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游子吟孟郊

发布时间:2020-06-12
1 孟郊最著名的诗《游子吟》赏析,孟郊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郊的诗
孟郊的诗有哪些
孟郊著名的诗

在这个属于所有母亲的节日里,我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母亲的敬爱。我们送花,我们挽着她们去逛街,传承着这种世间最质朴的爱。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古人有另一种方式表达这种感情:写诗。

在所有关于母亲的古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应该是最有名气的。在1992年9月举办的一次“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选中,这首诗名列榜首。

说实话,《全唐诗》共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这首30字的唐诗水平不是最高的。它通篇没有高级的字眼,也没有华丽的语句,典故也一个都没用,但千百年来却打动了无数人,就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将它列为向全世界各国学生推荐的古诗。一首30字的唐诗,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孟郊抓住了母亲为自己缝制衣服这一幕,用极生动的细节描写,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一片关怀。前两句“手中线”和“身上衣”的对仗工整,这12个字将母亲和儿子联系到了一起,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中间两句的高妙之处,在于“密密”和“迟迟”两组叠字的使用,令全诗读来朗朗上口。笔者还记得小学读到这两诗时,心中总有疑问:“为什么母亲非要在临行前缝衣服,为何不提前准备好呢?”长大后才明白,不管前面为孩子的出行准备了多久,临行前母亲仍然是不放心的,她还是要再缝一次。

最后两句你中用“寸草心”对“三春晖”,母子连心大概就此意。所谓“三春晖”在这里泛指春日里的阳光,三春是春天的统称,包括孟春、季春和仲春。

看起来这首诗是很简单的,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何唐代那么多诗人,只有孟郊会为母亲写这样的诗作?其实在这首诗背后,还有很多事是上学时都是没讲过的:

1、孟郊的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孟郊10岁左右,父亲就病逝了,从此母亲便独自抚养3个孩子。孟郊是长子,性格稳重却有些孤僻,长大后他先是隐居了一段日子,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下四处游学。大家应该对他的另一首诗《登科后》有印象,在这首诗中他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很是得意。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此时他已经46岁了,这是他第三次奉母命参加科考。

可是考中了又如何?因为朝中无人,他一直做着些芝麻小官。直到51岁时,又是家中的老母亲,建议他去洛阳应铨选,正是这个决定让他得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职位:溧阳县尉。可以说,在孟郊人生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影子,母亲是他最坚实的支柱。

2、孟郊写这首诗时母亲已垂垂老矣

孟郊这首《游子吟》正是写于他做了溧阳县尉后,51岁的他终于可以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尽孝了。看着年迈的母亲,想起当年他为自己缝制衣服时的场景,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为何孟郊能写出这般感人肺腑的作品。母亲对他来说,不只有生养之恩,而且知他、懂他。在他科考两次失败时,是母亲在鼓励他;在他迷茫时,是母亲给他指点方向。这样的母亲,怎能不令人敬佩?


查看更多
2 孟郊的《游子吟》古诗赏析,短短三十字,却越显亲情的珍贵
孟郊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果有人问起你关于母爱印象最深刻的诗歌是什么,大概有九成的人都会回答孟郊的《游子吟》吧,许多启蒙的孩童都会背的古诗,情真意切,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有母爱的伟大,也有孟郊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短短三十字,确是感人肺腑,朴素无华却越显亲情的珍贵。

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母亲,他们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圣贤文豪,成为后世推崇的榜样。如孔子的母亲颜氏,在艰难的环境下一人独自抚养孩子,却想尽办法让孩子受到教育,成就一代圣贤;如“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所以有了中华史上的“亚圣”;如在儿子背上刻上“精忠报国”的岳飞之母,大义凌然的她培养出了一个民族英雄,为历代所敬仰。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们或许不为人熟知,却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人。

公益动画短片《中国唱诗班》的第三个故事唱得是孟郊的《游子吟》,故事却以清代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展开,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游子吟》里那令人深刻的母亲形象,夜灯下为儿子缝制新衣的母亲,疲惫却又神圣,让人感动,却又无以为报,只能像诗里所说的那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动画短片《游子吟》中,一段围绕破旧棉袄展开的故事就这样徐徐道来。被王鸣盛孩子从箱底翻出来的破旧棉袄,引起了他对母亲、对棉袄来历的一段回忆。那时家里很穷的王鸣盛,总是穿着打着补丁的破旧棉袄,被邻里的小伙伴嘲笑侮辱,即将要参加童试的他渴望有一件暖和的新棉袄,却不忍对母亲开口,这甚至成了他的一段执念,以致在梦中都在想着这件事。

