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安史之乱原因

发布时间:2020-05-27
1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内乱的过程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这次战争的命名并不是用年号或者是地点,而是用叛乱者的姓氏。安史之乱发起的叛乱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用了安禄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来组成了“安史之乱”。

从“安史之乱”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次的战争的发起者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不过“安史之乱”还是有一个使用年号作为名称的战争称呼,那就是“天宝之乱”,因为这次的战争发生在唐玄宗统治的天宝年间。不过比起“天宝之乱”还是“安史之乱”这一个称呼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这次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后来,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这就是“大燕”。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不会再听从李隆基的命令了。不过“大燕”在大唐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在玩过家家的小孩吧。

虽然这个小孩给了大唐不少的打击,不过最后还是大唐胜利地平定的这次的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这次叛乱的发起者,大唐是不会留下他们的。所以他们为这次的叛乱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代价。

安禄山和史思明会发起叛乱,就是看到大唐当时的皇帝——李隆基的昏庸。专宠杨贵妃,使得李隆基不理朝政,国家混乱。最后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没有的到这个江山,也是逼得李隆基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杨贵妃。

安史之乱全过程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

在755年时,安禄山就开始蠢蠢欲动。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禄山叛乱的这一个消息。在几经犹豫之后,他决定任命安西的节度使封常清再同时去管理范阳、平卢的节度使,以此作为对这次叛乱防守的前期准备,还任命了皇六子荣王李琬作为元帅,当时的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作为副元帅东征。

在唐玄宗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不过因为杨国忠没什么本事,使得安禄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当时东京的留守李憕还有御史中丞卢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禄山杀了。河南的尹达奚珣没什么骨气就投降了安禄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为有人投降了,有些丧失判断。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用“失律丧师”这样的罪名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坚守这的大将。

在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并改国号为元圣武。此时大燕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打入了长安。

唐玄宗看到是这样的局势,就马上选择了逃离长安,逃到了马嵬坡这一个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饿又累,不愿意再战斗了,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就请求唐玄宗杀了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这几个祸乱朝政的人。杨国忠其实已经被士兵们乱刀砍死了,唐玄宗看这样的情况就打算为杨贵妃求情,不过士兵们不买账,最后玄宗还是赐死了杨贵妃。这是士兵们斗志高昂,马上就进行了反击。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叛乱。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作为唐朝历史上一大战争事件,史书中都有记载安史之乱原因及影响。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原因及影响得知,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经济矛盾,二是阶级矛盾,三...

查看更多
2 关于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给唐朝的人民造成的巨大的打击,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场战争无疑与杨玉环有关联,至少可以说是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图谋不轨。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杨玉环与安禄山私通最后才会造成这场战争的。那杨贵妃与安禄山究竟有没有私通,她们的艳史是怎么来的?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杨贵妃传》有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大意是说安禄山造反,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而且公开指出杨贵妃及几个姐姐的罪恶。但翻阅新旧唐书,实难找出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暧昧关系的任何记载或暗示,倒是《新唐书》中有说:玄宗宠信安禄山,命他与杨家诸姨结为兄弟,,而安禄山“母事妃”(拜杨贵妃为干娘),每次朝见天子,杨家人必定设宴招待。这里的“杨家人”应该不包括杨玉环,她可是大唐“皇家之人”。

无论是《开元天宝遗事》、《杨太真外传》、《禄山事迹》等野史稗记,还是《唐史演义》、《梧桐雨》等小说杂剧,我们都能看到对“杨安恋”的大肆渲染,有的说得活灵活现,几近当今的某些“写真集”,着实让人难辨真假。其中便有“贵妃三日洗禄儿”的趣闻,说杨玉环为干儿子安禄山三天洗身。“洗三”是古代的一个习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便举行沐浴仪式,召集亲友为婴儿祝吉,也称“三朝洗儿”,意在“洗污免难、祈祥图吉”。杨玉环在禁宫中为比她大二十几岁的安禄山洗澡,似乎让人感觉有些啼笑皆非!

