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南宋临安

发布时间:2020-07-07
1 南宋临安城的布局,暗示了宋高宗赵构的坎坷命运
南宋
南宋临安

看了那么多王朝的都城,没有哪个王朝比南宋都城临安更别扭的了,不是说它小气,也不是说它不繁华,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舒服,你看看就知道了:

1、形状

说实话,临安城的这个形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异形,买房的时候人们最忌讳的就是异形房,卖不出去的。当然城市不能拿户型来比,但我心中的长安城、洛阳城、开封城、北京城也不是这个样子啊?它们都是方方正正,左右对称,四平八稳,恢弘大气,还真没见过像临安城这样的都城。

2、方位

从临安城的布局来看,它有一个很大的颠覆,就是将宫城和坊市换了一下位置,宫城在南,坊市在北,即“南宫北市”。

别小看这一方位的变化,这在古代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什么呢?

古人以北为尊,尊者都是坐北面南,失败者都称“北面事之”。所以古代的皇宫都设在都城的北面,即便像开封设在中间,御街都是向南开的。这种格局俗称“北宫南市”。皇帝的宝座更不用说,肯定永远都是坐北面南的。

对于风水这么讲究的古代,特别是皇家,南宋皇帝们为什么不按祖宗规矩来,却要开“南宫北市”之先河呢?难道他们想打破传统,或者审美观发生了变化?

非也,这里面其实暗含着两个原因(笔侠以为)。

1、客观原因

由于战乱,宋高宗赵构也没想到会把都城定在临安(今杭州),所以来不及提前规划,仓促间只能因地制宜了。

临安城以前只是一个地方的州治,它的原本位置就决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临安依山傍水而建,南、西、东皆是山和水,基本没有发展空间,所以只有向北发展。

当然,赵构也可以把宫城建在北面,也就是从一片旷野中拔地而起,建一座新城。但问题是哪来的那么多钱和精力呢?当时金宋打得不可开交,赵构连自己下一站在哪里待都不确定,哪有心思搞这么大的动静?

还有,南边虽然方位不好,但湖光山色不错,那里有山有水,可以俯瞰整个西湖,周边又多险峻,乃形胜之地。所以这也是它的优势。

2、主观原因

所有的客观因素都预示着宫城建在南边是最合适的,但唯一不完美的就是:不能坐北面南,这是皇家最大的忌讳。

赵构最后还是忍了,至于原因,估计还和金宋之间的关系有着神秘的联系。怎讲?

在南宋以前,除了东晋,中原政权那是一家独大,雄霸天下。就算东晋和五胡对峙期间,它的都城建康也和长安、洛阳的布局一样,气势磅礴、威震四海。

但到了南宋,南北关系发生了反转,在金宋签订的《绍兴和议》中,南宋承认自己是大金的藩属,这就等于自动降了一级国格。由此推断,赵构接受临安这种“南宫北市”的布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赵构还是有补救的办法:宫城虽然不能在北边,但里面的布局还是可以全部照搬过来,做成坐北面南的格局。也就是说:所有的宫殿和城墙的大门还是朝南开。

但这样做有一个小瑕疵,就是御街的方向始终无法改变,始终向北而开,而宫城的正门又在南方,于是大臣们每次上朝的时候都得绕着宫城走半圈儿,他们向谁说理去?不过这也不是问题,走习惯了也就没什么了,呵呵。

其实这一切也是这帮人咎由自取,谁叫他们不定都建康(今南京),...

查看更多
2 南宋都城临安:西湖边听杏花微雨,繁华而不媚俗
南宋
南宋临安

1186年,一夜春雨过后,陆游的两句诗成了千古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诗中的深巷就是现在杭州的孩儿巷;而戴望舒著名的《雨巷》,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走过的雨巷,曾经有无数条横亘在杭州的雨中。

01.

