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朋友郑如峦要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去做知州,辛弃疾设宴饯别。郑如峦,字厚卿,是辛弃疾的好友,因为郑如峦要到衡州做知州,所以辛弃疾在词中称呼他为郑衡州。
在宴席上,辛弃疾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这首词作完后,将伤离别的氛围营造了出来。曲终阕尽,余弦更兴,辛弃疾一时有感于朋友的离别,又填了一首《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所以在这首词的小序中出现了“再赋”二字。而且词中小序说得很清楚,这是饯别郑衡州时写的,说白了,这就是一首饯行词。
古代有以诗词赠别的传统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是很便利,通信也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一旦分别,再度重逢是一件难以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候三年五载都不能见上一面,长则几十年也不能相见,只能以书信的形式问候,有的甚至一别即成永决,再也不可能见面,所以离别在古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他们是很看重离别的。
而在离别之际,人们往往会郑重地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以吟诗作词、写文章等形式话别,总之就是对送别之人的依依不舍、还有给予的厚望。
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或者词赋,就是饯别诗词,文章就是“赠序文”。如我们非常熟知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王维送别好友的时候,写的一首饯别诗;《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韩愈送别李愿2写的一篇赠序文。
送别诗词中的题目往往有“送、别、赠”等字眼,内容则涵盖了亲人之别、夫妻之别、恋人之别、友人之别、同事之别、师生之别,诗词中还会出现特定的送别场景和意象,常见的意象有酒、柳、秋、夕阳、长亭等。
饯别类的诗词常用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有的表现为豪放旷达,有的则又是或委婉含蓄,不管哪种风格,都是送别双方友情、亲情、爱情、师生情谊等美好情感的体现。
辛弃疾送别郑厚卿的第一首词《水调歌头》
辛弃疾的这首词,则包含了多种的情感,郑厚卿既是辛弃疾是同僚、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情境中,辛弃疾连作两首词为即将远行的朋友饯别,要抒发相同的送别主题,却又在词句内容上不重合,这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辛弃疾却挥洒自如,信手拈来,不光在词章内容上避免了重复,在艺术特点上也各不相同,因而两首词都成为蜚声词坛的佳作。《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原词是这样写的: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衿,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这首词作上片从描述衡州自然风物和优良的人文传统起笔,词人期望郑厚卿到任之后做一个干实事的官员,振兴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关心当地的农桑生产,发展经济,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富国益民,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从而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重视。
词作直到结尾“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两句中,词人辛弃疾才笔锋一转,道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词的特点是词句都很雄健,络绎不绝的笔端流露出来的是词人波澜壮阔的感情色彩,词作一气呵成,激越昂扬,是一篇很励志的作品,而且是辛弃疾典型的豪放词的风格。
《水调歌头》已经将饯别的主旨表达了出来,也抒发了词人深厚的感情和寄予的厚望,那辛弃疾为何还要再填一首《满江红》的词作,又有什么必要呢?
读这首《满江红》,不难看出词人与郑厚卿有着很深的交情,也算是多年的老友了,饯别的场面拖得很久,进行的时间也很长,大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味。《水调歌头》是先写的,辛弃疾从“仁者赠人以言”的角度出发,对即将赴任衡州的郑厚卿寄予厚望。
这是很励志的、很正能量的一首词作,这一点在词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自然是必要的。
辛弃疾送别郑厚卿的第二首词《满江红》
但反过来一想,毕竟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聚首,词人本来不打算将离别的伤感抒发出来,可是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写下了《满江红》: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诗经》中,送别的场面、送别的情景就被人们以诗歌的形式传唱,《燕燕》中的“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就是送别是不舍的情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出自《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诗中离别的情景“杨柳依依”至今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自《诗经》之后,送别的作品不断出现,每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因为离别是人们生活中的常事,而伤离别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对离别情景的描写独有的特色,角度新颖,构想奇特。从全词的排篇布局来看,除结拍而外,其他词句对饯行只字不提,自然也未写离绪,而是着重写暮春之景,并因景抒情,吐露惜春、送春、伤春的深沉慨叹。
