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帖,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创临章第一》中的一段话说的很透彻,他说:“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
书圣的这段话说的是临帖必须要经过的五个步骤,
翻译过来就是:临帖是不可能一下就能得其体势而尽善尽美,
第一步要把点画写对,第二步就要重点注意字的外形了,
第三步就要稍微写像了,第四步就要写得有力而且还要圆润,
第五步就要去掉原贴也能写出原贴的味道了。
最后自己上墙多观察请良师益友多点拨,如果那个环节还写的不熟练就要不计其数的死嗑了。
不愧是书圣,临帖五步法说得太到位了!下面黑土结合一些自身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王羲之说第一遍“正手脚”,因为是初临尚不能照顾到全体,要先把横、坚、撇、捺之类摆放到位。其实第一步重要的是要找手感让毛笔听话。
就像开车有些人一握方向盘手感就很好,有些人握方向盘就浑身不自在。
不过初学写字的“浑身不自在”一要放胆写,二是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解决这两个问题你离临帖老司机就不远了。
到了第二遍就要开始准确写字的外形了,外形是点画组成的也就是平常说的结字,通过点画的准确搭接正确的外形就出来了。
第二阶段有两个要点,其一为“摹”,其二才是“临”。“摹”就是描红(还有双勾), “摹”的好处是一笔成型整个笔势容易出来,“临”则是很好的锻炼手、眼的配合能力。
第三遍则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要力求从外形上应该更像原帖了。不得说一点,很多人为了形似不注重笔势而造成点画僵滞而成“画字”。
某种意义上说外形是较基础的东西,如果笔势生动,甩掉形似的枷锁,表面的不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第四遍,在外形像原帖的前提下, 要追求笔法正确的“提按使转”之像,书写性下的“节奏” 之 像和笔势呼应中的“笔势” 之 像。
重点注意体会能看到的纸面动作和看不见的“空中动作”,无此方能“遒润”——才能既有力量感又圆润流畅。
第五遍进行“抽拔”,“抽拔”的一层意思是笔能提得起来,灵活运笔挥毫。
另一层意思是需要是要综合分析,分析不同的技法特点,并进行不同的点画、结字归类,找到同类中的共性记住、写出来。
可见,练字临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结体→笔法→笔势,然后从笔势→笔法到→ 结体是完整的循环。
王羲之的这段说说看似说临帖的五个步骤, 其实最终点为“笔势”,笔势的形成绝非是一日之功。
笔势主要由形势、体势、态势、气势等多种势能因素构成,初学者即使从理论上明白了笔势的含义,但用之于实践,未必能得势,因其中还涉及到功力的精深、法度的圆熟以及个人艺术修养等问题。
查看更多与“书圣王羲之教你临帖必须要经过的五个步骤”相关的文章
提起王羲之就不得不提到《兰亭序》。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四十二人雅集,作“流觞曲水”之戏,二十六人作诗。王羲之被众人首推作序,当时王羲之有点微醉。《兰亭序》手稿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个字。
通篇大小参差,错落有致,点画映带、气脉贯通,其笔法、结构、章法都完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一生先后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如:《近徐公帖》、《十七帖》、《姨母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松仁集圣教序》等等。正因这些作品奠基了王羲之成为书圣的地位。但成为“书圣”有多少因素呢?
(一)家族因素
王羲之生平: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玡临沂人,303年-361年,享年59岁。
王羲之书法成功,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地位显赫。王羲之祖父王正,曾任尚书郎。叔祖王澄任荆州刺史。父王旷做过淮南、丹阳等地太守,曾参与朝廷大计,是晋王朝南迁的策划者之一,羲之的从伯父(丛,指堂房亲属)王敦、从父(叔)王导地位更显赫。其父王旷善书法。宋朝陈思《书小史》称其善行、隶行。明朝陶宗仪《书史会要》称:“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笔法于卫夫人,以授羲之”。王羲之从小学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而且家教甚严,据史料记载他七岁开始习字。据《书林纪事》记载:王羲之十二岁时见前代笔论于其父旷枕中,窃而读之。……旷语大纲,羲之学功日近,卫夫人见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也。近观其书,便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此子必蔽吾书名矣。”
(二)王羲之先后师从两位伟大的书法大师学艺因素
先师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卫夫人(272-349)名 ,字茂漪,汝阴太宗李钜之妻、世称卫夫人。河东安邑(今山西复县)人。卫氏为卫门望族,世代善书,卫夫人“工书法,尤善隶书。”《笔阵图》传为卫夫人所撰。文章虽短,但涉及问题颇多,对书写工具、执笔、读帖、笔法、笔试、笔意等一系列问题。都简洁的介绍与描述,直到今天对学书者仍有启迪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上带有指导意义。关于王羲之师从卫夫人的记载很多。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称:“予少学卫夫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称:“晋中书郎李无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和南帖》称:“卫氏有一弟子王逸少,基能学真书、咄咄逼人,笔试洞精,字体遒媚。”
王廙与卫夫人同源钟繇,用名天下,而钟繇又是王羲之之前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能跟随这样两位大书法家学习书法,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是王羲之能成为我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王羲之遇上汉字演变的关键时期,他抓住了这历史的机遇因素
王羲之通过艺术手段,使汉字的真、行、草三体形成了独立机制,也就是使汉字完全脱离隶书影响的古法、古形的窠臼、完全去向新生。魏晋既是我国书法多体交相发展的时期,也是促成蜕变时期:除隶书继续保持汉末程式化风格,楷书已逐渐发展成熟;草书经过章草时期也已发展到今草;行书则在隶楷的递变中发展到成熟。东汉末年...