其实史书上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八卦并没有任何记载,甚至连一点点暗示都没有,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的说法纯属民间八卦。所以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因为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关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兼并,莫惧章程”,以至“黎甿失业,户口雕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开,僭拟官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

查看更多
3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场大内乱就是唐玄宗的腐朽所导致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唐朝有一段著名的宫廷舞蹈----《霓裳羽衣舞》,传说是当时唐朝皇帝李玄宗所作,然后由他的爱妃杨玉环为他起舞,他们整日纸醉金迷,沉迷于富丽的华清宫,过着奢靡的生活,沉醉于歌舞之中,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的背后,却潜伏着一场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安史之乱。

在唐玄宗前期的时候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历精图治让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可惜到了天宝年间,玄宗无心梳理朝政,整日与酒为欢,爱妃陪伴,逐渐有了骄侈之心,有了那句从此君王不早朝。

很多人都认为是杨贵妃的红颜祸水,导致了君王沉溺其中,于是杨贵妃在后人看来成了祸国殃民的替罪羊,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与杨贵妃有着关系,但是更多的原因不在于此,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起因不仅仅只有单方面的因素,它一定在背后隐患更多的危机。

在开元时期,唐玄宗的治理让社会的经济发展繁荣富强,从此有了开元盛世的美誉。因为封建时期土地快速兼并,又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土地都被有权有势的人占去了,也就是之前的制度被破坏掉,经济也开始恶性循环,到后期这种经济是完全的洗拢了国家的政策,导致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让种田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也承担不起赋役,落魄地成为了流民。

除此之外唐朝的统治者自身的腐败奢靡,到了开元末年,唐玄宗已无心打理朝政,而贵妃也是家世倾天下,肆意挥霍,不仅自己奢侈无度,她还开支自己亲姐妹的生活,为她工作的人数不胜数,专门请来的工匠为她刺绣的人就达七百多人,再加上额外的胭脂粉钱,金银首饰等可想而知花费是有多么的大,而这些都来自于百姓,显然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促使了社会的矛盾。

但这并不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那个时候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唐玄宗后期的时候,有一个人把持朝政已达十九年,那就是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

他培养党羽,并且排斥反对他的人,他当宰相的时候,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向玄宗提议用胡人,但是胡人一向善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懂得思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长期的坐在宰相的位置,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同时引起了胡人的不满,所以后来胡人出身的安禄山自然很不满这个当朝宰相,于是和他明争暗斗,进一步促发了安禄山的叛变。

又到后来,杨国忠继他上台,也就是杨贵妃的兄长,这个人嫉妒那些有才干有才能的人,并且骄纵蛮横,正是这些奸臣当道才让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后来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也促进了安史之乱进一步的爆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民族的矛盾也对这次变乱深有影响,唐朝虽然开放兼并,但是始终是以大汉文化为基础,所以不免对于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和歧视。

玄宗时期就屡次攻打契丹部落,但是他却没有防备,仍然宠信胡将安禄山,而安禄山这边的心思却是排斥汉人提拔自己的大将,因此在叛乱爆发时,便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将士为主体,也就是说他们用唐人的钱财养了一批胡人的将士,自然当他们羽翼丰满时必然势起。

但更主观的原因还是...

查看更多
4 历史上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难道是唐玄宗对在边境的安禄山一无所知吗?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抗朝廷,战火之下,不足月余,繁盛中原便成人间炼狱,强极一时的大唐盛世也因此被终结。后人在感慨战争残酷之时也时常会反思历史上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高居庙堂的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对安禄山在边境上所为一无所知吗?