前面词句的意思与结句高度契合,是对景物的描写,也与离别的主题有关,辛弃疾的这首词寓意深广,又超出了送别的范围。
清代文学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写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刘熙载《艺概》也有“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词作品中常用的评价语。辛弃疾的这首词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开篇句“莫折荼蘼”,起笔新奇,,意思是说不要折荼蘼花,俨然没有商量的口吻,就是劝阻的口气,“荼蘼”也写作“酴醾”,春末夏初开花。苏轼也有诗写道“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晩”。
宋代诗人卫宗武在《山行》中,也写道:“开到荼蘼花事休,妇桑男亩又从头。阳春有脚堂堂去,万缕垂杨系不留。”
荼蘼花在暮春时节开放,所以珍惜春天的人,一看到这种花开,也就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即将走远,他们也会发出伤春、惜春的感慨。
辛弃疾词作一开篇就以劝阻的口气不要让人折荼蘼花,其目的正是要留住最后“一分春色”。词人其实是想以的方式留住最后的一抹春色,这当然是词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了,因为季节的更替、物候的变化是自然现象。
然而从词人劝阻“莫折荼蘼”的心情来看,他是非常希望留住这最后的一抹春色的,这样的表达反而显得很有艺术感染力。而这是文学作品区别于自然现象的一个特点,也正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反映。
词作一开始,并没有写明送别的人,知识写出了送别的的季节,已然是暮春时节,所以词人有些到“还记得”,词人所谓的“还记得”说的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回忆往日在青梅如豆的时节,和朋友一起采摘时的场景来。当时对着花的情景像在梦中。
冯延巳在《醉桃源》的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青梅如豆柳如眉。”由冯延己的词作可以推知,青梅如豆正是仲春时节的物候现象。
而词人同友人摘青梅之后又见牡丹盛开、榆荚树林,菖蒲的叶子。随着时光的流逝、季节的更替,繁华又凋零。
繁华又怎么能经得住风雨,怎么能禁得住鹈鴂的啼鸣。花和柳树都已经老了,蜜蜂和蝴蝶还忙忙碌碌。也不是因为春天逝去了而有闲愁,而是因为离别。
榆钱叶纷落、菖蒲吐叶,时节不断变换,如今已是繁华落尽,只剩下几朵荼蘼了。即使不折这些荼蘼,但风雨阵阵,鹈鴂声声,那“一分春色”也是留不住的。
词人写了“时节换,繁华歇”之后,又写道“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表现出他对那仅存的一抹春色的无限担忧,在章法上又与开篇句遥相呼应。
词人选取了两样典型的代表暮春时节的事物:一是荼蘼,二是鹈鴂。鹈鴂是什么呢?原来是一种鸟儿的名字,屈原在《离骚》中说:“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一叫,说明春天已经归去,百花的芬芳也就停止了。
以鹈鴂的鸣叫声寓指春天脚步的走远,这在宋词中也是出现过很多的,如北宋词人张先的《千秋岁》一词中有“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南宋词人姜夔的《琵琶仙》一词中有“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可见在宋词中,鹈鴂的鸣叫声代表着春归去,代表着春天脚步的渐行渐远。
因此辛弃疾这首词中的荼蘼和鹈鴂这两样事物就具有了代表性,用来表现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也表现了时光流逝、繁华落尽的伤春和惜春之情。
上片写看花,以“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形成鲜明的对比;下片写时光流逝、物换星移,“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两句,属对精工,命意新颖。
词人写到的花与柳的残败形象、蜜蜂和蝴蝶忙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词人此时还有了一个典故:春秋未期,孔子为兴复周室而周游列国,有个叫微生亩的人很不理解孔子,就问道:“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辛弃疾在《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一词中也引用了“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这句话。
辛弃疾在这里化用典故,把描述孔子的词用到蜜蜂和蝴蝶的身上,可以说是很有深意的,那到底是什么深意呢?纵观全词,前面的词句没有一句提及到离别的事宜,直到结尾,词人才调转笔锋,写了这样两句:“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词人以这样的方式曲终阕尽,然而这样处理结尾的方式恰恰留下了悬念,正所谓余弦更兴。
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事词人的愁烦心绪,词意曲折尽致。全词从着意留春写到风吹雨打、留春不住,句句惊心动魄,其奥秘在于句句意兼比兴。例如“莫折茶藤,且留取一分春色”,写得如此郑重,如此情深意切,就令人想到除本身意义之外,肯定还会另有所指。
如“醒眼看风月”、“怎禁风雨,怎禁鹈鴂”以及“是栖栖者蜂和蝶”等等,也都是这样的。难道词人劝阻别人不要折荼蘼花”,仅仅是指春末夏初开花的荼蘼花本身吗?难道他要着意留住、却在风吹雨打和鹈鴂鸣叫中消逝了的“一分春色”,仅仅是表现于自然景物方面的“春色”吗?
显然还有另外的寓意,荼蘼、风雨、鹈鴂,这些代表着春天脚步渐行渐远的事物,也就是此人对年华易逝、岁月流逝的蹉跎之情,也是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这是第一点。
随着“时节换,繁华歇”,人亦头白似雪。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似海深愁,分明是春归这一自然现象引起的,词人却偏偏说与“春去”无关,而只是“因离别”;词人又恰如其分地在“愁”字的前面加了一个“闲”字,显得无关紧要。这就不能不引人深思,这是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