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刘备是天下英雄的话,曹操则是英雄中的英雄。曹操的经典诗歌有哪些呢?下面这几首诗值得收藏,霸气十足。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所以著者重点刻画他奸诈嗜杀的一面,至于他的不同凡响的另一面却敷衍了事。其中原因,固然是小说创作的需要,又何尝不是受历史局限性以及著者个人的精神境界所制?
曹操一生不曾向人低头乞求庇护。虽然生于官宦世家,但他的权位完全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打拼出来的。曹操二十岁就“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任职期间执法严厉,不畏权贵,“威名颇震”。
遇着天下大乱,曹操打算结庐归隐,“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征用他作为校尉领兵平乱,结果立下赫赫战功。
曹操孤身刺杀国贼董卓失败以后,立即招兵买马,矫诏诸侯讨董,更出谋划策欲以一举而定天下。虽然这次壮举因为袁绍、袁术等人各怀异心而失败了,但曹操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显露无遗。
其后,曹操平定黄巾,声名威镇全山东,又求才若渴,知人善用,霸业逐渐兴旺。
曹操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平张鲁。最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这次曹操以七万兵力战胜袁绍七十余万,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这就是时势。时势造就了曹操,曹操也把握了时势。
曹操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引领一个时代的诗人、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曹操及其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与“建安七子”的作品刚健清新,后世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诗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盛赞。
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浑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
曹操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度关山》、《薤露行》《短歌行》《秋胡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1.《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蒿里行》
两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5.《冬十月》
魏晋: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
查看更多与“曹操的经典诗歌有哪些呢?这几首诗值得收藏,霸气十足。”相关的文章
曹操,他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围绕他的话题似乎怎么说也说不完。
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文豪。能同时集这三大家于一身的人,古今上下加起来估计不超过一位数。“建安七子”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和曹操有关系,曹操也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今天子小编就通过曹操著名的十首诗中的经典名句赏析,管中窥豹来探视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出自汉·曹操《短歌行》。唯有,只有。杜康,相传为古代的造酒者,这里借指酒。后人稍不快意,便好以酒浇愁、借酒解忧,其依据就在于曹操此言。
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出自汉·曹操《短歌行》。朝露,早上的露珠。去日,过去了的岁月。苦多,恨多。人生苦短,犹如早上的露珠,再者过去的岁月又是苦难太多,而今再不抓住机会及时行乐,再待何时?这便是曹操著名的及时行乐的宣言,对后世影响甚巨。
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出自汉·曹操《步出夏门行》。临,到、迫近。沧海,即大海,因海水色苍,故称沧海。澹澹,水波起伏之貌。竦,同“耸”,高起之状。峙,突起之貌。此乃曹操登临碣石山而见海波涌动、山岛耸峙之景,历来为人所传诵。
四、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出自汉·曹操《苦寒行》。中路,路中。失故路,迷失了来时走过的路。薄,迫近。想过河,而桥梁断绝;欲回家,而迷失故路;天色昏,而欲宿无处,此是何等的悲苦之情!
五、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出自汉·曹操《苦寒行》。萧瑟,风吹树木之声。罴,似熊而体大,俗呼人熊。霏霏,雪下得很密之貌。冬日的北风呼啸着吹过,树木发出凄凉的萧瑟之声。寂静的溪谷人烟绝迹,只有虎豹熊罴自由地出没,只见大雪纷纷而下,绵绵不绝。这便是曹操笔下的冬日之景,读之不禁令人顿生无限的凄凉之感。
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自汉·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萧瑟,风吹树木之声。之,的。行,运行。若,像。其中,指海中。星汉,银河。曹操写东临碣石所见海天秋色之景,历来传为写景妙笔。
七、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出自汉·曹操《却东西门行》。狐死归首丘,典出于《礼记·檀弓》,说狐死时一定将头朝向自己先前居住的山丘。安可,怎么能。此以龙不可离水、兽不可离冈、狐死必首丘作铺垫,以此由物及人,表达了久在他乡征战的战士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八、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出自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指慷慨激昂的样子。杜康,传说最初造酒的人,此代指酒。【译文/点评】此写诗人思得治国安邦的英才而不得,只得借酒消愁的痛苦之情。
九、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出自汉·曹操《却东西门行》。戎,武器。戎马,此指战马。冉冉,慢慢地。至,到。反,同“返”,返回。诗句描写战士长年征战的辛苦之状与久在他乡而思念故乡的...
