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真实的牧野之战

发布时间:2020-08-14
1 真实的牧野之战兵力怎么样 商军为何临阵倒戈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中国古代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最早出现的一个就是牧野之战。说到牧野之战,有的人可能比较陌生,可是当说武王伐纣时,相信大家更熟悉一些,其实牧野之战就是武王伐纣的决胜之战。

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600多年后,传位至第31位国王帝辛(商纣王),已是危机四伏。那是的商纣王迷恋妲己,昏庸暴政,不理朝政,造成各诸侯国纷纷离去,百姓们也民不聊生。

帝辛在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空虚,无兵可守,这给周武王联合伐纣一个很好的机会。

周本来只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但统治者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对内重用贤才,对外宣扬德教,积极调停争端,使受商朝压迫的诸侯纷纷依附,形成了统一战线。

公元前1048年,即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之后,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

周武王庄严誓师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连祖宗的祭祀也废弃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去危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是执行上天的惩罚!",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商朝发动战争。

商纣王闻讯,自知兵力不足,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约17万人,开赴牧野迎战。可想而知,奴隶、战俘组织起来的部队怎么能敌得过精兵强将的周朝联军呢。这也是牧野之战中商朝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所在。

根据《逸周书·克殷》记载: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这就是"临阵倒戈"的典故),虽然有少量忠心的禁卫军的阻碍,但是前方的徒众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最后一道阵线也没守住,于是逃离战场,返回朝歌,死于鹿台,商朝正式灭亡,西周建立了。

查看更多
2 历史上牧野之战分三个阶段 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历来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一方的昏庸无道,而另一方旨在行正道、诛昏庸

我们先来说牧野之战战争背景、起因

殷商自武甲继位,帝君多昏庸无道。至纣王登基,王朝已内忧外患甚多。而纣王在位虽有政绩但他滥用酷刑、诛杀忠臣、连年征战、荒淫无度!致使民怨滔天。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商王朝雪上加霜。而周武王之父文王仅仅因为不满而叹息,就被纣王抓了起来。后来献了封地,财宝才被放归。所以说商周两家结怨已久。文王回去以后韬光养晦,装作不问政事。使纣王没了戒心。暗地里却招兵买马,广招贤士,并与其他反纣的部落结成联盟,不结盟的便假借纣王给的兵权通通灭掉。至公元前1056年文王去世,“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已基本上完成了伐纣的准备工作。周武王继位,讨伐正式开始。

牧野之战战争过程

如何把本来“以下犯上”的战争转化为“行正道、诛昏庸”的仁义之战。增强己方士气,周武王在这一场战争中把其运用的是“炉火纯青”。

第一阶段“孟津观兵”

公元前1047年,周武王先在毕地祭祀姬昌,然后前往东方举行阅兵,到达盟津(今河南孟津)。他高举刻有文王名字和遗志的木牌,向所有联盟的军士说明自己是继承先父遗志讨伐商纣。然后与姜子牙共同发《泰誓-上》列数商纣罪行,表明自己一方是正义之师,同心同德。而后出师,渡过黄河以后又认为时机不成熟返回(也可能是算了一卦)。

第二阶段,交战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5年)。周武王听到探子的3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叔比干被剖胸挖心、另一个王叔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纣王大哥)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更是怨气冲天,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即拜姜子牙为军师,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期间又作《泰誓-中》)大军到了盟津,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又作《泰誓-下》)。

第三阶段,决战牧野。

正值巅峰的周部将士浩浩荡荡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但看那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个个士气高涨,随后联盟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再看商纣一方,虽号称70万大军,然却有七八分是虚的。剩下的也是从朝歌城中逼迫而来的奴隶、囚犯,个个无心作战。随即周武王发表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牧誓》,慷慨激昂,又给热情高涨的军士打了一针兴奋剂。随即,周武王剑指商纣,亲率将士冲向了纣王阵营,冲杀伊始,但见那纣王军队中经有许多人纷纷倒戈,把手中武器指向了纣王(有说纣王军队被周武王士气压垮,还有的说周武王在商场军队有高级将领作奸细)纣王虽有王牌贴身军队,但人心惶惶。剩下军队顽抗一天之后终被消灭。

纣王见大势已去,慌忙逃回朝歌,把自己所有的珠宝穿在身上。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姜子牙引周武王入殷都朝歌,武王亲手砍下纣王头颅,并"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

