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农历戊戌年)爆发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但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虽然其失败了,但是从梁启超的个人语录中我们不难看出:虽变法失败,但其对中国当时乃至现在的影响却意义非常!
梁启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譬之有千岁老屋,瓦墁毁坏,梁栋崩析,将就倾圮,而室中之人,乃或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补苴罅漏,弥缝蚁穴,以冀支持。……梁启超对洋务派官督商办方式的批判也是一针见血:“李鸿章所办商务,无一成效可睹者,无他,官督商办一语累之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之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包括洋务派),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论战,是不同阶级的意识对立和利益冲突。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这场论战是中国有史以来,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发起的挑战;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束缚,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利用这次机会使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倒向了维新阵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的提倡,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风气,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中国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这些人还只算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还不可能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到了十九世纪的末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提出政治主张的要求,它企图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在不触犯地主阶级根本权利的基础上求得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派,就是为适应这样的阶级要求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所以说,变法运动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的。
戊戌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进一步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中国的封建制度,相沿几千年,流毒无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思想家们,拿陆王来对抗程朱,拿今文来对抗古文,拿学校和策论来对抗科举和八股。所有资产阶级所需要的措施,也一概挂上孔圣...
查看更多与“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也让思想又前进了一步”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