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龄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为诗坛宿将,他们笔下的暮年又是怎样的呢?
那一年,他们64岁,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退出政治舞台,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已有三年之久。他们二位是诗文至交,在阅尽人世沧桑后得以重聚。
二位诗人重聚之后吟诗作对自是免不了的,此时他们都已年逾花甲,腿脚不便,眼睛昏花,是这个年纪常有的症状,他们自然是同病相怜的,面对眼前的晚景,白居易遂写下这首《咏老赠梦得》。对于衰老,白居易有时很豁达,在《览镜喜老》中,他曾说“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咏老赠梦得
作者: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而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动地揭示出了老年人的心态和处境,嗜睡、慵懒、腿脚不便、老眼昏花,幸运的是在高龄之年仍能与故人闲谈,共忆少年美好时光。暮年的沧桑之感萦绕于字里行间。
刘禹锡读完此诗后,便写了一首答诗,原诗如下:
酬乐天咏老见示
作者: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这首答诗中,刘禹锡虽也和白居易一样,写出了老年人多病、瘦弱、眼花、发稀等不堪的状态与处境,但在中间他笔锋一转,“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老年人阅尽世事,见多识广,对于世事一目了然;细细想来,人到暮年也未必尽是苍凉,倘若能克服对老病的忧虑,自然就会心情畅快、无牵无挂。
最后一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间已近接近傍晚,他的余晖照样可以映照万里长空。刘禹锡用此景自况,写出他不服老的心态,颇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感。
刘禹锡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更胜一筹,不在于遣词造句和写作技巧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诗言志,刘诗除了将人的老态刻画的入木三分之外,更是写出了一种人老心不老的感觉。
也许是人生际遇不同,也许是三观不尽相同,使得二人对老病的看法截然不同,而刘禹锡这首诗的末句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既然人难免老去,就应老有所值,就算是暮年之躯,也照样能够焕发无限光彩,就如同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虽比不上朝阳夺目耀眼,却也能惊艳夜幕降临之前的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