真实的朝堂政治争论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为复杂,即便后期逐渐昏聩的唐玄宗也绝非一个双耳闭塞的无能之辈,“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廷和边境节度使之间关系之微妙更是远超史书所载。

一、契丹之变

要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叛乱发生之前的全国政治动态就极为关键。

天宝十一年八月,安禄山率领河东军五万余人征伐契丹,然而就在突袭契丹牙帐之时遭遇大雨,在奚人的夹攻下遭致惨败,全军尽没,连安禄山本人身中数箭跌入坑中,在其子安庆绪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遭到惨败的安禄山极其恼怒,便擅作主张起边军二十万再次征伐契丹以血前仇,得知前线失利的唐玄宗也表示支持这次行动方案,甚至命朔方节度使阿布思率军一同出击,唐廷便这般落入安禄山的阴谋之中。

原来阿布思也是一个蕃族将领,但长期于安禄山不合,而安禄山此时以复仇契丹为机要求唐廷命阿布思遣军援助。而阿布思深知安禄山阴有私谋,但又为唐玄宗所信任,争辩不得无奈之下只能叛变逃入漠北。听闻朔方节度使叛变后的消息,安禄山大喜过望立即停下大军步伐,转而将兵峰指向阿布思,这位杰出的九姓突厥首领便这般被逼入绝境。

安禄山因此得以兼并了骁勇善战的朔方军,实力大增,在边境之处更加娇纵妄为。对于他的如此行径,朝堂之上皇太子李亨以及时任宰相杨国忠均是洞若观火,认为安禄山阴谋获得边镇大权,实为有不臣之心,建言将其诏令回朝以验虚实。

然而安禄山虽然一直瞧不起杨国忠,但也知道此时尚不能于朝廷抗衡,便在唐玄宗的征召下竟于天宝十三年正月迅速回朝,打了杨国忠等人一个措手不及。安禄山觐见玄宗之时,痛哭流涕,以蕃族忠心自居,打消了唐玄宗的疑惑,因而得地安全返回驻地。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只要有人再提安禄山蓄意谋反,唐玄宗便从不信任,甚至将告密之人送往边塞以示对安禄山的信任,安禄山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积极为起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二、玄宗见疑

然而此时虽已至晚年的唐玄宗并非昏聩至极,无能之辈杨国忠对安禄山谋逆之心也有察觉,便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向玄宗进言安禄山有不臣之心。许多人对唐玄宗始终相信安禄山以及唐廷军力部属“外重内轻”的战略有着较大的误解,笔者却认为军事战略在当时并无不妥,且唐玄宗并非完全信任安禄山。

唐玄宗前期经过开元之治,国力空前强大,且国内安稳太平,但四周强敌在侧,因此唐廷逐渐将军事重心外移以对抗四周少数民族政权的袭扰。基于这样的国际形势,唐玄宗便做出了“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安排,最终在天宝年间设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和剑南九镇节度使,军镇精锐多达五十余万。

其中高仙芝、封常清分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总军力五万;安...

查看更多
5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竟然是“人满为患”这个道理引起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一场安史之乱,让之后的大唐苟延残喘,连长安都被洗劫一空。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那么安史之乱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过去很多后人都把安史之乱的罪过归于唐玄宗“李隆基”,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后期沉迷享乐,不思朝政,宠信杨贵妃,重用奸臣,尤其是最后的两位宰相,一个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一个是不学无术的杨国忠,他们排斥忠良、败坏朝政、祸国殃民。官制的腐败给了安禄山可乘之机,再加上杨国忠任宰相期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发兵攻打边境少数民族,尤其是多次出兵南邵,均惨败而回,加重百姓负担,损耗国力,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但是安史之乱真是因为李隆基而造成的吗?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源

在分析安史之乱为什么发生之前,得先了解一个概念:“马尔萨斯人口论”!这个概念是以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为名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人口增长是以几何倍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以算数级别增长的,那么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人口越来越多,但人们生存需要的资源却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自然会导致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少,人们就会越来越贫穷,最终引发战争,如一战、二战,通过锐减人口来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而中国古代同样适用于这种情况!