牧野之战的影响

武王伐纣是是中华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

查看更多
3 牧野之战简介 两代人的精心谋划 只为一朝天下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史称武王伐纣,是商朝末期武王联军与商军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前篇我们介绍了由于商王帝辛在位时不断征伐四周以稳固王朝的统治,长期的高压政策给商周边的方国及日渐强盛的周国带来极大的不满,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在与周武王联军在牧野战败,商朝随之灭亡。

牧野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先发制人的最早期著名战例。

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分析这场战役:

战略:两代君王的布局

从现今考古发现的线索结合古代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在周文王姬昌时期就已经开始布下扩张的战略。这时,周国表面上臣服听命于商朝,暗地里已经开始与其他方国往来密切;同时,周国的势力开始向商人核心地区的外围扩张。

周国的扩张主要有三条发展路线:

主路线是经潼关过洛阳北,也就是著名的“桃林-函谷道”;周国进入洛阳盆地,直接威胁商朝腹心地区。

北路线是经关中北道,渡黄河,进入晋中;居高临下,直接威慑朝歌。

南路线是自蓝田、经武关,越秦岭,北上洛阳,东出淮河一线;进入汉东,谋求南国方国的联盟。

周人在经营势力,谋求霸权时,选择三线共同出击。在选定了位于西安的丰邑作为新的都邑之后,在三个方向都做出了扩张的态势。在战略上基本上形成了对商朝国都的一个半环状包围。

以上的态势,是在周文王时期完成的。周文王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深知在实力上,周国仍然无法与强大的商国抗衡。于是他继续韬光养晦,表面继续臣服殷王朝。

商王帝辛对商周关系的态势做了分析,采取了继续威慑的手段。他将周文王拘禁起来,以打压周人日益膨胀的政治野心。帝辛的政治手段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他深知周人虽然扩张很快,但整体实力还是很弱的,基于这种考虑,他并未发动更严厉的手段来制裁周文王。由于商末时期铜矿石的产出逐年减少,商朝更迫切的是需要发动对东夷的战争以获得铜矿和食盐。

战术:急袭都城,不宣而战。

为何是急袭?因为此时商朝主力部队都牵制在东夷,朝歌城内空虚,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一旦商王东部的主力返回朝歌,等待姬发的就不是仅仅囚禁这么简单了。

有人说周的胜利主要是掌握了先进的战术协作配合,和先进的战车技术,这只说法是根据《牧誓》中车300乘的记载,其实并不可靠。从出土的殷墟的商人战车可以看出,商的战车技术要远先进于周人的战车。

从《牧誓》来看,周人的核心力量是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这是基础力量。外加“千夫长、百夫长”,我们可以推测周人还有一定数量的徒兵(步兵),这些数量不会超过万人。其他各友邦提供的友军也不会太多。也就是说周人及其联盟军的总兵力也就三、四万人,这可能是个合理的推测。

而反观商人一方,据史料记载,商军有70万人,还有说17万人的,这些数量大多不可信,但毫无疑问的是商军要比周军人数多几倍,即使在商军多数人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周军也很难取胜。

战前演说,提升士气。在牧地,周武王庄严誓师说:“……现在纣王听信妇人之言,废弃对祖先的祭祀;他不任用自己的亲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

查看更多
4 牧野之战真的以少胜多吗 牧野之战并未完全消灭商朝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那么牧野之战的战况如何呢?

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对内重用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商王宣称自己的王权得自"天命",周人就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说商王无德,西伯有德,所以天命已经转移到姬昌身上。

公元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并与各部联军会合,总数达4.5万人,二月甲子昧爽(清晨,天色将亮未亮之际)进至牧野。朝歌城内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破敌,而且也没有可用的战车,单靠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正锐。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可是,因为民心的归向,纣王的军队毫无战心,于是纷纷倒戈,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

查看更多
5 牧野之战中商朝迅速衰亡 看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差别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周文王为牧野之战的展开、“翦商”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孤立商纣。文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还颁布“有亡荒阅”(搜索逃亡奴隶)的法令,保护奴隶主们的既得利益。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

查看更多
6 牧野之战中周军懂得笼络人心 纣王输的一败涂地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周武王为兴周灭商,率兵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与商军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地区)展开的决战。史称"武王伐纣"。

