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陈子昂最著名的三首哲理诗赏析,值得收藏反复琢磨

2020-07-15 陈子昂的诗 陈子昂代表作品 陈子昂最著名的什么诗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首陈子昂富有哲理的三首诗。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创作于武周万岁登封二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为随军参谋。唐军战事不利,陈子昂慨然进谏,却被武攸宜贬为军曹,陈子昂忠而见弃,他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登上燕昭王的黄金台遗址,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登临抒怀之作。 诗人没有刻意描绘登临后所见的景色,也没有直接进行主观情感的阐述,而是表达了人生有限而时空无限,岁月已逝而功业难就的悲慨和孤愤。作者面对无尽宇宙所表现出的孤独之感则是此诗的魅力所在,是作者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体现。作者俯仰古今,从两个“不见”推演时空的演变,在巨大的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种苍茫之感。然而,诗人的境界并不显得险隘,他虽然为个人壮志难酬的遭遇感到痛苦,却没有“小人常戚戚”的惺惺作态。这正是因为作者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宇宙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因,在“天地之悠悠”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展示出了一种宏大的气魄与胸襟,他的悲苦不单单是个人的悲苦,而是对生灵涂炭的惋惜之情,与哭天抢地式的悲怆是截然两途的,是一种能够与悠悠天地相映衬的高度。

观荆玉篇

唐·陈子昂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此诗作于武则天垂拱二年。根据诗序,作者当时跟随补阙乔知之北征,夏四月,大军驻扎在张掖河附近,幽朔地寒,草木难生,唯有“仙人仗”(又名淡竹、苦竹)往往丛生,这种幼竹茎秆有治反胃、吐乳的功效。陈子昂热情地向主帅乔知之和同旅友人王仲烈推荐了“仙人仗”。然而数日后,有“行人”向二人进言,认为此物根本不是“仙人仗”而是一种名为“白棘”的植物。乔知之与王仲烈相信了“行人”的说法,乔知之甚至作《采玉篇》来讥笑陈子昂。陈子昂面对无端而来的指责,创作了这首《观荆玉篇》以回应乔知之“宋人不识宝玉而宝珉石”的讥笑。诗歌开篇借用了鸱夷子皮之玉有瑕疵却能卖出高价,而卞和却因为玉工之语而被砍去双腿的故事来比拟自己的境况。陈子昂这里用此典故是希望乔知之和王仲烈能够吸取和氏璧的经验教训,不要因言废人,因言废事。他希望通过人之言与玉之质的关系来寄托自己对遇合于君臣之际,取信于朋友之间的真诚期望。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唐·陈子昂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诗歌的开篇化用了“季札赠剑”的典故,用宝剑的意象代指建功立业的希冀,临别时将宝剑送给即将远行的友人,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鼓励和期许。“生平未许人”“持赠结交亲”,表达了作者对于王无竞的认可,无惧权贵、直言进谏,从侧面赞扬了友人的才志和品格,更说明他们是志趣相投的知己。 陈子昂与王无竞的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政治上屡遭打击,忠而见疑的悲愤困扰着诗人。陈子昂是如何处理“志”与“难”之间的关系的呢?他是如何获得精神上的解脱的呢?诗歌颈联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意思是,一般的花草树木都喜欢在春天里争奇斗艳,只有孤独峭立于山巅的老松,在年尾岁终,不避风刀霜剑与寒冷搏击,才更显示出它那顽强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 诗歌的尾联体现了作者的达观与豁达,“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傲岸不屈者所遭受的待遇固然是不公平的,可是又能如何呢?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不若及时努力。切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虚度年华而至满头华发。此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读来令人为之奋发。


上一篇 : 明朝皇帝大多英年早逝,有一个明朝皇帝至今下落未卜
下一篇 : 在三英战吕布里谁赢了?其实刘备才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关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