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写作非常讲究方法,有些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些引用典故和名句。有些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内心情感;有些则委婉含蓄,在写景之中融入深厚的情感。含蓄的手段也很多,时而烘云托月,比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时而弦外之音,例如朱庆余的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等等。下面的作品也是采用这种手段,王勃春日闲游,这首诗短短40个字,描写了6个意象,却委婉动人。
郊园即事
唐代,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浓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敏好学,6岁即能写文章,16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真让那些70岁还在参加科考的学子无地自容。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勃年纪轻轻就溺水而亡。这首诗创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诗人当时19岁,一次外出春游踏青,即兴而作。
诗人平时主要是为王爷起草和撰写文件,工作单调,虽然对才子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时间久了确实令人厌倦。青春虽然充满了梦想,但年轻人大多都喜欢张扬,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唐高宗知道后,责怪王勃有意虚构和夸大事态,就下诏立即逐出王府。这首诗写于他被逐之前,可见已经心绪不宁了。
诗人独自漫步在郊外,倾听春天的轻盈步伐,感受春天的清新气息,欣赏春天的曼妙舞蹈。微风吹拂,柳枝婀娜,碧水荡漾;春光明媚,云蒸霞蔚,烟雾迷蒙。诗人醉心于眼前的大好春景,更欣赏挺拔的青松与翠绿的劲竹,也寄托了多年的心愿。
颔联继续描写青山和溪泉,“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画障,指有图画的屏风;鸣琴,形容悬溜(山泉)的声音如美妙的琴声。山林是静止的,山泉是流动的,此处动静结合,在诗人心中大自然就是最美的画卷,也会发出最动听的音乐,如鬼斧神工,似天籁之音。
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意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前三联中,诗人列举了六个意象,分别是烟霞、松竹,断山、悬溜,以及春草、鲜花,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联想,还会有鸟兽、渔樵等等,诗人虽然没有明说,反而显得隐显合理,留有余味。
尾联“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意思是说,闲居乐趣多多,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诗人打算弃官归隐。闲居、随兴这两个词充分地抒发了诗人游春的感受,同时也呼应首联,阐述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全诗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首尾呼应,前后勾连,描摹细微处,委婉吐心声。这首律诗含蓄新颖、耐人寻味,作者没有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王勃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不愧为初唐四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