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晚望》是由贾岛所创作的,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雪晴晚望》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雪晴晚望》原文
唐代: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雪晴晚望》译文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雪晴晚望》注释
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
危峰:高耸的山峰。
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却回:返回。
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雪晴晚望》创作背景
作者贾岛公元816年长安应举落第,次年与 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雪晴晚望》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
查看更多与“雪晴晚望原文及翻译(含赏析)”相关的文章
冰雪的世界是寂静的,因为天地万物都在寒冷的威慑下沉默了下来;而黄昏也是寂静的,因为白天的喧嚣逐渐远去,夜晚的宁静却缓步走来。那么当冰雪与黄昏彼此融合,当两个寂静的世界重叠在一起,又会为世人带来怎样的景色呢?是瑰丽,是沉重,还是清雅?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贾岛的一首五言诗,来欣赏一下,在千年前的那个傍晚,冰雪中有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贾岛是中唐诗期最著名的诗僧,也是最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一句“僧敲月下门”不仅展现出他对诗歌的热爱,还为世人留下了“推敲”这个耐人寻味的词汇。
而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歌,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诗中将呈现出三种状态下的景物,即冰雪、晴天和傍晚,而贾岛用一个“望”字把三种景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冬日观景图。
诗歌开头就直奔主题,即“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我拄着竹杖,望着放晴后的雪景,只见从溪水直到云端,层层叠叠,触目皆是银装素裹。
首联上半句,不仅交代了雪霁天晴的环境背景,还点出了观景的方法——“望”。而《说文》中对望的解释是“望其远也”,即是说本诗中的景致全是远景。下半句便是最先望到的景物。溪水本就洁净,被冰雪覆盖后更是犹如白璧无瑕一样纯净,与天上的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素雅的画卷,而“几万重”则显示出冰雪世界的浩瀚无边。
接下来,诗人的目光望向了更远处,“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砍柴的樵夫正蹒跚着回到自己简陋的山间小屋,因为冰寒的夕阳在缓缓地走向高山的背后。句中的“白屋”指的是没有任何装饰物的简陋房屋,同时也暗示了白雪覆盖了这世间的一切。
在颔联中,诗人借助夕阳西下的画面点明了观景的时间,而一个“寒”字则指出了雪后的冰冷,连太阳都无法散播温暖。正是在这样孤冷幽暗的环境中,一位衣衫褴褛的樵夫步履蹒跚地从危峰上走下,走向山中那所破旧的小屋,诗人用他的笔忠实地记录下这清冷而凄楚的一幕场景。
在看到夕阳西下,樵夫归家的同时,还有另一处景致也映入了诗人的眼帘,即“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山岗上的枯草在野火中冒出了断断续续的烟雾,使远处的山石松木都变得不清楚起来。
在冰雪的世界中能有山火骤燃,堪称奇观,而自燃的冈草则代表了不畏严寒,不惧权势的君子,是诗人的自我比喻。自燃后的烟雾虽然断断续续,却一直在不间断地升起,甚至遮盖住山石松木这样高大的景物,这难道不是自强不息的象征嘛!
此外,袅袅升起的烟雾与徐徐而下的夕阳正好彼此呼应,构成了一幅天然生动的奇丽景观。
远景观不尽,夕阳已落山,所以在结尾处,诗人写到“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忽然听到寺院里清脆的钟声,我只得向山寺走去。尾联其实是一个倒装句,诗人先听到钟声之后,才走回寺院。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关于雪后即景的五言诗。诗人在首联中既指出观景的环境和方法,又对冰雪世界进行了笼统的概括。中间两联则是...
查看更多与“贾岛非常著名的诗《雪晴晚望》,诗人绘制了一幅美丽的冬日观景图”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