纵观中国古代,但凡超过200年以上的王朝都是通过战争创建的,而非通过宫廷政变、阴谋篡位!无论是西汉也好、唐宋明清也罢,都是国祚200年以上的王朝,全部是经历过空前惨烈的统一战争而建立的。而王朝的兴衰同样符合“马尔萨斯人口论”。因为古代战争对人口的损失非常的大,由于土地荒芜导致的饥荒、战争杀伤导致的瘟疫都令人口锐减,几十年的混战下来,人口都能锐减七八成。根据古代史人口变动的特点和7次人口大衰减时的信息显示,中国古代人口变动最大的一次就是东汉末年,由5700万人口直接锐减到1660万,下降比例高达70%!曹操曾写过一首诗,说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由此可见战争对人口的损失得多大!

然而当乱世结束,国家统一,新朝初立之时,这就变成了一个开局很好的现状,这个时候土地资源非常充沛,因为人口锐减,等国家统一之后,剩下来的人会发现土地多到耕种不完,所以当王朝统一之后休养生息几年,一般都会迎来盛世,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等,说白了这都是战争之后带来的红利,老百姓不愁没有土地耕作,地多人少,所以百姓们不愁吃喝,自然就盛世了,但可惜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

古代人口是重要的资源,所以并不提倡计划生育,提倡的都是多子多福,所以安定下来的古人没有什么生存威胁,就会一门心思的造人,古代盛世的人口也就呈几何倍数的增长,所以经过贞观之治的唐朝,其人口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增长起来了。据“中国古代人口记录”显示,大唐天宝14年,安史之乱发...

查看更多
6 这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别再说是唐玄宗沉迷女色了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这个词你肯定听过,那么鼎盛的唐朝,就是因为安禄山突然造反,整个唐朝就不行了。

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王朝,遇到类似的大动乱,一般都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比如汉代的黄巾之乱,清朝的太平天国。国力不行了嘛,各种矛盾积累久了嘛,一场病来了,扛不住很正常。

但安史之乱不一样。它是一个特例,它爆发在唐朝最鼎盛的时期,那是开元盛世啊。如果没有这场大乱,那唐玄宗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能就超过唐太宗了。奇怪,在一个朝代最强盛的时候,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病来如山倒的情况?

过去的解释,要么是说唐玄宗沉迷女色,年老昏庸,这当然没有什么解释力。要么就说,这是因为唐玄宗对安禄山掉以轻心。这对不对呢?要知道,皇帝这种职业,是孤家寡人,整天最担心的就是被夺权,是职业疑心家。何况唐玄宗这种一辈子英明神武,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他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什么人会对他造成威胁,皇帝会本能做出反应。这件事仍然很奇怪。

如果再早上个100年,就是唐代开国的初年,这种事根本就不会发生。为什么?因为从汉代灭亡之后,所有的皇帝都知道,自己最大的风险在哪里,当然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几百年,无数血的教训放在那里,皇帝又不傻,当然就搞出了一套防范像安禄山这样将领的手段。到了南北朝的后期,北方朝廷的兵制叫府兵制,这套制度,已经能够很好地防范将领拥兵自重了。

大概说一下府兵制。就是,上百个军府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些当兵的人,平时务农,也不用交税,自己养活自己。一旦要打仗,那就从周围的军府中抽调兵力,仗打完了呢,你们这群府兵再打道回府,等待下一次的征召。这样一来作战的士兵都是临时抽调的,你边境军队的指挥官想拥兵自重也没有机会。士兵和将领是基本分离的嘛。

我们熟悉的花木兰的故事,就是这种典型的府兵制。“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就是朝廷从军府当中临时调兵啊。