查看更多与“曹操著名的十首诗中的经典名句赏析,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相关的文章
中国的诗歌文化,在先秦时期曾经迎来了一个巅峰。《诗经》是源泉,楚辞是高山,这时候的诗歌极有群众基础,朗朗上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然而,先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让诗歌陷入了低谷。
汉代的文人,变得只会写歌功颂德的大赋,只会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典,有个性和感情的诗歌得不到发展。直到汉末风云变幻时,优秀文人才冲破了枷锁的束缚,让诗歌重新迎来了春天。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
曹操作为杰出的风流人物,也引领了这一波诗歌的潮流。他的作品大气磅礴,个性鲜明,思想奔放,感情充沛,终于给诗坛带来了自由的活力。最了不起的是,他的诗歌中处处洋溢着进步的气息,一扫那些怪力乱神之说。比如这首《龟虽寿》就是如此。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一首乐府诗,本来属于组诗作品《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首,并没有题目。《龟虽寿》是根据第一句的后三个字,后人为其加上去的。这首诗不仅气势恢宏,而且通过积极的人生观,展现了一千多年前最进步的思想。即便是放在整个封建时代,也不落任何人之后。
开头的四句,作者出语不凡。传说的通灵之龟,能活千年,但也终有生命终结的那一天。螣蛇出自《山海经》,相传是一种能够腾云驾雾的仙兽,又有说法是天上的星宿,可即便如此,它也有化为尘土的那一天。
诗的魅力就在于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曹操说起它们的寿命,很容易死让人联想到人其实也有死去的那一天。别小看他的这个态度,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普遍迷信,尤其是王侯将相。他们过着优越的生活,自然不愿意承认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而是希望能够永远活下去。
为此,秦始皇派人求仙问道,希望长生不老。汉武帝大兴黄老之术,希望借助丹药永恒不灭。这是在曹操之前的人,在他之后,唐朝的诸位皇帝热衷炼丹,明朝嘉靖,甚至据说清朝雍正也是此中发烧友。可见,生死问题,始终不能被很多权贵们看透。
曹操则不同,他能承认客观规律,承认生命的有限,哪怕是神龟、螣蛇也概莫能外,更何况是凡夫俗子。也就是这种直面生死的勇气,才是笑傲三国的大丈夫,才能在诸侯林立中杀出血路。也就是这样的英雄气概,不仅感召了整个诗坛,一扫魑魅魍魉之说,更让三国时代变得煜煜生辉。
光是对生命的达观态度,还不是这首诗的主题。曹操在后面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这首诗的时候,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按照古代特别是汉朝的平均寿命,确实是老年人了。但他却以豪放的气魄,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最强音,那就是不服老,不停止自己的追求,不放弃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三国那个迷人时代给予我们最好的声音。这是一种另类的浪漫,更是一种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无数后人将四句话作为座右铭,激发...
查看更多与“曹操的一首诗《龟虽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相关的文章
提起曹操,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权谋善变和阴险毒辣,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明他的政治眼光独到和高度敏锐性;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说明他身为枭雄阴狠毒辣的一面。
然而剖开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光环后,他还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著名的诗人,其诗歌脍炙人口、纵横捭阖充满豪气,接下来请与我一同欣赏曹操诗歌的胸襟和气度。
曹操一生写诗颇丰,后编入《魏武诗篇》中,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明朝末年,诗集便已经失传,后人重新编录,注名《曹操集》一直流传至今。
谈起曹操的诗集,最有气势的一首莫过于《短歌行》,此诗集文风大开大合,有风云之气,诗作气势恢宏,一开篇短短几字便已经惊艳了世人,意境之高无人能及,接下来请一同欣赏这首千古名诗《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的主题明确,就是作者招贤纳士,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大力强调“唯才是举”,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实际上《短歌行》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本诗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与第一句对酒当歌相契合,其中诗人为何会有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
曹操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中“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曹操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同时,曹操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不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希望人才都能到我这里来实现人生抱负,使天下归心、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幸福安康。
这就是真实的曹操,心怀天下、拥有着理想抱负并努力为此奋斗的人,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眼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呢?