查看更多与“王羲之被誉为“书圣”是历史必然,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相关的文章
魏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而历代对于王羲之的赞誉不绝如缕。
唐朝最为著名的皇帝唐太宗认为:
“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作为一代英主,能获得如此赞誉,可见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之高。但是王羲之为何成为书圣王羲之,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让后世如此评价他呢?
实际上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的问题,也就是在书法史上,我们为什么会看到有些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是这么高,而有些书法家的书法成就是这么低。
书法家成就的评判标准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书法家都能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者说值得我们记住,并且去阐释他的书法意义的。
能够进入书法史的这些人,其实都是改变了书法史的人,他们的重要意义就是他们决定,并且反映了最终历史上书法的发展面貌,而不是说他们的书法就一定写得非常的漂亮,或者说非常的美,才能够进入书法史,一定是他们对书法的发展历史进程产生了某种影响作用。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比如说魏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我们知道他比较擅长的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同时他非常喜欢写楷书,尤其是他的小楷,写的秀气十足,灵动曼妙。
但是对于王羲之来说,他主要的贡献并不是在楷书方面,而是在他的行书和草书方面,因为在他那个时候,楷书还并未发展成熟,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书法发展氛围。
而到了魏晋时期往后,尤其是唐朝时期,楷书才逐渐作为一种规范的书体被许多书法家学习和研究,这个时候对书法的研究就有了自身的发展潜力和他的发展面貌,那么书法家来进行楷书的书法创作,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创新空间。
魏晋时期书法的发展现状
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期,自觉期就是说人们开始用一定的意识去审美,并且评价一个人的书法好坏,或者说他在书法上的成就。
王羲之那个时代,虽然楷书并未完全发展起来,但是说行草书从隶书的雏形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书体。
行书和草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对于自由天性的追求,他们无所顾忌的进行书写,展现自己的天性,显露自己的真性情、才学、气质、涵养。
王羲之书法成就的促成原因
而王羲之作为那个时代的贵族,他的书法极具有代表性,首先他贵族的身份让他拥有优渥的家庭环境,还有比较深厚的书法文化的教育,其次,他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不需要为其他的事情而担忧,可以专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最后他个人致力于追求自由天性,他有着更高的艺术追求,超越世俗的超越感,所以他的书法才能够取得如此众多的成就。
但是因为那个时代,他的楷书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他的成就并没有足以改变那个时期楷书的发展历史进程,所以他的楷书也就无法称得上是影响后世深远的书法了,只有他的行草书成就较高,而且可以载入书法史。
除了我们上述所说的这些东西之外,也就是书法家他自身的努力和发展的情况之外,还有后世的书法艺术评论家,书法艺术家对于他们书法的认识和推动作用。当然这里也并不只是包...
查看更多与“历代对于王羲之的赞誉不绝如缕,王羲之为什么会被称为“书圣”?”相关的文章
一直以为王羲之是有真迹传世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至少那被带到台北故宫的《快晴贴》是真迹,最近才知道,那也是个仿的,唉,没文化,真可怕。
网上一搜,都是对他书法艺术的欣赏,而对其生平的介绍就太少了,无非就是一篇360上的介绍,你抄我抄的,完全地没个新意。
这也难怪,对王羲之的关注点,历代都是放在他的书法艺术上,离了这书法他啥都不是,可以理解。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人,今属临沂,后南渡居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即今浙江嵊州市,于58岁时逝世。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和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后人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两晋之时,是我国门阀制度最为激烈之际,那时还没有科举一说,做官的途径首先靠的是出身,也就是说,当官的子弟即使再没有才能,却能够凭着老爸的荫蔽直接在朝廷为官,而另一个途径便是所谓的“举荐制”。
自曹丕行“九品中正制”后,一般寒族之人想要出仕,首先要博个声名,让那些有名望之人推荐后,才有可能当官,这个既要在平素假模假式地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主流意识的标准,还要想方设法地传播出去,还要不停地去晋谒那些有话语权之人。
所以,当时的乱象是名家望族之子弟或放荡不羁,或胡作非为;出身低下之人则扭怩作态,浪浮虚名,整个官僚体制混乱不堪,朝堂上高官贵胄们骨肉相残,地方官员们攀附依势,形成了一个个的官僚集团。
而王羲之却无此之忧,他出身于著名的琅琊王氏家族,是中国古代顶级豪门大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
王氏家族发端于曹魏,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东晋之初,王羲之的祖、父辈亦有拥戴之功,加上当时的王导和王敦等人在江东的影响,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一说。
这天下第一豪族也真是了得,在延至唐末的数百年中,共出过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他们在政治、伦理道德、朝章国典及文学艺术方面,对我华夏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便是指的王氏一族。而王羲之正是他们中间重要的一员。
出生在这样的豪族,只要是个正常之人,想不当官都不可能,但最初在一堆的王氏后生中,王羲之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他年幼时不善言辞,不说被人瞧不起,至少时人最多视为“一般般”吧。《晋书》说其为“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璞玉自是有人知得,不信世间无卞和,王羲之13岁去拜望大名士周岂页便被其欣赏,当时周大名士设宴招待这一众来访之人,将席中最珍贵的菜肴亲手给他夹来,那些同来之人羡慕不已,从此,他的声名开始为世人所知。
当时享有盛名的陈留人阮裕对王羲之也是青睐有加,有这些名士的赞誉,就如同现在网络主播有大v级的人物作推手一般,那不想窜红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为著名的典故还是“袒腹东床”,说的...
查看更多与“书圣王羲之,寄情于山水间,不屑于官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