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粽子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各异,因而粽子也形成了地方风味特色。可是,你真的了解粽子吗?
源起:“包烹”之说最让人信服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但一说用于祭祖;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难,两说都有道理。
粽子的分类以及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但是中国的粽子品种繁多。
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
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二十多年前游广东的韶关,见到所产的巨大粽,可谓眼饱。那呈方形的大粽子,只要吃一只,包你捧肚叫饱,不过论滋味,仍属平常。
老一辈说,包粽的粽箬很有讲究,那是一种专门栽种的青芦叶或特见宽长的竹箬,以之裹粽而煮,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变馊。
作为传统食品,今日各地所产之粽可以四季供应不绝,即如上述的嘉兴肉粽,今日凡游嘉兴的中外游人,均知尝新而另买几串携归。在本港,一些专售江南食品的店家,也是一年四季均有供应自制的咸肉火腿粽或鲜肉粽,不过,论滋味,自然无法与嘉兴当地所产者一较也。
而随着时代的...
查看更多与“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是怎么来的?国内外的粽子有什么区别”相关的文章
每逢端午必食粽子,说到粽子,软糯可口、香甜诱人,正因为如此,粽子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但是,颇受喜爱的粽子真的可以“肆意”的食用吗?市面上售卖的光鲜亮丽的粽子,真的是粽叶越绿证明越新鲜吗?健康食粽,有些细节问题需要您了解。
粽子,真的可以“肆意”食用吗?
粽子,无疑是一种美食,多数人对于美食没有抵抗力,所以一旦吃起来总是停不下来。
但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吃的太多很容易导致腹胀情况的发生;另外粽子含有较多的糖类和脂肪物质,食用过多容易造成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患病几率。
更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粽子属于“营养较为单一”的食物,缺乏膳食纤维,缺乏各种维生素,增加食用量没有实质意义,反而还会增加身体负担。
也就是说,粽子,可以适量吃,但并不能肆意食之。
粽叶越绿,真的证明它越新鲜?
购买粽子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关注粽子的外表,总觉得颜色越翠绿的粽子肯定会越新鲜。但其实,颜色过于诱人的粽子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正常绿色的粽子颜色主要来源于其中的叶绿素,但是叶绿素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色素物质,由于外界温度、氧气的原因,其中所含的镁离子很容易丧失,从而就会使得粽叶颜色变为了褐色,甚至越来越浅。
对于颜色特别翠绿的粽子,其实很可能是因为使用了工业硫酸铜或者工业氧化铜进行染色,而这些都属于“非法添加物”,摄入之后很容易增加身体安全风险。
也就是说,并不是长的好看光鲜的粽子就是好粽,朴实无华更为靠谱。
糖尿病,真的一点粽子不能吃?
江湖传言,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粽子。但其实,糖尿病人群也并不是一点也吃不了,粽子而言,的确是一种高gi(升糖指数)食物,正因为如此,就有了糖尿病一点粽子都不能吃的言论。
但是任何食物产生的作用都要考虑“食用量”,少量食用(尝味)和选对食用时间对于血糖并没有太大影响;另外,对于糖尿病人群要合理选择馅料,避免食用以枣泥、红枣为馅料的粽子。
此案告破,对于糖尿病,粽子可以吃但要限量。
哪些人不建议吃粽子?
粽子虽好,但有些人并不适合吃,否则会给身体带来威胁。
消化功能较弱和存在胃肠疾病的人群。
粽子本身难以消化,食用后容易导致胃酸增多,甚至引起腹胀、腹泻等问题。
对于儿童、老人和存在肠胃疾病的人群,肠胃能力本身脆弱,建议不吃或者少量品尝。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粽子好吃,是因为它“四高”(高糖高油高盐高能量),特别是有一些“荤粽”,其中还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物质,大量食用无异于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所以要谨慎食用。
对于粽子或原材料本身存在过敏的人群
如果对粽子存在过敏状况,请避免食用,以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症状。
吃粽子,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购买需注意,谨慎鉴别“染色粽子”。
首先,建议各位最好自己制作粽子,相对而言更加安全放心;如果必须要在外购买,请选择“正规渠道(超市、正规市场)”购买,拒绝三无产品。
另外在购买时要谨防“返青染色粽子”;对于以工业硫酸铜等溶液进行染色的粽子,大家要学会...
查看更多与“受大众喜爱的粽子,有哪些食用“规则”,你知道吗?”相关的文章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粽子已发展成为终年可见的民间风味美食。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之别,但其中著名龙舟粽的生产地却在中原郑州,亦南亦北,口味丰富,有如有菠萝粽、黑糯花生粽、绿豆蓉粽、板栗粽、桂花红豆粽、紫糯八宝粽、蜜枣山药粽、薏米果仁粽、叉烧粽、板栗猪肉粽、香菇肉粽、台湾经典肉粽、港式鲍鱼粽、粤式瑶柱粽、嘉兴蛋黄肉粽、苏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圆莲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顾到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审美”,且口味之多 ,足可以可申请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又岂是一个整天叫嚣着掠夺中国文化的棒子国能比拟的?
现在包粽子还是按照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的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来包裹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1: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2: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3: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
查看更多与“端午节吃粽子代表了什么?这几点要求需注意”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