与“曹操的千古名诗《短歌行》,一开篇短短几字便已经惊艳了世人”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的曹操被我们称为"奸雄",不过他确实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要知道曹操在军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谋,这使得他在战乱纷飞的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曹操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
曹操的诗,可以用十二字来评价:一,有气概;二,有声势;三,有深度;四,有文采。
而曹操最出名的两句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一句如今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人生座右铭。
第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它的意思是只有酒才能解除我心头的忧虑,和李白"举杯浇愁"意思一样,但是会"愁更愁"。
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他不是史学家,也不想搞清楚到底少康在发明秫酒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他说这句诗,只是想借少康这位多难兴邦的君主来为自己增光,表达自己想拯救天下的愿望。
可是,他又怕别人说自己野心太大,所以用此来作掩饰。如今这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已成酒鬼经常说道的口头禅了。
第二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几乎是所有上了点年纪的中国人,用以自勉的座右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龟虽寿》。意思是: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人老心不老。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曹操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
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于是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曹操的诗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之后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着。一代枭雄曹操虽然有正面和负面的评价,但是他的文学才华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应该多面地看待曹操,他的文采确实令人钦佩!
与“曹操最出名的两句诗你知道吗?他的文采令人钦佩”相关的文章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绍集团的残余势力, 一举实现统一的大业, 于当年五月誓师北征, 七月卢龙寨, 东临碣石,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观沧海》。
碣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名山之一, 是古代文人雅士首选的登高望海绝妙去处,秦始皇和汉武帝也都曾东巡至此并观海刻石。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北方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发号施令, 谁敢不从。曹操登上碣石山, 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秦皇汉武的帝王霸业, 想到自己可比肩秦皇汉武,心中顿时豪情万丈, 不由诗兴大发。
二、原文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古诗翻译:
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的壮阔。看那海水宽阔浩荡,山岛高高挺立。那一丛一丛的树木和百草,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我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四、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悲秋已经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话题。比如宋玉在《九辩》说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然而, 曹操这首《观沧海》却一反常态,在萧瑟秋风中给我们的却是他豪迈情怀 , 英雄气概。
看那浩瀚的沧海,巍峨的山岛, 苍翠的草木,形成一幅有山、有水、有草、有木的风景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颇有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之气魄,于碧波万顷中看大海翻腾的波澜壮阔。“秋风瑟瑟, 洪波涌起”则将上面那幅风景画赋予动感, 生机勃勃, 好如刚才在浅墨渲染突然转为泼墨的挥舞,使整首诗的叙述基调高昂起来, 富有丰富的感染力。
似乎也正是因为有萧瑟的秋风的吹动,使海水刹那间涌起巨大的波澜, 大有吞吐一切之势。统率百万大军, 南征北战, 一生戎马倥偬的曹公看到此景后, 反倒更进一步激增了他的诗兴。诗人不再满足于眼前的情景, 开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继续描绘大海那包纳万物的景象。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诗人把大海塑造成一个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 寥寥数语, 写尽了沧海的浩大无边, 及其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宏大气魄。
曹公用这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怀,他恍若是大海的化身, 一统天下, 壮志豪情溢于纸间。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曹操的诗词《观沧海》原文翻译,曹公用诗歌表达了什么?”相关的文章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曹操,但其实他也是一位诗人,那么曹操有哪些著名的诗呢?让我们一睹一代枭雄的绝世文采!
曹操,就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不仅精于兵法,且善作诗歌,常常借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远大政治抱负,他的诗中也反映了汉末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的笔下,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诗品·下卷》也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
1、《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曹操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就等于告诉人们,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这也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由此,曹操借以明志:既然人总是要死的,我们不应该就此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而是要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才要努力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两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要保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2、《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他,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就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有感而发,所以就写下此诗。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都融汇到诗里,借着大海的气象壮阔形象表现出来。
3、《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所以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
开头一句便是“对酒当歌”,可见曹操此时的忧叹甚多。而我们又如何去理解曹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他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内心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却一心想改变这乱世的局面......此时的他,唯有借酒消愁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时代群雄角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人才的较量,每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崛起无不以优秀人才为后盾;没有人才优势,也就无所谓事业上的成功,曹操对此深有体会:“吾起义兵诛暴乱...
