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以范成大和杨万里为首的诗人,创作了很多首“田园诗”,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范成大在他的《四时田园杂兴》中有“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而杨万里更是写“田园诗”的高手,在他的《桑茶坑道中》有“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句。而辛弃疾,不愧是词坛囊括众类的大手笔。
其实辛弃疾也写过,带有浓浓乡村气息“田园诗”。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清平乐 村居》,其中的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幅田园风景,跃然纸上。一个绝妙的生活场景,一个只有在田园里才能看到的特写镜头。词人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这样的生活镜头,而且充满了欢乐的情趣,把他写入词中,足见词人拥有闲情逸致的心境,以及对田园的无比热爱之情。
下面看看辛弃疾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吧!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送别的曲子已经唱完而泪水却未干,功名并不重要而应努力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遮去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上风高浪急,未必就最有险恶,只有人生道路才更为艰难。
这首词是辛弃疾江上送别友人之作,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春作者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这时候,他在仕途上已是经过不少挫折,因作此词抒发感慨。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到疲倦,诗还没有写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拄着手杖,穿着草鞋,看到路旁野花盛开,红的红,粉的粉,很是好看。谁家已嫁出门的女儿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家探亲,欢声笑语从桑林的小路上传来。
这首《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是词人罢官闲居上饶期间的作品,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词人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当时词人游览了名胜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东),归来后患了一场疾病,大病初愈时走出家门附近之际,感受到了一种蓬勃春意,因作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