但是到了唐玄宗时代,这一招就不好使了,为啥?因为开疆拓土摊子铺大了。你想,军府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建的,你起码得有足够的耕地,能让这帮府兵自己耕种养活自己啊。所以很多边境地带,比如草原,高原地区,那是建不起军府的,那要是打仗了,就只能从内地的军府调人,而且你还不能调太久,也不能调太勤,因为府兵都是自己养活自己,你调的太久,那家里的田就荒了,你调的太勤呢,府兵自己就出不起一来一回的路费了。

所以到了唐玄宗的时候,整个兵制就变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就是朝廷出钱来征兵。府兵用不起,我养职业军人总行了吧?国家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在边境养兵,按时发军饷。中央给军饷太麻烦,那就派个地方领导,叫节度使,一面掌管军队,一面在当地筹措军饷。

这个制度一出来之后,军队的人数增加了,而且是职业军人,训练时间也提高了,边关的战斗力提高的那不是一星半点。你站在唐玄宗当时的眼光,这是个了不得的制度创新。他在长安当皇帝,得到的全部反馈...

查看更多
7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你知道吗?原因就在于唐玄宗废除了这个制度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一生可以用前明后昏来概括,在位前期开创开元盛世,使盛唐走向了巅峰,而在位后期又一手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一蹶不起直到亡国,唐朝可谓是“成也玄宗,败也玄宗”。

那么唐玄宗为什么会一手酿成使唐朝由盛转衰甚至一蹶不起的安史之乱呢,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你知道吗?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唐朝开国以后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可谓是一波三折,几次变动。到了唐太宗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对府兵制度进行了整顿完善,并且大致定格了府兵制度,将“统军府”改称为“折冲都府”,别将改称为果毅都尉,军府也就称为“折冲府”了。折冲府一般根据军府的所在地“各自为名”。

而府兵一般是由均田户选拔充任的,关于均田户的情况前面文章中宋安之具体说过,大概意思就是唐王朝按人口给农民分配土地,一小部分土地在耕作到六十岁之归其所有,大部分土地则在农民死后由官府收回再行分配。

府兵往往是“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也就是说府兵本人可以享受免纳租庸调的待遇,当然府兵的家属还是“不免征徭”的。

府兵是每三年挑选一次,称之为“拣点”。“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从这里可以看出府兵制度就相当于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度,当然这个是有争议的,并没有盖棺定论为这就是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度,大家注意一下。

唐朝的府兵不只是要服兵役,而且还需要自备很多武器用具,如果自备不足的话,按照《疏议》来看:“谓随身七事及火幕行具细小之物,临军征讨,有所阙乏,一事不充,即杖一百”。由此可见当时府兵的负担很重,但好在初唐时期因为国家百废待兴,世家大族兼并土地并不严重,所以府兵往往通过均田令可以分到足够的田地,经济上有所保证,再加上优质的武器装备,所以发挥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唐朝还有其他兵种,诸如召募兵和州镇兵等,但府兵是初唐的主要武力支柱所在。

说完府兵制度,接下来宋安之再来说说唐朝是如何利用府兵制度巩固统治的。

在初唐时期,唐朝的的主要武力支柱在于府兵,而府兵制度则是按照“内重外轻”来进行设置折冲府的,因为折冲府的不时变动,在唐太宗贞观十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差不多一个世纪之中,根据《唐六典》和《通典》来看,唐朝多则有638府,少则有574府。而唐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关内道就集中了261府,有时候甚至是273府,兵力有二十几万之多,占据府兵总数将近一半,这样对于当时唐朝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且唐王朝对于调兵权也很是谨慎,将兵权牢牢控制于中央朝廷,府兵的调遣必须要有皇帝的敕书和兵部下达的府契,由州刺史和折冲都尉共同检查无误以后才可以发兵,除此以外地方官员和中央的十二卫都无权调遣军队。

遇有重大战事之时,军队由各地折冲府抽调而成,朝廷再派大将前去统领出征,战争结束以后,府兵各回自己的折冲府,而大将回...

