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苏轼九死一生后给儿子写了首诗,这首诗有几层意思?

2020-07-23 苏轼的诗词 苏轼的诗 苏轼的古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的中国文明,代代相传,从来不缺少具有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也不缺少具有才华的文人墨客。从屈原到陶渊明,从初唐四杰到唐宋八大家,中国的文坛永远都是群星闪耀,绚烂夺目。而宋代的苏轼一定是这些群星中最为闪耀的一颗,他不但有才华横溢,还有一颗善良的赤子之心,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和贡献,绝对是超一流。

但是苏轼也有自己的苦恼,他就是太直白,就是太耿直了。他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他总是敢于直谏,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得罪了皇帝,得罪了掌权派,不断被贬谪,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只能靠着乐观的态度,在自我安慰中找到人生的出路。即使这样,他还是成功了,被贬得越来越远,环境越来越艰苦,但是,他却越来越豁达,词风越来越豪迈、高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以为这样敢说敢做的苏轼一定是一往无前,毫不畏惧的,永远自信满满,横冲直撞的。但是,“满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其实也有后悔的时候,他的后悔不是对自己,而是对儿子寄托的希望上。“乌台诗案”苏轼“九死一生”,被贬黄州期间,他的侍妾朝云生下一子,这时苏轼想着自己的人生际遇,便给儿子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的诗: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结合苏轼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降生给苏轼带来了许多慰藉。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处处巧妙,遣词造句,匠心独运。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里可以看到苏轼对于时局的不满和牢骚,也可以看出这是他的辛辣讽刺。

世间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但是苏轼却反其道而行,他自己就因为聪明过了头总是与当权者对抗,最后落得被贬官发配的命运。与其聪明,还不如愚笨了,这样或许能够无灾无难混到公卿的位置。这就是苏轼对于新生儿的一种希望和祝福了。这恐怕也和当代许多父母的观点是一样的,他们也不苛求自己的孩子能够多么与众不同,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平凡凡度过一生,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

父母总是自以为是的为了孩子好,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帮助孩子规避风险,但是却忘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家长来阻断一切危险和困难,而是当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和坚强的后盾,能够帮助他们,告诉他们,“你可以的,我们相信你,你可以完成,你可以做得很棒”。有这样的后盾,一切就够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会勇敢面对,敢于探索,他们有勇气,因为他们相信背后有父母的支持,一切都可以完成。

当然苏轼的这首诗除了有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有对孩子的劝告,更多的还有对政治时局腐败的一种讽刺。最后一句才是关键,“公卿”都是“愚且鲁”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人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才是最大的隐患。

这首诗给育儿方法带来了一些启发,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写《反东坡洗儿诗》,跟苏轼一样直抒胸臆。“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两个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观,苏轼是希望孩子平安无事,而钱谦益则是完全相反。一个是大智若愚,一个是聪明伶俐,你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上一篇 : 蔡伦造纸过程中遇到哪些阻碍?没造纸之前人们是怎么写字的
下一篇 : 不太出名的前秦皇帝苻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时做了哪些利民的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