杭州,旧称临安。位于钱塘江的北岸,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凭借并吞六国的余威,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出游东南,十一月到达钱唐(杭州古称)。船队到达钱江岸边时恰逢潮涨,面对汹涌的滔滔江水,秦始皇命人将大船缆系在宝石山下的一块巨石之上,自己登上峰顶眺望渡江的通途。就这样,二千二百年前秦始皇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杭州的土地上。

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钱唐置杭州,"杭州"作为地名延用至今。

公元591年,杨素建杭州城,周长三十六里九十步,城垣东临盐桥河(今中河),西濒西湖,南达凤凰山,北抵钱唐门,东划胥山于城外,西包金山、万松岭于城中。设有钱唐门(至清犹存)、盐桥门、炭桥门、凤凰门。公元610年,隋炀帝令开凿京口(今江苏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长800余里,宽10余丈,能通龙舟,并在沿途设置了驿馆。杭州是大运河的南方起始点,是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其政治与经济的重要地位突显了出来,为杭州日后成为东南大都会奠定了基础。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打动了白居易,令诗人吟诵不绝。此后,杭州和西湖便成为了历代诗人歌唱的对象。

五代十国时,杭州是吴越国京城,改称西府。这是杭州作为帝王之都的始,也是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西府城是在隋唐州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内有子城(即王城),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重,规模宏伟。吴越王钱氏曾先后两次扩建杭州城,"钱氏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使杭州城区扩大了一倍。雷峰塔和宝石塔就是在吴越国时期建造的。这两座塔一南一北,极大地丰富了杭州城市的轮廓线,使西湖山水与杭州城区遥相呼应,婀娜多姿,树立了杭州江南水城的特色。

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克汴京,开封沦陷,二帝被俘,北宋的统治在靖康之耻中结束了。靖康二年五月初,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以临安(今杭州)为行宫,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都临安,称“行在所”。杭州就这样成为了南宋的京都。

02.

南宋,是在吴越子城基础上修筑皇宫,"周回九里"。同时"外城大有更易",临安城比吴越国时期更为扩大了。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开始,南宋政府在吴越国都的基础上扩建宫城及其东南的外城。宫城又称"大内"或"皇城",位...

查看更多
3 南宋临安:形成了中国商业建筑的独特风貌
南宋
南宋临安

南宋室的南迁,为都城临安的行都建置和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带来新的要求,城市功能进一步升级调整为行宫都城,整体进行了细致规划。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区合理,功能齐全,市民安居乐业。

1

临安城总体布局

政治方面,按照封建都城的规格,建立宫廷区及中央行政区,增辟宗庙、郊坛及城防等区域。宫廷区的总体布局基本遵循“前朝后寝”之制,其他各区按各自功能结合地形配置在周围。

经济方面,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城市规制,坊巷制代替里坊制,宫廷、行政、商业、仓库、码头、手工业、文教、居住、城防和风景园林等区功能布局井然有序。

都城布局“南宫北市”, 即“以皇城为中心,太庙、三省六部等中央官署集中于城市南部,市集集中于城市北部,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形成了腰鼓状的城市形态,为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空间”。

2

浓郁十足的生活气息

当时的临安城里商肆林立,坊市密布,处处可见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城市的中心区有综合商业区、塌房区和各种行业性的专门分区,特别是其中的各种“行业街市”,即按行业特点组成的各种商肆区。如洗浴业的称“香水行”,饮食业的叫“酒行”、“食饭行”。

手工业分工虽一般称“作”,却也有个别称“行”的,如“做靴鞋者名双线行”,“钻珠子者名曰散儿行”。各坊巷也处处有茶坊、酒肆以及各种日用品店铺。

除各种商店外,城内还设有瓦肆勾栏、浴室等,为市民生活提供服务。在江河码头,即江干湖墅一带以及城北白洋湖,建有不少货栈(又称塌房),专供商贾往来贮货。

3

建筑形态的全面创新

南宋时期的商业建筑从“市坊”中解放出来并占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商业店铺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从功能安排看,既有仅仅满足单一商业交换职能的,也有与“作坊”结合的;从空间安排看,既有直接面向街巷的,也有带院落及花园的;从外观形式上看,既有单层的,也有两层、三层的。

这些建筑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特别重视装饰,或于立面缚彩楼、欢门,或挂招牌、幌子,还有的在门前设红色杈子、绯绿帘子、金红纱桅子灯等,形成了中国商业建筑的独特风貌。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