查看更多
8 带你仔细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安禄山才敢起兵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带你仔细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唐朝,自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起,继有高宗“永徽之治”和武则天之“贞观遗风”,至玄宗朝前期的“开元盛世”,王朝国力臻至鼎盛,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华盛景。

正当所有人都沉醉在盛世恩泽而茫然不知危机已近之时,一起震惊海内的藩镇叛乱犹如晴天霹雳突然于王城穹顶炸响,随着洛阳和长安双都失陷,唐明皇仓惶遁走,大唐王朝一夜之间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

这其藩镇叛乱,堪称唐王朝立国276年间最大的一次劫难,史称“安史之乱”或“天宝之乱”。

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安史之乱

“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同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藩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外族之兵,加上本部兵马近20万人之众,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由在范阳猝然起兵。

已沉浸在唐初盛世达百余年的大唐军民,对战争的记忆早已模糊淡忘。听说安史兵起,一时间震惊呆愕、不知所措,以至于叛军所经之地皆望风瓦解,或降或逃或死者不计其数,叛军进兵之态势如破竹,迅速控制整个河北之地。令人哭笑不得又极具讽刺的是,当地方告急文书奏报朝廷之时,醉生梦死的唐玄宗尽以为这些不过是安禄山政敌编造的谗言,置之不理。

安史叛军趁势一路西进,于同年十二月(起兵一个月后)顺利攻下东都洛阳,震惊朝野。就在叛军急攻潼关而不得之时,退守潼关坚壁不出的大将高仙芝、封常清又因宦官监军谗言被唐玄宗以“失律丧师”之罪斩首示众。紧接着唐玄宗在杨国忠的蛊惑之下连续遣使催促接替二人镇守潼关的老将哥舒翰速战,被逼无奈的哥舒翰抚膺恸哭,只好率军出关寻战,结果自然是羊入虎口、人地两失。至此,潼关天险告破,长安城门户大开,不几日,大唐都城长安宣告陷落,叛军之势达到鼎盛。

就在长安陷落之前的一个黎明,张皇失措的唐玄宗携皇子、皇孙和后宫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以及近侍一干人等从延秋门向南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将士在陈玄礼等人的率领下发动了兵变,杀死杨国忠父子等人,并逼迫唐明皇下令缢杀杨贵妃,史称“马嵬坡之变”。

此次兵变之后,众将顺势拥立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并尊李隆基为上皇。唐肃宗上位后重用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唐军抗击叛军,收复了部分河山。此后随着叛军内部的持续内乱,叛军势力日渐衰微,终而于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宣告兵败。至此,历时七年又二个月的“安史之乱”得以平息。

然而,“安史之乱”对唐王朝和当时社会所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堪称一次空前浩劫。据《旧唐书·郭子仪传》所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查看更多
9 杨贵妃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吗?其实错不在杨贵妃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公元712年,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登基为帝,也就是唐玄宗,他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场景,但也在他的治理下,发生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极速走向了衰弱,以至于100多年后唐朝灭亡了。

杨贵妃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吗?

大家肯定一致认为罪魁祸首是杨贵妃,这当然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错不在杨贵妃,在于唐玄宗自己。晚年的李隆基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开始沉醉于后宫生活,宠幸奸臣。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排除异己,大权独揽,导致朝纲混乱,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重用安禄山,让他的实力一步步壮大。而李隆基被杨玉环迷的神魂颠倒,费尽心机的讨好杨贵妃,将朝政抛诸脑后。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述的李隆基知道杨贵妃喜欢荔枝,便专门开辟一条贡道用来运荔枝,以此讨好杨贵妃的场景。李林甫之后,李隆基让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做了宰相,此人比李林甫有过之而不及,在他的专权下,唐朝的政治更加不堪。统治阶级的腐败必然就会导致各种矛盾升级,百姓的生活负担不断加重,这也是动乱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拥兵自重,严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节度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都督,是唐朝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太宗时期,唐朝对外多为主动出击,打败了周边许多势力,让唐朝的版图不断扩大。唐太宗之后,唐朝便由攻转守,唐朝的边防就需要很多的驻军。以前朝廷都是采用府兵制来扩充军队,但是府兵制短期内是无法组织出大量的军队,于是唐玄宗便采用募兵制来代替府兵制,也就是用招募的形式来扩充兵源,各个节度使有权自行就地募兵。这种制度在短期内确实可以招募到很多兵士,但是兵源来历确错综复杂,而且这也导致了招募来的兵士只会忠于节度使,这让节度使有了军权,不仅如此,节度使后面还有了地方的财政大权,权力十分巨大。“安史之乱”中叛变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权倾一方的节度使,甚至身兼三地的节度使,手下拥有大量军队,拥兵自重。

