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豫剧《七品芝麻官》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李白也曾有过类似的诗句,“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大意就是既然你们不通时务,还不如回家种田去。这一句出自他的《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什么叫“骂人不带脏字”,读读李白的诗就知道了。
他20多岁,初出茅庐的时候,被名士李邕轻看,就回敬了对方一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为了轻年少”。他在《雪谗诗赠友人》中云“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传闻被骂的对象就是曾经弃他而去的刘氏。他在历阳县的时候,有个姓王的县丞不肯饮酒,他也写诗嘲讽对方“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而这首《嘲鲁儒》堪称教科书式骂人,是他在山东被儒生嘲笑后写下的诗作,不带一个脏字,读完直呼过瘾。
诗歌开头两句便极尽嘲讽之能,将所谓饱读诗书的儒生贬低得一文不值。
鲁地的书生张口闭口就是《五经》,其实说白了也不过是死读书罢了。当然李白会这么说,自然是有根据的,接着两句便道明原因。他曾以经国济世的策略来考查这些书生,他们却一脸茫然,如坠云雾之中。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句话用在李白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自己曾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后世都说李白是天才,但其实他能写出惊天动地的诗文,和他的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也是有关系的。而他作为古代著名“驴友”,其见识绝不是那些死读书之辈所能比的。
故而对于那些将《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却不通时务的儒生,他是十分鄙视的。
接着他又以漫画的手法,开始吐槽儒生的装扮。顺着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场面:那些儒生脚着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形头巾,慢吞吞地踱着步伐,还没迈开脚步,宽大的衣袍便掀起一阵灰尘。
李白为何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儒生的装扮呢?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儒生给人的印象是正经庄严的,但是诗人描写的场面却是十分滑稽的,两相对比,产生了一种令人发笑的喜剧效果。
二是儒生通读经典却不通时务,注重装扮却又不提高自己内在的涵养,本末倒置,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开始引用典故,说明自己与对方道不同不相为谋。“秦家丞相”说的是秦朝宰相李斯,当年秦始皇就是听从了李斯的建议,焚烧诗书,处置儒生,而李白认为这些鲁地的儒生们,就像先秦的儒生一样,断然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而他自己虽然也崇信儒学,但他却是以汉朝的叔孙通为榜样,因时而变。
这里就涉及到了儒学的流派,当时的儒学分为“齐学”和“鲁学”,鲁学好古而齐学趋时,鲁学重章句而齐学重世用。
汉代的叔孙通就是“齐学”代表,在刘邦广招天下儒生共起朝仪时,有些迂腐儒生就一直反对,而叔孙通就站出来了指责那些人“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后来叔孙通为汉朝典章礼仪的制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而李白一直都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他崇尚的自然是叔孙通一派的“齐学”,对于那些迂腐不同变通的“鲁学”自然是嗤之以鼻。最后的“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是他对那些儒生嘲讽,极其露骨辛辣,足见他对那些儒生是有多厌恶了。
这应该算是李白最狠的一首诗,不带脏字,读完直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