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朱熹的三首经典的哲理诗代表作赏析,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

2020-07-25 朱熹的诗 朱熹的千古名诗 朱熹的代表作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将“理”与“诗”结合,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哲理诗。他以诗说理,却又不将理讲得多么分明,人们须得透过一层去感知,才能领悟到他“欲说却不着一言”的境界。

下面是朱熹的三首经典的哲理诗代表作。

《观书有感》这组诗大约作于乾道二年(1166)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观物是体贴圣人之学的一种方式,反过来,理学家又将观物所得用于观书问学,从而将二者贯通起来。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文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描写塘水的澄澈明净,后两句则由具象而抽象,寻绎塘水清澈的原因在于有源头活水。诗歌的表现方式很像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类诗歌都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寓某种道理,是典型的理趣诗。但朱熹的诗与苏轼诗又有不同,后者是诗人观景而引发某种思索,朱熹则是“借物以明道”,是在观书之后,先有了某种具体道理的心得体会,再借自然景物去加以表现。

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点明朱熹想要表现的观书心得,在理学家来说,这种枯燥的读书治学的体会通过自然景物的借喻获得了形象的阐发,而在普通读者来说,形象与义理之间的生动联系也使他们既充分感受到审关的愉悦,又能获得某种智性的愉悦。可以看看朱熹的另一首讲治学心得的作品——《春日》。《春日》这首诗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前后。尽管从题目到内容,作者没有任何字眼明确关涉读书治学,但此作又确乎是一首体现着理学家之思的学者之诗。其关键在“泗水”二字。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文赏析:

“胜日”,节日或亲友相聚的好日子,这里指春腊佳日。此处“寻芳”暗喻治学穷理、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在今山东中部。孔子曾居洙、泗之间,讲学授徒,后死于测上。这里以泗上代指孔门之学说。孔子曾在涨、测之间讲学授徒,死后葬于泗上,所以“泗水”、“泗上”之辞与“舞等”、“沂水”等相类,往往与孔门学说有关。泗水位于山东中部,在南宋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而朱熹一生未曾踏足北地,故“泗水寻芳”有着明显的象征笔法,指代对于孔门学说的探究求索。金履样则认为:“喻学问博采极广,而一心会悟之后,共这是一个道理,所谓一以贯之也。”,此论不为无理

这首诗可以说正形象地阐发了作者探求孔门学说并豁然贯通于“理一分殊”论的过程。“理一分殊”是朱熹的重要学说之一,指的是普遍原理与万物的具体规律、性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诗中,朱熹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形象凝练之语表达了理一分殊与万物一理的思想。尽管诗歌不以阐发哲理为宗旨,但如《春日》一类诗,作者的义理之思丝毫没有牵累于诗歌审美形象的表达,而能将哲思巧妙地暗藏其间,自可称得上成功的理趣之诗。


上一篇 : 从两个方面对比汉朝与罗马,他们两个谁强谁弱?
下一篇 :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你知道吗?这场大乱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