第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矛盾的升级。“五胡乱华”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但是胡人和汉人的矛盾一直存在。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他们掌权成为一方诸侯之后,必然会生出异心,想要自立为王。而胡人能够成为军队领导者,还是宰相李林甫提出来的,正是在他的主政下,胡人开始做大,手握重兵。

就这样,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的盛世极速坠落,人口锐减,社会动荡,百姓苦不堪言。虽然最终叛乱被镇压了,但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形成了,最终为唐朝埋下了覆灭的种子。在这场叛乱中,唐朝的边境吐蕃趁势作乱,西域和河西走廊尽失,唐朝内忧外患的局面彻底形成。

查看更多
10 关于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

关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安史之乱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但具体而言,不那么众所周知的是,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均田制的瓦解密切相关。

均田制,是由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农民死后还给官府。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词条而言,想必我们都曾在中学时学过“均田制”,而本篇文章重点要谈的是,为什么说北魏时期均田制的成功是历史的特例?为什么均田制从它诞生的时候,就决定它一定会走向瓦解?均田制的崩溃又是如何影响安史之乱的?

耕者难有其田

均田制作为北魏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它的成功是一种历史的特例。

中国历史上,农民一直有一个梦想,叫“耕者有其田”,但实际上,在大多数历史时间段里,“耕者有其田”只是一个乌托邦般的理想而已,贫富差距、土地兼并才是常态。均田制在北魏时期能够出现并且成功,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曾表示,北魏均田制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国家掌握了改革的资源。战乱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掌握了大量的无主抛荒田,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中原萧条,千里无烟,出现了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国家掌握了那些无主的田地,然后用均田制来分配给农民。

第二,唐长孺先生指出,实行均田制对于当时大小地主的既得利益并没有多大损害,他们可以通过奴婢及耕牛授田,保持广占土地。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耕牛都可以参与均田,一户人家拥有奴婢和牛(一般最多限四头),就说明其生产力强,生产能力强,就可以多获得一些土地。我们可以想见,什么样的人拥有更多的奴婢和耕牛?毫无疑问,就是地主。所以地主在这场改革当中,他们的既得利益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

改革和革命不一样,革命是损害一个阶级的利益,满足另一个阶级的需求;而改革要尽可能地实现多方面的共赢。所以北魏政府的这种举措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它保证了广大地主阶级对于这场改革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第三,掌握政权的拓跋贵族和中原土地很少有关系。北魏是由原来代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原本的经济基础在山西的北部代京(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大同一带,在那里他们拥有大片的牧场和耕地,所以均田制的推行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换句话说,拓跋贵族不反对改革,原因是他们的既得利益原本就不在中原这一代。

这告诉我们改革成功的第三个要素就是绝对地不能引发执行者队伍的抵触。也就是说改革需要“干部队伍”,而这个干部队伍对改革自身不能有抵触的情绪。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成功的改革几乎都有这样的共同的特点,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性的基本的原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均田制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是因为北魏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均田制在冯太后的主持之下,设计合理,张弛有度,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成功就体现在北魏即便灭亡了,均田制仍然被后续的王朝所继承。一直到唐朝,均田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