商朝自祖甲以后,在内外矛盾交织中逐渐衰败。商纣王为加强王权,信用四方逃来的人,触犯旧贵族利益,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兼因纣王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而此时,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即位,称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公元前102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至孟津,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河流域)、蒙(今山西平陆南)等八个方国部落军队及各反商诸侯军前来会合。武王作"泰誓"声讨商纣,宣称自己"恭行天罚",以增强灭商的信心。时岁星(木星)在东,迎岁星而进为用兵所忌。又值大雨日夜不停。为不失战机,武王率周军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冒雨继续东进,从汜(今河南荥阳境)渡过河水(黄河)。面对水泛、山崩之灾,排除军中出现的畏惧之心,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

沿途向商民宣告:周军不以百姓为敌,而是为民除害,争取商地民众支持。经六天急行,进抵牧野布阵,取得与商决战的战略主动。

周军压境的消息传到商都,纣王仓促部署防御,调集守卫国都的少数贵族的军队,并武装大批奴隶、战俘17万(一说70万)人,开赴牧野迎战。在广阔的牧野战地,纣王企图以众多兵力取胜。

二月甲子日凌晨,武王在阵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激发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之心;统一作战行动,规定每前进六七步、每击刺四五次即停止,保持队形整肃,以确保指挥顺畅和车徒协同,发挥车战的整体威力;严申作战纪律,要求将士听从命令,奋勇杀敌,但不准杀降,违令者斩(史称"牧誓")。

周武王誓师毕,命吕尚率一部精兵作挑战性进攻,示其必战之志,震慑、动摇商军。随即指挥以虎贲、戎车为骨干的主力猛冲商阵。商军中奴隶、战俘不堪忍受纣王的残暴不原为纣王卖命,希望周军迅速取胜;而部分商贵族反对势力,亦早存叛纣之心。在周军猝然猛攻之下,商军"前徒倒戈",为周军开路。武王与吕尚等挥军冲杀,虽有部分商贵族军队拼死抵抗,终未能阻挡周军破竹之势,及至天明,商阵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回朝歌,于当晚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攻克商都。武王举行祭祀典礼,宣告以周代商,结束商朝约600年的统治,建立西周王朝。尔后分兵四出,...

查看更多
7 历史上真实的牧野之战 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了解过,古时有很多或贤良或昏庸的国君。一个国家的兴亡往往跟他们的最高统治者息息相关,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国君好了,国家才能好;相反,一个国家的国君要才能没才能,还昏庸暴躁,那么国家走向灭亡就是必然的。这是时间和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平衡,弱肉强食,古往今来。

纵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哪个不是弱肉强食,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就是强者为王败者为寇。时间会淘洗出来金子,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另外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先发制人的战役—牧野之战。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漂亮的翻身仗。

社会背景,水深火热

商朝传到商纣王时期,朝堂上诡谲云涌,商纣王残暴成性,经常压榨老百姓。百姓们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周当时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依靠着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强大发展了起来。听说商纣王的种种行为,愤从心生。商纣王后宫有一女子,名唤妲己,商纣王整日里沉迷于酒色美色之间,渐渐的荒废朝政,不理朝中事务。还罢免了许多忠臣良将。

周朝到了姬昌这一代,姬昌是一个德才皆备,有勇有谋的一个男人,他重用了吕尚等一帮贤臣良将,国力日渐强盛了起来。对外姬昌宣扬德教,还跟和平大使一样,积极的参与各国的争端中去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诸侯们纷纷向周靠拢了起来。姬昌一看这情形,对自己有力啊,趁机大搞小团队,也就是企图统一。

前秦欺压了很多的北方小国,作为了前秦的附属国,当时前秦准备攻打东夷,让附属国给他们攻打提供兵力包括粮草食物之类的战场必需品。由于前秦长期这样,所以很多附属国都不愿意了,然后姬昌开始打友情牌,附属国也乐意抓住周这个抛过来的橄榄枝,姬昌从中嗅到了一丝类似于现在的"商机"一样的机会。

据《史记》记载"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也说明了姬昌逐渐起了别的心思。

牧野之战,缓缓谋之

姬昌是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他看商纣王暴政,肆虐百姓。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自己的领土大力招揽各种能人异士,扩充兵力,强大自己。于是姬昌渐渐的膨胀了起来,对内自称周文王。据史料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可见当时的周是何其的繁荣昌盛!姬昌就这样慢慢的猥琐发育,攻取了商朝一个重要的城池。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姬昌成功的切断了商朝和西部联系的国家,相当于断了商朝的翅膀。后来姬昌把国都改地址了,让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可能是天妒英才,姬昌英年早逝。世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周武王继续秉承着文王的天命。

在(前1130年~前1018年),这个时间可能会有偏差,因为历史可能会有误差,爆发了牧野之战。牧野之战爆发的原因在我看来,第一个就是商纣王不会做统治者,他不知道怎么经营国家,并且他的错误让百姓民不聊生,对他怨声载道,他失去了民心,相当于失去了拥护者。第二个...

