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汉代初年遵奉黄老之术,也就是"无为而治"。要大幅度地降低税赋率,从收一半,到"十五赋一",就是从50%降到约6%,景帝时又改成三十税一,与民休息。同时改革法律,废除很多残酷的刑罚,不能动不动就把人关进监狱,砍手砍脚。这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文景时期是黄老之治的典型,皇帝居然穿草鞋上朝,后世称之为"文景之治"。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汉武帝这个人,看起来并不像个喜欢儒家思想的人,而更像是秦始皇再世。
汉武帝是一个性格非常强悍、非常想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性格、做事的方式,都酷似秦始皇。最后搞得老百姓承担不了这样大的压力,各地开始造反,西汉差一点儿亡在他手里。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继续用黄老之术来作为指导思想。黄老无为,而他是"大有为"。但是也没法继续用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已经臭名昭著。
儒家那种从道不从君的劲头,其实是让统治者感觉很不舒服的。换句话说,儒家学说和大一统专制本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为汉武帝独尊的儒术,和儒家的本来面貌已经不一样了。为汉武帝所用的儒家,实际上是法家化了的儒家,外表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
但是事实上,这是法家的的东西而不是儒家的。"三纲",最早是法家的说法。韩非子说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大臣在君主面前,儿子在父亲面前,妻子在丈夫面前,都只能驯服,不能反抗。
这显然是和儒家思想完全相反的。儒家是强调权责对应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君首先要像一个君,臣才能像一个臣;父首先要像个父,子才能像个子。所以"君使臣"和"臣侍君"都要各按"礼"而为。这种原则,多少有点契约的意味。
但是与此同时,董仲舒又和韩非子一样,把皇帝推到了至高无上的绝对化地位,甚至他在有些方面说得比韩非子还要过格。
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民之从主也,如草木之应四时也。"臣民要无条件顺从君主,"体不可以不顺,臣不可以不忠"。(《春秋繁露》)这些话比韩非子说得还要到位,皇帝听起来当然会感觉很舒服,因此,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三纲说":君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皇帝夫可以不夫,妇不可以不妇。由此,权利变成了单向的、绝对的。
所以到了汉代,大一统专制制度才变得"刚柔相济",初步成熟。这也是汉代统治比较长久的重要原因。因此形成了中华帝国的第一阶段——秦汉帝国。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逻辑,就是外儒内法:外表越来越儒家,本质却越来越法家。
查看更多与“汉武帝看起来并不喜欢儒家思想的人,为何还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相关的文章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实原因是什么吗?
仁人志士中的第一个,也是最伟大最有成就的一个,当然就是孔子。如以旧日的礼法制度来论,孔子可说是一位点石成金的守旧派。孔子眼见大厦将倾、满目疮痍,这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挽狂澜,唯有重建传统礼法,恢复全面的秩序,从这一点我们说孔子是守旧派。但他这守旧,并不是顽固的复古,而是保留旧有的形式,赋予了高深的意义、进步的内容。唯其有进步的内容,才能解决新的问题;唯其有高深的意义,才有追求的价值。这正是孔子点石成金的高明手段——以“述”为作。
在已有条件下最优的适应独尊儒术是带来益处的,解决了思想混乱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消耗,保持长时间的大一统行政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人口上限,获得至今仍受益的人口红利。或许这才是中国文明不是古文明的最可能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有很多,对董仲舒个人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是他升官发财的主要工具,也是他讨得皇帝欢心的工具,而对于汉武帝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好迎合了他大一统发展的需要,所以汉武帝必须要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综合来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汉武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王权统治。
对历代最高统治家族巩固自己的地位有利。对普通百姓不利,对社会的进步大大不利。华夏人民思想的落后始于独尊儒术,统治者培养犬儒,但是这个时候儒学是文武兼修落后不是很明显,到了宋朝自废武功,程朱理学对儒学的进一步扭曲,形成奴性很重的“传统文化”。
与“汉武帝发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政策目的何在?”相关的文章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来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却只是在表面承认了儒家的社会地位,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儒家依然不受待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元帝时期,儒家才真正在政治上崛起。如果说秦朝政治是法家为主导思想,那么汉朝政治主导思想就是由法家到儒家的演变过程。