但总是关注孩子一举一动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呢?看似严格的母亲其实有一颗很柔软的心,他会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花费一整晚的时间,只为熬夜给孩子做出他心心念念的新棉袄,当早上醒来的王鸣盛看见母亲递给他的新衣服,可想而知他有多兴奋,但当他看到母亲眼睛周围那一圈重重的黑眼圈,却又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而他能做的,不过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取一个好成绩,报答母亲对自己的付出。当然,王鸣盛也做到了,他一路科举,一路中第,在朝廷上获取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曾经的新棉衣已经成为放在箱底的破旧棉袄,可属于母爱的那份温暖却在多年以后仍然伴随着王鸣盛左右,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爱护。而一生贫困潦倒的孟郊,终于在五十岁那年谋得卑微官职,结束了漂泊生活,和母亲团聚了,这个时候的他见识了世态炎凉,便更觉得亲情的可贵,母亲的伟大,在他历经沧桑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了这一首《游子吟》,发于肺腑,感人至深,让人动容!

母亲手中的线是游子身上的衣服,临行前的一针一线,都是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而这种感情却又无法诉说,只能将它寄托在给孩子的衣服身上。这是沉默又深沉的母爱,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只有在行动上的点滴付出,无论是孟郊诗里的母亲,亦或是...

查看更多
3 品读孟郊《游子吟》,感受母爱的伟大
孟郊的诗
游子吟孟郊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孟郊,擅长五言古诗,因为他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

大家都听过这首诗吗?下面,咱们来一起读一读: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怎么样?这首诗好听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下面,咱们先来学一学这首诗中不容易理解的词语:

游子:是指出门远行的人。

吟:是一种诗体名称。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是报答的意思。

三春晖:指春天灿烂的阳光,这里指慈母之恩。

【译文】

慈爱的母亲啊,正用那手中的针线,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这样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怕的就是儿子回来太晚把衣服穿破。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能够报答得了慈母那像春晖普泽万物的恩情呢?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这首诗共六句三十个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缝衣服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这首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查看更多
4 历史上的孟郊是“妈宝男”吗?
《游子吟》
孟母
孟郊《游子吟》

除了三迁的那位,历史上还有一位孟母,她就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孟郊凭借一首《游子吟》成了“大唐孝子”的担当,暖化了一代又一代老母亲的心。这位孟母有没有放弃冠姓权不清楚,但孟郊的仕途都是他的母亲指引的,那么这个跨世纪的“暖男”是“妈宝男”吗?

孟郊早年命运十分坎坷,父亲没了,科举又屡考不中,以他的性格,不知道已经放弃了多少回。是他的母亲坚持要他参加复考,屡败屡战,总算在46岁那年考中了进士。

这位“孟母”个性坚韧而理性,没有丈夫和娘家撑腰,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儿子身上,就算“意恐迟迟归”,也要“临行密密缝”——不是她虎妈,在当时,贫寒人家的读书人不考试不做官就活不下去的。

之后,溧阳县正好在招聘县尉。孟郊不缺才华,但他天性老实,不是混官场的料,所以对应聘有点“嘎得得(沪语:不情愿)”。也是他妈妈坚持要他去应聘,说家里养不起一个不上班的“废柴”。

毕竟是进士,孟郊就被录用了。

这个51岁的新县尉是个暖男,一上任就把老母亲接去同住。然而,妈妈又不能代替儿子上班。才三年,孟郊就本性毕露。对做官没兴趣又缺乏责任心,加上才能上不通人情世故、缺乏管理智慧,于是一再被上司批评“不勤政”。他也不思悔改,反而雇了一个人替自己上班,自己寄情山水笔墨,宁可把大部分的薪水分给那个人。

哪有这样当县尉的啊?工资本来就不多,一分所剩无几,还得担个“懒政”的恶名。孟郊索性辞职了。他是轻松了,一句“世态炎凉,亲情可贵”就把自己美化了。可怜老母亲几十年的督促落了空。不过话说回来,孟郊虽然对溧阳政务毫无建树,但却写出了传诵至今的《游子吟》。孟母也算是成功了。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