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仲秋时节,《礼记·月令》里有“仲秋之月养衰老”,后传作中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农历十五恰逢月圆,故又将这一日作为团圆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中秋节开始于唐朝,在宋朝时开始盛行,因此在诗词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中秋节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中秋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争先赋诗的对象,也出现了许多与中秋有关的千古诗作!
最著名的中秋词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只要读过诗词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穿越了千年,依然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豪放诗人辛弃疾也有多首描写中秋的诗词,其意境怎样,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剪梅·中秋元月
南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在古代,中秋节最为重要的便是团圆与赏月,而这首《一剪梅》所写的是中秋节赏月却因阴天而无月的失落。上阕先写回忆昔年中秋往事:桂花飘香、饮酒赏月、花月怡人。而“今宵”中秋同样备酒赏月,却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雨夜无月,格外孤寂。
下阕则大胆想象,想乘风上天,问个究竟,却是无路可通、无信可寄!遗憾之下,唯有对着堂内“烛花红”,姑且将其当做月当做花,高歌饮酒,聊以自慰。这首中秋词虽全篇写中秋节之事,却依稀隐喻忧国之情,一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恰恰是辛弃疾忧心国家民族,却无力回天的倾诉。
再来读其一首《太常引》: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相比上一首《一剪梅》,这首《太常引》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词中上阕起句先描写中秋圆月之美,如同洒下万里金波,仿佛刚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而后句则奇峰突起,大胆想象问月中嫦娥:白发日渐增多,好像是故意欺我!大有英雄迟暮之感,表达出了辛弃疾内心怀才不遇的激愤。
下阕则展现出更为大胆的想象:乘风山田、俯视山河,甚至直入月宫,将月中桂树砍去,这样月亮少了阴影,就能照的人间更多清光!如此想象,实则是辛弃疾对世间黑暗的痛恨,一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是何等的理想与意志!英雄虽迟暮,而壮志犹在哉!
辛弃疾的第三首中秋词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这首词因道出了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科学猜想而闻名于世,便是下面这首《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南宋·辛弃疾
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木兰花慢》效仿屈原《天问》,提出对月亮圆缺变化和月落后去向的疑惑。其中一句猜测之语“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这一句可谓神一般的猜想:是否另有人间?这里月落时,那里的月亮才刚刚从东方升起?这般猜想已然接近科学,难怪王国维会赞叹:“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诚然辛弃疾仅仅是猜测之语,并没有深究论证,但这种大胆的想象也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和朦胧的科学探索精神。乃至末句的“云何渐渐如钩”也是对月亮圆缺现象的探索质疑。稼轩公聪明才智,何其高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