我们常说汉承秦制,但实际上,汉朝只是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保留了下来,但是汉朝也对自己的官僚制度做了本土化的调整,其中调整最大的就是三公中丞相的地位。
汉朝的丞相中,最著名的就是汉初的萧何。萧何在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被委以重任。在刘邦死后,还辅佐了刘邦的继任者汉惠帝一段时间,可谓是位极人臣。
不过纵观整个汉朝时期,大部分的丞相都很憋屈,甚至有不少丞相都不得善终。
西汉在武帝时期产生了内外朝制度。就是将当时中央行政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帝近侧的内朝,内朝官员官位普遍不高,但却负责检阅筛选奏章,有直接向皇帝献策的权力,并且负责传递皇帝的决策;另一部分就是原本三公所代表的外朝,武帝将三公,尤其是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将决策权交给了内朝,而外朝仅保留了执行权。
后来到了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丞相连执行权都没了。丞相,成了一个调节德运风水的职位。
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的献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使得原本在秦朝备受打压的儒家,开始走上了政治前台。
不过在这个时期,虽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个字掷地有声,让我们觉得儒家终于开始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其他学说真的被罢黜了,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此时的儒家只是在名义上走向了前台,但还不是事实上的主流学派,在政治上不是主导力量。儒家真正成为国家主流,还要等到汉元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推崇的其实是和秦始皇一样的法家。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追求中央集权,他也与秦始皇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过他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手段比秦始皇更加高明,也更加隐蔽,他的做法是:为法家穿上了儒家的外衣。
汉武帝一方面在全国各地推举贤良与孝廉,提高儒者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重用一大批法家官僚——酷吏。
武帝时期共十三位丞相,只有公孙弘一人顺利度过他的职业生涯,在丞相位置上寿终正寝,其他人下场都很惨,要么被免职,要么被斩首。
公孙弘非常明白,一直努力强化中央集权的汉武帝需要一个怎样的丞相,所以他秉持着无为理念行事,他在任期间,就是请贤论事和供养门客,其余什么也不做。而他之所以从那么多的官吏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他儒生的身份和他的名声。
而所谓的酷吏,是指执法时不掺杂私情,忠于国家法律,无条件服从皇帝命令的官吏。史记中《酷吏列传》记载了11人的传记,而其中10人来自汉武帝时期。
张汤作为武帝时期酷吏的代表人物,他在担任的是廷尉,就是当时的司法部长时,先后审理了淮南王、横山王、江都王的谋反案。
汉朝由于实行的是郡县与分封并行的郡国制,中央可以管辖郡县,但无法干涉诸侯王的事情。追求中央集权的汉武帝,一生都在致力于削...
查看更多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汉武帝只在表面承认了儒家的社会地位”相关的文章
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但是对于这个皇帝后世的争议可不小,一方面是高度赞扬,另一方面就是贬低。汉武帝的功绩是不容否认的,开疆扩土和北击匈奴都使疆域大大扩张。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汉武帝也是这样,他争议最大的事情就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一些人觉得这是非常之事行非常之举,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汉武帝扼杀了文学发展。
关于汉武帝究竟是对是错,这件事我们很难从单一方面来看问题。如果想要了解这件事的影响,那我们就要结合历史来了解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文章分三段来解说这件事,分别为:百家的组成、罢黜百家、闭关锁国。
百家的组成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的总称,说是诸子百家,其实就光能说起名字的就有189家,更别说一些小的学派了。诸子百家的主流学说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战国时期各国都不断的变法希望可以强盛,此时各家就想要用自己的优势打动君王,然后赢得主导地位得到尊崇。
百家里面也有思想派和实用派,有的一些学派只是存在思想层面,有的一些学派就能变换实用。比如说兵家,兵家里面的大才都是响当当的将军,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就是靠他们的。我们并不是说别的学派不能打仗,但是关于打仗这一点还是兵家要有优势。再比如你生病了,你是会去找一个夸夸论道的学者还是找一个研究医学的医生?但是对于人的思想建设,那么儒家和道家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你能说他们没用吗?
