讨个吉利。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将艾叶“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端午剪艾虎与年节在门上挂桃符、画虎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借助虎的威力以驱邪避鬼。这天,人们还要挂菖蒲饮菖蒲酒。菖蒲对人体有开窍、止痛、祛风湿等作用,用它泡酒可以防病健身。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这一习俗与端午节始于夏至有关。《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又《周处风土记》也说:“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粽子用菰叶或箸叶包裹,用水煮熟,色香味俱全,是暑热到来之时的时令佳品。后来,由于人们将端午节与纪念屈原之死相联系,粽子也就被视为祭品。
在南方汉族及傣、苗等少数民族地区,端午节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龙舟竞渡最初可能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龙与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舟竞渡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汉末魏晋以后,一般以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有一种说法是,东汉光武帝时,有一长沙人叫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每年人们投于水中的祭品多为蛟龙所食,今后若有惠祭,当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缠之,此两物均为蛟龙所害怕。
欧回依从其言,从此五月五日做粽子用楝叶并缠五彩丝便成为习俗。又据《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所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不过,汉代端午节各地所纪念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屈原,如山西为介子推,吴越两地为伍子胥与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为曹娥。只是到后来,人们才逐渐统一以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日。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它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名称的由来,可能与《易经》有关。《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重阳”一词就已出现。如屈原《远游》一诗中,就有“集重阳八帝宫兮”之句。在其名作《离骚》中,还提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很可能是指当时人们于重阳日餐菊之习俗。不过,战国时是否已将重阳定为节日不得而知。
从文献记载看,两汉时期重阳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在《西京杂记》中,作者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平民为妻,一日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饮菊花酒、佩茱萸、吃蓬饵,以求长寿的情形。茱萸是高丈余的落叶乔木,秋天结实,果实系中药材,有通五脏、九窍、强阴助阳作用。
菊花酒是用菊花酿成的酒。该书还说:“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袚禊登高。”可见,当时人们还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无论是佩茱萸、饮菊花酒,还是登高,都是为了驱疫避邪。魏晋以后,人们逐渐把重阳节作为健身、娱乐、游玩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