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四月,董卓被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左中郎将蔡邕就是其中一员。只因不经意间叹息董卓之死,他被相识多年的王允亲手送入了诏狱。真可谓朝为高阳侯,暮作阶下囚。在史书的记载中,蔡邕是洁身自好的旷世逸才,董卓是祸国殃民的暴虐奸贼,蔡邕为何叹息董卓之死?
王允认定蔡邕是因为“私遇”才为董卓之死遗憾。自中平六年九月在洛阳与董卓见面起,蔡邕三日之内被接连擢升至侍中,三月之内成为尚书和高阳侯,这都是董卓大力提携的结果。就这段经历而言,王允的看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从现存的记录来看,蔡邕本人对这些荣华富贵并没有王允想象的那样热衷。初平元年春季,他接连上了《让尚书乞在闲冗》和《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两篇奏章,对接踵而至的荣华富贵竭力推辞不受。蔡邕以往的经历也能印证此时他不是故作姿态。光和元年,蔡邕做议郎时,曾因为直言朝政得失得罪了权贵,几乎命丧诏狱。由此分析,蔡邕是个不懂得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他不会仅因为高官厚禄而叹息董卓之死。
蔡邕书为世范,文动中州,董卓虎踞西塞,运筹经年。二人本是殊途异轨,却于中平六年多事之秋在洛阳这个大漩涡第一次相见。无论是否出于本心,自中平六年九月至初平三年四月,蔡邕见证了董卓从独揽朝政到身灭名毁的过程。他为董卓之死叹息,也可以被当作是对董卓存在价值的一种认可。可是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在记载董卓往事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董卓没有被袁绍、张温等人尽早铲除的遗憾,这些倾向显然和蔡邕的立场有差别。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董卓死后八十九年陈寿的《三国志》问世,又过了一百六十五年范晔写成了《后汉书》。陈寿和范晔认知董卓,是由天下崩乱、生灵涂炭的后果开始的,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个结果,原因不甚明了。蔡邕则亲历了董卓的许多个想法由发端到到结束的过程,这就是上述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蔡邕所亲历的许多事情已经在典籍中湮灭,如今仅能依据幸存史籍中残缺的轮廓,理清因果,揣测他眼中董卓的价值。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董卓的记载中,有一处细节是比较特别的:他在郿坞建城。陈寿有“事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的记载,他认为董卓是想要篡位并做了两手准备的。这个看法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因为“篡位”是一件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事情,失败者要面对胜利者强大资源的碾压,是不可能守郿坞而善终的。以董卓的阅历和谋略,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董卓和献帝刘协的关系也能印证这一点。
据《后汉书》的记载,董卓初次见到刘协是在北芒,在袁氏诛杀宦官的第二天。董卓赶到洛阳的时候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尝试询问少帝刘辩发生了什么事,十四岁的刘辩惊慌失措,只知道流泪发抖,说不出话来。九岁的刘协则能说明白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令董卓印象深刻。不久他执意废刘辩立刘协,追究何太后几个月前逼死了灵帝的母亲的责任,报复了何太后和他的母亲舞阳君,连死去的何苗也没有放过。深究其原因,灵帝的母亲姓...
查看更多与“为什么一代国贼董卓死的时候蔡邕却为其发出叹息?”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