查看更多与“曹操有哪些著名的诗呢?让我们一睹一代枭雄的绝世文采”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刘备是天下英雄的话,曹操则是英雄中的英雄。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所以著者重点刻画他奸诈嗜杀的一面,至于他的不同凡响的另一面却敷衍了事。其中原因,固然是小说创作的需要,又何尝不是受历史局限性以及著者个人的精神境界所制?
曹操一生不曾向人低头乞求庇护。虽然生于官宦世家,但他的权位完全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打拼出来的。
曹操二十岁就“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任职期间执法严厉,不畏权贵,“威名颇震”。
遇着天下大乱,曹操打算结庐归隐,“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征用他作为校尉领兵平乱,结果立下赫赫战功。
曹操孤身刺杀国贼董卓失败以后,立即招兵买马,矫诏诸侯讨董,更出谋划策欲以一举而定天下。虽然这次壮举因为袁绍、袁术等人各怀异心而失败了,但曹操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显露无遗。
其后,曹操平定黄巾,声名威镇全山东,又求才若渴,知人善用,霸业逐渐兴旺。
曹操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平张鲁。最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这次曹操以七万兵力战胜袁绍七十余万,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这就是时势。时势造就了曹操,曹操也把握了时势。
曹操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引领一个时代的诗人、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曹操及其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与“建安七子”的作品刚健清新,后世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诗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盛赞。
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浑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
曹操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度关山》、《薤露行》《短歌行》《秋胡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下面这是曹操最经典的6首诗词,你感受到诗词中所透露出来的霸气吗
1.《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蒿里行》
两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5.《冬十月》
魏晋: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
查看更多与“曹操六首经典诗词,尽显一代雄主的霸气”相关的文章
东汉末年,虽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但人们在精神上却非常自由、思想不受约束,可无所不言,因而形成了一个富于艺术气质的特殊时期。当时的政坛风云人物曹操及子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垄断文坛,他们的作品气盛词壮,高扬政治理想,展示着强烈的个性,诗词风格豪迈激昂,苍劲悲凉,刚健俊爽,既反映时势纷乱、平民流离失所等社会问题,又表达了期盼建功立业,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被后人尊为典范的建安风骨。
建安时代是五言诗的成熟时期,文人学士多以五言为主要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不可否认,才华横溢的曹氏父子累积了建安文学的高度。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君王性格,霸气纵横,所谓文如其人,“沉雄俊爽,时露霸气”(沈德潜《古诗源》),早期的作品《嵩里行》和《薤露行》为姊妹篇,乐府诗题,诗人用愤激之语,述说汉末动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白骨横于野,千里无人烟”,看着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忧虑到“断人肠”,表达了深深的悲悼之意。《苦寒行》则是一首征夫诗,曹操率兵亲征时所写,诗的格调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当时的操仕途不得意,诗中描写了委曲如肠的弯弯坂道、风雪交加的漫漫征途、食宿无依的茫茫困境......借诗寓意,可见对艰难的军旅生活深感厌倦。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曹操的四言诗,尤其是《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觥筹交错的背后却是诗人内心的忧愁,借酒亦不能消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渴望吸纳栋梁之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非常明显。此诗言志与抒情结合,似断似续,低回沉郁,多次引用《诗经》中的成句,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读来虽然深沉忧叹,但诗中精神是积极进取的,感情慷慨激昂,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还有他的《步出夏门行》和《善哉行》等诗歌,文辞错落有致,简单易懂,精彩自生,偶有善感多愁,但都透露着英气俊健,看似悲戚,却并不是颓废,“其诗豪迈纵横,笼罩一世”,诗人以政治家的气度书写了他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
曹丕好文学,虽身居要位,并不废业。著有名作《典论》及诗赋百余篇。《典论》是最早的汉族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是汉魏文学史上重要的文献。“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左传》)。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如果说,曹操的诗,是政治家的诗,而曹丕的诗,完全是诗人的作品,并无帝王的刚劲,反而情思婉约,纤巧细腻,以写爱恨愁,相思别为主题。《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世间情字最伤,佳人爽约,诗人苦闷,全篇笼罩着浓浓的的失落...
查看更多与“曹操父子真是全能,就连写诗也这么厉害”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