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戊戌变法六君子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发布时间:2020-07-11
1 带你了解戊戌变法六君子里,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了解戊戌变法六君子
戊戌变法六君子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戊戌变法是发生在清末的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至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光绪,康梁逃亡,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历时103天,因此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死于变法中的谭嗣同、杨深秀、林旭等六人青史留名,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个称谓始于梁启超,当时他侥幸逃脱流亡日本,急于将事情公诸于世。关于朝中具体情况只能听信传闻,感慨追思英勇就义的同袍,挥毫泼墨写下了《戊戌政变记》。为增加宣传效果,文章难免有所溢美。后人则因袭其说,统称谭嗣同等人为“戊戌六君子”了。

按孔夫子的说法,君子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君子尚勇,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谭嗣同等六人符合这个标准吗?他们是不是君子大家来评定好了。

一说起“戊戌六君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谭嗣同,据《清实录》记载,在慈禧的眼中,六人的排序是这样的: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康广仁是个替死鬼!

之所以将康广仁排在首位,并不是因为康广仁是首犯,而是因为他是康有为的胞弟。

政变之初(八月初六),清廷要抓的是康有为、康广仁兄弟二人,三天后才陆续抓的谭嗣同等人。在此之前,为避免与守旧派矛盾激化,康有为被光绪皇帝打发到了上海督办官报局,中途受英军舰保护去了香港,最终躲过一劫。没有抓到康有为,罪魁祸首跑了,只好拿康广仁顶缸了,何况康广仁本来就是变法派的。

康广仁生性懦弱,做过最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在澳门办过《知新报》,曾经写过一些鼓吹变法维新的文章。据梁启超回忆,康广仁学过西医,当年进京是为了给他治病。

来到北京时,正是变法派与守旧派势同水火之时。康广仁“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慈禧),决无成功,何必冒祸”苦口婆心的劝兄长离开是非之地。

康广仁被抓后关在刑部监狱,每日以泪洗面,不停的用头撞墙,抱屈喊冤,苍天啊、大地啊,哥哥的事,怎么要兄弟来承担?狱卒过来提牢,他吓得号啕大哭,刘光第见状哭笑不得,温言安慰他,这只是提审,不是杀头。

康广仁怕死,监斩官索性成全,第一个血溅菜市口的人就是他了。

老而弥坚杨深秀

排在第二的是山西大儒杨深秀,与谭嗣同、林锐等人新晋不同,维新运动兴起之时,杨深秀已经是宦海沉浮二十多载,年近半百的老人。

子曰“五十知天命”,混迹封建官场,到了杨深秀这把年龄早已经是圆滑世故,少开口、多磕头的老油条了。

哪知道杨深秀却是老而弥坚,清末官场的另类。当光绪被囚、慈禧重出江湖的时候,朝堂之上万马齐喑,惟有杨深秀上疏请慈禧撤帘归政。

他的儿子看到他的奏章,苦劝父亲不要作死触了慈禧霉头,无奈杨深秀只是不听,到后来老头怒了,“厉声叱之退”。

看到杨的奏章,慈禧的反应可想而知。加上杨深秀一贯主张变法,在任御史时数次替康梁维新派代笔上疏,早已经是守旧派官员的众矢之的。

坊间传言,杨深秀曾经提议以三千毛瑟枪围颐和园,欲效仿徐敬业讨武曌。传言无法证实,但上疏请慈禧归政却是白纸黑字的事情。这一番,杨深秀是...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