查看更多
8 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完全消灭商朝了吗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背景

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荒淫暴虐,致使众叛亲离,政权摇摇欲坠。

地处渭水、泾水流域(今陕西境)的姬姓周族国家迅速崛起,拥有一支车、步兵数万人的精锐军队。

周文王继位后,鉴于商周矛盾加深,励精图治,发展实力,力图摆脱商朝控制。他以具有雄才大略的姜尚为军师,任用一批贤臣.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翦除羽翼,逐渐削弱和孤立商乏朝的方略,积极准备灭商。

周先后出兵攻灭西部的犬戎(今陕西武功东、兴平北,一说在今陕西凤翔境)、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巩固丁后方,又转兵东进攻灭耆(商西土与国,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今陕西户县北,一说在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陕西户县附近)等商的盟国,对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形成进逼之势。然后,又将国都从岐地迁到丰邑,作为灭商的前进阵地。

文王即位五十年、称王九年时去世,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加紧进行灭商准备。武王以姜尚为“师”负责军事,弟周公姬旦为“辅”,处理政务,召公、毕公为左右助手。他于文王墓前祭祀,令将文王木主牌位载车于军中,宣称奉文王之命,率六师军队东进至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黄河渡口,会盟各诸侯国军,检阅实兵。相传800诸侯不期而至。众诸侯拥武王为盟主,结成联合灭商阵线。武王拒绝诸侯即刻伐商建议,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在会盟完毕,即率军西归,史称“孟津观兵”。

武王待机灭商,派间谍侯般到朝歌侦察商朝情况,并收买纣王重臣微子启、胶鬲等,促其反叛。当得知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其弟箕子,微子出走,太师疵和少师疆奔周,商统治集团严重分裂,纣王十分孤立,商军主力远攻东夷(东部沿海地带),朝歌空虚,遂决定先发制人,乘隙决战灭商。

牧野之战的经过

周武王四年(前1057年,一说前1027年;另说八年,十—年)十二月,武王率西六师战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并联合庸(今湖北西北、陕西南部)、蜀(今四川境)、羌(今陕西、甘肃境)、?(今河南西部)、微、卢、彭(均在今四川南部)、濮(今湖北西南)等方国军队,大举东进。戊午日,周军在孟津(一说汜水)渡河,与各方国军队汇合。武王作“泰誓”,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罪行,宣布今“维共行天罚”(《尚书·泰誓》)的决定。接着,武王挥军北上,冒雨行军,于一月;初(—说二月)进抵商郊牧野。甲子日早晨,攻商大军在牧野集结,武王占卜为吉,随即召开誓师大会,并命军队在作战时,“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以保持队形严整;要求将士英勇奋战,又不滥杀败逃之敌(《尚书·牧誓》)。周军与诸侯国军士气高昂,列成左、中、右三个方阵...

查看更多
9 牧野之战又被为称武王伐纣 带你看看真实的牧野之战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非常著名的战役,在优秀的将领的带领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为当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经过一些战争的胜利,为后期建立新的王朝打下了基础,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吧。

牧野之战,在史上又被为称武王伐纣,是当时周武王联军与商朝的军队在牧野进行的一场决战。当时由于商纣王先征讨西北的黎,然后又平定东南的夷,虽取战斗获得了胜利,但是兵力也是严重的不足,加剧了阶级的矛盾,最后兵败后自焚,商朝从此灭亡。牧野之战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展现出的谋略和作战方式,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商朝从商汤灭夏之时建立,经历了六百多年的统治后,传位到第三十一位国王商纣王的时候,已经是危机四伏了。在政治上商纣王花费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导致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信任飞廉等一帮佞臣,杀死了王族的重臣比干,造成了大臣诸侯纷纷叛离的情况。在军事上商纣王一直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在期间的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很多的夷人,但是商军的主力都远征东夷,便造成了商的都城朝歌防守空虚,无兵可守。