百家学说是很璀璨的,但是有一个弊病就是不能共和,基本上有一个学说占据了主导地位那就会打压其他学说。比如说法家毕竟重视法治,反对儒家所谓的“礼”,讽刺儒家守旧。但是儒家比较注重礼,把其他一些学说都视为旁门左道。尽管有帝王折中,但是要想让这些学说共和,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罢黜百家
秦朝并没有做这样的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汉朝。汉初主张的是黄老之治,提倡无为而治。而且汉高祖也不喜欢儒家,所以儒家基本上没什么地位。但是惠帝废了《挟书律》,之后百家学说开始复苏。文景之治过去后,地主阶级越来越强,无为而治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国家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前提是思想要统一,在此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意思就是让儒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学说都要排除出去。
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之后开始了大力提拔儒生。当上升的通道只有学习儒家学说的时候,其他学说自然会遭到遗弃。当官不懂医学不重要,不懂兵学也不重要,但是一定要懂儒学。这样导致儒家思想飞速发展,其他学术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甚至有一些学说都有了倒退迹象(很多学说都是吃春秋战国时期的老本,一些学说因为得不到发展导致断代)。不可否认儒家学说,但是这样一刀切的行为就有了很大的争议。学术自由成为奢望,民族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如果当时汉武帝不这样做,那么国家就有可能分裂。好处是奠定了正统思想,坏处就是桎梏其他学说。历史没有假...
查看更多与“汉武帝罢黜百家到底是对是错?看下面的这三段话就能知晓”相关的文章
一、
历史上多有骂秦始皇之言,自打嬴政整军开赴六国开始,就有骂声出现。从名人到白丁,从正史到野闻,骂声回响了两千年。
都骂秦始皇什么呢?
暴政:横扫六国,杀戮太多。
滥兴土木: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
毁灭文化:焚书坑儒、消灭六国文字。
其中被文化人骂的最多的自然是"焚书坑儒",第一个骂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太史公觉得"六艺从此缺"那自然是十分严重的,这算得上滔天的罪恶。
但是追溯焚书坑儒的起因,这事儿却起因于被后世一再惋惜的秦公子扶苏身上,扶苏向他爸爸进言: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您看,儒生都只认孔子不认您,您可得小心着点儿了!
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扶苏这么说,就开始举刀向儒生,反而后世儒学者多骂秦始皇却同情扶苏,真是岂有此理!
二、
历史上却诸多称赞汉武帝之言,扬我大汉神威,沃野千里,北击匈奴,南统百越,国力达到封建时代第一个高峰。但是对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很少有人骂!顶多发发牢骚,"可惜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之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丞相卫绾提出来的,他向汉武帝陈奏:"我们现在收到的人才,很多人在学习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人的学问,这哪里可以啊?这会乱国政的,皇上您还是下旨废除吧!"(《史记·武帝本纪》)。
汉武帝一听,这说的有道理呀,废除!
"谁敢?"后堂的窦太后厉声斥责到,汉武帝一看奶奶出来了,而且奶奶是黄老学说的忠实粉丝,这事儿干不成啊!于是暂时搁置了下来,六年之后,窦太后驾鹤西去,没了阻力,汉武帝终于可以放开手废除"诸家"了。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在儒士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博士,独留五经博士。(《汉书》)
诸子百家彻底失去社会地位,儒家一大的局面就此奠定!
三、
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汉武帝罢黜百家被彰功,合不合理?
先不说合不合理,我们再深一步,看下焚书坑儒具体焚的哪些书,坑的哪些儒。
关于焚书,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除了《秦记》、医书、农书、占卜之类之外的其他六国史书,民间收藏的《诗》、《书》、诸子等书,限期30天交到官府烧毁,不交的治罪;此后如果有敢谈论《诗》、《书》的就按律处死,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关于坑儒,司马迁又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晚年到处求取长生不老药,有一个侯大仙儿,还有一个卢大仙儿,两人拿了秦皇的银子却不办事,秦皇大怒,下令捉来问罪。抓捕俩大仙儿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两人正在跟一帮大仙儿白话秦皇这也不好,那也缺德。
秦皇怒上加怒,一道旨意下去,统统捉住,共计460人拉到咸阳...
查看更多与“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而汉武帝罢黜百家却骂声寥寥”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