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西塞山怀古

发布时间:2024-02-28
1 西塞山怀古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原文及翻译

《西塞山怀古》是由刘禹锡所创作的,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塞山怀古》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西塞山怀古》原文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西塞山怀古》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赏析

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

查看更多
2 西塞山怀古原文带翻译
原文带翻译
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原文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塞山怀古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翻译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赏析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作者简介

刘禹锡像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查看更多
3 刘禹锡的怀古词作名篇赏析,沉浸在历史的兴亡,人世的沧桑
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的诗《西塞山怀古》
怀古诗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读了刘禹锡这首《西塞山怀古》后,诗人也会令我们沉浸在对历史兴亡,人世沧桑的感慨思索里,尤其是对那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论断。对于许多忧国忧民的诗人,比如诗豪刘禹锡来说,本心是希望国家统一稳定的。

刘禹锡聪明好学,刻苦勤奋,十九岁就在长安和洛阳士林中混得个脸熟,搏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二十一岁就中进士了,相对于其他考了多次而未中榜的士子来说,刘禹锡仅靠个人才华,可谓未负少年苦学。他的诗歌创作曾经得到江南著名的诗僧皎然和尚和灵澈上人的指导和影响,令师尊们叹之“孺子可教”。

刘禹锡之所以被人尊称为“诗豪”,主要是从他的诗词里能读出一种昂扬向上,百折不挠,大气豪迈的胸怀。刘禹锡有改革时弊,中兴大唐的志向。为此他加入了王叔文为首的改革团队。但因这个改革触犯了藩镇割据者,宫廷宦官和其他官僚们的既得利益而遭到反对和反扑压制,改革最终失败。改革者们纷纷遭到打压贬官,下放到各地。刘禹锡在多次被贬后凭着刚毅,倔强,乐观,豁达的心性生存了下来。同时,这种心性也融入到他的诗文里,著名的《陋室铭》,《秋词二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酬乐天扬州初见席上见赠》,《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等等。

在刘禹锡的诗歌里,有一类咏史题材的诗写的特别令人称赞。凝练含蓄的诗风,清新健达的辞气,简明深刻的内蕴,构成了他面对历史古迹,结合当前景状,而进行了对哲理的思索,忧国的感叹,对当世的警鉴。代表作有《蜀先主庙》,《石头城》,《乌衣巷》,《金陵怀古》等等。今天就让白马和诸位诗友一齐来读一读刘禹锡的著名咏史诗《西塞山怀古》。

白马独家译诗:

西晋益州刺史王濬的楼船战舰从益州出发,一路直下奔袭到东吴都城金陵,金陵城威严神圣的帝王之气就在一瞬间黯然消失了。用来拦截西晋王濬楼船的横江大铁索被火熔断沉下了江底——吴囯战败了,号称“石头城”的金陵无奈中被挂出一大片投降的旗帜。人世间像这样改朝换代,令人叹息的往事有好几回了,而西塞山依然矗立在这长江的寒流中纹丝不动。如今我们大唐帝国四海承平,并无战事,那山上高高的堡垒在雪白萧瑟的芦荻花间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西塞山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东部,是现在黄石市的一处风景区。西塞山本来也不高,海拔也就170来米。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在东汉末年以来的古代战争中很重要,也就是说,它的地势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由于它据高临下,屹立于长江南岸,山崖之下就是滚滚长江,所以这在古战场上是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三国时代,它东接孙吴,西连荆楚,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战略堡垒。

到了唐朝,西塞山严然成了一处旅游怀古的胜地。诗人李白,韦应物,刘禹锡,张文潜相继写有关于西塞山风景和古迹的诗。刘禹锡经历一场失败的改革后,先后在江南的...

查看更多
4 刘禹锡的一首绝唱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古诗
怀古诗

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寥寥56字,意境凄美写尽了人生的悲欢离愁!

在古诗中,有很多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咏古诗,其中有通过诗词来悼念古人的,也有的诗用来以古鉴今给自己当时的迷茫生活指点迷津,更有的是在对历史的品评与评价中暗讽当时社会的状态。

其中不乏名言名句名篇:

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这众多的咏怀诗篇中,身为“六朝古都”的金陵,由于其朝代更迭频繁、历史底蕴厚重的特点,自然而然就成为名家们乐于引用于歌颂的古迹之一。除了苏轼杜牧等有过著名的咏古怀今佳作以外,称为“诗豪”的刘禹锡也有过一首咏古绝唱——《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的路上,沿长江而下,途中登西塞山,观景触情,写下了这首读来伤感的诗作。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开头即用一个典故将全诗的气势提升到了极高的高度,读来是在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故事来自于晋武帝伐吴那段历史:晋大将王濬(音jùn俊)奉晋武帝司马炎之命,统领由高大战船——“楼船”组成的水军,从益州出发,沿着长江一路而下声势浩大,到达了金陵城下,讨伐东吴。可是那原本繁荣无比、富有帝王之气的金陵城已经变了模样,虽然还是依附着西塞山的虎踞龙蟠,但是帝业不再,它在这庞大的舰队面前显得是那么脆弱,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与首联的大气磅礴相比,颔联则描绘得无限凄惨。

虽然在手法上仍然属于叙述手法,本联的妙处是用一副工整的对仗,把晋吴之战作了形象的描绘。

本意为:孙皓率领的东吴这些年苦心经营的横贯江面的千寻铁锁,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王濬的晋军烧断,并随着将之沉入了江底,孙皓在古城墙上看到这一幕后赶紧升起一片白旗竖表示投降。

本句妙在工整之余不乏大气:沉下去的铁锁升起来的白旗相比较,代表着投降的白旗与烧断铁锁的火光相比较,两种比较其实代表着西晋的快速崛起与东吴的快速没落。

首联与颔联放在一起就像一首交响乐的高潮部分,起承转合转化的太快,一开始就是令人赞叹的回肠荡气,没有任何的铺垫与废话。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这一辈子总免不了会碰到许多悲伤的往事。原来我们称赞的英雄豪杰们现如今早已不见了踪影,可西塞山仍按屹立在那里,仍然是东吴的要塞,长江水依然是那样滔滔不绝地流淌着,依然笑看着那座枕在寒冷的江流之上的西塞山。

颈联也是此诗最经典的两句,它更是再次表达了诗人骨子里的感伤之怀!本句将读者的思绪逐渐从孙皓投降的故事中拉回到刘禹锡自己身上,由于自己参与的革新失败,遭到一再的贬谪,这一次又一次也成为刘禹锡人生的转折点。多次被贬的感伤与失落,刘禹锡也只能寄托在对这段历史的回忆感慨间,让这许多的悲伤淹没在这深沉的历史长河中。

从今四海...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