周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的时候,重用了吕尚等贤臣,之后国力日渐强大,姬昌宣扬德教,积极的调解各国间的争端,使得诸侯纷纷向他依附。姬昌趁机统一战线,由于各国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早就已经苦不堪言了,都乐意向姬昌靠拢。

在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他的世子姬发继位,号周武王,在武王继位后,表示继承文王的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无暇西顾的机会向东扩张,而此时的商朝发生了很大的内乱。商纣王杀了他得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个伯父,还有一些受牵连的贵族投奔了周国。武王从和谐贵族口中得到了不少的机密情报。得知时机已经成熟之后,武王便决定出兵伐商,同时通知结盟的诸侯一起出兵。

在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 ,周武王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步兵,出兵东征。在同年2月21日,周武王的军队到达孟津,与庸、蜀、羌、卢、彭、濮、微、髳等部族会合,不少其他国家的国君也亲自赶来。然而,前来阻截的商军阵形也渐渐显出了轮廓。本来斗志昂扬的士兵看到商朝的军队都是本惊吓到了,商的军队一望无边,暗无法判断具体人数,但是要远远多过周的联军。联军方面的士气瞬间变得有些低落。

在朝歌城内,刚得到情报之后,联军便到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抵抗敌人,而且也没有战车使用,仅凭步兵,很难与战车阵抗衡,更何况周的军队士气正锐。商纣王非常震惊,仓促的武装了大批的奴隶、战俘等,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由于无兵可用,加上常年昏庸不得民心,士兵中只有很少的禁军是他的心腹,导致了最终...

查看更多
10 牧野之战的进军路线是怎样的 做了哪些战前准备
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简介
真实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西周王朝建立,从此将中华礼乐文明推向巅峰。

牧野之战:年代研究

涉及牧野之战文献记载很多,研究者见仁见智选择的余地愈大,结论也愈加纷繁,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于牧野之战年代的推断至少有44种意见,最早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为公元前1018年,早晚相差112年。前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根据古代历法进行推算,近人则多更据文献记载加以推算,并证之以金文、甲骨文。如《汉书·律历志》援引《世经》根据《三统历》的推算:

《三统》,上元至伐纣之岁,十四万二千一百九岁,岁在鹑火张十三度。文王受命九年而崩,再期,在大祥而伐纣,故《书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纣,(作)《太誓》。”八百诸侯会。还归二年,乃遂伐纣克殷,以箕子归,十三年也。

这一段记述了根据古历推算的伐纣年代、牧野之战的经过及天象历日,原文接下还有见于文献的文王、武王、周公、成王、康王乃至春秋战国诸王的年代,由此约略可见前人研究伐纣之年的方法。根据《世经》的推算和记载,近人换算出牧野之战的年代为公元前1122年,并用金文和文献加以证明。

根据《汉书》,伐纣大军于文王受命十三年十一月戊子师初发,癸巳武王始发,丙午还师,戊午渡于孟津,二月四日癸亥,至牧野,夜阵,甲子昧爽牧野之战。然而《史记·周本纪》却记载文王受命七年而崩,九年,武王观兵盟津,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渡盟津,二月甲子昧爽陈师牧野。有研究者提出十三年之说不可信,并根据文献记载证以《利簋》铭文,推算牧野之战的“甲子朝”“在殷正二月,亦即公元前1070年初”。

还有研究者根据今本《纪年》记商末帝辛时“五星聚于房”、《逸周书·小开》“丙子拜望”为文王时的一次月全食、《国语·周语》关于“武王伐纣,岁在鹑火”等天象的记载,推算灭商战争最关键的“甲子日”为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

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展以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收集和梳理了文献所载夏商西周三代王年和积年的记载,对一些文献进行了可信性的论证,着重组织了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以及碳十四测年技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首先通过沣西发掘和研究印证文献记载,找到一处相当于文王迁丰前后的遗存,对于地层中采集的系列含碳样品作了碳十四年代测定,得出牧野之战年代范围的两组数据为公元前1050—前1010年、公元前1050—前995年,将年代范围从112年缩小到40—55年。同时,对公元前1046年说提出多方面的论据,认为它不仅符合天文推算,与金文历谱衔接较好,与《尚书·召诰》、《洛诰》、古文《武成》历日、《国语·周语》也能相容,应为牧野之战的首选之年。

牧野之战:武王进军路线

牧野之战的时间在二月甲子,文献记载相当多,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周初利簋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